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加班,才是整個加班的高潮
來源:WeDig(wedig)
作者: 彭曉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社交網絡時代則演化成了吾日三曬吾身:曬自拍,曬美食,曬加班。
比如:
人們為什么喜歡曬加班?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內心默默地求表揚
從內心需求的角度來看,曬加班是渴望自我的價值被他人認可的體現。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所指出,人在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開始追求心理滿足和社會認同,渴望受到別人的尊重,渴望自己的價值受到認可。
當你的“國慶節”秒變“勞動節”,內心無比滿(beng)足(kui);當你熬夜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成就感爆棚的時刻,最適合發張加班照,填補朋友圈凌晨四點鐘的空白。
2、塑造一個積極的形象
從自我展示的角度來看,曬加班展現的是積極的自我形象。人們經常以自我美化的方式來認識自己,同時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人們也總是愛以同樣的方式,向周圍的觀眾表演。
社交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舞臺。“You Are What You Tweet”——你在社交網絡中的一言一行,無一不在展示你的形象。因此,自我印象管理也成了社交網絡的一個重要功能。
自我分為現實的自我與可能的自我。一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社交網絡中的語言和行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現實中的人格(此處的人格是心理學中的概念,即一個人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例如,Twitter中的信息、Instagram中的自拍、Facebook中的朋友數量,均被發現與用戶的人格特質有關。
通過曬加班,人們可以展示現實自我所具有的積極特質,包括勤奮、努力、敬業、責任心、歸屬感、團隊凝聚力......
3、想象成為更好的自己
此外,曬加班展現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可能性自我。為什么說曬曬更健康?因為自我概念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熱愛工作的人,能夠激勵自己真的通過努力工作來追求理想的生活,也更有可能促使自己計劃和制定成功的策略。
早在1992年的心理學實驗中,美國圣母大學的Ruovolo和密歇根大學的Markus就發現,那些想象自己通過努力工作而獲得成功的人,往往也會比想象自己是失敗者的人在實際工作中更為堅持,并付出更多的努力。
4、讓努力被關鍵的人看見
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曬加班是宣誓主權的一種方式。可能許多人都記得杜拉拉升職記中的這么一段,杜拉拉嘔心瀝血忙活了一大通,勝利果實卻屢屢被別人搶走。
由此她得出血淚教訓:“遇到事情都是自己默默干了,上司根本沒有意識到發生過多少問題,有多少工作量,難度有多大。于是,他就不認為承擔這些職責的人是重要的。”
曬加班的人,也許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動機,努力工作不求讓所有人都知道,但求讓關鍵的人看到。通過這種方式,委婉、友好地暗示老板加薪、升職而又不至于引發對方反感。
最后,雖然曬加班可以自我激勵,但是用藥也需注意劑量。畢竟加班餐不能當正餐,上班時間不好好干活,指著下班后的那幾個小時,并不能真正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曬多了,也會有罹患拖延癥或是形式主義之嫌;萬一拉高了公司的加班水準就更不好了。
誠然,加班只是表象,該不該加,該怎么加,加班的正確姿勢,加班與猝死的關系,這些還與企業文化、公司運營以及個人體質有關。
FYI,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如何優雅地曬加班等進階課程,求知欲強的同學請自行學習。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