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圓圓談營銷
一年一度的趙圓圓預言時刻又到了,去年寫了33條,今年變化大,就多寫一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主要針對公關廣告圈、電商圈、品牌圈等。很多預判是跟圈內人聊了很久之后的結論,你覺得不對的地方,請留言指出,我會懟回去的。(文中配圖毫無意義,純粹為了好看)
一、簡單理解大環境
01、中美關系就像離婚了又被迫一起做生意的夫妻,該談的談,該吵的吵,所以這種別別扭扭的日子還要過幾年。大家參加各種活動都要先站隊,這導致跨國交流類的大型論壇、展會、峰會變少,很難再現當年世博會時期的巔峰場景了。
02、外企正在經歷一波汰換,互聯網公司是冰火兩重天,新能源行業特別卷,高科技只有華為遙遙領先。新消費沒了上市通道,也就沒了投資。曾經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行業紅利時代”結束了,在中國的任何一條賽道無論大小基本都飽和,以后就是精耕細作,打基礎,拼服務,做品質,賺小錢。
03、大的企業更大,集團化公司容錯率高,衰落周期長,混的再差也能穿越幾個周期,而且也不知道突然哪個分公司就又行了,比如淘寶遭到拼多多挑戰,但高德卻異軍突起。
04、小的企業更小,工作室模式適合更多初次創業者,提供更靈活的服務,更低的報價,更快的交付,很多35+職場被優化的人也適合做工作室模式,固定投入少,主要是靠自身能力賺錢。最近,身邊兩三個好友,互相能力拾遺補缺的,開工作室的很多了。
05、最慘的就是中型企業,左手倒右手的生意不好做了,沒有價格優勢,也沒有技術優勢,更沒有獨到的創意能力,運營成本又過于高昂,老板急病亂投醫會聽各種講座,要么就是龜縮目前的一畝三分地不擴張。總之這是對中型企業最不利的一年。
二、廣告圈大變局
06、2024對4A公司來說,是最難的一年,外企式微,導致更多的日常小單子會流失到本土小公司,而大策略大創意時代的結束,意味著旱澇保收的月費模式基本上也要結束了。傳統廣告不會徹底消失,但只能掙個稀飯錢。4A要改變的,是更中國化,更互聯網化的運營模式,而不是照搬歐美模版那一套。大概率港澳臺新馬泰的員工也要大幅降薪了。
07、從葉茂中到華與華再到小馬宋,中式策劃型廣告公司完成了自我進化,更能滿足這個市場的實際需求。不需要出系統化的大策略,只解決一兩個企業營銷的頑疾,就很立竿見影了。問題是,這樣的公司基本上就靠創始人,創始人牛逼公司就牛逼,很難體系化。
08、單一技能型廣告公司會更吃香,比如ABCD,比如意類,類似于從OEM變成ODM。能想好點子并落地執行出來的公司還是門庭若市。
09、資源型廣告公司,類似媒介公司,做達人資源的,做投放的,依靠平臺返點賺錢的公司,2024會更難。因為盈利模式簡單,操作難度不大,進入門檻低。明年更多新公司涌入開卷,提供各種附加服務,比如自有達人、明星、內容創作、輿論引導、危機公關等,而且收費低廉甚至免費。
10、創意總監會更不值錢,有創意的都去做自媒體了,剩下的基本都是沒什么創意,但管理能力還可以的,如果管理能力也沒有,那就只剩裝逼還可的。
11、好的文案和好的美術依舊值錢,但并不適合都去接私活,因為商業化能力是創作者的短板,小心被白嫖。
12、策劃案寫得好的升職機會多,畢竟這是個卷PPT的時代,而且有“清晰的條理化思維”是一項很稀缺的工作能力了。
13、2024是廣告圈與MCN更加融合的一年,更多廣告公司會提供短視頻、直播以及電商代運營業務。更多TP和DP會接手品宣業務。
三、電商圈漸漸平淡
