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TC重磅打造的移動營銷季正在進行中,本文為內容營銷篇。
來源:Social Talent(微信號:SocialTalent)
作者:Social Talent Circle @ Linn
原標題《怎樣科學的產出高品質內容 | 移動營銷季》
場景一:某B2C公眾號七夕選題實錄
選題現場:選題正熱火朝天的討論中
小A說:選題要維持品牌形象。今年明顯感到七夕被過度商業化了,有埋怨,也有不滿。從大家的負面情緒出發,給出正能量的文字,就維持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小B說:選題,往往是在找情緒。如果某種情緒,打動了自己,也在第一時間受到別人認可,往往能夠帶來很好的效果。當大家虐狗的時候,你關愛弱勢群體,就會出奇制勝?!巴硪稽c又能怎樣!”既切中了單身人的要害,也照顧了情侶的情緒。
內容寫作:默默把重要的事情念三遍
1. 圖文并重。碎片化閱讀的時代,文字的沖擊力太弱,圖片往往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根據長期發文總結,動圖比較受大家喜愛,電影插圖配字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2. 重視標題。標題負責打開,內容負責分享,這是黃金法則。拋開所謂的模版,反復讀文章,把自己的感受用標題抒發出來,好的標題就有了。但是,如果是把取標題當成任務的話,卻取不出好的標題,因為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想到令人驚艷的標題!
3. 內容要為分享做好準備。只有能夠打動讀者的文字,才會被分享。在文中,可以將重點的句子標注來,如果轉發的時候,只要將這些句子粘上去,加上兩三條評論,讀者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了。
內容發布:下一個開始
1. 內容發布要選好時間節點。與愛情相關,關愛單身狗的選題,在七夕當晚發出,自然會有很好的效果。
2. 文章發布,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如有粉絲留言,要構思幽默溫暖的詞一一回應,如果效果不夠理想,則在自己精心運營的粉絲群里,耐心詢問原因,做好分析,為下次做準備。
場景二:某 B2B公司市場內容團隊的日常
選題現場:選題不用過于發散,聚集業務是關鍵
1. 產品類選題可以短平快產出。我們可以利用新的技術/產品文檔、報告,白皮書,公司內部的博客上也有系列文章在介紹新技術/新產品。將這些內容都收入資料庫,做好排期,即可成為選題。
2. 選題要有明確的目標。如果選題目標太不清晰,要想的太多,功利性太強,效果肯能就會不好。如介紹產品功能的選題,能夠將產品的信息說清楚就是好選題。
內容寫作:深度文章也能輕松活潑
1. 內容寫作要抓兩頭。做內容要抓兩頭,CEO想做什么?用戶想聽什么?而中間各業務部門零碎的硬性推廣需求有時往往會混淆視聽。
2. 重視畫面感。煽動感很強的這種語言加上沖擊力的畫面,產生海報一樣的效果,往往更容易被用戶接受。
3. 取標題有訣竅。
在標題中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去品牌化。標題里面盡量少出現品牌。
第二,標題要有用戶可用的信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告訴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給他一些有用的信息,更能激發他點擊文章。
內容發布:一稿“多投”
發布渠道多樣化。一篇文章,通過修改可以在不同的渠道發布。如微信的原創文章、網站的新聞稿,可以結合新的材料,產出一篇新的博客文章,并分享到社交平臺,吸引更多的用戶。
無論B2C還是B2B,內容營銷都是重頭戲,各家有各家的美好。不過,STC專訪數位內容營銷人員后,發現要做好內容營銷,也是有一套科學的方法。下面就從“前期準備-內容產出-內容發布-內容復盤”這個過程出發,探討內容營銷的科學方法。
前期準備
搭建內容營銷團隊
通過訪談發現,在內容生產上,團隊內部消化了大部分,團隊成員的質量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到產出的內容。
1、價值觀一致的團隊成員
高質量內容的持續產生,關鍵在人,要保證團隊成員審美、價值觀一致??梢酝ㄟ^兩種方式實現團隊成員有一致的價值觀:
一是,選擇。在面試時就通過興趣愛好、履歷背景、學習和工作經歷來判斷大家是否興趣一致,如愛看的電影、電視劇。
二是,培養。建立公司內部的讀書小組,不規定具體的讀物,但是每周要有讀書筆記,如果沒有讀完或者寫的不好,可以請大家娛樂玩耍。
Tips:找到合適的人后,要敢于放權,不要扼殺創造性。規定好什么不能做,至于什么能做,大家就盡情去做!
