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聯名火得久一點?從時尚圈學兩招!
聯名營銷走到今天,已經成為品牌的常規動作。
點擊查看大圖
圖片來源:謎底數據《品牌聯名營銷趨勢洞察報告》
然而,聯名越來越難出圈也是事實。據我觀察,目前聯名營銷主要面臨三個痛點:
1、IP資源緊張——品牌太多,IP不夠用了。
2、消費者注意力有限——“互聯網沒記憶”,流量的眷顧太短暫了。
3、執行難度大——策劃時拼死拼活搏到90分,執行時縮水成60分。
用通俗的話概括,這三大痛點其實就是一句話——“難火,火也火不長久” 。
有時候,A領域面臨的難題,在B領域可能早已被解決過,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我此前關注得比較少的領域——時尚圈,驚喜地發現,時尚圈的聯名策略,確實能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新思路。
第一招:聯名,是一種表態的手段
聯名,比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為什么做”
指導老師:Supreme
雖然Supreme這幾年略顯艱難,光環不再。但我仍然認為它的聯名策略能給我們帶來啟發。因為,Supreme的崛起離不開聯名的“神助攻”,但近年來它的些微落寞,原因卻并非聯名本身。
簡而言之,Supreme近年來人氣下滑,主要是因為人們——無論是忠實粉絲還是僅僅知道它的人——開始逐漸失去將它作為個性標志的興趣。
它近期的褪色,實際上是其象征價值的褪色。我們或許不應因此否認Supreme在聯名策略上的成就。
事實上,反而正因為它踩過的坑已經呈現出后果,它的經驗才顯得更加寶貴。
Supreme品牌發展史上的關鍵轉折點是2020年被VF集團收購,后者也同時是Vans,The North Face和Timberland的母公司。公平地講,VF集團做到了尊重這個文化生活方式品牌的真實傳統,允許Supreme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但對于Supreme的忠實粉絲而言,接受“資本”的招安即是背叛。
*圖左為知名Supreme收藏家Eric Whiteback。
收購新聞官宣后,他制作了右側小圖發布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Supreme的失望。
而有趣的是,我認為Supreme最值得研究的聯名案例,恰好和這次收購互為映照。
和LV聯名——Supreme獲得5億美元投資
2017年,Supreme與Louis Vuitton(以下簡稱LV)發布了聯名合作系列產品。
在該系列發布后不久,Supreme與LV的聯名系列就創造了超過一億歐元的銷售額。此外:
-美國媒體WWD透露,美國私募投資巨頭凱雷集團(The Carlyle Group)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Supreme 50%的股權。
-根據Lyst的數據,自2017年該系列推出一個月后,LV的搜索量增加了75%,Supreme的搜索量增加了89%,而最受歡迎的搜索詞包括“LV x Supreme”,“Louis Vuitton x Supreme”和“Supreme Louis Vuitton Hoodie”。
在2020年9月,當一件Supreme x Louis Vuitton連帽衫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時,兩個品牌的搜索量也迅速上漲:LV的搜索量增加了66%,Supreme的搜索量增加了97%。
這場載入時尚史的聯名,在我看來,最值得探討的是聯名的背景和雙方各自的動機:
/-聯名前奏
在2000年,Supreme推出了一系列滑板,其中有幾款上面印著高度“借鑒”LV標志性花紋的圖案。
在這批滑板開售兩周后,LV向Supreme發出了警告,Supreme的處理有點“反以為榮”的味道——Supreme在其品牌網站上大大咧咧地告訴大家,“因卷入訴訟事件,這批產品將在兩周內被召回”。
這是兩個迥然不同的品牌的第一次交手。在Supreme的忠實粉絲群體津津樂道的敘事里:
一位146歲的法國優雅貴族和一個剛滿6歲的叛逆街頭滑板仔偶然相撞,
前者被后者“無禮”的態度震驚得胡須亂抖,
后者吹著口哨踩著滑板,瀟灑飄遠,不以為意。
可以想象,Supreme的粉絲有多么喜歡這段故事,不過他們此刻越滿意,在Supreme被“資本”收購后就會越憤怒。
十幾年后,在2017年巴黎男裝周開始前幾周,網上開始流傳Supreme將與LV展開官方合作的消息。時任LV男裝創意總監的Kim Jones在Ins上發布了一張印有Supreme標志的路易威登老花圖片,隨后又“秒刪”,把討論聲量推向了高潮。
笑臉的邊緣有一個字體很小的Supreme
除了人們“看熱鬧”的心理,僅僅是一條“偷跑”消息都能攪動巨大關注度的核心理由是——在2017年之前,奢侈品品牌和街頭品牌之間存在明顯的界限,甚至互相“鄙視”。外媒DAZazed于2017年的一篇報道里的評價很犀利:
“從時尚行業的歷史來看,奢侈品與街頭服飾之間的關系,更多是基于借鑒而非合作。兩者都曾相互借鑒。
在消費者看來,像Supreme這樣有反叛精神的品牌可以隨意挪用奢侈品的Logo,而奢侈品們似乎也不能拿它們怎樣。
但在時尚行業內,事實則恰恰相反。奢侈品品牌服務的本就是主流價值體系下掌握話語權的贏家。亞文化、俱樂部文化或街頭文化常常會感覺自己受制于大牌,被主流時尚體系剝奪了力量。
