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王一博:為什么我們的頭發,一代不如一代?
刷抖音刷到的這張圖,沒想到派上用場了
年初的時候,接到新朋友阿道夫的科學營銷brief:品牌在持續遭受黑公關之后,希望與代言人一起認認真真地傳遞阿道夫的植物成分、植物專利,講好“守護頭皮生態圈”的護發理念。
幾經波折,多方博弈之后,我們給出的答卷,聊的是頭發,又不只是頭發。
先看片片
為什么頭發一代不如一代?
這是一個充滿表達欲(但又敏感)的話題
很殘酷地說,只要生對了年份,生對了城市,許多時候時代紅利確實會大于個人努力。頭發作為生活狀態的信號燈,當我們聊頭發質量的時候,更有話題吸引力的是關于這個世代的生活強度。
這是一場代際對比,但不是夸贊新一代人有多牛逼,而是追問:為什么明明條件豐富了,我們反而活得比上一代人更苦更累?如果表達必須有立場、有情緒、有私心,那大概是作為當代社會主力,對坐擁時代紅利的上一代人的羨慕和不忿。
當然涉及頂級藝人合作,更多話題原點也只能停留在ppt階段,畢竟破壞團結的話咱不說,限制級內容也只能點到即止,這是不得不有的覺悟,以及一點點遺憾。
「從洗護,到養護」
科學營銷,不只是把配方講明白
而是把頭皮養護的理念講清楚
早在上個世紀,專家就已經知道所有頭發問題的根源是頭皮問題,但大眾認知以及商業推廣總是有所遲滯。事實是,今天整個洗護行業已經從功效時代,演變到頭皮生態時代,包括近年海飛絲將品牌定位轉型至頭皮護理專家,這是行業趨勢。
代際對比的話題之下,
其實是一次賽道切換
當前整個行業都在切“頭皮生態”這條賽道,而阿道夫作為國貨銷量第一的品牌(甚至前些年還超越了海飛絲),傳遞的是科學形象,更是責任形象,更需要向消費者科普更正確的護發理念——暴力去屑雖見效快,但容易傷及頭皮。洗只是表面功夫,養才是護理正解。
但養護頭皮的良方,甚至超越了洗護產品,跟這代人的作息、情緒、工作壓力強相關。「把自己重新養一遍,也把頭皮重新養一遍」,這是代際對比話題的出發點,也是植物成分產品的立身之本。
最后分享一個有意思的對話
“我用10倍價格的某國際高端品牌時反而頭屑變多,我懷疑是自己的發質跟產品不匹配。”
“你看,當你用國際高端品牌時出現頭屑,你會先質疑自己的發質適配問題。但當你用國貨洗發水,你會先質疑產品有問題。”
這就是今天國貨品牌力與國際品牌力差距的其中一個縮影。
創作企業名單
品牌:阿道夫
代理商:凡人廣告
創作人員名單
凡人廣告創始人:Randal
客戶總監:龍哥
創意總監(copy):梁大豪
創意總監(art):Seth Lau
文案組:孟子、王正晨
美術組:Jasmine、加班俠
制作:拋煌
導演:吳國墉
監制:葉帥、圈圈、丁丁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