2、團隊成員角色劃分
在訪談中,STC發現內容營銷團隊一般在2-5人之間,雖然人數有限,但是工作職責卻非常明確,即便只有一個人,也會把自己的角色叢給扮演好。
內容執行官:監督與規劃整個內容的生產制作、營銷戰略和創新、內容的決定權、對受眾的反饋進行負責等,是整個內容營銷最為“干貨”的一個部分。
內容運營:內容規劃和生產日程表、內容發行、博客與公眾號管理、信息和內容一致性把控、搜索引擎優化(SEO)等。
特邀作家/行業專家:一方面可以降低團隊尋找和創造內容上的壓力和成本,一方面也可以增強自身內容的豐富性和權威性,讓自己的品牌形象更加豐滿。
設計師:令人激動人心的內容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團隊需要有一點基礎的設計元素或者外包給設計公司。
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我們的受眾,也可以是另外一個團隊、有洞察力的上級等,從第三方的獨立視角,客觀判斷內容對于受眾可以產生多大的共鳴及影響力。
確定品牌形象,并保持風格一致
要持續的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文章的整體風格的一致性也是必須的,這就要求要有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定位,同時品牌的形象要切實的與用戶相關。
1、確定品牌形象
通過各種渠道來展現持續的影響力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對自己的品牌形象進行定義。
不管你是在社交媒體上、博客上或者在大眾媒體上發布內容,你所書寫的風格都將成為你品牌的形象,同時需要保持一致性,而且要考慮到內容所對應的用戶需求。
我們將品牌形象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性格:友好、溫暖、激勵人心、好玩、權威等
語調:私人、謙虛、誠實、直接、科學等
語言:簡單、復雜、嚴謹、專業等
意圖:傳播、互動、告知、教育、娛樂、銷售等
2、保持品牌風格一致
確定你的形象后,要保持風格一致, 需要做到:
保持內容寫作者風格的高度一致。叢一開始,就要保證所有作者被有效的組織,以保證風格一致。在差異化明顯的情況下,應該通過經常性的見面和交流,復盤和提高。
讓更多的人參與內容檢查。每天都讓內容團隊在固定的時間,將計劃發布的社交媒體、博客等渠道的內容,發送給跨部門的團隊(PR、銷售,甚至研發等等),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到內容檢查的工作中。
明確營銷目標,實現可衡量的營銷效果
在文章發布前就要明確目標,如果目標太不清晰,要想的太多,功利性太強,效果反而不好。在內容營銷的各個環節,都要時刻記住自己要達到的營銷效果,明確以下幾點:
1、明確你所推送內容的目標。
你的內容,是為了建立品牌意識,還是為了直接獲得收益?在規劃內容的時候就把目標和ROI所要衡量的指標確定好,這樣你才會知道你應該衡量那些效果,預期哪些會發生,哪些不會發生。
經過訪談發現,微信圖文推送的轉化率并不理想,閱讀率達到200萬的文章,閱讀原文的轉化率也只有千分之五,在品牌形象提升和銷售轉發的傾向上,大部分品牌將側重點放在品牌形象的提升上。
2、確定你將如何進行衡量效果。
你是會在網站還是博客還是公眾號來衡量你的訪問量、用戶參與度?還是會在公關危機時刻去衡量?如果你要衡量收入,打算在哪些平臺去統計,是否具有標準來確認收入?這些都是需要在內容推送出去之前想清楚的。
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的效果衡量,“目前來看,以用戶的參與度為主,主要是閱讀和轉發參與度為主?!?/p>
3、與關鍵利益方保持一致。
我們需要衡量那些關鍵利益方(如CMO、銷售部門、社會化團隊等)最為關心的指標,這樣我們的效果衡量才是有效,也是最有用的。
內容生產
在打造內容時,一些企業的思維仍停留在“搜索、拼湊相關文章”、“寫段子”等層次。但這都曲解來內容營銷,真正的內容營銷是,講一個故事,貫穿于整個客戶體驗流程。從內容的產生而言,需要經歷以下過程:選題 — 創作 — 確定表現形式和更新頻率。
選題
你的選題直接關系到,文章的質量。STC發現,內容人營銷認為自己做的比較好的文章,并非在修辭和文法上有了新的突破,關鍵在于文章的選題,符合用戶的預期,正中紅心,想不火都難。
1、內容創意緯度
固定熱點:七夕節、蘋果手機發布、教師節等固定熱點,可以提前準備,做好排期。
突發熱點:對于突發熱點,追或不追要仔細衡量,追與品牌形象結合密切的,也要堅守底線,遠離黃賭毒!
