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掃地機器人藝術展,用垃圾做成的藝術品
聽說最近路過北京朝陽門地鐵站的小伙伴們,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垃圾藝術展!
它收集了4位知名博主家中的地面臟污,將它們與博主們的熱愛進行結合,變成了4個垃圾藝術品進行展出。
《水墨乾坤》
作者:朱敬一 | 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
《彈指一灰》
作者:手工耿 | 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
《罐·冠》
作者:雁鴻Aimee | 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
《貓和毛的變奏》
倡導者:著名網黃貓日 | 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
這個名叫《熱愛的誕生》的地鐵垃圾藝術展,是小米為全新上市的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而打造。
這次我們不講懶人
講生命內部的激情
從人類社會出現第一件工具開始,大部分的發明、科技、革新都服務于人類的“懶”。掃拖機也不例外,它的出現讓掃帚拖把變成過去式,幫我們解放雙手,躺著也能把地拖完。
在這個懶人橫行的世界,小米卻相信,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為人們解放的雙手,會被用來做一些比掃地更有意義的事情、用來承載人內心與生俱來的激情——我們的熱愛。
花1個月打造一件大型手工品、花數年養育幾只貓、產生上百頁廢紙只為寫好一幅字、日復一日地練習將生活唱成歌……
魯迅先生講,“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其實這句話倒過來說也成立,“人必愛著,生活才有所附麗”。人一定得愛著什么,才有生活下去的熱情。我們慣于用喜歡的那部分人生帶來的甜,去勾兌那些不喜歡的時刻帶來的苦。
這正是《熱愛的誕生》垃圾藝術展的思考起點——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幫助每個人解放雙手,去熱愛。
垃圾、熱愛
時間的兩種藝術形態
打掃地面與投身于熱愛是兩件此消彼長的事情,前者花費的時間多了,后者的時間就會變少。因此,我們將垃圾與熱愛,這時間的兩種使用方式變成兩種藝術形態,并合二為一,以此產生視覺上的鮮明對比。
同時將米家全能掃拖機器人清掃的垃圾打造成“沃土”的概念,它實際上象征著那些被掃拖機節省下來的時間,從沃土之上誕生熱愛的無數種可能。
我們聯合了4位知名博主@著名網黃貓日 @手工耿 @朱敬一 @雁鴻Aimee,并聯系了一位裝置藝術家,將4位博主熱愛的實體——可能是一件作品,可能是一種狀態——與從博主家中收集到的地面臟污合并在一起,進行藝術創作,最終變成4件《熱愛的誕生》藝術品。
進入項目具體的執行后,可謂是一波N折。在此之前,我們都無法想象成品的樣子,因為從未見過類似的垃圾藝術品,只好一邊嘗試一邊調整……
如何將垃圾做出藝術品的美感,又能讓人看出來是真實的垃圾?
垃圾如何在視覺上與熱愛進行有機結合?
垃圾桶是戶外大型垃圾桶造型,還是小型圓筒造型,還是方形更美觀?
透明的垃圾桶,怎么讓人知道是垃圾桶?
怎樣質感的展墻才最符合米家全能掃拖機的氣質?
……
合作藝術家孫昊的設計草圖過程稿
疫情讓展品的制作和運輸變得更加困難,一波N折才送至展臺
光是思考此類問題就殺掉了我們不少腦細胞。再加上具體執行期間,每一環都有許多問題在等待著解決,這些問題環環相扣……
在客戶、藝術家、達人、地鐵方之間進行N輪溝通,成為每天的定時項目。
此外,疫情也為展覽的上線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執行全程可以說是驚心動魄、跌宕起伏,還好最后展覽有驚無險地上線了。大家也正是憑著一份熱愛,才最終讓項目順利出街,最后特別感謝大家的包容與支持。
【特別感謝】
客戶:李大貓、貳蛋、敦子
藝術家:孫昊
合作伙伴:德高廣告(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初心致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