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bby LU,來源:藝栢圖案設計
原標題:配色那么差,求你看看電影吧
在電影里,色調即情調。每個電影都有本身不同的情調樣子:
90年代的香港電影,經常會通過搖曳暗影,暗色調的迷離,帶大家走進畫面背后的人物情緒。
其實配色是設計師最常用到的技術,東西高不高級,配色、排版占第一。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打開那些經典、廣受好評的電影,配色上高級還是普通,一看就能看出。
所以配色不好的同學們,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看電影。
一、配色天才 韋斯·安德森
提到配色,提到電影,那一定不得不提的就是韋斯·安德森。
他對配色有著天生的敏感,精致到每一個細節,似乎永遠在重復他的平衡對稱美學。
時至多年,這部《布達佩斯大飯店》依然堪稱配色典范。
粉紅與粉藍色,構筑了兩個年輕戀人的整個世界,讓他們盡管身處于槍林彈雨中,依然能沉浸在甜蜜的 MENDL’S 甜品世界。
同時飯店大廳的顏色也很值得學習。
經典老歐洲的氛圍,咖啡色、洋紅、紅金、黃金,記憶中的《泰坦尼克號》也是這配色。
無論是裝修歐陸酒店還是懷舊咖啡館,都可以參照這風格。
除了《布達佩斯大飯店》,另外一些經典《了不起的狐貍爸爸》、《穿越大吉嶺》等黑冷幽默、節奏明快的影片也都由他導演,并且同樣有著精彩的配色。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
《騎士酒店》
《水中生活》
《月升王國》
我們可以發現看安德森影片,其實看的都是這個顏色組合。這些組合讓電影有他的個人特色,散發著安德森味道。
安德森自己也解釋說:
我一直在努力避免重復自己,但我的電影看起來卻像是在不斷重復,這并非是我刻意所為,我所做的只是想讓電影保持個人特色,但對觀眾來說又具有趣味性。
從衣櫥的選擇、彩色凝膠,到后期處理的濾鏡甚至字體,電影色彩選擇在導演眼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今天栢君就以電影的角度跟大家聊聊怎么配色。
二、五種配色框架:補色系
其實電影配色中有5種常見的框架手段。在RYB顏色模型中,右側顏色較暖,左側顏色較冷。
暖色明亮而活力,冷色調就給人一種舒緩平靜的印象。
這種補充配色方案,是迄今為止最常用的配對。因為色輪相對的兩種顏色,就是一種高級的完美搭配。
比如橙色和藍色,就是在很多大片中使用的互補色。
對立顏色大多與沖突有關,不管是內在還是外部,它將暖色調與冷色調相結合,產生高對比度和鮮明效果,富有生機的張力。
《天使愛美麗》
《夢想科學》
《星際迷航》
上面這些都是一眼就能看出的補色,也有很多電影用了補色,但不明顯。
比如《搏擊俱樂部》其實也是由橙色和青色主導,青色在陰影中,橙色在高光里。
《搏擊俱樂部》
《亡命駕駛》
而電影《搏擊俱樂部》的另一幕看似全以藍綠色作為色彩效果,仔細地觀察后會發現偏橙色的膚色,就是在與藍綠色的背景相對。
《搏擊俱樂部》
三、五種配色框架:同色系
同色系在色輪上是挨在一起的,它們匹配良好,可以在調色板中創造整體和諧。
要么暖,要么冷,沒有互補色的對比度和張力,并且同色很容易在景觀和外部中利用,因為它們經常在自然界中找到。
通常可以選擇一種顏色來支配,第二種顏色可以支持,第三種顏色可以選擇黑色、白色和灰色調來強調。
《月升王國》
《暖暖內含光》
《雨果》
《盜夢空間》
《美國騙局》
像是《美國騙局》中,紅色、橙色、棕色和黃色的彼此相鄰,圖像中的張力非常小,易形成一種溫暖的整體感。
四、五種配色框架:三重色系
三元色是在色輪周圍均勻分布的三種顏色在色相環上以120°隔開,即使色調非常不飽和,它們也會給人一種生動的感覺。
可以說三等分配色是電影中最冷門的配色模式。雖然很難,卻異常引人注目。
《2001漫游太空》
《狂人皮埃羅》
配色技巧就是其中一種顏色占主導地位,其他的顏色用來加強。
五、五種配色框架:分裂-互補配色
分離式配色方案與補色非常相似,區別就是它不使用基色直接對準的相反顏色,需要對準顏色兩旁的顏色。
《歲月的童話》
《銀翼殺手》
《閱后即焚》
柯恩兄弟的電影《閱后即焚》中一幕場景,就以紅色直接對應的綠色兩旁的藍綠色呈現。它們比直接補色的張力更小,但也具有相同的高對比度。
六、五種配色框架:矩形配色
矩形配色由四種顏色組成,位置是兩對互補色的位置,通常都是五光十色的繽紛感,但至少有一種主色來突顯效果。
《龍貓》
《木蘭花》
《媽媽咪呀》
《媽媽咪呀》多彩的party場景中就轉成了四色互補,制造了很好的平衡和調和感。與那些變成俗不可耐的舞廳場景有了區別。
電影中的配色真的很值得大家多看看,以后看電影,多看看細節哦~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藝栢圖案設計(ID: yibaituanshe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