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有眼前的枸杞,還有遠方的中藥與足浴”。如今,年輕人對于養生的興趣越發高漲,尤其是對于當代職場人關于加班、內卷等話題的熱議,以及心血管疾病、頸椎問題、睡眠問題、情緒問題等患病率在年輕群體的大幅度上升,90后、95后等群體長期處在健康焦慮之中,深受脫發、頸椎腰椎不適、視力減退、皮膚暗沉老化等問題的困擾。身體的不適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使年輕人積極找尋養生良方,嘗試各種方式保持和恢復身體活力,養生已經逐漸成為了年輕人的必修課。
從大吃大喝到關注卡路里、配料表,從放肆熬夜到關注心臟、身體的狀態,從美味就行到低糖低油、零糖零卡,年輕人肉眼可見的更“惜命”了。現代年輕人面臨的過多壓力和身體負擔使其不像老一輩人的身體素質更強,過多的疾病提前找上門來,年輕人不得不開始關注健康,開啟養生模式。
啤酒杯里泡枸杞、喝著冰飲泡著腳、吃完甜品補抗糖藥...當代年輕人的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朋克養生”法。青年人本身貪玩年輕的心態,既想瘋狂又想健康,從而一邊放肆一邊補救,朋克養生代表的不止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是針對個體青年當前處境的宏觀刻畫,一邊是時代快速進步因自身問題難以企及的失落、焦慮、彷徨等迷失的現狀,一邊是努力對抗傳統的眼光,渴望大眾正視青年群體的青年合力,使一眾青年人在矛盾中選擇了“朋克養生”法。可見當今的青年群體并不是單向接受的被動群體,而是具有極強自主性的實踐者。
高強度的生活工作壓力損耗身體,職場人為了健康,正積極主動的尋找合適的方式對抗外部因素對身體的損耗。為此很多職場人在上班時間,精心“開發”出了一系列職場養生方式。比如,將咖啡換成養生飲品、準備種類豐富的午餐、工作之余活動筋骨、堅持午睡等等。很多的職場人桌子上都不難發現按摩器、保健品、養生壺等產品,而下班后,又有部分朋友沖進了健身房、瑜伽館、汗蒸房...可見職場人正在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方式來保持健康,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花點心思養生也不為過。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很難做到花兩個多小時去煲一鍋養生湯、親自下廚燉一碗桂圓銀耳粥...年輕群體大多數也持“能動嘴就不動手”的想法,希望復雜的事能簡單化。在這種現象下,便捷養生正在被大眾所推崇,一些傳統的保健方式也在與時俱進中,像枸杞原漿、袋裝枸杞、黑芝麻丸、酵素果凍、鮮燉燕窩等等新中式養生產品的出現,產品既有健康功效性,同時還能保持食物帶來的味覺享受這種附加價值,受到一眾群體的歡迎喜愛。“零食化養生”符合了當前的消費環境,也滿足了人們在快節奏生活環境下所追求的便捷養生...奶茶給人們的印象普遍都是高糖高熱量不健康,但一些奶茶店開始上新人參熬夜水、紅糖姜茶、銀耳燉梨等充滿養生元素的飲品,我們發現奶茶店又有了新創新。從“零卡糖”選項的健康試水到紅棗、枸杞、阿膠、姜汁的添加,養生風也開始吹向了茶飲圈。奶茶行業一直處在不停的發展中,產品更迭很快,幾乎每年都會推出幾款甚至幾十款當季流行的產品,當養生風吹進茶飲圈后,我們總結出養生類新茶飲的三大特點。
觀察眾多的養生奶茶品類,普遍離不開桂圓、紅棗、姜絲、紅糖、菊花、雪梨、玫瑰、蜂蜜這些養生食材,而這些食材大多都很適合女性,具有美容養顏和滋養健脾的功效。像茶百道前段時間推出的“姜汁枸杞黑糖奶茶”、“姜汁桂圓紅棗茶”,被網友稱為貼心的“姨媽飲”。還有主打女性養生專門店的[姨媽熱飲],以女性為出發點,專門售賣養生飲品,輕顏玫瑰輕乳茶、黑糖姜汁氣血茶、蜜香窩蛋暖宮茶...可以說是給了愛美愛健康的女性隨時隨地的養生機會。以前的養生飲品,大多是添加了人參精華、枸杞原漿...以硬核顏究所的“一整根”飲品,打破了這個局面,品牌放一整顆人參于瓶中的產品創意,使其在貨架上非常醒目,在一眾飲料中脫穎而出,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自帶話題和熱度,很多人抱著嘗鮮的態度買來嘗試,后來眾多的飲品店紛紛效仿打造人參水。該品牌在背靠當前養生趨勢的同時,洞察到產品獨特性、新奇感同樣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借此進行產品創新,摒棄小原料添加,直接加入整顆,打造出具有差異化的飲品,眾多賣點加持下,產品很難不被消費者關注。
“物以稀為貴”是對人性的深刻認知,不管是因為原材料的稀缺還是價格上的不易得,都會提升產品在消費者內心的價值感。價格較高的補品,燕窩、阿膠、花膠、藏紅花等,年輕人消費起來有難度。今年2月份,一直熱衷于聯名創新的奈雪的茶,與東阿阿膠聯名推出阿膠奶茶和東阿阿膠黑芝麻紅棗糕,獲得不少關注。茯靈記、北京同仁堂也推出阿膠奶茶、還有牛茶售賣燕窩類飲品。

