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和嬌蘭的新合作,粉絲火速控評近5000條,復出夢的第一步?
作者:Innocent Roland,來源:Morketing
事實上,從陰陽合同被曝光到現在,范冰冰渴望復出幾乎已經不是什么新消息,幾乎每隔幾個月就能看見一些新消息,而這次又迅速的爆出了與嬌蘭的合作,更為關鍵的則是嬌蘭直接在官方微博的海報上,依舊寫著全球品牌代言人的 title。
隨著嬌蘭官方微博宣布該消息后,范冰冰的粉絲幾乎算得上是火速趕往現場。從今日下午兩點,截至發稿前,該微博點贊量已高達 4.5 萬,同時大量粉絲在接近10分鐘的時間內刷出了上千條評論。其中不乏連刷 10 幾條的狂熱粉絲。
雖然連發十幾條看上去很震撼,但看著孤零零的一個點贊,反倒有些像在七夕節前夕,突然流行起來的點蛙游戲(今日突然火熱,收費給單身的好朋友點一只青蛙,添加微信好友后只會發送與青蛙叫聲相似的孤寡二字),屏幕上寫滿了孤寡二字。甚至往下翻幾十頁后,仍然能看見他持之以恒的刷屏。
事實上,無論是水軍還是真粉絲,在陰陽合同事發之前,范冰冰的商業價值從來不容忽視,根據部分網友爆料,LVMH 集團旗下的嬌蘭、LV、酩悅香檳、甚至包括后續被 LVMH 收購的戴比爾斯珠寶等一眾品牌,都在持續和范冰冰合作。
在最高光的時刻,根據相關網絡信息匯總,約有近135個代言合約,甚至在陰陽合同事件被曝光之后,很多品牌仍然并未取消與范冰冰的合作,而這次的主角嬌蘭也只是強調其代言人為楊洋,并未明確說明是否已經取消與范冰冰的合作。
嚴格意義上來說,與其說這次是嬌蘭宣布范冰冰成為品牌全球代言人,倒不如說,嬌蘭從來沒有放棄過范冰冰。畢竟,早在今年 5 月,嬌蘭 520 口紅發布之時,范冰冰的 title 就是嬌蘭的全球代言人。
雖然現在看來,這次的彩妝代言配合上粉絲控評,幾乎是范冰冰重出江湖的第一步棋,但無論是粉絲還是本人的努力,背后依舊可能會面臨被公眾抵制的困局中無法走出。
01
軟化形象、雜志拍攝、不斷嘗試復出的范冰冰
從陰陽合同爆出后,范冰冰迅速發布聲明表示會補齊稅款,并在之后努力還債。但很顯然,這次事件終歸只是點燃網友心中憤怒的導火索,而非真正的炸彈。
畢竟,無論是對明星也好,藝人也罷,就像范冰冰自己說的一樣,有多少贊美,就要承受多少“詆毀”,從滿天飛的“艷壓”通稿,再到后來說不清道不明的黑歷史,這些即無法證真,亦無法證偽的標簽一直緊緊跟隨著范冰冰,喜歡的人有喜歡的理由,不喜歡的也有的是不喜歡的理有。
即便如此,范冰冰幾乎從來沒有放棄復出的想法。國內國外,過去非一線雜志不上的范冰冰,也不斷地出現在二線甚至三線雜志上。韓國版的《紅秀》,馬來西亞版的《嘉人》,俄羅斯版的《時裝》,幾乎把中國周邊的鄰國雜志上了一個遍。
隨后緊接著就是去年 5 月份的互聯網星光盛典,但顯然,沒有想到網友的記憶力比想象中的更持久,剛剛站回 C 位沒多久,節目開場前 4 小時,主辦方就直接抹去了范冰冰存在的影子。
當然,除了商業活動之外,公益也幾乎不斷,想要從根本上挽救墜落的路人緣。但無論是去醫院看望孩子的,還是親自上高原,最終由于高原反應只能躺在床上輸液。但很遺憾,這一系列的舉動,并沒有能夠挽回人緣。
依舊只能落得一個,有人喜歡有人恨的局面,挽救路人緣,似乎很難。隨后,她似乎明白,人們需要的不再是往常那個高高在上的“范爺”。與之相反,圍觀者也好,路人也罷,人們需要的是一個跌倒后,腳踏實地重新再來一遍的范冰冰,而不是即便偷稅還是大明星的“范爺”。
于是,不斷嘗試復出卻屢屢受挫,范冰冰似乎終于拋棄了過去“范爺”二字,一改過去中性的論調,反而開始不斷地軟化形象,走起了人畜無害的示弱路線。一改往昔的烈焰紅唇形象,反而以清新素雅地妝容為主。
于是,大量的雜志封面上的照片,幾乎都在不同程度上縮減過去的攻擊性。正如上文所述,雖然在海報中還是保持了大多品牌一貫的風格,但在視頻直播的過程中,范冰冰的妝容看起來就要軟化的多了。
