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被搶斷的電解質飲料,還能火多久?
疫情期間被爭相搶購的電解質飲料,如今過得怎么樣?
據TMIC數據,在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間,功能飲料飲品是天貓飲料各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速最高的品類,增速達38%。
其中,電解質飲料是其中增長最快、一騎絕塵的品類。去年年末,電解質飲料也一度面臨消費者哄搶,許多飲料品牌的電商渠道宣布售罄。
在多數明顯得益于疫情紅利的品類中,電解質飲料可能是為數不多、大概率會在疫情封控之后仍然能持續火下去的食品飲料品類。
首先可以看到,無論是劉畊宏帶火的居家跳操還是近幾年大眾對健康的重視、健身的熱情,電解質飲料在健身人群中的滲透率在明顯提升;其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將電解質飲料作為日常補水的選擇,比2-3元的瓶裝水要好喝很多。
是時候對電解質飲料做一個簡單復盤了:疫情期間,電解質飲料的表現如何?疫情封控結束后,電解質飲料會迎來怎樣的命運?作為功能飲料屆快速崛起的閃亮新星,有哪些品牌入局這一賽道,對消費者而言如何做出決策?
社區營銷院將結合勤策消費研究、前瞻產業研究院、天貓數據、英敏特消費者報告等信源,對電解質飲料做出一個簡單的復盤。
一、疫情期間,電解質飲料被哄搶有道理嗎?
去年年末,電解質水一度遭遇市場哄搶。
百度指數顯示,12月5日至12月11日,電解質水的搜索指數同比陡增了2711%;在京東平臺的飲料銷售榜單中,銷量前四名中的三款產品都為電解質飲料。
在電解質水出圈的過程中,無論是國家層面的背書,還是擁有年輕化產品和營銷的電解質水品牌外星人,都功不可沒。
在背書方面,發燒是新冠感染的典型癥狀之一,而發燒帶來的大量出汗會導致身體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國家層面,對新冠感染后出現發燒后身體流失電解質的情況亦有說明,例如,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國家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膳食營養臨時指南》都曾指出,人體在大量排汗、脫水的情況下,應注意補充含電解質的飲料,以便在補充水分的同時維持身體的滲透壓平衡。
在品牌選擇方面,天貓發布的《2022電解質飲料趨勢報告》顯示,外星人品牌在電解質飲料認知中排名第一,有38%的消費者是通過外星人品牌認識電解質飲料的,其次是尖叫(29%)、寶礦力水特(19%)、佳得樂(14%)。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曾透露,2022年外星人電解質水單月最高銷售額突破1.9億元,全年銷售額12.7億元。
那么,電解質飲料究竟是指什么飲料?它是如何作用于人體、補充人體流失水分及電解質的?
據《中國軟飲料分類標準》,電解質飲料是功能飲料的一種,其定義遵循兩方面的解釋:一、從產品成分看,電解質飲料指含有鈉鈣鎂鉀鋅等離子的水溶液;二、從產品功能看,人體在運動量大、出汗多、腹瀉嘔吐等場景下都容易流失電解質,電解質飲料有助于維持人體體液平衡。
原理在于,尖叫“等滲”、寶礦力水特、外星人等有著等滲配方的電解質飲料,有著和人體體液類似的電解質、營養素配比,與人體體液的滲透壓相近,可以做到快速、均衡地補充水分和流失的電解質。
電解質中,鈉的缺失會容易出現肌肉痙攣,鉀缺失會容易減弱爆發力,鈣缺失有概率會出現抽筋,鎂缺失容易神經緊張。
而且,高強度運動如籃球、足球、排球、擼鐵、長跑、爬山等,相對低強度運動如慢跑、散步、瑜伽、游泳等有氧運動,更適合補充有糖鹽濃度更高的飲料。
例如,據消費者報道實驗數據,寶礦力水特、佳得樂、怡寶屬于低鈉飲料,適合高強度運動,但外星人、農夫山泉尖叫更適合低強度運動(外星人電解質水Pro更適合高強度)。
極端情況是,如果體內的鈉、鉀等溶質并未流失時喝大量的電解質飲料,可能會打破原有的電解質平衡,適得其反。所以,不少品牌研發了天然代糖版本的電解質飲料,相對于人工代糖、精制糖,溶液中的糖濃度更低,更適合低強度運動。
隨著疫后放開,全民健身運動、全民注重日常補水的趨勢也在加強對電解質飲料的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電解質飲料行業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2年電解質飲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0.1%,達27億元,已成為國內飲料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速最高的飲品類別。英敏特一份功能性飲料報告也顯示,具有補充電解質功能的飲料滲透率達73%。
二、2022年電解質飲料史無前例變卷,拼的是什么?
