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ras的三個營銷視角,品牌升級好思路
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升級是必然趨勢。
什么是品牌升級?站在消費者視角,最直接的感受是“變貴了”。不過,這只能算是一種結果,不是“品牌升級”本身,“品牌效應”之所以能讓消費者買單,是因為其背后如品質、規范、服務等支撐點,沒有這些,品牌大概率淪為空殼。
很多品牌在升級的過程當中,恰好步入了這樣的誤區,有些在好不容易樹立一種產品市場辨識度時,急著擴大規模、延伸品類、提高定價,效果都不理想甚至適得其反。
畢竟,是先有品牌后有定價,不可倒置。如果查閱資料,我們可以從中提取一些共性,關于品牌升級的關鍵要素,各方答案幾乎都包括如下幾點:
這就是市場好玩的點,大門永遠敞開,就那么幾步路,要走進去卻不簡單,一是道路太擁擠,二是太同質化。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一些“一窩蜂”式的市場現象,比如品牌logo突然都要扁平化,品牌都開始“發瘋”、拍短劇等。風向是這樣,但光靠“刮風”,難以把品牌帶到目的地。
觀察一番,發現那些前進得比較順暢的品牌,反而是選準一條路不輕易切換賽道的一批。營銷方式可變、產品可以擴容,但須盡可能保持品牌主線的一致性。畢竟消費者建立對單個品牌品類的信任度需要時間,簡單說就是要讓他們感受到這個變化是合情合理的,多而不雜。
恰好最近集中看了ubras的案例,發現該品牌的產品線是在不斷豐富的,若結合上新營銷內容來看,幾乎每次都讓人覺得“這很ubras,這件產品出自ubras很合適”,而不是“它家怎么突然賣這個啦”。相信在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這兩種不同的感受。同樣是上新,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個人認為,這和上述提及的品牌主線一致性、營銷中品牌調性與產品的協同性有很大關系。
品牌如何在確立“一致性”的基礎上,擴充產品陣容,豐富涉足領域,以接受度更高的方式完成升級?結合ubras近幾年營銷案例,找到三個視角以供參考和探討。
案例詳情鏈接匯總見文末附錄
視角一:外在主張,聚焦“身體”直接觸感
在ubras成立兩年后,即2018年,品牌提出了“無尺碼內衣”的概念,帶來穿著體驗上的突破,“體感”也成為ubras在往后產品創新中可延伸的立足點。
ubras所倡導的“無尺碼”,并非簡單的“不區分尺碼”,而更強調通過面料、裁剪工藝的創新,達到讓衣物可以有彈力適應各種身形的目的,利用隨型裁剪,可以避免面料邊緣鎖定處脫線,從而擺脫縫線舒服,給身體帶來更大的舒展空間。
基于這兩個基礎立足點,ubras又提出了“讓身體先自由”的品牌slogan,“身體”與“自由”也成為其營銷主基調,串聯起品牌發展脈絡。
ubras講身體,但不局限于身體,而是通過面料的可觸摸、可看見,從觸感(如柔軟、清涼)以及顏色等方面表現,最終回歸身體的舒適度,亦回應了“讓身體更自由”的主張。
講面料,ubras可以“抽絲剝繭”,從衣服的“一根線”開始,漸次遞進過渡到與消費者更深層的關聯。
去年,ubras推出《舒適的線索》宣傳片, 用一根“柔軟的線”和一根“自由的線”,既表達了由其編織而成的衣服柔軟舒適,又意指 找到生活中舒適的線索,一種由表及里的自然表達。
今年七夕,ubras延續了“線索”概念,打造《愛的線索》,在關于“愛”的表達高度集中的節點,ubras選擇“變輕”,舒適的貼身衣物從一根線開始織造,線,不易被察覺、樸素,只是成為舒適面料的一部分,呵護你的身體。而好的親密關系,正如文案所述,是最放松的時候,下意識找的那個人,是那些不加修飾的瞬間,它們是不易被察覺但使人舒適的愛的線索。
此外,面料的清涼、溫暖、質感,也帶來很多產品創新空間和營銷延展空間。
例如,夏天,有涼爽需求,ubras推出“小涼風”系列內衣,并關聯夏天風給人帶來片刻放松與涼意。
冬天,有保暖需求,ubras延展出泡泡沙、奶酪絨等柔且暖的面料,推出肌底衣等產品。
如此一來,ubras的產品則在不突兀的情況下由無尺碼內衣向打底衫、家居服等擴充。這一思路,也使得營銷更靈活,除了結合季節特征及季節代表性物品上新,也有機會適時乘上營銷風象。在“戶外”大火時,ubras就衣保暖、輕便為立足點,探索自然的詩意為切入點,攜手PoemsForYou推出一則短片《以什么迎接冬天》。
講顏色,ubras擅于捕捉自然與產品和品牌精神的關聯點。
ubras旗下專注發育期少女內衣的likeuu就結合春日桃花,從制作工藝細節角度,推出《用桃花做的衣裳》,上新粉色內衣。
