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多讀劉慈欣好在哪兒
是的,是命運,為逃避山,他來到太平洋中,而就在這離山最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座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海水山,現在,它是地球上最高的山。
作為銀河soho B座8層劉學第一人,我經常在創意會上和我的同事,第二人大寶,感慨劉慈欣想象力之壯闊,之浪漫,之奇崛。之所以是在創意會上,是因為每每有人提出一些獨特的視頻創意橋段時,我都會想起劉慈欣小說里似曾相識的設計。
正如你說的每一個字都能在新華詞典里找到一樣,這并不是說,我們的創意水平已經達到了劉慈欣的高度,而是說劉慈欣的創意覆蓋已經達到了一本詞典的程度。
或者說,劉慈欣擁有一個創意宇宙。
以我粗淺的閱讀經驗判斷,科幻小說,尤其是中短篇,拼的主要是核心設定。
而以我豐富的創作經驗判斷,廣告也是如此。
信不信由你,全世界的視頻廣告都可以歸為兩類,一類用全部鏡頭重復講一句話,而另一類用全部鏡頭講一個故事,再讓這個故事講出那句話。
對第二類廣告來說,創意拼的就是核心設定。
No7化妝品廣告
試想一下上面這個廣告,如果沒有“海浪山”的核心設定,只是用普通的沖浪鏡頭講故事:女運動員面對大浪,嘗試,失敗,再嘗試…最終成功,伴隨著她內心的balabala,最后黑場出字幕…這該是一個多么平庸無聊的廣告啊,這,這基本就是一個中國廣告了。
相信看到這里你已經忘了文章開頭引用的那段話,現在回頭看一下,很像,對不對?和這個廣告中“海浪山”的視覺設定很像,為什么?因為那段話來自劉慈欣的短篇小說《山》,海水在巨大引力的牽引下形成了一座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山,就是這篇小說的核心設定。
shit!
連國外廣告創意都沒逃出劉慈欣的創意宇宙。
(所以,廣告人多讀劉慈欣好在哪兒?)
(好在可以抄啊朋友,那TM可是個創意宇宙?。?/p>
作為創作者,雖然不可同日而語,多看以劉慈欣為代表的此類創意設定型小說和電影的好處顯而易見。當然,人人都知道劉慈欣好,但很多人都倒在了龐大的《三體》系列腳下,所以建議多讀他的短篇,單一科幻設定,篇幅不長,簡明易讀,主要看奇觀,比絕大多數科幻電影精彩。
放下PS和Word的工具成見,希望我們都是優秀的短篇創作者。
而我,毫無疑問,將會成為廣告圈的劉慈欣。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