14、明年是主播全面取消坑位費的頭一年,雖然還有很多主播會采用提高傭金的辦法來折抵坑位費,但本質上坑位費這個東西已經開始消亡了,在數據高度透明的直播圈里,誰都別想渾水摸魚。
15、明年很可能一個新超頭主播都沒有,因為平臺都沒有增量了,所以也就沒有孕育新超頭的空間。抖音有小楊哥,淘寶有李佳琦,快手有辛巴,都是大風大浪經歷過還健在的,非常穩定。但從膝蓋主播到胸部主播還是會大量涌現,我們又可以看到很多奇葩直播間了。
16、東方甄選狗血劇的背后,是一套大家都忽略的成熟資本模式。自有APP+自有主播+跨平臺+自營品牌+自營供應鏈+股市,以農副產品為主,居然還能保證高利潤!居然不要坑位費!居然還能讓合作的商家都賺到錢!俞敏洪證明了一件事:多讀書還是有用的。
17、明年是小紅書直播爆發的一年。按照“直播發展四部曲“:大量起號-明星引流-超頭出現-自播多樣化,現在小紅書走到了第二步,但直播在明星眼里一直就是走穴演出,而且是個副業,很難從一而終。所以小紅書真正的超頭還沒出現。
18、明年是達人合作全面考核帶貨能力的一年,純粹的曝光量合作會更少,也就公眾號和B站還有點廣告單子,微博會被帶貨圈拋棄,抖音和小紅書成為考核ROI的主戰場。商家的要求非常純粹:賣貨。
19、明年大家更看重帶貨數據,而不是轉評贊。隨著網絡社交冗余,以及評論環境更加惡劣,用戶更不喜歡發聲了,贊都不想點,真有用直接買就好了。
20、明年線上往線下引流會成為趨勢,網上增長空間已經沒了,利潤空間也沒了,商家的費用支出不比線下少。而線下有更好的體驗空間,更高的客單價,但線上平臺不會放過商家回歸線下的,肯定還會出很多變態招數。
21、跨境以前是天坑,吹牛逼,電詐,割韭菜。但從明年開始,好像能做了,但依舊要謹慎。Temu和Shein從低端市場切入,展現了中國供應鏈的優勢。但問題是,國外網購落后國內10年左右,最大市場美國的網購核心人群是中產,這部分高客單用戶牢牢捏在亞馬遜手里。現在Temu上的商家被壓榨的太厲害了,商家不掙錢的商業環境是不會太健康的,所以彎道能不能超車拭目以待吧。但按照發展規律,農村包圍城市還是有點機會的。
四、快銷行業撇去泡沫
22、3000篇小紅書,3000條抖音,3000條微博再也投不出一個新品牌,鋪量打法徹底結束。而依靠投流就能投出一個品牌的玩法也很難再現,很簡單,品牌沒那么多錢燒了,平臺又不能改算法或者降低KPI,大家就架在那里面面相覷。
23、無法上市導致沒有投資,所以之前幾年,資本催生的,大量新消費品牌涌現的名場面,再也不會出現。這讓傳統品牌、老字號,和已經上岸的品牌松了一口氣,也讓沒上岸的品牌徹底斷奶,以后就是要做到自負盈虧才能繼續擴張。
24、依靠投流循環的品牌會發現,ROI一直在降低,這是因為算法一直在猜你的成本價,一直在挑戰你能承受的價格極限。從而導致企業不斷追加投流費用,降低其他運營成本,甚至要降低產品品質。這是個惡性循環。
25、一些成功上岸的新消費品牌,很快會走到單一品牌的成長上限,進入投入越多,效果越差的倒U字型困局,于是就會開始橫向兼并小品牌,跨行業投資有潛力的品牌,比如最近的一個神奇的案例:活力28破產重組之后,投資方之一是元氣森林。
五、服裝行業重新洗牌
26、服裝,一個占據了電商半邊天,退貨率最高、積壓庫存最多、而且還是中國市場里最卷的行業,2024將迎來一次超級大洗牌,很多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可能一夜之間就無了。
27、隨著國際快時尚品牌的進一步衰落,2024能活下來的,都不是品牌自己多牛逼,而是用戶自發的選擇。比如優衣庫,質優價平分店多。比如lululemon,美麗自信教眾多。
28、但更大的變化是:服裝品牌逐漸被弱化,款式被強化,相當于只認好不好穿,不認是什么牌子。
