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你拼命工作并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不自信
來源:西蒙官人(微信號:woaijinlianpan)
以前看到過一篇我很贊同的文章,大概是說廣告公司人分四類,“聰明又勤奮“,”聰明又懶惰“,”不聰明又懶惰“,”不聰明又勤奮“。
這其中,第四類是最可怕的。
因為的他們的存在,你不得不跟著加班,因為老板會把他們作為你的榜樣:“你看某某某,每天加班到半夜,你有什么理由早走?”
因為他們的存在,你不得不在私人時間讓你的手機隨時在線,因為老板會把他們作為你的榜樣:“為什么我能隨時找到某某某,但就找不到你呢?”
因為他們的存在,你必須陷入到循環往復的會議中去,聽他們看似嚴謹完整,卻又毫無觀點和新意的冗長陳述。
但是有的人說會說,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天分,沒天分的就活該去死嗎?沒天分我認真點不行?沒天分我勤能補拙有錯?你說我能力不行,ok,我認,但我勤勤懇懇認真工作,對得起老板給的薪水、對得起同事、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列祖列宗。我這樣的做法,在態度方面沒有一點問題。
不過我想說的是,這樣的人在態度方面真的沒有問題嗎?
他們確定他們工作如此拼命是因為有責任感,而不是為了自己在犯錯后能有借口?
他們確定他們工作如此拼命是因為有責任感,而不是為了護住自己在職場的一畝三分地?他們確定他們拼命是因為責任感,而不是為了把決策風險分攤給更多人?所以說…
承認吧
許多人拼命工作并不是因為愛
而是因為不自信
不自信能取得好結果,所以在過程中努力;不自信自己對大方向的判斷,所以專扣細節。所有的努力不是為了把事情干好,只是為了失敗了有臺階下。都是為了最后那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就是以下三類人。
他們拼命工作絕對不是因為愛,也不是因為責任感,而是出于一種“護食”心態。
1、毫無判斷,每次給客戶7-8個選擇方案
以寫微信這點來說,其他事例可根據你的工作狀況自行腦補。
他寫一篇微信,會給到客戶5個甚至8個標題。拜托,如果他真的寫出了自己滿意,有絕對自信的標題,還會再多寫N個備選,來降低他那個“王牌”標題最終被客戶選中的可能嗎?
為什么寫那么多標題,不是因為他為客戶考慮多,給客戶各種選擇。只是因為,所有的標題他自己都不滿意,并且,他對客戶本身的需求也沒有任何判斷。
怎么辦?只能亂槍打鳥了。期待客戶眼瞎了,被他包裝過的“誠意”所感動,讓他一次過稿。
他寫一堆標題的目的是出于“利己”,而不是真正為客戶考慮。
即便給出的一堆標題,客戶依舊一個也沒選中。他在boss那里也好交差啊:看看我已經夠努力了,給客戶那么多備選方案,客戶選不中是他糾結,和我沒關系。
Yep,好一個甩手大掌柜。
2、誰開大會誰無能
巨人網絡辦公室有一句我很喜歡的廣告語:”沒事常碰頭,誰開大會誰無能!“為什么說開大會也是無能和不負責的表現,聽我先做一個陳述。
我從來不贊成民主,因為民眾的智商經常集體掉線。英國脫歐這出就是民眾智商集體掉線的極好佐證。
那么我支持什么呢?在此我很贊同高曉松的觀點:精英治國。對于公司來說則是精英治司。
在我們周圍,“一言堂”的公司,往往意味著卓越的創造力。比如Karma的Karma、三水的W、環時的老金。這些公司的領導人,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一個人決定創意大方向,其他人負責加以完善。看似很專橫,但結果卻表明,這樣的路子是走得通的。
反觀4A公司這幾年創意能力匱乏。一來是公司本身,除了上個世代的化石級大佬,很少有真正的“精英級”人物出現。二來無論決策多么高明,必然會有正反兩方面的呼聲。沒有“精英級”人物出來力挽狂瀾,難免人多嘴雜,原本一個好想法,最終也被磨成行貨。民主的決定,必然是滿足多數人,而滿足多數人的決策,不會成為壞決策,但也很難成為好決策。
所以,繞回來,為什么我說開大會的老板既無能又不負責?
因為這些老板們自己不是精英人物,對自己的能力也是極度不自信。而開會卻可以分攤決策壓力,同時也可以分攤決策失敗的風險。無論決策導致的最終效果如何,反正出了問題,既然是大家的想法,那么后果也不需要他一個人承擔。
所以你明白了嗎?這樣看似勤奮,卻不聰明的領導人,往往是公司最大的毒瘤。珍愛你身邊那些,暴躁、獨裁卻又奇跡般地讓團隊蒸蒸日上的老板吧。跟在他們身邊,你可能學不到怎么把PPT做得更好看,學不到怎么把文案寫得更有洞察,過得也很痛苦,但等你轉念過來,你發現,你能得到的,卻是思維上的改變。
3、不顧大方向對錯,卻在糾錯上花功夫
對于任何一個決策來說,我的觀點都是方向判斷大過天。
做這樣一個假設。你(乙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船長,現在在海上航行,目的地是東偏南30度角的一個島嶼。自然而然的,在開始航行的時候,把目標設定為盡可能靠近東偏南30度角才是最正確的決策。
然而這時候,承包這次航行的金主(甲方)跳出來說,不對,應該往北偏東30度角航行才能到達目的地。以你的經驗判斷,金主這次的判斷錯誤了,可惜的是,金主不愿意聽你的專業意見。
這時候你要面臨兩個選擇:
1.反正金主出錢,走錯關我屁事,最多起航后幫它把航線糾正得稍微對一點。
2.無論如何不起錨,一定要走了正確的方向才開船,否則這單寧愿不做。
如果是看故事,你肯定會選擇做法2。但是工作經歷告訴我,許多人,會選擇方案1。明明知道客戶的判斷出了問題,卻不加以糾正。然后花費大量的時間,妄圖在執行過程中去糾正錯誤。最后客戶的大船迷失在大洋里,他再反過來把責任全部扣在金主頭上。
所以說,這種人,也是勤奮都不聰明的代表。他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讓過程好看點,好在最后失敗時能有解釋的借口。他為了不造成自己的損失,卻義無返顧地把客戶的大船推入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看了以上三種陳述,你還覺得那群“勤奮但不聰明”的家伙在態度上沒有問題嗎?
勤奮,是為了詩和遠方,
而不是為了眼前的茍且。
歡迎勾搭西蒙大官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