欄目化選題:欄目化的選題,可以長期策劃,如季度或半年,有持續性,給大家一個規律感。鑒于社交媒體上不會牢記什么,如果要強調欄目的獨特性,就要叢形式上下功夫,比如說語音、視頻、信息圖專欄。
活動選題:與企業大活動相匹配,利用好時間優勢和資源優勢,集中火力產出相關度較高的系列內容。
產品推廣:發現公司內部的已有資料,做好排期,聯系作者,修改即可成稿。
2、內容創意方法。
頭腦風暴提出創意:頭腦風暴在現下的語境中,是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以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以下是幾個推薦的方法:
創意選擇:抓情緒
受讀者歡迎的文章,往往能夠契合人的某種情緒,如果某種情緒打動了自己,又受到了周圍人的認可,就可能產生理想的效果。
不可觸碰的底線
選題時,也要考慮到維護品牌形象,避免負能量,不能降低自己的格調。
選題參考
在選題時,一方面,可以觀察競爭品牌的做法,在相同的時間節點,他們在做什么,作為內容調整的參考。另一方面,關注之前的內容分析。上周、上月、上季度有哪些內容指數,以此參考,調整下階段的選題風格。第三,關注用戶的需求。用戶的需求是會變的,在保證內容風格一致的基礎上,也要有所變化,可以在趣味性上做文章。
內容創作
怎么在社會化媒體上打造內容?這是企業冥思苦想的,在內容創作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避開內容創作的兩個誤區:
第一,渠道不同,其特性和主要到達的目標受眾不同,所需的內容風格是不同的。比如公司微博的內容和公司微信的內容是有顯性區別的,不能機械地復制粘貼。內容不是一次性創作,不是一本萬利,一勞永逸的。
其次,是誰在創造內容?是企業的目標和潛在消費群!僅靠企業的內容團隊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理解:內容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果總是單向思維,只是由內容營銷人員來寫,就會陷入單向發布信息的誤區,那么,所做的一切很難“費力又討好”。
避開內容創作誤區后,就要在標題和內容上下功夫。
標題負責打開,內容負責分享,這是黃金法則。
就是說標題是決定它的打開率,然后文章的質量真正決定了它會不會分享。
1、標題黨是必須的,但要與內容有關!
微信推送的文章80%的閱讀量是來自朋友圈轉發。在信息爆炸的情況下,不得不用標題黨,或將標題起得更有爆點,吸引更多的人點進去。因為只有他點進去了,他才知道你的內容好,知道你內容好之后再轉發,這是一個閉環的東西。但是標題黨一定要跟正文內容相關,沒有關系,只會自毀形象!
2、內容要為分享做好準備。
內容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可以重點標出來,當讀者轉發時,可以直接粘上去,加上自己的評論,就可以轉發了。
能夠引發讀者分享的內容,大都是有情緒的,要么夠新夠奇,讓他有分享的欲望,要么足夠的有逼格,轉出去就是自己的社交貨幣,能夠打造自己的個人形象。
3、為每個論點提供論據。
一篇優質的內容,要有可信性,在提出觀點后,可以輔以相應的品牌案例和數據予以支持。
專業的案例研究和數據網站如下:
選擇內容表現形式,確定更新頻率
每天我們都會推送大量內容給用戶,要讓用戶欣然接受,就需要耐心搭配,既要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又要控制好內容發布的頻率,不能讓用戶沒有時間消化,也不能過于吊受眾胃口。那么我們要給用戶呈現的,是怎樣的內容呢?
