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濾鏡 vs AI形象 | Insights
“Z世代正在擁抱野性美學,以一種更真實坦率的方式表達自我,反抗標準常態以及那些催生焦慮的美顏視覺制作。這讓他們能夠探索新方式去思考社會去應對這個喧囂時代”。——Sergio Barrientos,策略及文化流暢力高級副總裁,電通創意美國
從Be Real等平臺的崛起,以及“goblincore”(哥布林風),“dark academia”(暗黑學院風), “weird girl”(怪誕女孩風) 和“ugly chic”(土酷)等時尚美學的受歡迎度,我們看到消費者正在逐漸遠離那些照片中的自我光鮮完美濾鏡,轉向更加真實有趣甚至乖張的人格形象,以擁抱他們內心的極客。
在室內設計領域,#cluttercore(極繁主義)成為對之前精致簡約設計風格的回應。正如Morwenna Ferrier在《衛報》中所說的那樣,“在2023年,看起來糟糕透頂的裝扮將是時尚的巔峰......大千世界,包容萬千,而今年將是忘記美學,并可以完全做你自己的一年”。
我們也看到了超現實主義和荒謬成為了用來挫敗算法的手段。正如我們電通創意的AI米餅(AI cracker)所證明的那樣,人工智能依然很難做到有趣。
REBEL WITHOUT A FILTER:
BY THE NUMBERS
無濾鏡的反叛:數據
1.4億
迄今為止,#goblincore哥布林風時尚趨勢相關視頻在TikTok上的觀看量已超過14億次。
79%
79%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表示,他們的style反映了個性。
37%
37%關注網紅的美國社交媒體用戶表示,他們關注小眾博主和小眾視頻博主。
REBEL WITHOUT A FILTER:
WHAT IT LOOKS LIKE
無濾鏡的反叛:現象

顛覆算法
為了對抗不間斷的監控和消費者算法,人們正在設計新的方法來超越算法。VICE的創意代理商和Brandhouse合作,一直在嘗試用臉部彩繪作為一種可能的技術來躲開面部識別算法的檢測。更商業化的例子是,法國書籍、音樂和電子產品零售商Fnac發起了一項campaign,來顛覆我們閱讀、觀看和收聽的80%內容是由算法決定這一事實。他們圍繞“算法不推薦”(Unrecommended by the Algorithm)這一主題,為用戶提供與他們的喜好檔案相反的內容推薦。
感受怪誕
“怪異/超現實/荒謬/混亂似乎正在成為一種對虛無主義的回應”。——Keely Adler,Cultural Futurism 副總裁,電通創意芝加哥。
在過去的一年里,小眾美學的興起正在主宰我們的社交媒體,而現在,事情正朝著越來越叛逆的方向發展。Z世代厭倦了無休止的時尚輪回,開始擁抱“怪誕女孩風”,一種不拘一格、俏皮和真實的混搭。這一方面是對“being real”的極端闡釋,一方面是對潮流極端變換的諷刺,還有則是對近年來屏幕中完美濾鏡的徹底反叛。
驚喜模式
隨著人們選擇跳出最新潮流的輪回,他們開始尋找自己身份的獨特一面。Kaitlyn Tiffany在The Atlantic中寫道,“匿名運營的超小眾賬號突然成為Instagram最酷、最熱門的關注點”。
三星campaign鼓勵消費者#findyourflipside,即發現意想不到的另一面。熱門的游戲玩家@loserfruit被下戰書,挑戰從屏幕轉向舞池,時尚網紅@simplydanbrown則被邀請接受物品設計的挑戰。
REBEL WITHOUT A FILTER:
A PERSPECTIVE
無濾鏡的反叛:視角
今年,長期存在的完美疲勞癥達到了臨界點——來自于那些精美多宮格圖片留下的后遺癥。對無濾鏡世界的追求可能始于多芬的“Real Beauty”廣告,但毋庸置疑,它肯定不會隨著TikTok對野生原創內容的普及而終止。——Cella Cojocaru,策略,電通創意英國
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已經懶得再為社交圖片而煩惱了。他們不想生活在對比鮮明的世界中——黯淡的現實vs幻想的虛擬,他們想要通過更真實的窗口來了解彼此的生活并找到共同點。
TikTok的“Come As You Are”(隨性而來)宣言使其成為自我表達、自我發現和自我獎勵的沃土。如“goblincore”哥布林風(14億瀏覽量)和“dark academia”暗黑學院風(33億瀏覽量)為代表的怪異迷惑美學的崛起,清楚表明人們終于可以自由擁抱他們內心的極客了。而“ugly chic”土酷(230萬瀏覽量)和“maximalism”極繁主義(6.67億次瀏覽量)的激增標志著為了樂趣而拋棄諂媚的一種集體轉變。
這種“unapologetically me”(毫無保留的我)的態度也體現在社交平臺以外:化妝品的使用率下降了28%,其中粉底受到的沖擊最大。而47%來自Fortnite和Roblox的游戲玩家表示,他們正在用游戲中的虛擬形象來展示自己。
人們不僅渴望真實的身份,還渴求切實的行動。Be Real這一年的成功在于這個App精簡了功能,移除了相機濾鏡和好看的背景設置,讓BeFake變得很難。Instagram甚至也表現出了對于美學管理的抵制,盡管困難重重。
而照片“清庫存”成為了對早期社交媒體的懷舊,那時我們與朋友線上聯系,沒有膚淺的美學,也沒有算法來控制我們的內容推送。
在2023年,隨著反對完美的呼聲愈大,人們將繼續張揚個人風格和偏好。我們將看到更多關于傳統審美標準的摩擦,許多人將挑戰這些標準,以挫敗那些構建社交網絡、最終將我們分類貼標簽的算法。沒有人再愿意做一個大眾消費者,這意味著品牌需要做出更多有趣好使的產品,并為多樣化的風格配置留出空間。
當許多人在追求無濾鏡的生活時,我們還看到了他們對虛擬身份的接納。
“虛擬2D Live的趨勢正在亞太區興起。不僅在審美方面更符合漫畫/動漫風格,而且技術變得更可取,可以為手勢和皮膚顏色進行定制。”
視頻博主們正在接納虛擬形象,在保護隱私的同時,他們能夠真實地與觀眾互動。許多消費者發現這些虛擬形象比3D游戲更容易互動。
對應地,像Dall E,Stable Diffusion, ChatGPT和Jasper這類AI創作者平臺正在為我們該如何思考創意本質和未來作品開啟新的模式。擁有實時生成超凡圖像和文案的能力,AI產出的文章已經登上了許多報紙。那么,AI還有多久會取代當下大部分代理商進行的人力改編、修圖和改方案工作?