甚至在今年7月,推送了一條微博——努力堅強的活著。
02
滑坡的路人緣,與商業價值的博弈
事實上,這次重新復出之后,輿論的走向到底如何還未能定論。畢竟從事發到現在還不到 10 個小時,還遠遠未到輿論發酵的時間段。
但即便是輿論不斷發酵,對于品牌而言真的會造成多大的損失還很難說,更有可能的不過是將微博一刪了之,隨后只要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就好。
而且正如上文所述,這已經不是嬌蘭第一次嘗試和范冰冰合作,而除了嬌蘭之外,范冰冰代言的品牌還有很多。
更有趣的是,與路人的抵制不同,范冰冰的商業價值似乎并沒有隨著隱退而消失。
事實上,2018 年 3 月時就浮出水面的自創品牌 FANBEAUTY,雖然在同年 10月 遭遇了陰陽合同的滑鐵盧,除了 8.84 億元的罰款外,隨之而來的就是從娛樂圈的被迫隱退。
但與隱退相反,在接下來的 22 個月里,范冰冰在小紅書上的粉絲一路上漲到了 1229 萬,收獲了 894 萬的點贊和收藏。在 FANBEAUTY 這邊,則是 104萬粉絲的天貓旗艦店,同時一款賣的最好的面膜,也有2萬+的月銷量。
根據天貓數據顯示,去年 10 月,范冰冰和雪梨一起直播,當晚的總銷量就突破 11 萬件,銷售額超過 1100 萬;去年雙 11,FANBEAUTY 的天貓旗艦店成交總額超過 4000 萬;今年 618,店鋪銷售額更是同比增長 500%。
也許正是看中其中的商業價值,大量的品牌一直在不厭其煩地試探。去年 9 月,LV 在 Instagram、微博等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發布新款手袋 Multi Pochette Accessories 的最新帖文中均特別提及范冰冰,并稱她為品牌代言人。
短短一個小時后,相關微博評論和轉發量已經接近 10 萬,但隨著后續輿論的發酵,LV 又悄悄地刪除了提及了范冰冰的微博以及 INS 貼文。
到了今年 1 月,花冠乳業旗下,一家名為貝智康的奶粉同樣宣布簽約范冰冰,同時根據當時的消息來看,貝智康還進一步邀請范冰冰拍攝了一份廣告,原定于在 2020 年春節前后播出。同時,該廣告由韓國著名的 CGI 動畫和 VFX 制作公司 Locus 操刀,后期制作代表作有《辯護人》、《雪國列車》。
隨后則是今年 5 月份的嬌蘭 520,以及現在的七夕節限量款。這就意味著,此次七夕節的廣告只能說是留存的最久的一支廣告。
顯然,正如此前的一份分析所述,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時尚商業市場像中國這樣依賴明星,從 2012 年起,品牌們奇招不斷,為的就是能夠在中國市場站住腳跟的同時,慢慢完成自己的年輕化轉型。
更為關鍵的則是,奢侈品不斷向流量明星傾斜的趨勢已經愈發明確,甚至無論其是黑是紅,只要有足夠的流量就能稱為品牌代言人。反過來說,對明星也是如此,“飯圈 TA”幾乎成為了所有品牌都在瞄準的目標,“飯圈 TA”也堅定不移的站在明星商業化價值這邊。
一旦飯圈與飯圈,飯圈與圈外者的爭端開始,攻擊/防守明星們的商業代言幾乎成為了最有力的武器和盾牌。只要商業代言還在,就能夠重新站起來,幾乎成了飯圈共識。
畢竟,在明星與品牌的二元關系中,明星永遠是被選擇的那一個,只要有品牌愿意選就意味著支持者多的論調,幾乎成了飯圈顛簸不破的真理。在另一邊,品牌永遠隨著消費者前行,只要消費者在這,品牌就在這,也是品牌營銷的核心之一。
所以,到最后究竟是品牌選擇了明星,還是消費者選擇了某一明星?這種二元關系究竟會持續多久,只能交給消費者做最后的評述了。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Morketing(ID: Morket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