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排隊7天7夜,創吉尼斯紀錄,日本「一蘭」拉面怎么這么火?
面條起源于中國,從漢代至今,已有約兩千年的制作食用歷史。唐朝時制面技術東傳至日本,開啟了日本拉面從制面技術到餐飲連鎖業的產業發展。拉面,也一度成為日本的代名詞。
有這么一家門口掛著紅色燈籠的日式拉面館,不一定是日本最好吃的店,卻連日本人也逃不過它的魔力,經常人滿為患;甚至成為日本游客必去的打卡地標之一,讓各國游客趨之若鶩,花費數小時排隊只為嘗鮮;
2013年,在香港開的海外第一家分店,甚至創造了連續排隊7天7夜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排隊時間最長時,需要4個小時才能吃到一碗拉面;而2017年在臺北開設的分店,更是以271個小時打破香港銅鑼灣店的168個小時連續排隊紀錄。
▲ 圖源:ichiranjp ins;一蘭拉面臺北分店開業現場
這家店就是“一蘭拉面”。
奇怪的是日本美食多的是,拉面館更是遍地開花,卻極少像一蘭拉面掀起如此規模的轟動,創立于1960年、從小夫妻店起家的一蘭拉面為什么會這么紅?
一、瞄準“一個人的經濟”,專利隱私個人用餐區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歐睿(Euromonitor)數據,全球獨居人口從1996年的1.53億上漲到2011年的2.77億,2020年則預計上漲到3.31億。
2011年,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一個人的經濟:成熟市場也有大金礦》,提出“一個人的經濟”概念。
在此形成的巨大一個人經濟體,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也帶來全新的商機。也催生著一人包廂的卡拉ok、一人食外賣、小戶型公寓、一人健身艙等等一人消費解決方案。
▲ 圖源:ichiranjp ins
一蘭拉面僅僅捉牢“一個人吃東西的商機”,入店的顧客,只有在需要帶位指引的時候才會與工作人員接觸,當顧客來到座位區就坐,眼前的卷簾會被拉上;
當自己點的餐都送上之后,才會看到一個人在你眼前鞠躬,隨后又繼續拉下卷簾。只有當你有需求的時候,服務人員才會走到你的前方。
你看不到幫你服務的人,但那個人卻可以滿足你專屬定制化的需求。這種設計讓顧客根本不用顧忌服務員的態度與臉色,更有意思的是,打開卷簾,一雙手給你送上拉面的儀式感,無形中也增加了顧客對這碗拉面的期待感。
▲ 圖源:ichiranjp ins
為解決當年不少女學生不喜歡在他人面前吃拉面的問題,一蘭自1993年起采用獨立的座位空間設計,稱為味集中。完全隔離掉旁人的眼光,不用擔心吵到別人,別人也不會吵到你。
▲ 圖源:ichiranjp ins
來吃拉面的人,無論你是誰、收入多少、處于什么階層……都能在這個隔板座位專心做自己,不用顧忌吃相、食量!
這樣巧妙的設置,既能讓顧客專心享用拉面,保障了隱私,又降低了服務接觸點,節省人力之余卻能讓顧客倍感尊榮,也因為隔絕了顧客之間三三兩兩的聊天時間,店鋪的翻臺率也得以有效提高!
二、簡單明了、新奇有趣的定制化服務
在日本的餐飲市場中,拉面絕對能占據大頭,因此拉面連鎖企業也不少,而一蘭拉面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離不開其簡單明了、新奇有趣的定制化服務。
▲ 圖源:ichiranjp ins
想來一蘭吃碗拉面,你得先完成一份“菜單問卷”,湯頭的濃淡、油膩程度、大蒜量、蔥量、叉燒、秘傳辣醬、面條硬度,你都可以在“問卷菜單”上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選擇。
▲ 圖源:ichiranjp ins
這種將決定權交給顧客、以客人的喜好為尊的定制化服務,保證了每一位客人都能吃上最適合自己口味的拉面。
而這樣問卷式樣的簡單明了的點單流程,不僅縮短了客人的點單時間,而且也消除了第一次來的外國游客看不懂日文的顧慮,同時新鮮有趣的定制化服務也成為了一蘭的另類賣點。
再加上面店從創立之初就采用會員制,店主會記住所有客戶的口味,顧客常常一試成主顧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屢試不爽的“排隊魔力”
“排隊兩三個小時,終于喝上了XX茶!”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見過、甚至經歷過這樣的網紅店熱潮。
如果你第一次到日本不認識路卻又想找一蘭拉面嘗鮮,很簡單,認準那家自營業門簾掛上的一刻起,排隊人龍就沒有斷過的的拉面店準沒錯!
▲ 圖源:ichiranjp ins
而讓人驚嘆的是,這種盛況絕非只出現在日本,2013年,一蘭在香港開的海外第一家分店,就創造了連續排隊7天7夜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而2017年在臺北開設的分店,更是以271個小時打破香港銅鑼灣店的168個小時連續排隊紀錄。
排4、5個小時的隊換一碗拉面的故事,真不是什么天方夜譚。
▲ 圖源:ichiranjp ins
在日本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是烈日還是暴雨,你總能看到一些人氣店鋪門前勤勤懇懇地排著長隊。日本人還專門開發了一個專門表示某家店的料理味道好、受歡迎的詞——「行列のできる店」,意為“大排長龍的人氣店”。喜愛排隊的日本人認為,排隊的東西一定是有價值的東西,才會值得這么多人排隊來買。
▲ 圖源:ichiranjp ins
其實這種“排隊魔力”根本不分國籍,這樣的消費已經不具備理性,而是一種符號化、儀式化的消費。
長長的隊伍時刻在發出一種強烈的信號:這里的東西難買又緊俏!這無異于商家不花錢的活廣告!
更有意思的是,長長的隊伍吸引了所有“害怕錯過”的人加入以及“存在感”的炫耀,越是難買的東西越要曬,曬得越火,知道的人愈多,就越發買不到!
這就是為什么你投訴排隊現象,商家一邊口頭應對卻絕對不會讓隊伍消失的原因。
同樣的,如果沒有排隊、日本必去打卡地等等持續不斷的話題,也不會讓一蘭拉面帶動得起這么大的關注熱潮,甚至持續在社交網絡上發燒。你看,高明的廣告都是話題!
▲ 圖源:ichiranjp ins
十年前,如果我跟你們講這個一碗拉面都能掀起全球熱潮的故事,你們肯定會笑掉大牙。
但在今天,任何一項事業或一種職業都有被引爆的可能,而最重要的問題的,“我們的用戶究竟要如何把我們和其他競爭者區分開來呢?”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