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這些牛人沒有問這些問題,世界會變成怎樣?
智能手機,電子書,電子商務,共享單車,Airbnb,GoPro這些東西的存在,都是因為有人問過為什么世界上沒有這些東西?
很多企業都傾向于“知道怎么做”而不是多問為什么這么做。多問問題能夠激發創新想法,從而幫助企業實現新的轉機,畢竟創新才是企業能夠基業長青的不二法寶。
如果你從來不去審視自己已知的事物再提出新的問題,怎么能夠發現那些不可思議的想法呢?
01
問問題的價值將比答案更重要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我必須用一個小時解決一個重要問題,我會花55分鐘的時間去考慮我是否問對了問題,因為只要我問對了問題,我只需要花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解決問題。
在工作中,我們遇到一個困境的時候,往往都是去尋找解決困境的不同方法,也就是尋找答案。但是我們很少去真正去問一問自己為什么會遇到這個困境,也就是去追根溯源的問一些問題。
比如現在面臨客戶量減少,成交率變低的情況,很多公司往往會讓市場部門加大推廣力度,讓銷售部門用各種促銷提高轉化率,這就是典型的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但這真的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嗎?
這時候去剖析一下現狀,并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往往是更重要的。比如去問自己:為什么客戶量會減少?為什么成交量會降低?甚至提出深層問題比如:為什么不舍棄80%的小客戶而專注服務20%的大客戶?
02
問問題能夠激發創新
一個好問題能夠問出一個新的領域,能夠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認知。那些改變世界的產品往往都是由一個簡單的提問產生的。
無論是改變了出行方式的Uber,改變了旅游住宿行業的Airbnb,改變了戶外攝影行業的GoPro,改變了人們觀看電影方式的Netflix。
這些偉大產品的誕生都是由那群對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進行了再次發問:“為什么這件事要這樣做?”
問問題能夠激發新的解決方案,甚至是改變人們對事物的根本看法,把我們從固有的思維中解放開來。比如那最著名的一個提問:為什么蘋果是往地下掉而不是往天上掉?
問對問題的獎勵也是非常大的,就像下面的公式一樣:結果=問題x答案
答案的正確范圍只能是0到100,但是問題的價值可以是0到無窮大。比如你問怎么解決地鐵到家這最后一公里呢?
答案會有很多個,坐公交車、坐出租車、拼車、平衡車以及創造共享單車。這些答案各有各的價值,但是問出這個問題的過程已經是在創造新領域的過程,這個過程遠遠比答案重要。
03
獲取答案是簡單的事
因為只要問題問的好,答案基本上是呼之欲出的。即使是暫時沒有答案,但是我們總能有個大概的猜測和方向。
現在的搜索引擎已經讓答案的獲取變得異常簡單,我們已經不需要記憶那么多的知識也不需要知道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因為所有你想知道的基本上一個鼠標的點擊就能出來。
《必然》作者凱文凱利就說過:在未來,答案會越來越簡單,而越來越困難的是如何提出一個合適的問題,問一個正確的問題會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04
大部分成功的企業都善于問問題
成功的創業者們也都是會問問題的那些人,從一個好問題可以看出提問者的思考過程以及深度,而那些成功的創業者往往是把問題問到極致的人。
喬布斯問為什么不能把1000首歌曲裝在口袋里?
GoPro創始人問為什么沒有一款能夠在沖浪時使用的相機?
Airbnb創始人問為什么不把我的空閑沙發出售給那些旅行的人?
拍立得創始人問為什么我不能隨時隨刻看到我拍的照片呢?
膜拜單車創始人問為什么我們要占有單車而不是共享它?
Netflix創始人問為什么我不能在家租賃DVD而是去影像店?
05
WHAT、WHY 和 HOW
大部分人都喜歡HOW(怎么做)這件事,比如現在正流行的知識經濟,各式各樣的“專家”都在網上賣自己的方法論,賣給人們一種所謂的實操型步驟,也賣給人們一個愿景和希望。
你只要照著“專家”說的做,你也能達成那樣的效果。很多人對于買這樣的課程樂此不疲,覺得只要自己知道了HOW,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是這些人都忽視了最重要的WHAT和WHY,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想要?
比如有些人看到《奇葩說》捧紅了一波又一波的辯手,覺得練習說話能夠讓自己紅,看到網上有教人說話的課程立馬下單。
但是他們沒考慮好自己想要是“紅”嗎,自己為什么要變“紅”,是為了實現名利雙收?是為了能夠傳道授業?
如果想要的是紅,那么實現“紅”這個目標的答案可能有很多很多,不只是練習說話這一種,你可以去選秀唱歌,你可以去寫作,你甚至可以去干各種搏出位的事情吸引眼球。
HOW是取決于知道了WHAT和WHY之后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反其道而行,先知道各種HOW再說。
先看看各種HOW的可能性,然后根據HOW去培養一下興趣,然后決定這就是我的WHAT和WHY,然后就這樣了,永遠不再去想那個根本的WHAT和WHY了。
而對于企業而言,WHAT和WHY的重要性就更明顯了,WHAT和WHY是一個企業創辦的根本,是企業文化的基因,也是企業制定策略HOW的依據。
《好好學習》的作者成甲曾經提到過他的一次咨詢經歷,一個著名的景區請成甲團隊去做咨詢,為景區的二期建設提供方案。
當時已經有其他團隊做過一次方案但并不是很滿意。成甲在考察完之后并沒有針對原有方案進行改進,而是提了幾個問題:
為什么要建設二期工程?
企業接下來的營收目標是什么?
現在客戶對景區的主要評價如何?
原來企業融到一筆資金,所以自然而然就想到擴大景區,提升景區可玩度。但是實際上景區的股東是希望通過擴大景區能夠帶來更多收入,而景區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游客對景區的原有項目不滿意,對服務質量不滿意,所以成甲提出用二期的資金投入到改善一期景區的項目和服務人員質量上。最后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景區的收入果然得到巨大改善。
06
結語
在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最先做的不應該是需找解決困難的答案,而是去花時間去問一問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嗎?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現在的主要目標是什么?這個困難是阻攔我們實現目標的主要因素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