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微信小編來說,怎樣才能寫出轉發暴增的社交文案?
微信時代的文案,真的很累很苦,可是又沒辦法不往前進。我們都生活在微信時代: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親吻身邊的伴侶,而是打開微信,消滅紅點。每天早上叫醒微信小編的不是夢想,是各種KPI考核數據。怎么寫微信文章才能讓KPI考核通過也是許許多多微信小編每天在思考的事情。每篇推送出去的微信文章都是一個social長文案,如何讓這個長文案有人味兒,傳播得更廣,轉發量暴增?
一、欲望是第一生產力,創造讀者對文案的渴望
欲望是文案傳播的第一生產力,刺激讀者的欲望,或者滿足讀者的某些欲望。好奇心是人的一種欲望,我們常說要引起讀者的好奇,他才會點擊進來看你的文案,偷窺欲是引導讀者打開社交文案長久不衰的驅動力。
1、引起讀者注意,滿足曬自己的欲望
在寫作社交文案的過程中,也經常聽到“你的文章要有趣”這句話。所謂有趣,其實滿足了讀者獲得新鮮知識的求知欲,而分享轉發你的文案則滿足了讀者曬自己的欲望。
比如把果殼網的《無劇透科普:冬兵跳樓竟然沒死?這不科學》分享到朋友圈的人心理活動往往是這樣的,“看,我還了解這些哦,我是一個相信科學的人”。分享蟬創意文章的人想要表明自己是一個有趣的人。分享活動盒子的文章說明你很上進。
最近的《美國隊長3》冬兵跳樓引起的熱點話題
2、滿足讀者的求知欲,實用實學
其二,你的文案實用性強,也可以成為讀者自發幫你傳播的理由。因為你的文章足夠讓人學到東西,因為現在是干貨時代。不看點技能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肚子里有貨。
李叫獸的社交文案很成功,每次發布新內容之前都會發一張圖片預告用戶,明天我發什么內容。這讓讀者心里有了期待,有了想要讀這篇實用性文案的欲望。他深知這樣的閱讀習慣會讓讀者趨之若鶩,這就是創造讀者對文案的渴望。
5月9日李叫獸公眾號的預告
所以我們在寫干貨類型的社交文案的開頭,不急著開門見山,你需要先給用戶一個理由一個期待,為什么要繼續看你的文案。而一切的轉發都是有目的的,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你總能窺探出這個動作隱藏的小心機。
二、制造社交文案與讀者的關聯性,social一下
李叫獸之前講過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區別,談及X型文案像是詩人,經常陷入一種敘事宏大的自嗨當中,但是常常寫出來的文案卻跟受眾沒什么聯系,更別談什么痛點癢點了。做個好文案,而非好詩人。
大家一定《2012》這部災難片,它太有名了。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它為什么會比其他災難片火?
災難片的文案對比,高下立判
《滅頂之災》、《天地大沖撞》、《天崩地裂》、《大海嘯》、《世界末日》這些都是好萊塢災難片,可是有誰對這些片子感興趣呢?但是《2012》不一樣。當時電影上映是在2009年,瑪雅文明的末日傳說都傳的沸沸揚揚,世界會在2012年走向毀滅。而這樣直觀的數字作為電影的文案,跟我們所有人都息息相關,還有三年,世界就末日了,我就要死了。相比那些《末日崩塌》之類文案敘事宏大,驚天地泣鬼神,《2012》這個文案的特點是有數字、簡單、直接,跟我們相關。
你看,早在2009年,就有文案高手懂得用互聯網的思維與短平快的文案使傳播受眾更廣,速度更快。
很多營銷號最近都會推了與《歡樂頌》有關的社交文案,其實《歡樂頌》跟我們有什么關系,但是制造了強關聯以后,就讓我們都想閱讀了。比如[《歡樂頌》大結局,你找到自己的階級了嗎?]這一篇社交文案,制造了《歡樂頌》與我們的關聯性,讓我們好奇自己的階級是什么。
冰川思想庫5月10日推送的社交文案
因此在寫社交文案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與用戶的社交,制造聯系。
三、文案的力量來自思考和觀點
文案的力量不是來自于辭藻,而是來自于思考和觀點。寫社交文案更甚。社交文案不是新聞報道,不會要求你事事客觀看待,而有獨立思考和態度鮮明的觀點,這樣的社交文案更讓人喜歡閱讀。
很多時候,用戶更加需要有思考和觀點的社交文案,因為大多數人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或者怎么行動,你的觀點很有可能給他們帶來指引和方向。比如咪蒙昨晚推送的《你以為畢業了就不用學習了嗎?屁咧》,很明確地向我們表達了她的觀點:即使畢業了也要學習。
咪蒙微信號5月10日推送的社交文案
知乎情感大v@菠菜的社交文案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的文章經常表達一些特別的觀點,一改女生應該作為矜持方的傳統,認為女性應該爭取主動出擊,而失敗了也當作一次撩男人的經驗,灑脫自然。
菠菜的公眾號:有點自卑的社交文案截圖
四、提高用戶對你的黏性,讓你的觀點更有影響力
有了觀點之后還不夠,你還需知道如何把觀點更有效的傳播給他人?如何讓你的觀點更有影響力?現在的公眾號每天都在流失,取關太容易了,完全不需要成本,我們看著那個取消關注數值的增大而沮喪。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因此吸引了讀者關注你的公眾號,想要讓他持續地閱讀你的社交文案,你就需要提高用戶黏性,防止流失率太大。有黏性的社交文案有以下的特征:
這是著名作者希思兄弟提出來的觀點,他們認為有黏性的創意,應該具有這6種特征。
社交文案也是我們每天所要創造的創意之一。簡單的具象的標題,給用戶一點小意外小驚喜、超出預設心理期待的內文,表達有說服力的觀點或者舉出強有力的例子自然有了可信度,偶爾我們還會抒發一點情感,或者寫一些自己的故事情節。
比如草莓君的《我用了兩個月,寫死了六篇熱點營銷》,這是在說自己的故事,也是所有營銷人員的故事,并沒有人把每個熱點營銷都做得完美,連杜蕾斯這樣的營銷大神也會遭遇滑鐵盧(三小時直播營銷事件)。本身這個題目就符合了這6個特征,所以在當時引起的傳播不小,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雖然我覺得用數字6更美觀,我這個強迫癥)
15個公眾號轉載此文
公眾號Ayawawa是將自己經營成一個兩性關系的專家,創造了許多兩性關系中的專有名詞,如PU=親子不確定性,MV =伴侶價值。這就有了Ayawawa個人品牌的唯一性,只有在她這里才有這樣的理論和觀點。Ayawawa定期用自己的理論體系對讀者來信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對讀者問題的思考,籠絡了不知幾多少女。
Ayawawa公眾號截圖
每個讀者來信的問題都會直接放在她的社交文案中,做到一問一答,讀者在看這些解疑的時候,也像是在讀故事,還會給你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法,何樂而不為,說不定在這些故事當中我也能找到跟我相似的案例,從而得到解決。
微信時代的社交文案就是做內容,做創意,做傳播,做social。關于社交文案的寫作有很多,關鍵是看你怎么運用。微信時代的文案們,既然選擇了風雨兼程,那就勇敢走下去。
干了這碗孟婆湯,忘掉傷痛,繼續前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