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境,羅永浩還有三條路
作者:B2C先生
來源:B2C先生(公眾號)
---------------------------------------------------------------------------------------------------------------------------------
最近,
錘子手機傳聞不斷:
資金量斷裂,
高管離職,
羅永浩退位,
董事會大變化,
……
然而,
2011年喬布斯去世后,
羅永浩說:
“對數碼產品我是很狂熱的,
這個行業唯一的聰明人(指喬布斯)又剛好死了,
我覺得勝算還是很大的。
“我一個人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
只看到老喬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我會努力的,
把錘子做好了
將來收購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蘋果
并復興它
是我余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啥幾年過去了,
不僅吹過的牛一個都沒有實現,
反而焦頭爛額,
舉步維艱?
其實,
在2014年5月的錘子T1發布會上,
那次號稱很成功的發布會,
就注定了羅永浩當今的困境。
因為,
手機行業的本質是:
核心科技+產業鏈整合。
而,
羅永浩的初創團隊:
技 術——原摩托羅拉技術團隊(智能手機失敗者);
產業鏈——無。
設 計——前蘋果設計師(沒有設計過iPhone)。
下面詳細談談羅永浩的困境之因:
【1.沒有行業累積】
這個是最致命的,
人們總是高估了自己所在行業的競爭,
卻又低估了其它行業的競爭。
羅永浩之前都是文藝類,
和科技類毫無關系,
何況是手機這種高科技含量的。
且,
羅永浩的團隊,
是在智能手機中失敗的摩托羅拉團隊。
這就好比,
讓一個書生帶領一群裝備落后的士兵去打仗,
敵人是老將軍+精銳之師,
結果可想而知,
實在太糟糕了。
【2.入場實在太晚】
錘子T1是2014年5月發布的。
而iPhone,
2007年第一部發布,
2013年已經是iPhone5S了。
錘子曾經對標的小米,
2011年發布第一部小米手機。
2013年已經是小米3了。
這種高速爆發的行業,
落后一天其實都是很大的落后,
何況落后7年,3年?
2014年,
市場已經強手如云,
且大家早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幾乎已經將市場瓜分完畢。
錘子想后來居上,
只有兩種可能:
1, 市場繼續高速爆發。
顯然不可能,
人口就這么多,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用兩步手機。
2017年底,
手機總銷量開始下滑,
宣告了手機高增長時代的徹底結束。
2, 對手機有質的變革。
羅永浩根本不具備,
文藝根本不是手機行業的本質。
錘子的很多小聰明設計,
都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何況太小眾,
何況別人也有,
何況別人的更多更好。
【3.對手太強太多】
這個市場有那些對手呢?
蘋果(世界最牛逼的公司,沒有之一)
三星(亞洲最賺錢的手機公司,沒有之一)
華為(中國最牛逼的技術公司,號稱也沒有之一)
OV(深厚的技術積累+牛逼的營銷團隊)
小米(雷軍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資源)
其它的,
不是已經倒下了:
金立、樂視、IUNI、大可樂和億通。
就是正走在倒下的路上:
酷派、360、魅族、華碩、朵唯、康佳、ivvi、TCL、黑莓、夏普、小辣椒、長虹、國美、紐曼、天語、尼凱恩、云狐、酷比、糖果……
【4.粉絲嚴重錯位】
雖然羅永浩有很多粉絲,
但粉他的理由是脫口秀,
而非做手機牛。
粉絲們依然很喜歡羅永浩的手機發布會,
喜歡各種幽默的語言風格,
但就是不會喜歡手機本身。
所以,
即便羅永浩錘子發布會的點擊率驚人,
甚至大家都會口口相傳,
談論的津津有味,
但銷量卻低得可憐,
T1總銷量據說只有25萬。
我有個同事,
是羅永浩鐵粉,
對羅永浩的各種營銷技巧可謂如數家珍,
很多情況下都會參照羅永浩的語氣。
但他一直用蘋果,
根本沒見他考慮錘子手機。
【5.消費突然萎縮】
2017年底,
手機銷量增長嘎然而止,
開始下滑。
2018年,
社會消費力的20%被房貸消滅。
可選擇性商品首當其沖,
比如汽車。
手機也如此,
銷量繼續下滑。
真是雪上加霜,
太糟糕了。
【繼續掙扎……】
近期,
羅永浩又模仿小米路線,
開始做旅行包、空氣凈化器了。
太糟糕了,
首先,
小米有手機作為根基,
另外,
小米的盈利能力很差,
比專業選手差很多很多。
羅永浩童鞋,
你為啥就不找個賺錢的路子,
偏偏要跟隨別人,
踏入競爭激烈之地,
然后宣揚所謂的情懷,
最終被坑殺呢?
要知道,
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情懷一文不值。
【路在何方1——英語】
在英語教育方面,
羅永浩有足夠的專業和人際資源,
這個行業需求應該一直都存在,
學費越來越高。
甚至,
可以做個英語教育的手機,
專門捆綁某些英語教育機構,
只能用于英語學習,
當然也包括出國翻譯等,
或許是個出路。
【路在何方2——閱讀器】
實在對科技著迷,
就做閱讀器吧。
技術要求不高,
產品迭代不快,
行業競爭也不激烈。
關鍵是,
和羅永浩博覽群書的經歷相符。
羅永浩推薦過幾本書,
在國內都賣得嘩嘩的,
可見在閱讀圈影響力非凡。
【路在何方3——脫口秀】
視頻的爆發,
帶來了內容IP的爆發。
這個行業可以容納足夠多的IP,
只要你有足夠的創意即可,
而創意理論上是無限的。
何況,
羅永浩有足夠的能力,
和大量的脫口秀粉絲。
如果羅永浩做內容,
不輸papi醬。
如果打假轉基因,
不輸崔永元。
如果談創業,
各種碾壓其它對手。
回來吧!
我在脫口秀界等著你!
【總結】
一個人的熱情,
不可能對抗歷史的進程。
命和運,
都不站在羅永浩這邊。
手機這個行業,
注定大部分企業都會失敗,
只是,
羅永浩太有名氣了,
其它的都是悄悄失敗而已。
謹以本文,
對羅永浩的跨界失敗,
做出理性的分析,
和萬分的無奈。
獻上三條路,
祝羅永浩好運!
僅此。
【延伸閱讀:羅永浩vs喬布斯】
喬布斯:HP工業園長大——大學輟學——開創個人電腦——開創硬盤MP3——開創智能手機。
羅永浩:高二輟學——寫詩——各種小生意——英語老師——牛博網——英語學校——錘子手機。
喬布斯:因做IT產品而個人出名。
羅永浩:因個人出名而做IT產品。
喬布斯: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人。
羅永浩:有科技情節的文化人。
喬布斯:產業開創者,極富行業遠見,也有偏執熱情。
羅永浩:行業跟隨者,沒有任何遠見,只有一腔熱血。
喬布斯:只在IT界折騰。
羅永浩:在各種行業折騰。
喬布斯:不知道羅永浩是誰。
羅永浩:各種崇拜喬布斯。
由此可知,
兩者毫無可比性,
云泥之別。
可惜,
羅永浩當初未必這么想,
他或許真的想著,
起碼,
他是喬布斯的接班人。
實在太糟糕了。
---------------------------------------------------------------------------------------------------------------------------------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