奢侈品品牌和街頭品牌的受眾,對彼此都存在著一種偏見。
奢侈品被當作是只服務于特權階層和富人的領域,而街頭時尚則被視為不過是印花衛衣和T恤而已。”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或許能更接近這次聯名如此成功的真相:
對LV而言,這是一種高位者拋出橄欖枝的表態手段。
——哦,親愛的,我是多么愿意,將我的藝術與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反叛精神融合,共同開創時尚界的新紀元??!(請自行腦補翻譯腔)對Supreme而言,這是一種對己身“打破規則”形象的強調。
——嘿,這看門狗攔著,不讓我闖的凌霄寶殿,玉皇大帝親自請我來了。(請自行腦補猴哥語氣)
Supreme和LV的這次聯名,有在“破圈”之上更高維度的目的,即通過這次聯名合作,體現兩個品牌各自對行業風向,乃至隱藏其中的時代議題的態度。所以它不止“火”了,還以被記錄進時尚史的方式,延長了“火”的壽命。
第二招:聯名,是一種搭建平臺的過程
當IP都貫通到品牌上,品牌就有了平臺的屬性
指導老師:One Block Down
One Block Down起源于意大利米蘭,但好像很難給出一個關于它的準確定義,買手店?文化廠牌?青年文化社區?時尚工作室?好像都是,又好像不止是。不如先給大家列舉一下它的幾次典型合作吧:
/1-和VANS聯名合作系列 "Dog Days"
該系列以手工定制的 Slip-On 鞋款為主,采用復雜的串珠手法精密覆蓋于鞋面之上,每雙鞋的制作耗時高達10小時。該系列推出了三個配色:"Caution"、"Bonfire" 和 "Grass",并且在陽光照射下會有耀眼的反射效果。此系列限量推出107雙,吸引了大量潮流愛好者的關注。
/2-和Nike聯名合作系列 "Reverse"
該系列以Nike Air Max Plus鞋款為藍本,通過反轉三種OG色調重新打造,以此致敬Air Max Plus的26年歷史和Nike Tn美學的全球影響力。Air Max Plus自1987年首次亮相以來,以其可見式Air氣墊和獨特的波浪形設計,成為了街頭文化的象征。
/3-和Mizuno聯名合作系列 "Flame Wave"
該系列將 "火焰" 元素與鞋面無縫融合,賦予 Mizuno Wave Rider 10 鞋型全新的設計表達。此次合作的 Campaign 拍攝于意大利、巴西和日本三個國家,因為這三個國家一般被視為大部分亞文化的發源地。
One Block Down的創始團隊自稱他們把自己定義為“一家幫助其他品牌講故事的公司”。在與運動鞋品牌的聯名合作中,One Block Down主要負責產品設計和視覺創意,他們將獨特的視角和前衛的審美融入產品設計中,同時也注重講述產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在我看來,One Block Down像是“時尚界的阿那亞”,他們在聯名合作中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零售商,而更像是一個文化中介。在產品設計階段,他們會貢獻自己的創意,產品上市后,他們的店鋪就成了“展廳”。
通過圖中這些核心動作,One Block Down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類似平臺的角色,品牌可以通過與它合作,高效掌握亞文化青年群體的語言體系、圈層關系和價值體系。
聯名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鏈接特定圈層人群”,而One Block Down能提供給合作品牌更全面深入的鏈接模式。所以無論是經典品牌還是小眾品牌,都能在與它的合作中收獲良多,One Block Down通過這種模式也為自己的品牌運營建立起了持續的正循環。
寫在最后
循著時尚圈踩過的腳印,我們能獲得兩點啟發:
1、除了破圈和借勢,聯名應該有更高維度的目的、更深層次的動機。像Superme和LV的聯名,就是一種表態的手段。
2、在聯名日?;慕裉?,品牌或許可以找特定領域的IP合作,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交流平臺”。如同 One Block Down這般,聯名的品牌/IP越多,自身的價值也越高。
從這兩個角度思考,或許能讓我們從聯名內卷的漩渦中跳脫出來,做一些能為品牌沉淀價值的事情。
參考資料:
1、“宇宙潮牌”Supreme是怎樣做年輕人營銷的?,華映資本,2018年9月22日
2、50+文化營銷案例,2024H1 時尚行業跨界與聯名趨勢分析,時尚商業洞察,2024年8月14日
3、Supreme尋找“中國時刻”:過氣潮牌,能否再酷一次?,雪豹財經社,2024年5月6日
4、The Complete Louis Vuitton×Supreme Retrospective,Jing Daily,2021年12月2日
5、The Story of When Louis Vuitton Sued Supreme,Highsnobiety,2017年
6、Why LV x Supreme is a watershed moment for fashion,Dazeddigital,2017年1月20日
7、潮流名所 One Block Down 還是一個「文化平臺」?,NOWRE,2023年11月19日
8、Store Visit: One Block Down,The Basement
*圖片來源于各品牌官方網站和社媒平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