中國人閱讀的10大趨勢 | 讀書日報告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于國際出版商協會。由西班牙轉交方案給了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
莫洛亞曾說“讀書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書中重新發現生活,更準確地理解生活的藝術。”通過讀書可以理解生活的藝術,而通過觀察圖書市場則可發現,閱讀也有趨勢。
趨勢解讀:
在數字化時代,看似有很多選擇對閱讀造成了沖擊,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每個人都深知閱讀的重要性,圖書的地位不可撼動,讀者閱讀的熱情只增不減,同時,在眾多閱讀方式中,紙質閱讀依然憑借其特有的“書香”成為讀者最偏愛的方式。
趨勢解讀:
鍛煉思維,提高思辨能力,陶冶情操,培養心性認識社會,獲得情感力量,鑒古知今,拓寬知識儲備,通過各類考試,提高技能,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升審美和氣質......如今讀者閱讀書籍的目的更加豐富,因此在數字化時代,印刷品以外,音頻、融文本、新聞等多種形態的信息合集都可以成為閱讀對象。
趨勢解讀:
近年來,女性話題的熱度持續不斷,對女性命運的關注和女性成長的重視都在日益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女性話題相關的書籍也受到關注。尤其是在2023年一季度的“三八婦女節”的助力下,女性話題相關書籍的銷量和熱度都更上一層樓。
趨勢解讀: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薪火相傳的寶貴財富,近年來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國風越來越熱,從詩詞大會的熱播、《只此青綠》的出圈到漢服的流行,文創盲盒的熱銷......國風與我們相伴,中華傳統文化不斷滋養我們的生活。在圖書市場,也呈現出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火爆的趨勢。
趨勢解讀: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讓學習變得簡單就需要找對方法。曾幾何時,看漫畫還只是大朋友小朋友休閑娛樂的方式,但現在漫畫里也有知識,寓教于樂邊看邊學。知識漫畫,讓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漫畫也不再只是消遣。
趨勢解讀:
“聽書”似乎是一個中老年人喜歡的項目,躺在搖椅上聽書,十分愜意。但現在,聽書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化,書的內容也愈發豐富,幾乎所有書籍都可以用聲音的方式呈現。不喜歡用眼睛看,那就用耳朵聽吧,而且化妝時、坐地鐵時、排隊時......“一舉多得”隨時隨地都可以聽起來。
趨勢解讀:
除了身體要健康,心理和情緒也要健康才能讓我們擁有美好生活。但當下內卷愈發嚴重,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情緒和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調節心理狀態成為重要任務,閱讀和心理、情緒等相關的書籍成為了解和調整自己狀態的首要方式。
趨勢解讀:
越來越豐富的物質反而讓生活匱乏,互聯時代消息洶涌來襲反而讓信息碎片化帶來感官上的疲憊。斷舍離“less is more”,讓我們用更精簡的物質創造更豐盈的生活,用更“大條”的心態對抗內耗和人際關系帶來的焦慮。
趨勢解讀:
經典指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是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經典的”是最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其實不論是在圖書還是在任何一個領域,經典之作都有著難以超越的特點,因此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經典都能永流傳。
趨勢解讀:
一直以來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就是從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這兩年許多爆火的影視也離不開書籍打下的良好市場基礎,比如2006年開始連載的科幻小說《三體》已經成為知名IP,其同名連續劇從拍攝到上映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點,2023年《三體》連續劇正式上映在一季度和《狂飆》一起成為現象級劇集。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堅持讀書成為一件有些“困難”的事情,但書中的知識能讓我們攻破遇到的難題,書中的力量能讓我們對抗生活的難關。開卷有益,讓我們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重新回歸閱讀、重新堅持閱讀,在閱讀中探尋新的自我,創造新的生活。
數據參考:當當、豆瓣、微信讀書、北京開卷、《2023年第一季度圖書零售市場分析》、《中國年輕人閱讀洞察2023》、《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2022年輕人讀書報告》、《Z世代數字閱讀報告》、《2023聽書生態報告》 、第20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節目研發與用戶研究中心的話題調查、《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年度報告》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