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鳳凰金融,這波營銷“書香十足”
現在是互聯網金融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沒有什么時候比現在更適合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了。隨著公眾財富積累的不斷增加,人們手中可以自由支配的錢越來越多。消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理財意識也在覺醒。作為普惠金融的先鋒隊,互聯網金融正站在風口浪尖上。
目前行業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但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早過了圈地運動的階段,即便市場依舊火爆,用戶和流量卻不再那么容易獲得,營銷所需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縱觀目前體量較大、知名度較高的互金平臺,他們做流量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四種:圍繞電視廣告和媒體公關的傳統營銷;依托于搜索引擎,利用SEM和SEO進行的數字營銷;通過炒作事件,制定主題活動,活用社群和粉絲經濟的創意營銷;利用社交媒體,通過炒熱話題誘發品牌討論的社會化營銷。當然,這些互金平臺的營銷手段并不單一,多是采用組合拳的形式。
今天筆者要討論的組合拳營銷案例來自于一個人文氣息濃厚的互金平臺——鳳凰金融。
鳳凰金融成立于2014年,隸屬于鳳凰衛視集團旗下。截止2017年3月底,鳳凰金融平臺累計總交易額超過380億元,并且實現歷史兌付率100%。
成績卓然亮眼,這與“鳳凰金融”在平臺的安全性、資產的優質性、產品的多元化等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是有關系的。經過2年多的布局及沉淀,鳳凰金融決定開始正式在品牌層面發力。
近期他們搞了個大新聞,籌備了一場依托于社交網絡、融合全媒體傳播形式,并且極富創意和品牌調性的事件營銷活動,也就是前段時間微博上熱度高達2321.4萬閱讀的話題——#書中自有凰金屋#。
簡單介紹一下,活動大體上包含兩個部分:前期預熱和事件爆發。不過兩部分活動的基本邏輯是一樣,采用了“書店+現金紅包”這種概念捆綁式的營銷策略。具體來說,就是將現金紅包藏于不同書店的書籍之中,以“書中自有凰金屋”為核心話題,通過社交媒體炒熱事件本身,引導用戶參與線下活動尋找紅包,最終實現營銷傳播及樹立品牌形象的目標。
從效果上講,該營銷活動成功實現“和別人不一樣”這個目標。展開說明一下,鳳凰金融需要傳承鳳凰衛視品牌的價值核心。鳳凰衛視以新聞立足,注重公共利益,力圖拉進全球華人距離。經過20多年的發展,鳳凰二字本身已經是一個具備相當公信力、影響力和人文關懷的媒體品牌。
新聞領域的客觀真實,體現到金融領域上,就是鳳凰金融所一直堅持的平臺底線:保證用戶投資安全,這也是互金行業目前最重要的品牌資產。而鳳凰衛視“全球視野、獨立見解、人文關懷”的品牌價值,也被鳳凰金融提煉成了 “有氣度、有態度、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所以這次事件營銷,鳳凰金融將“書”和“紅包”捆綁在一起,其用意是值得推敲的。
根據鳳凰金融的品牌定位,其目標用戶的畫像也相對清晰:他們是年齡在35歲—45歲之間,有一定財富積累但沒有實現財務自由,受過高等教育,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關注社會民生和政治經濟,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中產階級代表。
在此次營銷活動中,現金紅包只起引子作用,用來吸取第一階段的注意力,它誠然體現了鳳凰金融的強大實力,但卻并不是此次活動的關鍵,此次營銷的關鍵點在于傳遞品牌形象和投資理念。
筆者很欣賞這次事件營銷活動中鳳凰金融力推的一個概念——書中自有凰金屋,給懂得自我投資的你。投資,讓財富增值,在物質需求層面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鳳凰金融很巧妙的通過這句話一語雙關,還表達了除了提升物質積累,還要提升精神厚度的希求,鼓勵用戶打開書本,積極閱讀。
這一概念無疑是針對目標用戶量身定制的,因為目標用戶就是一群希望能夠平衡物質基礎和精神高度的新晉中產階級。由此,鳳凰金融可以迅速吸引目標用戶注意力,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品牌好感的建立非常難得,它有助于推動用戶進一步了解鳳凰金融,嘗試鳳凰金融,實現流量轉化的根本目標。至于用戶留存,光看鳳凰金融“100%歷史兌付率”的能力這一個側面,相信不是什么難事。
本次活動,從預熱期20家書店共同營造的“紅包雨”,到爆發期三里屯Page one書店中的上千紅包,之所以持續成為熱議的大眾話題,除了現金本身的吸引力,更多是因為鳳凰金融所傳達的“投資自己”的價值觀。這是真正引發目標受眾認同的珍貴之處。鳳凰金融鼓勵用戶以讀書等形式增加精神厚度,實現自我投資,體現了真正的人文精神,這與鳳凰系的品牌性格是一脈相承,在調性上直接撇開了市場上的所有競品,打造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投資理財平臺形象,進而實現了一次“書香十足”的成功營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