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如何治療“沒思路”這個病
即便你不是廣告文案、新媒體運營或市場策劃,你仍有可能面對要寫方案、報告、工作總結等文稿。如果你數次打開word面對白花花的界面不知如何下手,不得不沖杯咖啡假裝可以獲得更多靈感,然并卵,那么你可能需要一些“沒思路”的處方了。
沒思路有兩種表現:短缺 和 短路
短缺是指長期沒思路,即腦中無物,這也是“沒思路”的根源所在—沒有積累。
短路是指暫時性沒思路,可能由于同時完成多個項目導致沒能盡快進入該項目的工作狀態,也可能受情緒、壓力等影響。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我們對癥下藥——治療短缺的良方:積累素材
積累素材就像吃維生素,需要長期補充。
作為文字工作者,積累素材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行為,應該作為每日的必做工作。我每天到辦公室后會利用1-2個小時的時間來吸收能量,主要有這幾個方向:
1、 營銷類公眾號
2、 職場技能提升類公眾號
3、 體育健身類微博
4、 設計、圖片類網站
(以上類別因人而異,因工作性質而異)
你可能會說,每天1-2個小時太浪費時間了,或者單位根本不允許你這么做,可能會被認為是做與工作無關的閑事。但是,當你需要做一個PPT或為一個新產品想廣告語而臨時搜集圖文素材時便知之前積累的重要性了。
我建議,針對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素材的積累:
1、詞&句
之前我做廣告文案時專門有一個本子記錄常用詞匯,包括網絡流行語、關聯詞、同音詞、反義詞、機關公文常用詞匯、成語,甚至最新的電影、電視劇名稱。
如果接到某行業的客戶,還會特別記錄一些行業專有詞匯。
關聯詞、反義詞這么easy的東西也要記錄??當然!這會成為廣告系列文案的模型!比如去年我們天貓店重裝開業的這組文案,分別運用“重”“裝”“開”“張”四個字的反義詞:
再比如去年大眾點評吃貨節推出的一系列廣告文案,我將它們改成了如下的文字,因為涉及圖片版權,我只在朋友圈發了發,運用了“那些說……正在以……”句型
建議你們也準備一個詞匯本,專門記錄和你工作相關的詞句素材。
2、圖&形
對于常做PPT又不會設計軟件的我來說,運用漂亮的圖片和PPT中自制的圖形來完成可以解決不少問題。我有一個PPT專門來放這些平日里自制的圖形,比如這個:
這整個PPT里都隨意扔著這些網上看見的UI、smartart圖形,用PPT里的各種元素組合,是完全可以做出來的。
另外,PPT色彩搭配也是門學問,豆瓣和微博都經??匆娚蚀钆涞膒o圖,把這些顏色在PS里吸出來,記下RGB數值,在PPT里插入方塊并輸入色值就可以得到這些色塊,放到PPT里備用,需要做什么方案時根據客戶需求或方案主題來選擇配色,快捷方便:(PPT2013版已有吸色工具)
另外,我會常光顧的兩個圖片網站是華蓋和花瓣,如果僅用于內部PPT的話,圖片另存為就足夠了。如果用于商業用途,購買即可。
3、框架&模型
寫方案和報告最重要的就是架構,便于閱讀者和聆聽者理解,所以思路清晰是第一要素,如果能夠運用已有模型,一方面顯得專業,另一方面也便于撰寫者迅速找到脈絡,開始動筆。比如MECE分析架構,五力、3C、4P、5W1H、SWOT、質量管理的戴明環PDCA……
比如馬永強老師提出的“953500”培訓總結或讀書心得的模板……
以及網絡上一些文案的寫作技巧及模板……
(↓↓↓我記錄的各類文本寫作框架)
4、PPT模板
這個模板指的是設計上的,區別于上述的模型。
雖然公司有固定的模板,但我仍然喜歡在一些內部PPT中使用自己做的模板,可以根據內容自由發揮。提前做好幾套模板,有助于接到任務后迅速完成,不用在PPT設計上耽誤時間。
這些模板都很簡單,只需在某個元素上做些文章,就令整個PPT看起來更高端大氣上檔次。
比如:
這是我去年培訓總結的目錄,有沒有覺得好像在哪見過這個結構?
耶~就是這個啦~一個辦公樓的標識系統
再舉一個例子,是用網頁改的:
參考網頁↓↓↓
所以說,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好看的設計。目前我參考最多的就是網站設計、畫冊設計,把這些都應用到自己的PPT中,讓不會設計軟件的你也可以做出高大上的PPT。
5、音樂
音樂,對的,你沒看錯。寫方案、文案是需要專屬音樂的,它可以讓你暫時與世隔絕,一個人在熟悉的環境下整理思路,完成寫作。音樂一響,整個人沉下去,身旁一切事物變灰,變模糊,整個空間只有一個你、電腦和鍵盤。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還是那些熟悉的音樂,你就可以立刻回歸到熟悉的思路當中。
分享一個我在蝦米網的精選集《方案專屬》,都是我積累的適合寫方案時聽的音樂:
如果你的積累足夠,只是遇上了暫時性沒思路,這就好像偶得了感冒,臨時吃點感冒藥即可,先要了解暫時性沒思路的原因:
① 身體原因或情緒原因導致的沒狀態
② 多項工作轉換導致思緒沒能完全集中在該項目上
③ 拖延癥犯了 o(╯□╰)o
暫時性沒思路解決起來也不難:
① 身體原因或情緒原因導致的沒狀態
停止這項工作。對,就是這么決絕~多年經驗告訴我,狀態不好的時候寫的東西是沒法看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完全放松,去做點喜歡做的,不費腦的,聽歌,喝咖啡,跑步……隨便你,就是別去想,別去寫。當狀態好、靈感多的時候,這些工作完全可以在非常高效的狀態下完成,不必非要硬挺。
② 多項工作轉換導致思緒沒能完全集中在該項目上
首先,給這項工作一個大塊的專屬時間,專心只做這一項。不要用碎片化的時間,這會讓你的思路斷開。
馬上打開你的方案專屬音樂,建立熟悉的背景音環境。展開一頁A4紙,執筆寫下方案的框架,可以隨手翻些和該項目有關的資料或集中瀏覽相關網絡內容,用這些內容作為刺激點來開啟撰寫工作。
③ 拖延癥犯了 o(╯□╰)o
首先,參照第二條,為自己設置理想寫作環境。
然后,將該方案分幾個步驟,比如用一個小時列框架,然后用一下午的時間搜集資料。第二天用時間管理法將時間按照方案的架構分成幾份,要求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每個部分。
最后,想象這個方案做完了時的場景,為自己提供獎勵方案。一般一個方案或報告需要好幾個工作日才能全部完成,因為涉及到數據整理、初稿編寫、反復溝通、提報、修改等,所以,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大項目來獎勵自己一下。
以上就將寫方案、做PPT、寫稿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了。沒思路是種病,有法兒治,別棄療~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