29、偏功能性的服裝開始崛起,比如蕉內,已經不是一個內衣品牌了,而是從家居產品到衛衣外套全面鋪開的服裝品牌,款式大家都走極簡風,關注重點是貼身足夠舒服,沒有水洗標,配色靚麗讓人有chill的感覺。
30、曾經打板抄大牌能孵化一批服飾紅人,明年很難了。取而代之的是95后主理人做的“新中式原創”,一種帶著中式思想的國際化風格,一年兩次上海時裝周訂貨會就能活下來,甚至能悶聲發小財,而有些,已經是一年幾個億的訂貨量了,比如:夾生。
六、餐飲行業冰火兩重天
31、中國人始終覺得自己缺錢,但從來沒虧待過自己的嘴。餐飲界明年不僅會出現更多新店,還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西餐中做”新菜式。在上海的朋友可以去吃一家店叫“哲品茶廳”,謝霆鋒的主廚開的,吃完你就明白,新一代的中餐國際化是什么樣子(不是什么左宗棠雞啊)。
32、上海梧桐區是全國餐飲的未來實驗區,2024各大城市流行什么,你沿著citywalk路線走一圈就有感覺了。大家可以關注兩個賬號:“余波余”,“你的卡尼醬”。一個是商家視角,一個是用戶視角,讓你窺探到未來年輕人喜歡的餐廳樣子。
33、肯德基和麥當勞頂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國產連鎖沖擊,瘋狂星期四+麥門永存也讓他們有了自己的社交核心話題。產品種類也不需要更接地氣了,反而是展現異國風情,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新裝修風格,真的很美式復古風。預測這倆明年日子會更好過。
34、咖啡3塊錢一杯的成本已經被消費者熟知,9塊9是日常接受的極限,再往上,就得提供咖啡之外的情緒價值了,從各種水洗豆子到狂送杯子,從奇怪的聯名款到不限量的限量款,出什么幺蛾子都在合理范圍。明年開始,一線咖啡店主要提供便捷價值,二線三線咖啡店主要提供情緒價值和社交價值。
35、明年奶茶行業可能會開始做早點和特調咖啡飲品,切咖啡店的生意,以及做輕餐飲和酒精特調飲品,切入小酒館bistro市場。因為奶茶店的核心技能就是調制飲品,再加上市場太卷了,為了活下來只有找更多的消費場景鉆進去。
36、加盟模式幾乎快成騙局了,虎頭局沒了,墨茉點心局也退回了長沙,而靠加盟擴張的鍋圈十分危險,沒有那么多人那么高頻的每天吃火鍋。加盟模式是比A股還風險高的行業,莊家穩賺,加盟商10投9虧1保本。
37、預制菜我前年就預判是個萬億級大市場,但2024也不會大爆發。除了不好吃和冷鏈成本的問題,更多原因是這個行業里廠長太多,CMO太少。制造型企業做品牌都很摳搜,不懂什么是品牌附加值。包裝設計糟糕到像90年代,營銷傳播更是亂七八糟,名氣還沒打出來,就已經開始打價格戰了。但是某些品類殺出來一兩個品牌還是有可能的。
七、科技圈正在由“軟”變“硬”
38、現在科技圈分工:創新突破在美國,設計審美在歐洲,開花結果在中國。比如汽車界,技術看特斯拉,設計找保時捷,應用看華為。
39、特斯拉Cybertruck的量產,其不銹鋼外骨骼車身+48伏架構,拉開了汽車行業進入下一個時代的帷幕。以前你總覺得電動車和汽油車區別不大,因為本質上大家都是油改電,但從cybertruck開始,電動車時代才真正到來。
40、人類最強火箭spaceX星艦,正在接近穩定發射和循環使用的路上,這是人類邁向多星球殖民時代的開始,其高性價比和高技術含量,讓你覺得之前的火箭突然都老氣橫秋。
41、人工智能圈,現在看起來open AI在明年會有新飛躍,但很有可能還是擠牙膏+感嘆號。以前一些好用的工具型app,套個AI的概念又能起飛一輪。
