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殤vs多樣次元|Insights
毫無疑問,疫情使我們數年來對科技的依賴變本加厲。盡管我們對技術和創新充滿熱忱,例如ChatGPT的出現,而這也同樣使許多消費者開始質疑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系。
艱巨的經濟前景拖慢了對加密貨幣的采用,對隱私、網絡霸凌和誤導信息的擔憂侵蝕著消費者的信心。隨著屏幕疲勞癥的出現,核心市場的上網時間達到峰值,然而電商銷量的增長卻在后疫情時代出現了下滑。
在行情看漲的2021年,數字藝術品以極高的估值轉手,而到了2022年NFT的銷量又有所下降。The Art Newspaper指出,現實情況可能更加微妙。
雖然有人預言NFT熱潮將提前結束,但耐克(Nike)和古馳(Gucci)等品牌正從NFT中獲取巨額收入。據報道,耐克的NFT銷售額達1.85億美元。
TOXICITY IN TECHNOLOGY:
BY THE NUMBERS
科技之殤:數據
-34
GWI 2023趨勢稱,英國的上網時間已經達到峰值。“人們的上網時間已經達到上限,這是對所有數字事物愈發不信任導致的潛在副作用”。即使像在拉丁美洲這樣的互聯網增長市場,每日平均上網時間自2013年以來已經減少了34分鐘。
1/3
GWI “Connecting the Dots 2023”報告顯示,人們對元宇宙的不關心是因為對網絡缺乏信心。1/3表示對元宇宙感興趣的美國受訪者稱,他們擔心用戶數據會被不當使用。
+11%
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在全球范圍內,認為社交媒體會造成焦慮的消費者數量增長了11%——其中多數為Z世代和千禧一代。
TOXICITY IN TECHNOLOGY:
WHAT IT LOOKS LIKE
科技之殤:現象
信任之慮
在關于網絡是否可信的爭論中,陰謀論、假新聞以及日益復雜的深度造假技術正打擊著消費者的信心。反烏托邦小說探討了網絡文化對社會長期的潛在影響。“Quiet Part Loud”是奧斯卡獲獎導演Jordan Peele的第一個虛擬音頻系列作品,它使用了沉浸式的音頻和聲音設計來展現恐怖驚悚系列片,探索“在虛假信息泛濫的年代,我們之所以沉迷陰謀論文化的根源”。而Ben Stiller制作的《人生切割術》(Severance)則探索了生物科技的黑暗面,劇中員工必須在大腦中植入芯片。
打擊不良
元宇宙被譽為新思想問世的去中心化之地,然而它卻存在著復制線下同等權力結構的隱患。盡管我們已為解決游戲上癮付出很多,但仍可以看到,除了游戲中慣用的“臟話”之外,惡性行為仍在擴散。在反誹謗同盟(Anti-Defamation League)2021年的一項研究中,83%年齡在18-45歲間總數約達8000萬的玩家報告說,他們在網絡多人游戲中遭受騷擾。Riot Games和Ubisoft這兩個最大的游戲開發商正在聯手打擊元宇宙中存在的不良行為。
由虛到實
雖然很多人判斷虛擬資產大勢已去,但資深的技術洞察者對Gartner的炒作周期已然非常熟悉。雖然最初的熱潮已平復,但藍籌品牌們正在大規模地試驗NFT和Web 3.0技術,從收藏品、到市場到品牌忠誠度都產出了有趣的應用案例。
在“科技之殤”的困境下,人們轉向“多樣次元”,而這又對品牌意味著什么?