奶茶的消費群體本身就是女性群體,從女性入手就是在細分的市場中找到突出的用戶及特定的消費群體,從而圍繞這部分消費群體開發“量身定做”的產品。養生類茶飲,緊緊抓住女性需求,打造適合女性的滋補奶茶;品牌還找準年輕人的消費畫像,洞察年輕人愛嘗鮮的特色,一整根人參熬夜水的創意,足夠在一眾飲品中脫穎而出,吸引眼球,同時,養生茶飲圈這次拉貴價補品來跨界,使奶茶界的玩法又有了新的創新。
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消費者購買過養生品類的產品TOP5分別是,益生菌、養生茶飲、蒸汽眼罩、黑芝麻丸、養生茶。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核心議題之一,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就不難推測出養生行為已成趨勢,無論是老年人、中年人、還是Z時代群體,大家對養生類產品的關注度和接受度會越來越高,既然有黑芝麻丸、枸杞漿、養生軟糖的出現,說明養生食材的融合和適配空間是巨大的,養生類茶飲又是怎樣的創意與亮點,使其受到追捧?
高卡路里、高熱量是奶茶最初的標簽,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奶茶店似乎也意識“飲茶人”心態上的轉變,從而推出零卡糖、植物基,以及鮮果茶,養生茶等產品的出現,“養生奶茶”洞察到年輕人想健康、怕長胖、生病的痛點,填補了他們的需求空白,有些品牌洞察到“熬夜”、“脾虛”、“體寒”等痛點,從而開發創新產品,填補需求。像燕窩、阿膠等補品向來是高收入群體的養生食材,但貴價補品與奶茶的融合,就像茅臺推出“茅臺冰淇淋”一樣,給了年輕消費者嘗鮮的體驗。奶茶品牌拉著貴價補品來跨界,貴價補品的下探,能更多的去觸達年輕人,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心智。一盒阿膠售價上千,但一杯阿膠奶茶20塊,雖含阿膠量不高,但給了年輕人嘗鮮的機會,同時增加補品銷售量、客群數,奶茶結合稀缺補品,將“好玩好喝好值”貫徹到底。

