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行業大變局,300 萬廣告人何去何從?
中國這一輪變革,受到沖擊的不僅有傳統企業,還包括服務行業,而在服務行業里,首當其沖的就是廣告行業。
據廣告協會統計,中國廣告經營單位達54萬余戶,年增長率達到22%;廣告從業人員達到已接近300多萬人。
但是,廣告行業絕對是中國最苦逼的行業,沒有之一!
來源:水木然專欄(微信號:smr669)
作者:水木然
首先,什么是服務性企業呢?
凡是依靠被雇傭員工的技能和勞動,為客戶提供服務,并以此獲取傭金的公司都可以稱為服務公司。比如廣告公司、咨詢公司、設計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代運營公司等等。
這種公司的特點是,他們提供的服務不是標準化的,而是需要為每一個客戶進行量身定制、量體裁衣。比如他們可以為你設計公司的LOGO、幫你的房間進行裝修設計、幫你策劃一個運營方案等等。
這種公司的運作邏輯是,集中和組織雇員的智慧和精力,發揮團隊作戰的綜合效應,然后為客戶創造更優質服務,核心優勢體現在服務的 “專業性”二字上。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定制性,所以這種公司的發展是受限的。因為隨著服務客戶數量的增多,服務質量必然會下;而且隨著公司雇員的增多,管理會越來越復雜,專注性會有所降低,因此這種公司往往是小而美的。
這種公司的投入也是最少的,而且見效快,團隊搭建起來就可以去接活。很多廣告公司就是這樣做起來的,尤其是熱愛策劃和創意的人,往往是興趣使然去做公司,我們經常看到某廣告公司的老板就是設計師出身。
然而在中國做廣告,真的是很辛苦的。正是因為沒有客觀的服務標準,所以客戶可以無限的提出各種要求,改這改那、呼來喚去、或者從新再做等等,你需要做太多無用功,但客戶還不以為然。他們從來不會考慮自己付出了多少錢,卻總在奢望得到最好的服務。所謂甲方辱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戀,水木然認為這是中國人的人性決定的。
而且,人性的復雜使中國企業內耗本來就很大,再加上中國人太缺乏契約精神,所以,服務型公司在中國想做大是很難的,但是在國外就不一樣,國外的人比較講規則,做事直來直去,業務模式容易復制并設立分支機構。比如美國的奧美廣告甚至可以做成跨國公司。
而中國呢?員工笨一點吧,做出的東西讓客戶不滿意,員工聰明一點吧,就會帶走資源和客戶,另立門戶去了。然后跟原來的公司形成競爭,同質化的競爭讓客戶對服務再三對比和挑剔,結果就是大家一起痛苦。
自己美其名曰“廣告人”,外人背地里卻稱為“廣告狗”。
一、一個廣告人自述:
幾年前我所在的廣告公司謀求上市,資本市場一評估這家公司除了一大群加班狗以外啥都沒有,于是老板找銀行貸了一大筆款,在北京買了一大棟樓。心想我這下估值高了吧?
老板并對外牛逼哄哄的宣稱說,我們是國內營銷行業第一家擁有整棟大樓的公司,我們一層用來健身,一層用來餐飲,一層用來娛樂,還有幾層辦公,有錢任性。
接下來幾年的情況我聽以前的同事說,這公司一年賺的錢還不夠還銀行房貸,至于上市的事情則再也沒有提過了。
后來我自己創業了,盡管都把它叫做“數字公司”,然而他業務本質上也是一家廣告服務公司。你可悲的發現,幾年努力下來,除了一堆費用還沒有付清的合同以外,實質的東西什么都沒有。這種感覺在即將撤離重慶去北京發展的這段時間尤其強烈。
有時候想想,還真不如開一家小面館,人家開館的不做了,轉給人家也還能夠收一筆門面轉讓費,而我們有什么呢? 開廣告公司的人苦逼,在廣告公司上班的人更苦逼。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大意說,七八點睡覺的是村里的農村人,九十點睡的是工廠里打工的人,十一二點睡的是學校讀書的人,一兩點睡的是官場里的人,三四點睡的是賭博的人,五六點睡的是玩網絡游戲的人,不睡的是廣告人。還是那句話: 廣告行業絕對是中國最苦逼的行業,沒有之一。
上面這話不夸張,在廣告公司呆過的人都知道,通宵加班是常態。如果你還問加班費的話,你肯定是外行了。為什么會造成如此惡性循環?因為你要為了那個永遠急在眼前的提案通宵達旦趕方案;因為你需要無休止地、莫須有的改稿折騰;因為你不可能完全按合同辦事,連門都沒有;因為創意在甲方眼中從來都沒有一個標準。
曾經年少,頭破血流也想進4A,進去后才發現做廣告是產業鏈的末端,既辛苦,又沒有地位。而我感到更為恐懼的是,所謂的廣告人究竟為廣告主創造了多大的價值?