品牌曾與歐陽娜娜攜手推出的《定義你的紅》,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聯通產品顏色與品牌個人溫暖陪伴概念。
春日的桃花和明快,夏日的輕盈與小涼風,秋日的桂花與氛圍感,冬日的溫暖與陪伴,ubras的產品上新按需匹配,又以調性、理念想通的營銷支持,形成良性互動,有效減少品牌升級過程中由于步子邁太大或太偏導致的違和感。
基于產品原材料的舒適主張,也為品牌向全齡段、全人群發力打下基礎。
視角二:內在聯結,打通情緒溝通
ubras一面以身體直接觸感的舒適度塑造產品力,一面延展“舒適”定義,從人與物的互動,遞進至人與人,人與自我。對關系的探討,成為ubras與消費者內在溝通中的催化劑。
主要表現為:精神慰藉,內在關懷,情緒疏導。
向外,ubras鼓勵尋找、建立積極的與他人的舒適關系,從中得到滋養,也在不斷塑造著人們對“舒適關系”更明晰的定義。
向內,ubras支持構建自我穩定內核,給予個體與自我相處不同方式,從概念、產品多角度引導人們看見、理解自己的需求與情緒,在情緒營銷興盛、精神需求越發受重視的今天,ubras巧妙關聯“物”與“觀念”,如同品牌自身所強調的舒適、自由,ubras的營銷正在打造品牌在消費者心中舒服、輕快、自由的存在感。在八周年之際,ubras發布《我一直在找一個人》,以第一人稱敘事,鼓勵對自我的全面接納。
除了觀念的向內輸入,ubras亦注重情緒的向外釋放。在今年世界睡眠日,ubras的營銷十分輕巧——找個清凈的地方睡覺,借助風的拂動與呼吸,讓身體放松, 而呼吸也是心理學和冥想領域較為主流的釋放壓力的方式。
ubras的用戶溝通,融合品牌核心概念,隨著品牌的發展,其理念也在縱向深入:身體的舒適——與他人相處的舒適——與自我相處的舒適。品牌的升級,伴隨的是與消費者心理距離的拉近,品牌動作自然也會更容易被理解。
視角三:綜合敘事,貫穿“自由”主基調
品牌敘事,是品牌講故事的能力,故事的連貫性和意義屬性,影響著受眾是否愿意了解、走進和長期喜愛。
如果說產品和情緒溝通是ubras生長出的兩個枝丫,那么“自由”是其主干與基因。
隨著品牌的成長,產品會變得更豐富,理念要與時俱進,而“讓身體更自由”如同品牌錨點,是不可丟的。
因而圍繞“自由”進行的綜合敘事,成了ubras在品牌擴容的情況下的選擇。
所謂綜合,即更大體量,更全面、包容。表現在品牌營銷動作上,為更廣的視野,對社會議題更高和更深入的參與度。
比如,在世界乳腺癌防治月,ubras發起“做彼此的粉”活動,讓大眾對相關疾病和人群都有了更多認識與關注。
過往,ubras也不乏對“正視自己的不完美”、“母女關系”等涉及人群廣但很少被正視的議題的探討。同時,也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人與寵物,本質上,這些都是讓人看見更豐富的關系、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品牌越向上,所承載的重量就越發多,品牌的發展與社會浪潮齊同并進。如今,ubras品牌敘事是更加交融的,我們看見品牌一面創新消費者可直接接觸的物品,積累“硬實力”;一面以觀念和行動溫暖人、治愈人,維持軟實力。
有序、有根基,給予了品牌長期發展的內動力。
小記:你如何看世界,便會選擇何種發展方式
前些天,在抖音博主@古典古少俠的一則訪談中,對他提及的一項觀點印象尤深:“我認為世界是善良還是邪惡的,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問題。如果科學家堅信世界是邪惡的,便會發明武器、創造分裂,如果你堅信世界是友善的,你會創造連接,發明關系,打開這個世界,創造那些讓人越來越近、互相理解的東西?!?/strong>
近期,ubras對自己的logo進行了小改動,將原本的大寫U變為小寫u,寓意從“你(U)到我們(us),這也是一種更緊密和親近的關系連接。
品牌向上,或許根本意義上是向善。創造連接、發明關系,也是長期主義的一種形態。
附錄:
ubras七夕,發布一條《愛的線索》
ubras八周年:我一直在找一個人
ubras小涼風系列:夏天的風口在哪
ubras《春日蕾絲》:愛上性感和自由
ubras:向春天出“桃”
ubras:舒適的線索
ubras:和桂花撞個滿懷
ubras無尺碼五周年:她們的「無尺碼快樂」
Ubras世界睡眠日舒適短片,助你睡個好覺
likeuu春日短片:用桃花給女孩做了一件衣裳
ubras冬日特別企劃:編織「溫暖肌底地圖」迎接冬天
Ubras的春夏秋冬,找到新的舒適關系
ubras六周年紀錄片《致我們》:關于母女、閨蜜和隊友的故事
Ubras×劉雯:什么是舒適關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