1、內容形式的選擇
內容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如文章、視頻、電子書、信息圖、檔案、報告、滑動頁面(H5或ppt)、案例研究、博客等。不同的載體會對不同人群和場合有完全不一樣的作用,主要形式分析如下:
2、內容的更新頻率
圖片可以每天更新,文章可以每周更新,報告可以每月、每季度更新,但是視頻這種形式的內容,尤其是精心準備和制作的視頻更新頻率相比其他形式就低很多,但是產生的效果也可以很驚人。
內容發布
渠道選擇,全渠道配合
微信上高質量的原創內容。一方面,會經過改裝出現在其他渠道,如企業自己運營的微博、博客或者分享到國外的社交平臺。另一方面,也會出現在各個渠道,如瀏覽器中今日推薦,或者同步更新在今日頭條、知乎等平臺上。第三,也可能轉變形式,出現在其他渠道,如集結成書,變為正式出版物。
內容推送時間規劃表
通過制定內容推送的時間表,可以避免內容發布的重復性,并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來決定發布的具體時間。
1、前提:存量內容作后盾,流量內容作先鋒
根據內容的生命周期,我們可以將內容分為:存量內容和流量內容。
存量內容作為后盾,負責SEO;流量內容作為先鋒,負責PR。無論存量內容,還是流量內容,對于用戶而言,都必須是有價值、與其有關聯的內容。兩者互相反哺,形成一個穩扎穩打的策略。
2、在制定內容規劃時間表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和建議:
需求激發:內容是否能激發目標人群的興趣?哪些內容最有可能能產生銷售線索?
產品 & 市場:內容是否充分支持各個產品線的市場推廣需求?
公共關系:內容是否與新聞稿、官方聲明、品牌宣傳相協同?
社會化:哪些內容能提高社會化媒體的用戶活躍度?哪些能形成社會化傳播?
Tips:如何在時間上讓內容生產更游刃有余?
不要承諾在預計最快的時間點完成任務,給自己留些余地,以防不可預見的突發情況。
如果你與外部的團隊(技術、設計、作者等)共事,務必提前制定好嚴格的時間表,并確保他們嚴格執行。
每隔幾天檢查一遍時間表,確保所有事項在正確的軌道上。
如果你無法在截至時間內完成任務,在第一時間讓所有利益相關者知悉。
內容復盤
自己復盤,也要動用粉絲的力量。
建立核心粉絲群,給自己的內容生產留一片后花園。通過與鐵桿粉絲互動,了解到他們是否點開過?是否分享?通過粉絲對內容的評價,更加客觀的了解內容的質量。
復盤要抓住重點
對于B2B企業,最重要的是兩端,一是CEO想干嘛,老板想干嘛。第二個用戶要聽啥,我們的用戶想知道什么。中間層級較多,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訴求,如果不過濾掉,可能會擾亂視聽。老板關系直接與戰略相關,用戶則是衣食父母,內容決策抓住了這兩端,復盤會更有價值。
對于B2C企業,要重點集中在用戶身上。通過每次的內容復盤,進一步清晰自己的用戶畫像,明白他們的痛點,分析他們的興趣點,關注他們近期興趣的變化。
Tips:內容復盤,有哪幾個緯度要重點核實?
1、是否用戶為中心,提供了有價值的、相關的內容?
2、內容是否與目標用戶相關,具體到某個場景?
3、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激勵,指導用戶的下一步行動?
綜上,內容生產,也有科學的方法!前期準備,打牢基礎;內容生產,用標題提高點擊率,內容引發轉發;內容發布,全渠道配合,發布時間有條不紊;內容復盤,發揮鐵桿粉絲的作用,讓復盤更客觀、有效!四步科學生產內容,讓內容生產有跡可循,開始科學生產。
- 完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