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玩手機,你到底是干啥的?” | 新媒體人的年終靈魂逼問
來源:新榜(微信號:newrankcn)
作者:張潔、二維醬
年關將至,全世界新媒體人都將面臨這么一個難題:過年回家親戚長輩問你是干嘛的,要怎么介紹?
新媒體畢竟是一個全新的行業,一切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生。尤其對年長的長輩們來說,自媒體、10w+、粉絲數、廣點通……大多還是陌生詞匯。
借榜妹某親戚的一句話說就是,好好的孩子大學畢業也不考公務員,成天捧個手機能有出息嘛?特別像新榜后臺時不時出現的同行留言:
要榜妹說,二蛋的 20 萬粉絲聽到可能會笑出眼淚。
不過,長輩們的問題還是要回答呀,今天,我們向身邊諸多新媒體人也拋出了這個問題。他們會機智接招,還是自暴自棄呢?(@名字+所在新媒體)
@盧俊,“真叫盧俊”
這是最大的痛苦,我說做地產的,他們一定認為我就是個中介,我一般說我做廣告的,聽上去高大上。他們追問,然后我就說給樓盤做策劃的,反正就不能說自己做營銷的,一說營銷,就說你是中介。
@Blake,“whatyouneed”
我會說我是做線上雜志的,他們比較好理解,我說像報紙。其實會有層次,先說是做新媒體的,看對方表情,不懂就往下解釋。不過我爸媽現在還會幫我解釋就是做廣告的。
@Nono,“國民老岳父公工作室”
我都說我開動物園的……真的,一邊說一邊打開照片給他們看。你看,我們公司的狗,貓……還有個寵物店。其實也看跟哪一輩的人吧,父母輩的人,好歹還知道微博微信,會簡單跟他們講解一下,但是再有老一輩的人基本上就不講了,像我們做萌寵,跟他們講寵物店這種事,他們還好理解一點。
@唐肖敏,“真實故事計劃”
去年過年爺爺奶奶問我工作,原本還準備說敲鍵盤,總覺得不夠通俗,于是統一回復:我是搞電腦的。爺爺奶奶很不滿意,不明白漂漂亮亮一孫女,怎么就由管理崗變成搞電腦的民工了。
@秦向前,“有馬體育”
體育新媒體,做體育視頻,體育報道給別人看。怎么賺錢呢,有一大波用戶,相當于自己的一塊地。有人是放羊的,有的人是砍柴的,我們得一邊放羊,一邊砍柴,自給自足。
@搖鈴鐺,“搖鈴鐺”
爸媽還好,現在親戚都懷疑我販毒。我不管怎么跟他們解釋,都不能理解為什么公眾號能賺到(這么多)錢。所以我現在準備不解釋了,直接說我販毒,免得人家猜我在賣淫……
還有個賣水果的遠房舅舅問我,看你公眾號可以接廣告,能不能幫我發一個?我不讓你吃虧,給你 500 塊錢夠了吧?我說太多了太多了!我不賺親戚錢!
怎么說呢,反正我爸媽天天在外面炫耀我給他們買了房子,我真的沒辦法解釋我錢哪來的。如果不是直屬親戚,一般他們都解釋是搞網絡文學的,然后大家就會恍然大悟的說我知道痞子蔡……
@王左中右,“王左中右”
寫文章,做廣告。他們都看我寫的東西,所以都懂。
@傅踢踢,“傅踢踢”
強行介紹的話就是寫字的,“你們就當是作家吧”,因為你說別的他們有限的職業詞典里沒有對應,比如你說自由職業,他們覺得哦,低保戶吧。
@灰鴿,“灰鴿叔叔”
“灰鴿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做內容量化孵化學和全渠道傳播研究的,順便進行一些導向型的分析與引導工作,推動品牌的認知躍遷和受眾群基量提升。”
“說人話。”“就是制作節目和做公號的,順便也幫客戶代運維公眾號。”
@李小黑,自媒體人
我是從事國際信息傳達事業的新聞工作者,工作內容涉及多方面國家保密協議,薪資不到百萬,大部分為死期和期權,福利供吃供住,也就是一般吧,在北京活下去也挺難的,現在一心都在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社會價值上,也沒考慮過買車買房,畢竟那個并不是最難的問題,阿姨還有什么要問的么??
