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公關網
作者:CIPRA
經重新整理后發布
5 月 17 日,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公共關系業 2016 年度調查報告》以及 2016 中國公共關系業年度公司排行榜。
2016 年度公司排行榜包括 TOP 公司和最具成長性公司兩個榜單,其中 TOP 公司 30 家,最具成長性公司 10 家。
2016 年度 TOP 30 公司榜單
2016 年度最具成長性公司榜單
該榜單以自愿參與調查活動、提交完整數據、能夠接受考察核實的公關公司為評選對象,以“TOP 公司評選標準”為評選依據,通過加權指數計算產生最終結果。榜單統計分析由 CIPRA 研究發展部執行,CIPRA 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常委會審議。
調查顯示,2016 年度中國公共關系服務領域的前5位分別是汽車、IT(通訊)、快速消費品、互聯網、娛樂/文化。汽車依然是行業內主要服務客戶,市場份額稍有回落,但依然保持了 30% 以上的占有率。其余 4 個領域與 2015 年相比排名略有變動,IT(通訊)由去年的第四、五位躍升到第二位,這得益于智能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和應用。快速消費品、互聯網市場份額稍有回落,從去年的第二、三位下降到第三、四位。娛樂/文化為 2016 年新增調查領域,發展勢頭迅猛,高居第五位。奢侈品首次躋身前十名,位居第六位。此外,制造業、醫療保健、金融、房地產等份額出現明顯回落,分別位居第七、八、九、十位。從公關服務領域市場份額的變化,可以明顯看出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趨勢。
鑒于 TOP 30 和 10 家最具成長性公司數據的相對準確性,我們依據這 40 家公司數據從業務領域、業務類型、業務潛力和新媒體服務內容等方面加以統計分析。
40 家公司中,29 家開展汽車業務,24 家開展 IT (通訊)業務,23 家開展快速消費品業務,22 家開展互聯網業務,8 家開展娛樂/文化業務,8 家開展奢侈品業務,13 家開展制造業業務,10 家開展醫療保健業務,11 家開展金融業務,4 家開展房地產業務。
40 家公司中,16 家以新媒體業務為主,10 家以傳播代理為主,6 家以媒體執行為主,6 家以活動代理及執行為主,4 家以顧問咨詢為主。
新媒體業務、傳播代理、活動代理及執行,成為公關市場的主要三大業務類型。
業務類型市場構成(公司數)
40 家公司在新的服務手段應用進展方面,37 家開展新媒體營銷,31 家開展事件營銷,23 家開展娛樂營銷,15 家開展危機管理,13 家開展意見領袖(KOL)管理,10 家開展體育營銷, 7 家開展客戶關系管理,5 家開展議題管理,5 家開展政府關系,4 家開展輿情監測,4 家開展海外品牌傳播管理,3 家開展 CSR 項目,3 家開展城市營銷,2 家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1 家開展員工關系(意見領袖管理、員工關系、投資者關系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輿情監測、海外品牌管理為 2016 年度調查新增項目)。
調查顯示,2016 年 40 家公司在新媒體營銷、事件營銷、危機管理應用更加廣泛。娛樂營銷、體育營銷、意見領袖(KOL)管理取得進一步發展。
業務潛力市場構成(公司數)
據統計,40家公司中,新媒體業務營收在3000萬元以上的公司為20家,占比50%,比去年增加16個百分點。
40家公司開展新媒體業務的公司中,36家開展整合傳播服務,36家開展產品推廣服務,31家開展口碑營銷服務,29家開展事件營銷服務,26家開展企業傳播服務,11家開展輿情監測服務,8家開展危機管理服務,5家開展社區運營服務。
調查顯示,新媒體傳播的客戶主要需求集中在整合傳播、產品推廣、口碑營銷、事件營銷、企業傳播這五個領域。
新媒體業務服務內容構成(公司數)
調查顯示,40 家公司中有 38 家在 2 個或 2 個以上城市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公關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并逐漸向其他城市(香港、杭州、青島、重慶、長春、福州等地)延伸。
TOP 30 公司研究
營業情況:
? TOP 公司平均年營業額 4.91 億元,比上年增長約 19.2%;平均年營業利潤 1.74 億元,比上年增長約 19.5%;年營業額增長率 27.4%,比上年下降 2.2%;
? TOP 公司人均年營業利潤 37 萬元/年,比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減少了 0.5 萬/年;
? 獨立上市的公司藍色光標、宣亞國際,其公關傳播年營業額分別為 38 億元、4.67 億元。
