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一周55篇10w+,看各行業大號追熱點的正確姿勢
作者:張潔 麻花,新榜(微信號:newrankcn)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一周55篇10w+,感謝達康書記守護小編的KPI!
數英用戶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人民的名義》越播越火,先有“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劇”的名號引人矚目,后有戲骨豪華套餐加持圈粉。
尤其最近幾日,以李達康為代表的漢東男子天團在社交網絡刷屏,網友紛紛沉淪在達康的銀河系雙眼皮里,一心守護書記的GDP。
據新榜日常采集庫的微信公眾號(現已超過36萬個)數據顯示,最近一周內,有8451篇微信文章提到“人民的名義”,其中包含55篇10w+爆文。無論是新榜微信趨勢查詢、微指數、百度指數或相關微信指數,都呈現斗坡式上升。
漢東BOY引爆話題,微博微信上都在聊些什么?
據新榜強大的監測和搜索功能,總的來看,大尺度、老戲骨、花式點鈔、達康書記、表情包…都是近一周來最受關注的信息點。
最近一周提到“人民的名義”、點贊數靠前的10w+文章
此外,在近一周內提到“人民的名義”的1014篇原創公眾號文章中,關注的話題也隨著時間進展發生變化。
比如前幾日發出的文章中,不少公眾號將《人民的名義》稱為電視劇中的清流,將其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史上最大尺度的官方自黑”,盛贊劇中老戲骨的演技和聚焦現實的表達。
但在4月5日前后,背鍋俠達康書記仿佛一夜爆紅,成為整部劇新一輪的流量擔當。1014篇原創文章中,有84篇在標題中提及“達康”。守護達康書記的GDP、達康書記表情包、達康書記的歐式雙眼皮……逐漸成為文章中出現的高頻詞。
不僅如此,高育良、沙瑞金、祁同偉、侯亮平的粉絲團也紛紛上線,組成漢東男子天團。
此外還有一個漢東BOY的版本,老檢察長陳巖石也被歸在列。
有網友為劇中主角逐個起了英文名,比如:
Lamping Hold 侯亮平
Chan High 陳海
Goyuri 高育良
Gi Charming 季昌明
Darkcom 李達康
并不斷從劇中挖掘漢東男子天團BOY們的特色梗,來感受下團魂:
甚至也有文章提到,達康粉和魚糧粉已經進入了捍衛自家愛豆顏藝的“撕逼”階段。
當然,相比“撕逼”這種小戲份,更多網友還在萌各種CP配組合。
在微博上,微博話題#人民的名義#閱讀量達7.6億,被網友稱為“全劇最黑”的公安官微,也“強忍淚水”出來說話了。
并得到了導演的回應,總而言之,看下去就知道啦!
各類公眾號文章花式刷屏,有多少種值得參考的角度?
時尚類:教學如何穿出達康書記的風采
盤點劇中演員服飾是時尚號緊跟熱點的常用方式,即便面對一部政治反腐大劇。例如“網易考拉派”的推文《<人民的名義>同款|如何從穿著打扮判斷貪官or清官?》,逐個分析了劇中各類同款。例如:商界一枝花高小琴和祁同偉去高爾夫球場一套裝備,其實來自全球最大的高爾夫器具制造商--Callaway。
“拒絕基本dasic”推文《我想問,什么樣的衣服才能讓我穿出達康書記的風采?》,將戲中達康書記簡樸的著裝,細細推敲出更多故事。例如,達康書記最愛穿著的毛線背心加襯衫的搭配,是政府高層中秘書的標配,暗線鋪墊了他秘書出身的背景。
體娛類:深扒漢東男團的八卦往事
對體娛類賬號而言,簡單而樸素地“撩一撩”劇中人物八卦,是一種不錯的追熱點“姿勢”。
例如“我實在太CJ了”解析了劇中“漢東男團”的八卦往事,將目光聚焦于沙瑞金的扮演者張豐毅,祁同偉扮演者許亞軍,鐘小艾扮演者趙子琪的情感經歷,滿足不少觀眾八卦的心。
除了聊八卦,還可以點為面,向粉絲推薦統一類型的反腐劇。“獨立魚影院”“超高能E姐”以《人民的名義》為切入點,盤點了同為反腐題材的影視劇《生存之民工》《人間正道》《天地良心》,為粉絲帶來一絲閱讀新意。
媒體企業類:關注自媒體傳播,研究危機公關
重頭戲“一一六事件”也是不少公眾號關注的焦點。尤其對于媒體、企業類公眾號。
比如“DoMarketing-營銷智庫”發文《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卻演出了公關職場眾生相?》,認為劇中展示的造謠、傳謠、炒作、“有償刪帖”事件,正是現在依然盛行的“黑公關”,此外提到劇中展現了公關業態眾生相:
1. 只想自己品牌不想消費者的“自私公關”。
2. 想到自己品牌也想到消費者的“標準公關”。
3. 想消費者多于想自己的“真情公關”。
4. 黑公關、違法公關……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發文《達康書記演繹魔幻現實主義,媒體和PR這樣看此劇》,從媒體人的角度談到對劇中對自媒體、網絡刪帖、直播的現狀觀察,以及PR從中get的危機公關技能。
教育科技類:各路教程,各種知識點
本著隨時隨地挖掘教程的職業特性,教育科技類的賬號首先推出了各類教程。
比如“宇宙學生圈”發文《為什么<人民的名義>給我一種玩升級版狼人殺的錯覺?》,將網友演繹的狼人殺版、騙子版、書記粉撕逼版一一呈現。一部政治反腐大劇成了狼人殺經典教程。