@南璋,“飛鳥聽聽”小程序
我會說自己是網上算命的,算熱點的命。
@院長,“吐槽電影院”
哈哈我爸媽知道我在做公眾號,不過他們不懂具體的東西,只會說有多少粉絲,有一百萬人關注之類的。一般我就默默不說話,讓我爸媽安靜地裝逼。還有一點,因為我做影視相關嘛,所以和明星接觸,采訪或合照的機會比較多,所以我爸媽有時會簡略說我在做記者,采訪明星的。我就負責默認…這樣他們比較好懂。
@徐真誠,“掌上珠海”
因為我扎了個小辮子,朋友們都說我像是搞藝術的,后來親戚長輩問到,我也就開玩笑說我是搞藝術的,問具體哪方面,我就說是人文方面的,拍拍照寫點東西,記錄一下珠海的發展。
@烏云裝扮者,“烏云裝扮者”
因為我不是全職的博主,還要帶團隊,所以我會跟他們說是做媒體的。
@安迪,“咪蒙”
傳媒行業,不會再多講了,因為她們不知道那是啥,我就會說對接客戶,做老板的助理,啥都干。反正跟家里人說的話都是按照通俗的來說,因為我特別怕親戚朋友追問。
我不太喜歡跟親戚朋友炫耀自己的工作。比較喜歡他們說“天哪,你這樣在北京很辛苦吧,不要太勞累,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給你介紹工作”,然后我就會說“好的好的,我會繼續努力”,然后終結話題。
@三表,“三表龍門陣”
我是個藝人,在北京有車有房有女朋友有人巴結有人抬愛,心情好就馬上結婚了,下面我要問你了。
@吳懟懟,“吳懟懟”
做自媒體的,不上班打工了,做的東西都是自己的,累很多,賺得也多,因為公司“剝削”少了。事實上已經和他們這么講了,他們挺理解的,天天幫我轉發……
@小新,自媒體人
玩手機的,哈哈哈,如果追問我一般都會說,我是記者,天天寫稿,他們就不會問了。(也有人問,那你上過新聞聯播嗎?上過焦點訪談嗎?)
@Micky,“聯合國”
各國吵架,我們搭臺助威的。開會所的,有五大股東。看你不爽,還能召集一些爪牙去你家維穩。
@易老板,“櫻桃畫報”
我從小就是一個任性少年,不和親戚長輩多聊天。然后一畢業很快就結婚生孩子了,他們也沒什么可問的。而且我會“嗯”“挺好的”“還可以”“同學約我打牌我先走了”以及“哈哈哈哈啊哈哈哈”的社會笑,所以過年回家好像沒感覺有什么社交壓力。
@羅睿,“潮人小羅”
玩快手的,他們只知道快手。快手錄點段子啥的,基本對面都秒懂,要說自媒體啥的得講一天。
@黃要武,“生活散文詩”
發微信朋友圈那種長長的,很多圖片和文字的那種。如果追問就掏出手機跟他們比劃比劃,最終的結果是長輩們說好好的娃怎么傻呢,講半天都看不懂……
@戎爭俠,自媒體人
還記得你們平時看的養生鏈接不?我就是他同行。
@王發光,“藝伙·798手繪網”
哈哈每次都被問吃癟,直接回答電腦打字員。然后人家問一天打多少字呀?是不是就跟在網吧上網差不多?然后我就找理由離開了,抽根煙冷靜一下。
@小北,“小北”
就說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認真的。
@刺猬,新媒體運營
我一般說我是搞互聯網的,現在是新媒體,做產品運營的。然后他們就說:哦哦,產品運營啊~嘶~(思索這是個什么玩意兒中),嗯,還挺不錯的吧。話題就結束了。所以他們至今還是不明白我是干啥的,或者在親戚之間流傳著多個不同的版本。有時候干脆直接說,我是做文字編程的。(畢竟我戴著眼鏡,又是學中文的)
@秦環宇,有贊商城
平常手機不離手,然而母上大人就是認為我就一玩手機的,逃避家務的,還把玩手機說成是工作,估計是解釋不了了。
@烏鴉,“烏鴉電影院”
是這樣,我這個年紀,已經過了和親戚家人互懟的階段,也放棄了硬要去讓家人理解的階段,而且還會盡量讓他們少操心少擔心,所以我會說:我的工作是,為中國電影市場做宣傳,在互聯網上傳播正能量,為共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話說,我們還找到了開頭那張截圖中的自媒體人二蛋,他在那條留言中只回復了一個微笑的表情,但當我們追問具體會怎么回答的時候,他告訴我們:
很難解釋啊,說了他們又聽不懂,只會認為你是不務正業啊,在網上騙人的。很多年齡大的都是認為在網上賺錢都是騙人的,網絡傳銷啊什么的。
這個問題的唯一解決辦法,給他們看你這一年賺的六位數人民幣。
如果能直接上工資卡,自然也算是一種模范答案。
不過,對于真正關心你的長輩來說,最重要的其實也不是答案了,而是向你的海面丟出一顆想要了解你的心,希望得到一個回應的漣漪而已。
掃二維碼關注原作者微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