? 隨著 TOP 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單位人工成本上升較快,加上管理費用加大,以及兼并收購出現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等因素,運營壓力依然存在。
? 年平均簽約客戶 72 個,日常代理客戶比重 64%,外資客戶 48%,連續簽約客戶 31 個;
? 新服務手段方面,TOP 公司均在新媒體營銷、事件營銷、娛樂營銷、體育營銷方面實現較快發展。
? 隨著新媒體業務需求的增加,多數 TOP 公司新媒體業務營業利潤多于 3000 萬元,平均占總體營業利潤的 33.7%,主要提供產品推廣、企業傳播、事件營銷、口碑營銷、整合傳播的業務。
運營管理:
? TOP 公司平均員工人數 438 人,比上年同期增加 72 人;管理團隊平均人數 42 人,比上年同期增加 2 人;專業人員平均人數 245 人。
? 女性雇員占比 62%,比上年同期減少 0.8%;員工平均年齡 29 歲左右;平均留任時間為 3 年;人員流動率 29%,比上年同期減少 1%,周平均工作 45 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 3 小時;
? 年人均培訓時數 59 小時,主要培訓集中于專業技能、業務認知、崗位技能等方面,一般通過內部業務交流、部門崗位培訓、行業培訓來解決;
? 年平均工資水平為 12352 元/月,比上年同期增長 16.7%;客戶經理平均月薪 13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8.2%;大學生轉正平均月薪 4820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1%,人員成本逐年增加,這是公關行業的一個明顯趨勢。
最具成長性公司研究
營業情況:
? 最具成長性公司平均年營業額 1.14 億元,比上年 0.85 億增長 34.1%;平均年營業利潤 3419.5 萬元,比上年 2076.46 萬元增長 64.7%;年增長率 47%;人均年營業利潤 26.6 萬元,比上年 23.1 萬元增長 15.1%;
? 平均簽約客戶數 41個,日常代理客戶比重占 69%,外資客戶占47%,連續簽約客戶21個;
? 新服務手段方面,絕大多數公司在新媒體營銷、事件營銷、娛樂營銷方面實現較快發展。
? 新媒體業務年平均營業利潤在 1501 - 2000 萬元之間,占總體營業利潤的 57%,主要提供產品推廣、事件營銷、口碑營銷、企業傳播、整合傳播的業務。
運營管理:
? 年平均員工數 136 人,比上年增加 24 人;專業人員平均人數 119 人,比上年增加 23 人,管理團隊平均人數 18 人,比上年增加 2 人;
? 女性雇員 64%,職業平均年齡維持在 29 歲左右;平均留任時間為 2.3 年,人員流動率 34%,,周平均工作時數 44 小時;
? 年人均培訓時數 92 小時,主要培訓集中于專業技能、業務認知、崗位技能和業務管理等四個方面,一般通過內部業務交流、部門崗位培訓和行業培訓來解決;
? 年平均工資水平為 10350 元/月,比上年 8993 元/月增長 15.1%;客戶經理平均月薪 12000 元,比上年 10230 元增長 17.3%;大學生轉正平均月薪 4778 元,比上年 4120 元增長 16%。
另附:2016年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分析
2016年,伴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和具體實施,中國公共關系市場機遇增大。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中國公共關系行業新生力量不斷涌現,市場保持穩定而快速增長。據調查估算,2016年整個市場的年營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約為16.3%。相比2015年13.2%的增長率,增幅有所上升。
一、汽車依然穩居行業之首,IT(通訊)躍升至第二位。調查顯示,2016年度中國公共關系服務領域的前3位分別是汽車、IT(通訊)和快速消費品。盡管本年度的汽車份額稍有回落,但依然是行業內的主要服務客戶。汽車在近年的行業調查中均位居榜首,表明其服務需求依然很大,預計未來幾年這一趨勢不會有大的改變。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汽車領域的危機公關事件不少,公關公司需要在品牌塑造方面與企業、媒體加強溝通,不斷創新活動模式。本次調查中,IT(通訊)躍升至第二位,達到12.3%,這跟智能移動終端快速普及和應用密切相關。位居第三位的快速消費品所占份額為11.8%,繼續保持近年來行業主要服務客戶的地位。
二、娛樂/文化發展勢頭迅猛,顯示中國經濟轉型趨勢。2016年度的行業調查,首次將娛樂/文化列為調查項目,出人意料的是,該領域份額位居第五。這表明,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和文化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它為公共關系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服務空間。
