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中國 VS 田園女權,你看到了鬧劇,我看到了對抗
作者:404號房客,首發:公關之家
引言:
作為一個公關人,我從非公關的角度向大家解釋,為什么CHERRY中國這波公關是正確的。
前有聯想,后有CHERRY。
前者被小粉紅圍追堵截,后者被田園女權窮追猛打。
CHERRY事件復盤:
時逢六一,CHERRY 中國的官博發了則抽獎微博,選擇抽幾位“男生”送出機械鍵盤及幾款游戲。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則再正常不過的抽獎微博,卻有少數女性網友認為這是“刻板印象”,乃至“性別歧視”,點贊最多的回復,用反問的語氣提出質疑:“女孩不配玩游戲?”
CHERRY 中國不是蓄意挑起矛盾,面對蜂擁而入的“田園女權者”的質疑和謾罵,官博沒有慣著,選擇直接開懟“我問您哪句話總結出的這個意思?”
以此為開端,CHERRY 中國官博 VS 田園女權開戰。
在隨后的評論罵戰中,官博把質疑的網友稱為“杠精”“臭蟲”。在接下來的微博中,官博連續用反諷的形式,諷刺了那些認為抽獎是“歧視”的網友,同樣的,這條微博評論也超過了 20000,CHERRY 中國在當天喜提熱搜。
隨后,CHERRY 中國表示并不是單給男性抽鍵盤,本就打算給女性抽口紅等獎品。這個操作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引發了大家對刻板印象的爭吵。在隨后的微博中,CHERRY 中國還表示抽個610塊,表示上熱搜很開心。
6月 1日晚,CHERRY 中國區 CEO 韓伯翰針對此次事件進行了回應,大意是說,這次運營活動沒有問題,不涉及“性別歧視”,還要給運營人員“小gay”現金獎勵。
6月 2日一早,CHERRY 中國發了一條“總結性”的微博,隨后的微博回歸到了正常的產品介紹,事件算是告一段落。而推特上 @CHERRY ORIGINAL(CHERRY 總部的賬號)也發布了聲明,針對微博運營的事情正在進行調查,并對此道歉。
昨日下午,CHERRY 德國總部回應此事:我們尊重所有性別,官網微博沒錯,沒有詆毀女性!
總部出面陳詞,算是給這場鬧劇劃上了句號。
但輿論遠沒有結束。
CHERRY 的公關評價幾乎一片倒,認為官微運營人員“不具備專業素養,沒有職業身份的基本認知,在官博上口沫橫飛地罵大街,丟人現眼”,甚至被自詡為專業的公關人稱為“這是自殺式公關”。
作為一個公關人,我覺得 CHERRY 中國確實有做錯的地方,但作為一個局外人,我覺得CHERRY中國做得很對。
CHERRY 中國唯一的錯誤在于,懟杠精的過程中使用了粗鄙之語,將“還擊”發展成了“撕逼”,不夠體面,有失格調,影響了CHERRY 的高端品牌形象。
這是 CHERRY 中國此次公關唯一的錯誤,但也僅此而已。我當然知道,個人風格和情緒,在企業公關需要面前絕對是無條件放棄的。這不僅是基本素養,更是危機公關的行業規則。
可是問題是,這壓根就不算危機公關。
危機公關的定義是,針對一個企業或一個品牌產生的不良影響進行規避、控制、解決。得罪某個極端群體就算“不良影響”?這我無法認同。
更何況在“知微傳播分析”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得知此次事件,大部分網友是支持 CHERRY 中國的。要知道,在微博生態中,大部分男性用戶等同于機器人般的存在,以至于抽獎都會被降低權重,而參與微博討論的,以女性居多。當女性群體都不認可“田園女權”的自殺式操作,他們的輿論邏輯更無立足之地。
在 CHERRY 中國關于送禮的那幾條微博,閱讀量和互動量都是平時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微博粉絲量應該也有很大提升。同時,有幾個大V也在“免費”聲援、轉發。此次事件對于 CHERRY 品牌曝光是極大的契機,說是免費得到了價值千萬的宣傳也不為過。
我再舉個例,在總結奢侈品的時候,很多人把 CHANEL 排在了第一,究其原因是它基于女權的發聲,在強烈的時代背景下,它的態度在這個時代更加富有差異的人格化,因此社交聲量和好感度都呈明顯上漲趨勢。
CHANEL 為女權發聲,肯定也有男權主義的輿論抨擊,但你能說 CHANEL 陷入公關危機了嗎?明顯不能,因為究其原因,男權主義是錯誤思潮,正如田園女權主義。
天下品牌苦田園女權久矣。田園女權的出現不僅對廣告業和公關業是個災難,對時代也是。
最近田園女權主義者們做了什么,我們不要太清楚。
周日,櫻桃鍵盤;
周一,清風紙巾,哥斯拉;
周二,郎朗結婚;
周三,警察招生;
周四,...
田園女權與真正的女權有著本質區別,他們所強調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要求真正的女性獨立,男女平等。
田園女權是反智主義思潮代表,不僅是在給女性群體抹黑,也是在讓大眾越發缺乏獨立思考能力,也容易讓大眾被時代話語所蠱惑,并在同類的行為傳導中達到狂歡。
拒絕思考,放棄理性,隨大流,被召喚,自我蠱惑,假裝感慨,放縱天性,進入新蒙昧時代。這是田園女權思潮的真實寫照,也是魔幻時代的現實展現。
所以長久以往,品牌們只能在特定的區域遣詞酌句,反復推敲,層層審核,因為你也不知道你的哪個用語哪句話就被他們盯上了,一個個“不尊重女性”“物化女性”“刻板性別”的帽子就從天而降,讓品牌陷入輿論的深淵。
傳播學中有個詞叫沉默的螺旋,隨著一群人的聲音越來越大,另一批人則不敢發聲,很多明顯不和邏輯的傳言,現在已經沒有人敢質疑了,一旦質疑馬上就會有無數頂帽子扣上來,這不是一種正常的輿論環境。
田園女權領袖“果子貍”還在奔走呼號“有余力的姐妹們或許可以把目光投向海外媒體和女權賬號”,丟人還想丟到海外去,并因此喜提微博熱搜。
反田園女權是品牌正確價值觀的體現,CHERRY 中國選擇公開開戰,在某種程度上是“時代英雄”,也許吹太過了,但至少,CHERRY 中國并非像某些黑公關所說的在對抗大眾,與消費者站在對立面。它只是在對抗這個時代的不合理現象而已。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對于這個時代來說。
人格化運營是品牌運營的一種進階方式。
公關的目的說白了,就是要讓人家說你好。CHERRY 中國確實得罪了部分反智群體,但是也收獲了大部分人的好感。
在傳統的公關思路中,大部分品牌會選擇和稀泥,選擇息事寧人,選擇兩不得罪,選擇道歉認慫,但這些品牌往往就得不到關注,也得不到同情,得不到認可。比如 D&G。
菲利普.科特勒曾說過:“有時候品牌需要負面口碑才能激發粉絲群體的正面擁護,兩相交鋒之下,其實又可以為品牌帶來二次傳播。”
由此看來,“有態度”的 CHERRY 確實賺到了。
公關的對外溝通,目的不是自己說了什么,而是別人怎么理解你說的,是你在大眾心中和輿情檢索中留下的是不是你希望的。我們希望 CHERRY 能被大眾所理解,能留下一個好的輿情印象。
這也是 CHERRY 中國做出這個選擇的風險:到底是 CHERRY 的“田園女權對抗者”成為標簽,還是“貶低女性”成為互聯網時代揮之不去的梗。如果真是后者,那真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