與此同時,歌手Holly Herndon對自己的人聲進行了深度偽造。Holly+是一款可供演奏和實驗的聲音工具。可以使用Herndon的聲音唱任何內容,并且支持其他的歌手用他的聲音進行演唱。除了制作聲音之外,Holly+還反映出了關于AI訓練數據、所有權和許可性質的問題。
AI-DENTITY:
BY THE NUMBERS
AI形象:數據
64%
據Mintel Global Consumer數據顯示,人們有興趣在元宇宙嘗試現實生活中不會嘗試的東西。
30%
Gartner指出,到2025年,虛擬網紅將獲得30%網紅市場的紅利。
1/2
據Mintel Global Consumer數據顯示,有將近一半關注社交媒體名人的人群,表示對關注虛擬網紅感興趣。
AI-DENTITY:
WHAT IT LOOKS LIKE
AI形象:現象
AI工藝
創作者們正在數字領域打造配飾、虛擬形象這些數字資產,還有整個世界。對這些藝術品的需求正在蓬勃發展。“就像裝飾你的臥室或住宅那樣,對于使用社交VR作為社交生活延伸的人群來說,他們想要一個舒適的環境”。鑒于對定制資產的渴望,歐萊雅最近與領先的元宇宙跨游戲虛擬形象平臺Ready Player Me合作,推出了可以在4000多個平臺上使用的獨家妝發選擇。
V-TUBING虛擬網紅
我們看到網紅正在接納“Virtual Tubing”(虛擬博主)作為一種身份替代和保護隱私的方式,尤其是在亞太區。電通創意自己的虛擬網紅Rumi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她是由dentsu VI平臺創造的。
品牌對虛擬人物的采用也走向成熟。例如,天貓奢侈品館推出了自己的虛擬大使Timo以推廣其品牌。百度也發布了首款情感治愈型虛擬人物林開開和林悠悠,提供24小時的在線陪伴和功能服務,來幫助6億用戶解決精神健康問題。
提示工程市場
Dall-E和Stable Diffusion這樣的文本生成圖像平臺,正在純粹地根據文字描述或者“提示語”(prompt)為我們的藝術創作和圖像生成創造新的模式。隨著“提示語”概念變得愈發有價值,我們看到了“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s)的出現。他們和PromptBase這樣讓用戶出售最佳提示語的市場平臺結合,來生成最佳結果。
令人激動的是,我們也看到了構建世界、重建甚至預建設的潛力。由紐約藝術家Zach Katz帶頭的推特賬號@betterstreetsai在今年走紅,他們利用DALL-E 2來設想如何為行人重新設計原本以汽車為中心的街道。
OUR WORK...
我們的作品

DENTSU VI
為品牌打造的虛擬形象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品牌有一張面孔,它將會是什么樣子的?
Dentsu VI是一款電通創意帶來的虛擬形象服務,為品牌打造形象和個性以便在網絡世界中展示和互動。無論是在電商平臺、在現實活動和社交媒體中扮演虛擬名人,還是在元宇宙世界中與消費者進行實時互動。
Rae是Dentsu VI打造的虛擬名人之一,她是亞洲的頂級超現實虛擬偶像和名人,她的Instagram持續在新加坡和國際上引起轟動。
由CGI技術打造、AI解決方案賦能,Rae在現實和虛擬間穿梭,倡導連結兩個維度的美好世界。
WHAT IT MEANS FOR BRANDS...
品牌啟示
01
AI效率取勝
隨著AI創意的加速發展,我們看到了它的真正潛力。AI可以承擔目前耗費代理商更多時間、更少創意的任務,從調整尺寸、測試文案到制作長篇宣傳冊。雖然人力監督和干預是必需的,但時間和創造性的資本可以得到釋放,并為更多概念性的任務騰出時間。
02
創意無限
AI創意有著產出無限圖像和延展、以及想象超凡場景的能力,唯一的局限將是我們的集體想象力。當我們深入研究這個奇妙的新工具時,有一個挑戰是我們都需要面對的,即關于如何道德使用、AI所有權、抄襲剽竊和意識偏見將會主導未來幾年的相關討論。
03
定制客戶服務
打造AI名人和虛擬形象的能力也為消費者開啟了新的可能,比如私人虛擬采購員、顧問,甚至是可以在虛擬空間試穿衣服的個人虛擬形象,這可以減少退貨并提高利潤。
本文基于電通創意《2023創意趨勢報告:新都市物語》(DENTSU CREATIVE TRENDS REPORT 2023: A TALE OF NEW CITIES)。
可前往電通創意(DENTSU CREATIVE)全球官網下載完整中文報告:www.dentsucreative.com/zh/news/trends-2023
-END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