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動人心的文案,都是這樣寫出來的
來源:筆記俠
誠品書店,你應該很熟悉吧。
它儼然成為臺灣的地標,也是許多人去臺灣必去打卡的地方。
為何它有如此魅力?它跟一般傳統書店可不同。
明亮、開闊的空間,對稱而有層次,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與規格化,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調,充分渲染其文藝氣息,讓每個走進誠品書店的人,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誠品老板吳清友談到誠品書店,他更是認為,不是把每一位來的顧客當成是消費者,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一個人,他是有心靈的,他的心靈在不同的時刻有不同的心情和心境。
他們把書店當成是一個場所來經營,而不是用一個店的方式來看待。
當時臺灣很少有這種綜合性的書店,只是近幾年才漸漸興起了很多獨立書店,但最具傳播度的恐怕還是誠品書店。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當下,再香的酒也需要吆喝,也需要“傳播”。那誠品書店是如何傳播自己的呢?
誠品書店善于抓住每一個適合閱讀的日子,通過文案把自己刻畫成一個詩意的棲息地。
有人會問,文案之于企業有什么用?
文案的終極目的是銷售,但每篇文案扮演的角色不同,作用自然也有所不同。
文案可以建立起與用戶的熟悉感,讓它與本企業品牌產生聯系。
文案可以起到提醒鼓動的作用,通過一些特定的生活場景,提供解決問題的產品,如果沒有商家告訴你情人節、七夕節,你可能早就忘了還有這些節日。
文案可以傳播信息,讓用戶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提供什么產品。
文案可以建立品牌認同感,通過文字信息讓用戶對品牌產生一定的偏好,然后信任并支持它,這也許是企業最看重的一點。
既然文案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寫出打動用戶的文案呢?
我們不妨跟隨誠品書店的腳步,學習它在不同節日、場景中如何寫出契合本品牌的文案?
一、嫁接文化原型
誠品商場中秋節賞月特賣
地球越來越需要一個可以投奔的地方
地球的煩惱越多,每到夜晚一不開心,
就越需要一個可以投奔的地方,
依賴久了,就更不能失去月亮。中秋節那天,以浪漫的緣故請半天假,
找一個情緒的地方,換一種團圓的坐姿,
用尺丈量她的最大極限,以眼神排練她一晚的行蹤,
用想象力揣測她的神話、她的緋聞;用身體感受她的潮汐……為了另一種荷爾蒙的刺激,這次要從落日看到月出,
以輿論證明,春天真的來了。在這個月演月烈的中秋節之前,
找到一個離家、離星星都近的奔月的地方,逃走……
提到中秋節,自然會想到“嫦娥奔月”。
文案嫁接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又巧妙地避開直接移植的尷尬,在保留故事內核的同時,創造性地將人物——“嫦娥”置換成實體——“地球”,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讓地球和月亮過了一次七夕。
這種文化上的嫁接,可以賦予產品一定的文化內涵,提升產品的文化格調,會讓用戶與品牌產品聯想。
二、巧用排比
誠品閱讀雜志形象廣告之二
關于閱讀的另一個概念
不懂卡爾維諾,不懂愛情。
不懂身體氣象學,不懂同性戀。
不懂女人,不懂瑪格麗特·杜拉斯。
不懂Free Jazz,不懂死亡。
不懂世紀末占星學,不懂包浩斯。
不懂楚浮,不懂政治權力和斗爭。所以我們閱讀。
閱讀的另一概念是“不懂”,大量排比各種“不懂”的場景,告訴你:閱讀很重要。
文案一氣呵成,節奏感強,增強語言的氣勢,也更容易說服人。
排比的運用,作為一種常見的文案表達技巧,能快速吸引受眾眼球,并建立文案內容之間的邏輯,而且這種相同句式的大量鋪排,也更便于傳播。
三、創新借用成語、詩詞
誠品商場1998年春特賣
白感交集的春天,白無禁忌
霜白。雪白。冬天北極狐的白。
川久保玲“沒有存在”的白。奇士勞斯基情迷的白。
波西米亞頹廢的白。云的白。輕的白。鳥羽的白。夢境的白。
潔癖的白。不貪污的白。痛恨有顏色暴力的白。用過防曬油的白。與黑對比的白。所有光混合的白。極限主義的白。
玉的白。靈性的白。香檳白。大曲茅臺有酒意的白。簡單的白。勾描不上色的白。五四運動口語化的白。
智慧華發的白。真相的白。不想有瑕疵的留白。白色是一種沒有重量,可以飛的幸福;
世紀末無色調風華,百件春品,白感交集,
1998年3月6日至4月5日,誠品商場春品上市,
請您開始白無禁忌!