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可供女性支配的收入在增多,“她消費”時代已到來,在中國的消費市場,75%的錢是從女性消費者的手里花出,“她消費”時代,女性才是拉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很多的品牌也開始從女性視角出發,引導女性消費。女生除了甜甜的奶茶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需求,想健康、想美麗、怕變胖、怕變丑,特別是一些自律、養生的運動女孩,她們對于高熱量傳統奶茶是完全拒絕的,所以品牌想吸引這部分消費者,必須創新,而養生類奶茶的出現正好聚焦這樣一批女性用戶,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符合女性所需,健康低糖的概念讓想健康的女生也能放心喝奶茶。在營銷3.0時代,營銷的玩法在推陳出新,很多品牌和產品都融入了社交屬性,但奶茶仍在社交領域占一席之地。奶茶作為個體在人際交往中使用的禮物符號,奶茶仍是社交互動中具有儀式感的產品,也是一批消費者逛街、游玩、交談、休息的首選之地。品牌積極打造新式的場景,滿足消費者的社交需求,在一個好的社交場景中喝一杯健康的茶。門店的裝修主打休閑、健康風格,同時包裝設計的美觀有趣,顧客可以放心的拍照曬圖,向社交平臺的朋友們展示自己最近的“養生”風。

在懶人經濟下我們也正在步入懶系養生的新時代。與其大費周章的在家住一碗養生湯,街邊就有煮好售賣的養生茶豈不是更方便,喝奶茶到喝養生飲料的形式替代,主打健康的口號,珍貴的原材料添加,目標群體的洞察...使其在奶茶界占有一席之地,給了消費者“養生”更多元的途徑和便捷的方式。
養生茶飲在我國屬于剛起步的階段,大批的用戶群體,養生健康成趨勢的當下,其發展前景是廣闊的,但如何結合消費趨勢讓養生新茶飲不止是“曇花一現”,而是實現“長紅”?
以養生飲品為主題的奶茶店,國內目前有荷田水鋪、茯靈記、椿風、牛茶等,但國內目前沒有知名度能媲美喜茶、奈雪的茶的品牌,養生茶飲門店仍需繼續研發宣傳,努力擴大品牌效應,打開知名度。以“熬夜人參水”為招牌產品,青島本土品牌的養生茶飲——荷田水鋪,一直在養生茶飲界探索創新,除了茶品的創新外,在場景布置上也頗具特色,品牌的部分店鋪風格不同于別家的簡約風、歐式風、國潮風,而是將中式風格融入店鋪設計中,用原木為主色調,荷花的鋪陳,古色古香的優雅氣氛,獨具中式特色。

很多品牌推出的產品相似度過高,同質化嚴重,眾多的養生茶飲在原料上離不開紅棗、枸杞、紅糖、玫瑰...在設計上大多是國潮風、中式風;在宣傳營銷上,抓住的是“健康”、“養姨媽”、“熬夜”等名詞;在大單品上,都在一味的推出加入整根人參的“熬夜人參水”。目前,品牌還需解決同質化問題,比如,可以從打造大單品入手,從而帶動整個品牌的知名度。大單品是品牌的招牌,自帶流量,是品牌持續吸引注意力,解決同質化問題的關鍵。比如,咖啡品牌—瑞幸,就經常出現極具討論度和傳播度的爆品和大單品,從生椰拿鐵到碧螺知春,瑞幸通過大單品在眾多同類型咖啡店中保持頭部位置,很難被超越。

好的口味是產品長久受歡迎的關鍵,像姜絲、紅糖桂圓等養生類食材其口味上具有難適配性,之前有些品牌推出的姜絲紅棗茶、枸杞茶等飲品雖打著健康養生的旗號,但其在口味卻使大部分受眾難以接受,遭到吐槽,品牌還需從用戶需求出發,了解消費者真正喜愛、可以接受的味道,同時提高養生食材的口感和適配度,致力于打造好喝且健康的茶飲。從被動養生到主動養生,從高熱量奶茶到養生茶飲,對消費者來說健康滋養的方式不能過于復雜,場景需要更融入生活,形式需要更合理便捷。主動、日常、碎片化的養生時代將為醫藥、快消、食品行業帶來巨大的創新空間。廣闊的前景,好的創新和研發空間,一眾消費者的支持,養生新茶飲的未來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景區、商場、校園、街道,遍地布局的奶茶店,養生類茶飲能否在這個夏天用產品占有一席之地,吸引更多消費者,我們拭目以待。
?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