從業幾年,寫過轉發破萬的文案,做過上百頁的PPT方案,講過老板激動的站起來跟你擁抱的提案。在服務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客戶都會問你,你的創意,你的傳播,你的資源,究竟對他的企業在市場銷售上面帶來了多大的幫助?
盡管在回答他們的時候我也可以說得天花亂墜,然而坦白說,我真沒有底。 我時常會想,你給我100萬元,讓我去撬動1個億的市場。我真有那本事,我不如自己去做嗎?那到底是你傻呢?還是我傻?還是我們都漸漸地變成了忽悠?
二、廣告行業面臨大變局
水木然認為大量廣告公司之所以必定消失,并不是因為今后不需要做廣告了,而是需要做廣告的人太多了,但是傳統廣告公司遠遠無法滿足這種高增長的需求。
傳統廣告公司提供的服務包括創意、方案、設計、媒介采購等等,雇傭了一批善于做設計、文案、方案的人員,然后依靠創意和價格優勢去接廣告主的訂單,這種商業模式在“后互聯網時代”已經不再成立。
首先,公司的這些人正在被互聯網解脫出來,如果能力足夠好,他們不再需要依托某一個公司,只需要到任務平臺去認領廣告主的任務,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自然就會有人同他們協作,然后完客戶的任務,這就是水木然反復強調的“個體經濟”,它正在深刻的改變廣告行業。
傳統廣告公司迫于運營成本,往往有門檻限制的,假如你只是一個小微企業,你的產品需要做廣告,但是你只能出五萬的費用,那么高大上的廣告公司就會將你拒之門外。但是現在不同了,微信的朋友圈廣告已將從500萬降到了5萬。你不僅可以做一次高大上的朋友圈廣告,而且還實現了按區域、興趣、個性、性別的定制化投放,廣告效果更加精準。
水木然認為,今后的廣告不再只是利依靠創意表達,更多是依賴互聯網技術實現的。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將有各種小而美的產品和企業誕生,這些企業對于廣告的需求更加強烈,他們需要短、平、快,需要見到眼前的收益。
當然,大的企業依然需要這些精細化的服務和投放,比如朋友圈的第一批廣告主就是可口可樂、寶馬等等。
未來的廣告一定是“自助投放”式的,我們只有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就可通過“自助投放”渠道實現自主充值、隨時投放、流量查詢、數據統計、追蹤等全過程。
現在中國多如牛毛的小微企業也有廣告需求,類似于朋友圈這種數字廣告恰恰順應了他們的需求,廣告也需要講性價比,試想一下,如果投入5萬能賺回6萬,那么基本上所有的企業都會去做廣告了!
在以前,我們總在擔心“酒香也怕巷子深”。雖然我的產品很好,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而今后,“自助廣告”將徹底消除這種局面。中國將有更多小而美的品牌發聲,移動互聯網會滿足廣告的區域化、個性化、小規模投放,這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好時機,只要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就不用再擔心不知道怎么做廣告、或者做不起廣告的問題。
當廣告公司、咨詢公司、設計公司、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出租車公司等服務性企業消失的同時,獨立策劃人、戰略顧問、設計師、會計師、稅務師、律師、文案、司機也紛紛獲得了解放,這就是水木然反復強調一種變化:“公司+雇員”的商業模式正在向“平臺+個人”模式轉變。服務性公司將消失,服務性的個人將大量出現,他們將成為獨立經濟個體。而這一點最能反應中國社會的進步。
但是,水木然始終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它給了每個人展示自己的機會,作為一名廣告人,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才華很自信,那就去做原創作品、去做自媒體,既不會被人指使,還能實現自由!
謹以此文獻給300萬廣告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