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內容和用戶產生關系?這有三個策略
來源:一品內容官(微信號:content-officer)
作者:E馬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做內容營銷,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為別人提供有價值或者有意思的內容,比如賣化妝品的做個視頻教你怎么化妝,賣紅酒的開個品酒會普及下相關知識,人家覺得在這里能找到想要的東西,就自然會成為粉絲,效果比強行推銷要強很多倍。
但是比起生產內容,更重要的事情是讓內容和用戶產生聯結,否則也只能是做無用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個策略:如何讓內容和用戶產生關系?
策略一 將品牌和用戶的關系進行分級維護
品牌和用戶的關系往往分為:弱關系、泛關系、強關系這三類,他們之間需要提供的內容重點也不同。如圖:
品牌和受眾之間,什么樣的狀態算是弱關系呢?就是大家可能聽說過你,偶爾也會關注到,但因為信息不對稱沒有放在心上。對于這個圈層,內容營銷上要側重提供富于樂趣并可與他人分享的東西,打開隔閡,讓溝通順暢起來。
泛關系是指對方可能購買過自己的產品,是品牌的會員,大多數廣告或公關公司維護的都是這樣的關系。這時需要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激勵或服務,創造品牌和用戶能玩在一起的氛圍。比如餐廳為離店兩周的會員發放優惠券,邀請節日共度。
強關系往往是那些種子用戶、鐵粉,比如錘子、小米的發燒用戶。對于他們最重要的是產出一些有感染力的內容,號召一起做一件事,讓他們形成身份標簽的同時,幫助他們改變自己、別人、社會,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對品牌更加認同。
策略二 從四個方面來構建合適的內容
看微博、微信、頭條等的文章,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些內容更容易吸引人:人生苦短、夢想成真、心靈雞湯、基本常識、感動驚喜、小人物大英雄、各種攻略等……無一不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準備營銷內容也是如此,可以從以下四大版塊出發:
社交人格化
設立官方賬號時,取完昵稱后不妨給自己定個標簽,擁有擬人化的行為、脾氣,能讓品牌更容易融入基于關系和互動的社會化媒介溝通中,拉近和消費者的交互距離。
內容即食性
做內容無非是為了提高知名度、尋找存在感,那么娛樂、搞笑、競爭性的內容,能卷入更多的消費者。
社會化敘事
人人都愛“吃瓜”,尤其是有故事情節的。這時候要講好一個好故事,不管是溫情脈脈讓人感同身受,還是富有爭議讓人撕逼,或者奇爛無比讓人忍不住幫著改編,重要的不是故事的結果,而是要引發受眾一連串的情感投入。
娛樂性科普
我們喜歡娛樂,但有時候未免嫌它膚淺沒營養;我們尊重權威,卻又覺得過于復雜讓人望而卻步。實際上,受眾接受娛樂和專業內容往往是比較平衡的,對于品牌來說,把復雜的議題,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開來,更容易受歡迎。
策略三 認清目標 運營創造更多用戶參與機會
早期有預算我們就可以找電視、報紙、戶外大屏投放廣告,但是卻對接受的陌生人一無所知;后來社會化媒體盛行的時候,品牌可以通過瀏覽官網的 IP 、微博留言等看出來大概是哪些人;而現在可能更仰賴重點事件的認知和口碑等,這個時候營銷內容的策劃和運營就很重要,比如知乎通過線下活動鹽 club ,就能更明確地知道用戶之間的關系,怎么玩到一起。
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考慮清內容營銷的目標,是為了引發品牌的關注度,還是驅動購買等,然后分析消費者決策歷程,以及對營銷手段進行分類組合,找到一個能夠讓用戶和內容產生更多參與互動的創意機制。它可能不是一張海報、一個段子、一部 TVC ,而是蘊含在內容中幫助達到目標,更有創意的運營機制。
微信:一品內容官
ID:content-offic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