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塊錢幫我做個網站,不用太復雜,淘寶那樣就行”
“兄弟幫我做個網站吧。”
“你有多少預算?”
“十萬!”
以上對話我從來都當作一個梗,直到本周分別從兩家廣告公司的創始人那里聽到幾乎一模一樣的對話——吐槽對象一家是全國著名股份制銀行,一家是互聯網教育新貴。
為什么異口同聲都是“十萬”?
我們先聊聊另外一個十萬,那個后面帶個加號的。
微信從來沒解釋過為什么公眾號文章閱讀量最大顯示值是“100000”,也許是微信團隊基于某個階段閱讀量的數據統計,也許也沒什么也許。不論如何,它已經成為一個千億級行業的標準。在這個數字面前,很多情況下品牌調性、目標用戶群、圈層屬性都成為了次要的東西。寫出“十萬+”,腰不酸、腿不疼、領導和客戶也有面子了。
其實對于成熟的大眾品牌來說,一個廣告十萬級別的曝光是遠遠不夠的;而對初創、小眾或者B2B的微信,如果能有一萬大幾千閱讀量都是忠粉,那倒也不賴。性價比很重要,以咪蒙頭條65萬,平均閱讀量100萬來算,一個閱讀六毛五,如果你把它當作PV來看,這單價簡直螺旋升天爆炸,如果考慮到咪蒙IP給品牌帶來的影響力(真的有嗎親愛的?)和也許有的銷售轉化,以及——最重要的——把咪蒙團隊出產的內容看作廣告創意作品,肉疼的感覺會好一點。社交媒體廣告背后的影響因素太多,統一以“十萬+”當作及格線甚至優秀線,是非常粗魯的一件事。更不要說為了搏高閱讀量搞出的和品牌毫無關系甚至減分的行為了。
回過頭來談開頭說的那“十萬塊”,也是一樣的道理。有常識,才能有的放矢。
十萬人民幣當然能做一個網站,而且還可以做得相當好看。也許那兩位客戶希望得到的并不需要十萬;也許誠實盡責的乙方甚至會建議“你這個需求沒必要搞個網站呀。”;也許他們幻想中的效果幾百萬都搞不定。但這些“也許”他們自己也許都不知道。退一步講,有常識但沒有預算的品牌,不會去玩Campaign Website這種高舉高打的東西。沒有常識,就會刻舟求劍。在這兩位客戶心里,十萬人民幣應當是一個“雖然不算太多但是絕對夠用”的預算,就好比“十萬+”閱讀量對于品牌新媒體部門是個“絕對過關”的指標。
話說回來,我幾乎可以肯定會以文頭這樣的對話開場的甲方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終產品之外,對于廣告公司的客戶服務、創意、策劃、咨詢等知識成本都是相當不以為然并且不愿花錢的。別看果殼、知乎、微博的付費問答產品熱火朝天,“為知識付費”在我國遠遠沒有成為一種“常識”。因此我也并不看好最近冒出來的,各種創意工作交易平臺。
番外:
那么十萬塊到底能不能做一個網站?
當然可以,一萬塊都可以,還包前后端數據庫服務器微信H5一條龍呢。就怕你沒膽買↓↓↓
當然,上面這些道理那兩位客戶也許都清楚。有些人并不蠢,他們只是壞而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