“在我21歲時,最酷的事是在Instagram上成名,現在則是保持神秘。匿名的時代來了。” ——Kaitlyn Tiffany,《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一些獨立發聲正在致力于倡導網絡空間內更多的包容性和責任感。首先要做的是,在元宇宙里提供更好的支持。因為對視頻游戲中黑人發型的選擇不足和糟糕渲染感到不滿,The Open Source Afro Hair Library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免費、由黑人藝術家們獨家打造的3D建模黑人發型數據庫。
與此同時,新的社交媒體平臺正以更細化的方法去處理真實身份和個人隱私間的關系,構想實現一個也許更加文明負責的網絡言論世界。像Mastodon,Spoutible和Post這樣的平臺設想構建新的社交網絡,在這里,掌控權在用戶個人手中,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圍繞著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議題進行溝通。此外,還有一個叫做Bot Sentinel的平臺,旨在識別信息或甄別騷擾。
META DIVERSITY:
BY THE NUMBERS
多樣次元:數據
90%
女性在元宇宙的早期迭代中投入了更多時間、更有可能在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中扮演帶頭行動的角色;但男性在新興的元宇宙經濟中占據90%的高管職位。麥肯錫,2022。
70%
數字時尚研究所(Institute of Digital Fashion)2021年的報告顯示,70%的受訪者認為虛擬體驗中的性別代表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IoDF,2021。
51%
51%年齡在12-15歲間的青少年表示,在游戲中“保護他人不受欺凌”對他們來說很重要。GWI,2022。
META DIVERSITY:
WHAT IT LOOKS LIKE
多樣次元:現象
全民的安全所
結合社交網絡平臺小眾化的趨勢以及促進元宇宙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愿景,一個新的安全所正在出現。
Paidia致力于圍繞友善、包容性和安全,為“女性、LGBTQ+人群和其盟友”創造尊重、無性別歧視的游戲體驗。也有用戶致力于用自己的形象打造元宇宙空間,例如MetaKawn,代表和連結著年輕的穆斯林群體。博柏利(Burberry)與電競公司Gen.G合作,推出了一個由四部分組成的內容系列以強調該行業的包容性,并為新秀選手提供獎金。
新興平臺
人們正在選擇能夠真正讓他們進行私密、真實和安全互動的平臺。
應用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Mastodon作為免費、開源和去中心化的社交App平臺,下載量增長657%,達到了100萬次。此外,Spoutible,一個允許用戶在對抗騷擾、虛假信息和偏見的同時,又可以“暢所欲言”的平臺,已經開始接受預注冊。而Post則定位為“為新聞工作者打造的虛擬茶水間”。
寓教于樂
品牌正在部署策略來揭露和解決“信息繭房”中的偏見。
Glenlivet whisky發起了一項campaign,以改變人們對威士忌酒常飲人群的刻板印象。攝影師Danny Kasiyre和Devyn Galindo通過記錄年輕人和女性喝威士忌酒的時刻來#BreakTheStereotype(打破成見),這些色彩鮮艷的照片在谷歌圖片庫中引起大量搜索。兩位攝影師還與Equal Measures合作,去支持30位來自邊緣化社群的參與者在飲料行業中尋找職業發展。
OUR WORK...
我們的作品
CAMOUFLAGE AGAINST THE MACHINES
反監控迷彩服
雖然我們最近在管理個人網絡數據方面變得更加謹慎,但AI安全攝像頭和消費場所的監控正在根據外表追蹤著每個人,并在未經許可下使用個人信息。在歐洲和美國,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已被修訂,大公司紛紛叫停向警方提供人臉識別。
為了增強大眾對這一問題的意識,并在人工智能技術和社會間建立正確良好的關系,電通東京實驗室(Dentsu Lab Tokyo)和Qosmo攜手推出了名為“UNLABELED”的紡織品品牌,并開發了可逃避AI識別的迷彩圖案。
在與服裝品牌NEXUSVII.的合作中,我們的團隊打造了連帽衫、圓領衛衣和滑板等產品。此外,我們還在東京澀谷設立了一個展覽和銷售的快閃店。此次創意已獲得120余篇媒體報道。
WHAT IT MEANS FOR BRANDS...
品牌啟示
肯德基X超級QQ秀:跨次元炸雞店
01
華而有實
一如既往,新技術掀起了令人興奮的試驗浪潮,這當然值得慶祝。隨著虛擬資產、藝術和貨幣發展成熟,消費者和營銷官們都希望看到有意義的價值交換和商業影響。答案也許是少些對元宇宙策略的設想,多考慮那些由Web 3.0技術所具有的巨大潛力而賦能的品牌和商業戰略。
02
多元布局
如果想要為弱勢群體建立真正的支持和安全所,技術團隊必須有意識地糾正行業內的固有偏見。例如,Spoutible平臺指出,“若Spoutible想要取得成功并解決困擾著每個平臺的問題,我們就必須從多元化著手。”
03
不再打斷視線
對品牌來說,參與社交平臺中的真實交流將空前重要。伴隨著對真實性的承諾和對廣告贊助模式的抵制,新興的去中心化平臺蓬勃涌現。因此,在很多場景中,打斷觀眾的視線已不再是一種選擇。
本文基于電通創意《2023創意趨勢報告:新都市物語》(DENTSU CREATIVE TRENDS REPORT 2023: A TALE OF NEW CITIES)。
可前往電通創意(DENTSU CREATIVE)全球官網下載完整中文報告:
www.dentsucreative.com/zh/news/trends-2023
-END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