42、大家關注互聯網APP的時代過去了,BAT(字節阿里騰訊)的格局也不會有太大變化,2024我們還是要用微信,最多是在視頻號里買點東西,然后分享點視頻。
43、抖音在國內增量有限,但Tiktok在全球會繼續殺瘋,相比之下YouTube和Facebook很有古早風。
44、杭州正在嘗試高德+自動駕駛+交管系統三合一,根據車流量做行程分配。終局是實現“城市自動駕駛”,這才是自動駕駛帶來的巨大突破,是所有車的協同工作,而不簡簡單單是個一輛車會打方向盤會自動剎車。
45、雖然一些家用機器人已經走向市場了,特斯拉的機器人也量產了,但2024你家里還是不會出現一臺R2D2。
八、職場變化自我修復
46、明年更多企業會重新選擇35+的職員回歸職場,因為老板們終于發現,沒有中層的公司是一盤散沙。高層都在搓PPT熱衷匯報,基層都是00后整頓職場,只有35+的中年人能把項目落地,還有人把公司當家,還殘留些職場正能量,能喝點老板的雞湯,加班熬夜展示下狼性文化。近期從阿里云到滴滴,從醫保卡系統掉線到海關系統短時癱瘓,都暴露出了職場缺乏“有經驗員工”帶來的弊病。
47、2024薪水整體來說,畢業生起薪會增加一點,但高管們的高薪都要普降,最終是回到類似北歐的那種全民低薪的狀態(問題是高福利還沒跟上)。
48、更多畢業生會躺平不工作。00后很多父母對孩子要求不高,經濟稍微寬裕點的家庭,對孩子上班賺多賺少也不那么看重了。去年就有大量的畢業生不工作,只要沒有暴富的企圖,選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壓力不要太大,工資低點也行。年紀輕輕當保安少走幾十年彎路的也不少。
49、2024的職場依舊是有本事的人幾個offer,沒本事的人無人問津,想要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現在就去投投boss直聘,看看有沒回音,懂數據懂電商的懂互聯網的還是要吃香一些。
50、藍領崗位會越來越多,而且呈現高學歷年輕化,做辦公室喝咖啡敲電腦的高薪工作會減少,所以多學幾門技能十分重要,駕照、廚師證、樂器、運動項目、唱歌、跳舞、瑜伽,總之多點才藝多條路。
51、明年是畢業生做自媒體的高峰年,很多大學生在校從大一就開始拍視頻搞直播發小紅書,畢業那一刻已經是個成熟的KOL了,會自己賺錢了,而且年輕貌美腦子好,大量知識還沒有從腦子里溜走,所以會是內容大量產出“細糠”的一年。
52、考研會越來越雞肋,出國留學鍍金成色越來越低,考公也沒了好職位而且薪水低工作枯燥,更多人會考慮出國工作。近期和我們互免簽證的國家就是第一站,廣闊海外,大有作為。00后出海會改變之前海外華人的刻板印象,而且論能力簡直不是一個量級,不展開說,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53、出國工作賺錢首選“一帶一路”國家,其次是東南亞,最后才是歐美,因為你是去工作賺錢,不是旅游,預判海外華人公司回國招人是明年的新趨勢。
圓總結
先寫到這里,談未來嘛,中了說明我牛逼!沒中說明世事難料。所以權當一個談資,不要那么嚴肅。
說實話,明年我還是希望大家能走個狗屎運,中個大獎什么的,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更多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看什么風口和趨勢。人生短短幾十年,開心快樂最重要。
作者公眾號:圓圓談營銷(ID:soniczhaoyuanyu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