“白感交集”“白無禁忌”分別是將原成語中的“百”修改為同音字“白”,耐人尋味。
廣告的目的就是喚起人們的注意,并留下印象。
經過創新、改造的成語、諺語、古詩詞等,在其中的含義和原成語、詩詞中的含義必定有所不一樣,這樣就很容易在受眾心里產生新奇感,喚起好奇心。
四、想象力
誠品閱讀促銷廣告之二
買一送一的特權
對買剛出爐的法國面包,要求附贈一束陽光的人。
對看電影,要求附贈一輩子回憶的人。
對買房子,要求附贈空中花園的人。
對喝藍山咖啡,要求附贈一杯靈感的人。
對買好書,要求附贈額外智慧的人。訂《誠品閱讀》送人文特刊,買一送一的特權,
送給以上懂得要求的人。
文案在發揮想象力的同時,轉移了主被動關系,讓人覺得不是在促銷,而是消費者的主動要求,而且還是一波懂得要求的消費。
因為你懂要求,所以商家給了你“買一送一的特權”,瞬間提高了消費者的優越感,將非常商業化的促銷事件,寫得充滿品質和格調。
這種方法的運用,在于詞語的搭配,它打破了我們慣用的詞語搭配方式,創造了一種新鮮、生動的閱讀感受。
不論是整體上的想象力架構,還是字里行間的想象力運用,都可以化熟悉為神奇,讓你的文案充滿韻味。
五、重復單一訴求點
關于搬家:
送舊迎新·移館別戀
加謬搬家了、馬爾克斯搬家了、
卡爾維諾搬家了、莫奈搬家了、
林布蘭搬家了、畢加索搬家了、
瑞典KOSTA BODA彩色玻璃搬家了、
英國Wedgwood骨瓷搬家了、
法國HEDIARD咖啡搬家了、
可可諾可皮件搬家了、
金耳扣大大小小的娃娃也要跟著人一起搬家了。1995年10月1日,誠品敦南店搬家,
請你跟我們一道送舊迎新,移館別戀。
以“搬家”這一行為為訴求點,加繆、馬爾克斯、卡爾維諾、畢加索等人搬家了,彩色玻璃、骨瓷、咖啡等都搬家了,通過眾多搬家行為,將“搬家”這一信息植入受眾心里,最后告訴他們:書店搬家了。
成功的文案一般都有一個單一的訴求點,然后圍繞這個點,大量重復地鋪排和引用文學、藝術領域里的名人,有時還會引入一些當時的社會熱點,讓一篇文案涵蓋大量的信息。
以上文案都是臺灣文案天后李欣頻創作的,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文字組合方式,在她的筆下都能產生化學般的反應。
今天蘇州的誠品店還保留著她的一句文案。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歡迎可能的閱讀者。
而這句文案正是來自她的《閱讀者的群像》
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
凡高閱讀麥田,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后乘涼。
弗洛伊德閱讀夢,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秘密通道。
羅丹閱讀人體,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加繆閱讀卡夫卡,發現真理已經被講完一半。
這是李欣頻給誠品書店寫的第一篇文案,原本是應聘時用,沒想到一寫就是十幾年。
現在流行大圖流展現,長文案幾乎很少見到了。
但事實上,好的文案包含好的創意,好的創意是永遠不過時的,創意性的文字相碰在一起,就會有一鳴驚人的效果。
品牌需要文案的支撐,而文案又是有調性的,很喜歡一句話“文案不是品牌調性的決策者,而是品牌調性的穩固者”,誠品書店就是通過一系列意識形態風格的文案,把自己成功打造成文藝青年閱讀的棲息地。
可見再有名的企業也離不開品牌文案,企業通過品牌推廣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同時,文案也在賦予品牌一定的調性。
所以一個公司的文案風格和調性十分重要,它決定了品牌推廣的整體塑造,也是企業宣傳成敗的關鍵因素。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筆記俠(ID: Notesm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