“侃英語”發文《<人民的名義>8句扎心臺詞之英譯》,比如“我就不信了,朗朗乾坤有幾個鬼啊!”,被翻譯為——I won’t believe that the ghosts dare toshow up in broad daylight。
再比如“善朝教育”從趙德漢落網思考家庭教育;“深圳華圖”發文《<人民的名義>你們只關注"花樣點鈔"和陸毅的尷尬演技,我卻看到考點多多~》,對反貪總局、貪污罪、雙重負責制、紅色通報、股權質押、等知識點進行盤點,自稱可能涵蓋了深圳公務員面試的注意事項、面試題型和測評要素、面試具體流程、面試禮儀、往年面試真題等諸多干貨……
繼“深圳華圖”奉上公務員面試教程之后,“人力資源分享匯”獻出給職場人的幾點啟示,比如號召大家學習一心一意惦記GDP的達康書記,設立自己的小目標。
樂活文化幽默類:表情包先走一套
對于樂活、文化、幽默類賬號而言,追熱點的角度頗為豐富,首當其沖的當然是“漢東男團”表情包,畢竟人在江湖飄,哪能沒有幾套表情包。
“有意思網”推文《GDP男孩,我們需要你》將剛正清廉的達康書記包裝為萌度表情包擔當;民生類賬號“新聞哥”也來湊了把表情包熱度,推文《前方流量預警!<人民的名義>海量原創表情包來了……》分享了戲中各人物角色表情包,閱讀量截至目前已破10w+。
除了關注表情包,也有人關注更深度的內容,比如劇中人物的生活往事。“視覺志”推文《人民的名義:這樣的老戲骨,比小鮮肉帥10000倍!》全文圍繞戲中老戲骨吳剛,盤點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勵志往事——從23歲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到如今54歲出演李達康,這50年的演藝生涯。閱讀量截至目前已破10w+。
吳剛在《徐悲鴻》中的劇照
或者將劇中故事投射進現實,延伸出更多思考。例如“外灘TheBund”“環球人物周刊”,都提到“小官巨貪”其實是一個真實新聞。比如侯勇飾演的趙德漢對應的是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
以及“Vista看天下”提到關于“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這句臺詞,其實是新聞中的一個梗。
財富財經類:傳授點鈔理財技巧,研究企業貸款、危機公關
對財富、財經類公眾號來說,從錢的角度入手撰文是比較貼合的角度,尤其是抓捕趙德漢那場戲中,滿墻現金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Bank資管”連續推出兩篇熱文,一篇以劇中花式點鈔手法展開,從持鈔、開扇、點數、記數與合扇等流程入手,介紹了一種速度最快的手工點鈔法——扇面式點鈔法。
據悉,為了更好地呈現抓捕趙德漢的戲份,劇組請到全國點鈔比賽前三名親自上陣。除了“Bank資管”,“創日報”等其他公眾號也選擇了點鈔員的角度。
4月6日,“Bank資管”又推文《以<人民的名義>看銀行》,談到商業銀行一直存在的爭議:當企業出現一定問題,銀行出于商業考慮和對存款人負責任的態度而抽貸,但是道德層面存在爭議。認為銀行信貸應該更加規范嚴格。
同樣關注劇中賄賂,“藏寶圖”選擇發文聊“雅賄”,并追溯到漢代至明清時期。文中稱,據記載,明朝政府規定可以書畫折抵俸銀,遂衍生出以書畫賄賂的高潮,至清朝,經營書畫、玉器和古董等物的北京琉璃廠幾乎成為賄賂“掮客”的集中地。
除了聚焦贓款,也有一些號選擇關注理財、片酬、投資以及劇中所呈現出關注企業貸款等問題。
如“中國企業家”發文《還在吐槽<人民的名義>陸毅的演技?你應該學學身家過億的他,如何理財...》,扒了扒私底下身家過億的陸毅如何理財。
“三聲道道”發文《陸毅、張豐毅、胡靜演火最大尺度反腐劇,誰賺了?》,稱這部劇總投資1.2億,屬于廉價片酬造爆款。
“野馬財經”發文《這兩家A股公司"撿漏"<人民的名義>,50家投資機構為何錯失?》,提到該劇曾經遇到的投資困境;此外還發文探討關于民間借貸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暴力催收頻頻爆發、催收公司合法化存隱憂等等。
此外比如,“京東精選股”發文《<人民的名義>會掀起牛市么?》,認為每一輪超乎想象的反腐敗后面,都有超乎想象的大牛市;“海外產業聯盟”從護照的角度,研究丁義珍為什么能迅速潛逃:“縱觀各國護照能夠如此從容進入美國的,也就只有馬紹爾護照了。”
其他:結合劇情巧蹭熱點
對于一些看似與劇情搭不上邊的公眾號,只要腦洞開得夠大,也能找到與眾不同且符合調性的蹊徑小道。
比如劇中貪官丁義珍東窗事發時迅速逃往美國,旅行類公眾號“百程旅行”以此為切入點推文《<人民的名義>沒有告訴你,貪官是這樣辦簽證出逃的》。
再比如美體類賬號“更美”借勢李達康引人矚目的銀河系雙眼皮,推文《<人名的名義>花1.2億給達康書記做了個雙眼皮?》。
“南京全接觸”發文《這部豆瓣9.1分的逆天電視劇,竟然有95%的場景取自南京,你能找到幾處?》,地方號蹭拍攝地,這也是對幾乎所有熱劇都有效的一種套路。
此外,劇的熱播帶來的一系列延伸效應也值得關注。比如“江蘇網警”發文《達康書記爆紅網絡,這種詐騙短信不得不防》,提醒網友防范短信詐騙。
最后,你的公眾號“追劇”了嗎?不如在評論區聊聊你的“追劇”角度!另外,哪位漢東BOY會是你心目中的流量擔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