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品牌文案、段子手們劃著小船齊齊出動了
2016年7月20日,北方多個城市暴雨,在北京,雨已經下了兩天了。
朋友圈里刷了太多下雨的場景,什么地鐵站、八達嶺高速等等,又有官方媒體辟謠,其實每到大雨時期,總能看到往年的老圖片、舊視頻,但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
原標題:暴雨來了,品牌要不要做借勢營銷?
數英網用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遵守文章底部規范
這圖很多人笑了,也有人笑不出來,面對洪水,是可怕的,與人命、財產安全都有很大關系。
這一天才是真正的“北漂”:
這張圖傳播還蠻多的,不知道是哪里的,應該不是PS。
在大雨的時候,還有很多企業借勢,上圖大家先看一下:
1、16wifi
這個呼吁的口號很有良心,下面的“轉發就是力量”有點多余,雖然很多暗示語言、提醒語言在各種圖文中,尤其網上那些勵志雞湯文,但是結合大雨災害事件,這種就別加了。
2、夢想加
文案和設計圖還可以,一個吸粉圖,不知道有多少人加了公眾號。
但設想一下這么大雨,加個微信,在從地鐵站、公交站走到你們的落腳地,再取傘,這個不符合邏輯,為了吸粉做的偽公益。
3、國美在線
這圖與文案,只能表達一個電商行業的苦逼與剝削,這么大雨還要讓快遞員送貨。
其實圖片應該改變一下,會更溫暖。
大雨送貨的快遞員,會安全嗎?
4、錢包行云
圖很好看,但和品牌沒有半毛錢關系。
5、搜狐新聞客戶端
這張圖,做的很應景。
6、美團外賣
下面這兩張圖,在幾個群里看到,不知道是不是美團拍攝的,或許是路人拍到,但是畫面太震撼了,我們記住了那一瞬間,外賣人的辛苦與不易。
其實在大雨天中,還有很多企業選擇了放假,同時這放假也成了一種借勢營銷。
有人不喜歡借勢,有人卻熱衷借勢。
在借勢營銷上不必講太多的道理,各家企業不同,勢也不同,諸葛亮草船借箭是典型的借勢,作戰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營銷也是。
但,大雨是不是最好的“勢”呢?
事件本身足夠熱度,是一個可以借勢的熱點。
3.6億閱讀的微博話題。
但,這個勢不好借。
注意:
1、語言:不宜調侃
2、調性:注意溫暖
3、營銷:不要促銷
4、活動:多點公益
大家還能想到杜蕾斯成名的雨鞋話題,這是讓一個安全套在社會化媒體上引爆的事件,卻源自一場北京的大雨。
最后總結:
大雨嘩嘩下不停,
災害天氣難出行。
品牌營銷慎借勢,
公益初心才能贏。
災害天氣,注意安全,減少出行!
在暴雨面前,企業品牌的表達,傳遞正能量,來點實際有用的內容。
魏家東,品牌營銷專家,《數字營銷戰役》、《借勢》作者,WeMedia成員,2014年度最佳自媒體人,2015年度自媒體三劍客。轉載自:魏家東公眾號,ID:weijiadong2013或搜索“魏家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