三、人力成本增加導致運營壓力加大。調查顯示,TOP公司平均月工資水平為123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客戶經理平均月薪13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大學生轉正平均月薪48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調查還顯示,隨著TOP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單位人工成本上升較快,加上管理費用加大,以及兼并收購出現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等因素,運營壓力依然存在。
四、國際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本土公司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國際公司的主營業務側重顧問咨詢服務。由于成本控制較好,人均利潤較高,加上年簽約客戶數及連續簽約客戶數相對穩定,因此國際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保持穩定增長。但近年來,本土公司在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的同時,借助技術、資本和資源等優勢,已經在行業中處于主導地位。
五、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趨勢。隨著社會對公共關系需求的不斷增加,公關行業服務領域將越來越廣泛和深入,行業發展機遇更加寬廣。
第一,大戰略引領公關,為公共關系行業發展創造新的發展契機。伴隨“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和實施,公共關系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契機。隨著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市場對公關公司的專業化、規范化和國際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資本加速進入公共關系行業,行業上市、兼并重組成為常態。據統計,參與本次調查的公關公司中有20多家通過主板、新三板以及兼并收購等多種形式打通與資本市場的通道。資本加速進入公關行業,而公關行業也正在借助資本的力量做大做強。未來的中國公關行業將形成雙頭格局:一是通過兼并重組形成的少數實力強大的綜合性國際傳播集團,它們規模較大,業務范圍廣泛,客戶相對穩定,國際化水平高。二是專注某些特定領域的中型公關公司,它們數量較多,通常針對一個或幾個細分市場,專業化程度高。
第三,數字營銷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明顯趨勢。據統計,本次上榜的40家公司中,新媒體業務營收在3000萬元以上的公司為20家,占比50%,比去年增加16個百分點。調查顯示,新媒體傳播的客戶主要需求集中在整合傳播、產品推廣、口碑營銷、事件營銷、企業傳播這五個領域。而在數字營銷領域,娛樂營銷和體育營銷成為新的服務增長點。調查顯示,40家公司中,23家開展娛樂營銷,10家開展體育營銷。另外,隨著傳播環境和方式的變革,廣告、公關和營銷的邊界更加模糊、競爭更趨激烈。
第四,人才流動和培養依然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行業整體穩定增長帶來的人才需求,與2015年相比,中國公關市場人才專業化,以及人才培養等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2016年,盡管人才無序流動的勢頭稍微放緩,但總的來說,人才問題依然困擾著公關行業。另外,2016年公關行業人力資源成本上升較快,也給公關公司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壓力。
作為行業組織,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始終致力于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的國際化、專業化、規范化,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2017年,協會將繼續加大力度,提升行業的社會影響;繼續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讓政府了解和重視公共關系的作用,并使行業獲得應有的地位;繼續推進公共關系的業務整合和資本運作,推動更多的優秀公關公司做大做強做精;鼓勵它們在通過創新模式、兼并收購等手段發展壯大的同時,承擔更多的行業責任和社會責任。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