盡管電解質賽道行業規模增速飛快,但容量非常有限(尚不足50億),2022年后入局者陡然變多,賽道變卷可以明顯預見:
在電解質飲料賽道,老品牌日本寶礦力水特于2003年最先入局;
2015-2021年又有一波新品牌、新產品出現,佳得樂(清爽版)、怡寶魔力椰子水味、外星人、尖叫等滲版、李子園都是在這一時間入局;
2022年以來,入局電解質水的企業/品牌變得越來越多,霸夫(新希望)、天豹(今麥郎)、依能(電解質飲料)、娃哈哈(電解質飲品)、沖電(妙暢飲品)、小小罐軍(旺旺)、豹發力(盼盼)、東鵬補水啦。
從競爭格局看,國產品牌遙遙領先,2022年中國電解質飲料,外星人(47%)、寶礦力水特(23.8%)、尖叫等滲版(16.5%)市場份額最高,三者包攬87.3%市場份額,其余品牌均不足5%。從增長趨勢看,2021-2022年,銷售規模增長最快的品牌分別是外星人(100.3%)、尖叫等滲版(31.9%),寶礦力水特則幾乎停滯不前。
隨著賽道越來越擁擠,入局品牌主要是通過產品口味、產品成分、產品形態、產品功能、產品包裝等維度進行革新和超越。
口味層面,外星人現有產品矩陣已基本涵蓋較為主流的口味,其余品牌突圍的口味并不多,更多還是偏大眾化的水果口味,例如康比特、佳得樂、怡寶、每日膳道都推出了檸檬口味,怡寶魔力推出了椰子水味、娃哈哈推出了蔓越莓味、檸檬味,尖叫等滲版的海鹽青橘等。
產品成分層面,不同品牌添加的細微差異,目前較難為消費者感知到。除了添加人體體液常見的電解質和部分維生素以外,例如,小小罐軍添加了煙酸(煙酰胺),天豹添加了膳食纖維。
產品功能層面不同品牌大同小異,基本上主打補充水分、電解質的同時,強調低糖、低脂/0糖0脂0卡,減輕身體負擔。能打出差異化心智的概念包括,尖叫等滲版、娃哈哈的等滲電解質賣點,豹發力側重地植物萃取成分,小小罐軍突出的額外功效(維生素B6有助于蛋白質代謝和利用;煙酰胺有助于修復角質層,提高皮膚抵抗力)。
總計而言,事實上,市面上的電解質飲料已經經歷了從有糖到低糖、無糖,從含量無標準的電解質水到接近人體體液滲透壓的等滲電解質水,更豐富的電解質和更多規格的產品,更健康、更專業的同時,給消費者不同場景下消費電解質水提供了更多選擇。
以深耕電解質水24年的品牌鹽典為例。應對電解質水向日常生活滲透的趨勢,2023年鹽典全面升級自己的產品矩陣,不僅推出了無糖電解質水,還分為每日電解質水、每日維生素和每日茶多酚三大系列,口味上創新青檸味、海鹽白桃味、海鹽荔枝紅茶味等新口味產品,并以更時尚、青春的包裝視覺,引領2023年電解質水消費潮流。
外星人天貓旗艦店顯示,外星人品牌除打低糖、低卡兩款口味的維C水以及主打低糖的能量飲料大魔王,其余都為電解質水。當前外星人電解質水有主打0糖0脂0卡的白桃、白葡萄蘆薈、百香果芭樂、小雛菊、荔枝海鹽、青檸、西柚七種口味,并推出了星座充電瓶限定款新包裝,以及針對中高強度運動電解質水PRO款(更多的電解質、BCAA、糖、維生素),更便攜的電解質粉。
三、后疫情時代,電解質飲料還能長紅嗎?
疫情封控結束以來,利好電解質飲料發展的因素一是渠道,二是場景。
渠道方面,雖然疫情期間從電商下單囤貨電解質飲料,一度讓市場供不應求,但2022年運動飲料中電商渠道份額只占1.4%,需要用電解質飲料快速補水和電解質的功能屬性,讓電解質的即時需求屬性很強,所以線下是核心渠道。
場景方面,隨著消費者陽康,健身運動市場的復蘇是當下電解質水提高滲透率的核心場景。近幾年,我國的健身人群數量、人均健身頻次都在大幅提升,因健身運動帶來對電解質補充的訴求,是電解質飲料賽道不斷擴容的核心動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22年國內7歲以上每周至少參加一次體育鍛煉的人群比例由49%提升至67.5%,2020-2025年,國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將由37.2%提升至38.5%。
除此之外,戶外游玩、學習工作、身體不適(如發燒感冒)、電競游戲、高溫出汗/中暑等非運動場景也在被拓展出來。
如上文所述,電解質飲料要想發揮作用,等滲是一個必要前提,除此之外,運動的強度、出汗、腹瀉等場景也會讓身體流失不同的電解質。
那么,隨著消費者非運動場景下也需要飲用電解質水,開發讓身體負擔更小、應對不同電解質流失情況、更加針對場景的差異化功能、不同口味和規格的產品,會變得更有必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影響中國消費者對電解質飲料決策的因素最主要是運動后補充電解質效果好(43%)、0糖0卡(38%),IP聯動、明星代言的作用都低于10%。據天貓數據,電商平臺看到、健身教練的推薦、社交平臺的品牌廣告、朋友推薦/微信朋友圈、電視綜藝、商超門店陳列是消費者認知電解質飲料的主要渠道。
因為電解質飲料對健身運動的功能性突出,健身教練的推薦格外重要。
英敏特202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經歷新冠感染后,中國消費者對抗疲勞、補充能量、緩解疲勞、助眠、提升專注力的需求在上升。與此同時,很多消費者意識到,電解質飲料是解渴的首選飲料,以及電解質對快速補水的好處,電解質飲料相對運動飲料而言對年輕化的新用戶更有吸引力。
據天貓數據,2021年電解質飲料的消費人群占比前三分別是新銳白領(25%)、資深中產(18%)、Z世代(16%),但在功能性飲料各細分品類中,電解質飲料的Z世代消費者占比最高(15.8%),高于植物飲料(12.47%)、維生素飲料(11.24%)。
與此同時,大眾層面意識到新冠病毒仍然在不斷變異,為了迎接夏日升溫的“二陽”高峰以及今后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在家長期儲備電解質飲料,提高長期健康水平,也成為許多人的消費心理。
在未來,挖掘能夠針對女性、兒童、塑形增肌等細分人群的個性化口味及產品,讓電解質飲料能夠更好地勝任日常化補水場景,配料更健康,包裝更環保有亮點,是電解質飲料的品類迭代方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