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朋友圈了,不代表我過得不好
來源:一萬口新鮮(微信號:zoiczoic)
作者:野象小姐
微博@野象小姐來看花
最近謝怡來問我,是不是過得不好,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
我說沒有哇,怎么這么問?
她說好久沒見你在朋友圈蹦跶了。
好感動哦,也只有真的關心你的摯友,才會發現你朋友圈很久沒動靜!想告訴好朋友們,我沒有失戀被甩,沒有遭受事業重創,沒有閉關靈修,沒有將你分組不可見,沒有得抑郁癥。
我只是,不發朋友圈了。
1
朋友圈越來越沒意思,刷不到想看的朋友動態
刷到什么樣的內容你會煩?
不知道是不是我戾氣重,煩的內容說起來還挺多…
發微商廣告的,集贊,“麻煩給我投個票”。
轉發《創投時代,論投資洞見的發展與蝴蝶效應》,每天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仿佛全世界經濟動態都與他都有關。
無休止抱怨生活,什么都看不順眼,洋洋灑灑寫長文的。
同一個角度同一個景別同一個妝發的九宮格自拍。
密集秀恩愛,曬男朋友轉賬記錄的。
復制微博搞笑段子,老套雞湯,拿來當原創的。
說我現在馬上飛了有事老規矩八點以后,想說真的有那么多人聯系你嗎?
還有這種:
(圖片來自粉絲microscopii)
千篇一律地自拍、加班、自嘲、下午茶、擼貓、轉發、賣課程、商業內參、熱點評論、小廣告…
很奇怪,大家天南地北怎么都活得一樣?
想看的朋友動態,常常被潮水般的繁雜信息淹沒。翻很久如果蹦出一條想看的動態,像撿到寶一樣興奮。
比如健身打卡,努力健康的生活有感染力。
旅游打卡,好的酒店餐廳設計店美術館我也能mark。
刷到好看的小姐姐自拍,哪怕是修了圖濾了鏡我也會點贊。
喜歡看有觀點的朋友,針對電影、熱點、時事發表獨特的觀點,而不是跟風、復制、批判顯得自己很優越。
喜歡寫生活趣事,特別有梗,或抖機靈的。
喜歡樂于分享表情圖的……可以更新我的表情庫。
這樣的概率太小,久而久之不想刷了。
以前一坐馬桶上就開始刷朋友圈,還有餐廳等位、銀行排隊、超市買單的時間也會不知不覺掏出手機……一天下來,累累的。
后來,朋友面對面也低頭玩手機。有一次去吃飯剛坐下,打完招呼不約而同拿起手機,群里有人打字,“可以點菜了嗎餓死了”。有個朋友就怒了,“回家啦回家啦,不知道吃這頓飯的意義是什么?!?/p>
發朋友圈后被點贊,評論數蹭蹭上漲,你來我往地貧嘴對話,我們為什么迷戀這種感覺?無非是想跟朋友們在不見面時保持親切感與熟悉感。
可是大家越來越淡漠,頸椎也越來越差。
我們花大量時間在朋友圈上,卻并沒有真的圈緊朋友。
2
不要只用朋友圈 judge 人家啦!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朋友圈變成一個人的履歷。即使我們都知道朋友圈經營的形象是“想讓人看到的自己”。
一個女生朋友J,相親遇到一個還不錯的人。大家要求朋友圈看一下。全部是轉發,內容都與金融科技有關。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個人太悶了,好無趣”“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哦”……
J覺得有道理,意興闌珊起來。
后來,她一個電話打來,說還好當初沒有聽我們的一棒子打死,人家籃球打得好、會自己動手做紅酒燉牛肉、業余時間還邀朋友租游艇出海,不發朋友圈只是因為工作性質不方便發!
我們不知不覺就會給人貼標簽。
朋友圈足夠活躍,說明熱愛分享生活,但過度活躍,說明每天很閑也很宅。
偶爾秀恩愛,無所謂,太頻繁就會讓人不適。
坐標定位常更改,倫敦、加州、地中海,文字舉重若輕,是生活優渥的旅游達人,但突然猛發、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我在出國呢!”狂刷在大平臺的高級搬磚民工。
隔三岔五曬不同城市機場照片,出差狗無疑,很累很可憐,但擁有為夢想拼搏的優越感。
餐廳打卡健身打卡旅游打卡,這個人生活很優質嘛,久而久之,感覺不對勁,直覺告訴自己對方是gay不然不會這么講究。
我也會常常以判斷朋友圈屬性給人貼標簽。幾次打臉后,反省了自己淺薄的判斷。想一想,人家可能也是這樣judge我的,發朋友圈怎么可能還只是隨手一發~?
3
節省出的時間,能做什么?
你花在朋友圈上的時間,遠遠超過你以為的。
地鐵車廂內,人人都低頭,專注地拿手機滑啊滑啊。有一次好奇,想瞅瞅大家都在看什么內容,結果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都在刷朋友圈。
有時信號差,刷不出來動態,大家也機械地、專注地、鍥而不舍地滑動拇指。
回想起來有點可怕。毫無意義又停不下來的樣子,像智能機器人down機,更像被外星人控制了心智。
不看朋友圈,可以清空收藏夾里mark的東西,清理知識儲備,不然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點開。
可以試著用本子和鋼筆寫字,做規劃,替自己迅速厘清思路。用本子寫字的感覺太久違了,有種莫名的幸福感。
可以去相親,刷劇,跑步,爬山,學做飯,約朋友喝酒等等。
當你真的忙起來,非常充實,有了新的興趣注意點,就會真的忘記發朋友圈這件事。
比如我,為了保住一月一評的紅V,保持紅V的榮耀感,時間都用來發微博了………
4
講真,沒有幾個人記得你有多久沒發朋友圈啦!
我們發朋友圈,可不是隨便發一發。
首先,要算準時間,晚上好過白天,飯點好過平時,因為那些時間節點大家正好無聊地刷手機,流量最高。
其次,濾鏡試了20個,哪個最好看?哪個最高級?推臉推得自然嗎?后面的桌子椅子線有沒有歪掉?美白功能還可以嗎?五官有沒有糊掉?
然后,九宮格會不會太滿?可是換六宮格我要舍棄哪三張呢?五、七張萬萬不可以,缺一張顯得自己多沒秩序美感。
好累?。?!
不發朋友圈的人,大概跟我一樣,放棄了對自己審美的極致追求,破罐破摔,索性不發,還能保持一些些神秘感。
微信上的朋友越來越紛雜。有時候想發點小情緒的真心話,一想到被不熟的工作伙伴刷到,嘰嘰歪歪的,可能會被質疑專業性,編好內容又刪掉。
去旅游想分享些風景和人物,濾鏡都調好了,又覺得太像炫耀,遂放棄之。
……
又有幾個人在乎呢!
把朋友圈當畢生事業來悉心經營的朋友們,除了多收獲幾個點贊之交,唯一收獲只能是浪費時間。
發不發朋友圈,Who Cares!
過得好不好,Who Cares!
讓我們把時間省下來,多約朋友多面基。
多訛朋友,讓他們請客吃飯吧!
- END -
一萬口新鮮(微信號:zoiczoic)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