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創始人如何實現IP化營銷?
近兩年,IP成為一個熱詞,但如今火熱的IP,并不是之前所說的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所有權)或IP地址等含義,而是指“具象化品牌”,即“我在你腦海中是什么形象”(I Park In Your Mind)。例如喬布斯,在我們腦海中是一個偏執狂的形象。
為了能在用戶心中留下一個特有印象,以便能達到日后種種目的,IP化營銷的順勢誕生。根據主體的不同,IP化營銷又可分為品牌IP化營銷和創始人IP化營銷,這也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課題:做品牌營銷不如做創始人IP化營銷。
一、品牌營銷與創始人IP化營銷的區別
在當下時代,我們看到大部分企業做的是品牌營銷,但品牌營銷往往面臨七個問題:
渠道問題:平臺多,選擇難,用戶較分散;
定位問題:產品過剩,市場飽和,品牌定位很難與競爭對手區分;
傳播問題:品牌特點不突出,很難留下深刻印象;
轉化問題:銷售目的強,粉絲轉化率低,轉介紹較難;
延展問題:品牌延展性差,很難塑造品牌IP;
盜版問題:國內品牌盜版多;
花費問題:費用高,時間長。
因為以上幾種原因,品牌營銷往往面臨各種各樣的桎梏,由此,創始人IP化營銷方式被越來越多人所嘗試,同品牌營銷相比,創始人IP化營銷具有相對應的七點優勢:
渠道優勢:面向受眾廣,無平臺限制;
定位優勢:可以從個性、專業、形象等多方面定位,有效區分競爭對手;
傳播優勢:特點突出,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轉化優勢:粉絲黏性高,轉化率高;
延展優勢:可根據創始人IP延展產業鏈;
抑制盜版優勢:創始人IP獨一無二,不可復制;
花費優勢:和品牌營銷相比,費用更低,時間更短。
因此,做品牌營銷不如做創始人IP營銷。企業家個人品牌,吸引大眾眼球,主導行業話語權,帶給人們正面的認知與聯想,帶來消費者對企業或產品的信任,提升企業形象,這本質上就是創始人的IP化效應。
拿我自己來說,在笨熊智酷成立之初,客戶往往不信任一個初創品牌,導致業績上不去。
于是,我采用“創始人IP化營銷戰略”,著重打造個人品牌,當“劉亞運”這三個字逐漸有名氣時,自己也逐漸積累粉絲群,很多客戶都是從粉絲轉化過來的。
如果喬布斯不是賣蘋果,而是賣香蕉,他的粉絲依舊會買賬;如果雷軍不是做小米,而是做大米,他的粉絲也會繼續買賬;如果我不是做笨熊智酷,而是做聰明熊,我的粉絲同樣也會買賬,他是先認可你的人,再認可你的產品,這就是創始人IP的力量
IP有哪些類型呢?我認為,IP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網紅明星:如薛之謙、范冰冰、成龍等;
商業領袖:如馬云、王健林、馬化騰等;
領域專家:如貝爺(野外求生專家)、易中天(著名學者)、劉亞運(新媒體營銷專家)
二、塑造創始人IP
介紹了這么多有關IP的內容,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怎么去塑造一個創始人IP。我認為,應該按照明星的方式打造IP,而成為明星就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事。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明星呢?應該分成三個步驟:
1 、把自己打造成專家
成為專家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你對自己公司和產品清楚嗎?你對競爭對手公司和產品清楚嗎?你對你所在行業的過去、未來、和現在清楚嗎?
所謂專家,其實就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通過不斷學習,頻繁分享,密切交流的方式,提升自己,表面學識淵博的專家,背后要付出常人難以企及的努力。
2、打造自己的品牌
舉了例子:“一個黃色的M,別人叫他麥叔叔,他賣漢堡、薯條和雞翅,他的競爭對手是KFC,他是誰?”答案顯而易見——麥當勞,所以塑造品牌最快的方式,就是給它貼上一個又一個標簽。
寫下十個你想給自己貼的標簽,長期、重復、不斷地介紹這些標簽,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別人印象中的你,理所當然,你也就成了一個IP。
3、塑造自身魅力
創始人IP化需要具有什么樣的魅力呢?很簡單的兩句話: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對外有感染力,對內有總結能力,堅持自己的個性,努力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
創始人IP化本身就是一個企業家自主個人品牌的建立過程,是企業品牌形象人格化的具體體現方式之一,這是其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和競爭的,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專業、系統的塑造與傳播工具幫助創始人更好地認知與梳理自身優勢,使自身的成長更加符合企業目標發展。
三、創始人IP化營銷方法
“創始人IP化營銷方法”,可以分為“定位、傳播、轉化”三個步驟。
1、定位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是給IP定位,沒有定位,就沒法和其他競爭對手區分開,也沒法為以后發展規劃一個方向。對于定位,我們可以研究競爭對手特點,分析競爭對手在用戶心中是什么形象。
接著我們要研究自身屬性,比如經歷、外貌、個性、稱號等等,選擇一個能吸引用戶并且和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的特點吧,那就是你的定位。
2、傳播
有了定位,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傳播我們的IP。傳播呢,可以分成兩個板塊來講,首先是傳播內容,你可以是文字,圖片,語音,也可以是視頻,課件,動漫條幅等等,只要能產生傳播效果,并且能吸引到用戶,就是好內容。
第二個板塊是渠道,傳播渠道有很多,自媒體比如微信,微博,百度,論壇等等,還有線下線上的一些活動,也是我們要額外關注的傳播渠道,有內容有渠道,你就能吸引流量,通俗的講就是你有粉絲了。
3、轉化
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營銷都是耍流氓,同理,創始人IP化營銷最終也是要找到盈利模式的。創始人IP化營銷的盈利模式就是靠粉絲的轉化率。
你有自己的粉絲群體,有自己的知名度,你的粉絲對你信任度很高,這個時候你為他們推薦不錯的產品,他們自然而然會接受,不會產生排斥心理。為什么呢?因為他已經認可你的人,從而過渡到認可你的產品。
結 語
定位、傳播、轉化,一套完整的創始人IP化營銷流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是要下功夫。
如今,粉絲群體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我們應該密切關注這一點,深入研究創始人IP化營銷理論,并加以運用實踐,在人人都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創始人IP化是大趨勢,“不跟上趨勢,就要被趨勢干掉”。
作者公眾號:跟著90后劉亞運學營銷(ID:liuyayun98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