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熟女av人妻一区二区三四区,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在线av,美脚パンスト女教师在线观看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舉報 2018-03-19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作者:doriskeke

去年年初我和我老公先后從硅谷回到了北京,開始了“雙創夫婦”的生活,時隔今日掐指一算,竟然已經快一年了。

我宣布回國的時候(《我為什么放棄美國綠卡回北京吸霧霾?》),清晰的記得的讀者群出現了兩派,在對我的人生規劃爭論…………我想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一派賭我1年內就會辭職逃回美國,說無法理解,為什么會從美國馬云家辭職,加入這么一個“低頻”又“小眾”的 APP 公司做市場總監。另一派說趁著年輕嘗試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共享衣櫥這個事就看怎么營銷,未來有很多空間。聰明人到哪里吃不開?差點沒雙方各自下注開賭了。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當時我把老公留在了美國自己含淚先回來的,飛回北京的時候,我連北京的住宿都沒找好,就直接入職了,結果迎面而來的王府井的灰噴了我一臉,加上賓館下層的卡拉 OK 響聲,讓我瞬間幻滅當下就想回美國。

但是想起這兩派的賭局我忍了。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距今回國快1年,這1年來很多人在后臺或見面都會問我,美國海歸,在北京創業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衣二三怎么樣?回國過的好嗎?后悔嗎?

這兩個問題快聽吐了,其實很難回答上來,我也遲遲沒有動筆寫,因為時間太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往往有些片面。

海歸必然迎來至少三個階段:甜蜜期、掙扎期、平穩期。在前兩個階段說任何的結論都是不負責任的。第一個階段說出來的必然都是好話……剛開始回國的海歸前兩個月必定覺得祖國各種便利,職場從白人到了全是講中文的華人。可是接下來就會進入一個緩慢但漸漸痛苦的掙扎期,這時候一張嘴就是一肚子的苦水,啥都想抱怨,空氣不好,工作時間長,全民賺錢導向勢利眼,等等。

好不容易步入了暫時平穩期的我,這才敢抬起頭,寫下這篇文章,記錄這段精彩的日子。

那么就讓我把這段故事,從頭說起。


一篇公眾號文章打開了機遇的大門

在美國的時候,很多人都有考慮回國,但是始終在等一個“合(bu)適(kui)的機會”。人在美國,怎么找到中國的機會呢?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故事要追溯到2016年我寫的第一篇MK文章(《在紐約MK做新媒體經理教會我的事》)時,后臺就有了一個叫 Michael Wang 的人的留言。

他說看了我的文章很欣賞,他之前是 KKR 的,現在在 IDG 做投資,希望能和我交個朋友。我看他背景不錯,就欣然答應了,并和他成為了朋友。當時我也沒想到,后來他就會變成了我的伯樂。

Michael Wang
當時江湖人稱京城四少之一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后來和 Michael 幾次見面聊天中得知,他正在做一個很難的決定:他在考慮是否要從 IDG 辭職去一家他剛剛投資的創業公司,衣二三。當時的衣二三才剛剛完成A輪融資,我當然是沒聽說過。

在喝酒時,他問我覺得他應該不應該加入?他跟我大致介紹了下衣二三的概念:平臺上的衣服都可以租,每次三件,穿完再換下三件,然后拿出了 APP 給我看了上面的衣服,我看了一眼竟然都是我平時穿的牌子。

我問: CEO 怎么樣?

他說: CEO 非常的開明,是一個很厲害的女性。很多人做這行都有些猶豫,而她是最有決心的一個。

我說:你應該去啊,多好的一個想法啊,而且你從投資去做實業,就算做失敗了回到投資界也應該更有判斷力吧。

他說:所有的朋友里只有你是推薦我去的,其他人都不看好。

我說:我自己都想加入了,這簡直是把我之前所有互聯網+時尚的背景完美結合的公司啊。

于是就這樣,我把他勸進了衣二三做 COO ,幾個月后他就來找我,他來勸我做 CMO 。我們在電話里說了很多衣二三可以做的想法,說的兩個人都嗨了。這就是我和衣二三緣分的開始。后來Michael經常會提到當年的這個決定,始終覺得十分感慨。

很快我就在一次出差時去參觀了衣二三拜訪了 CEO 劉夢媛,她和 Michael 一起熱情地出現,像朋友一樣的跟我聊天。親耳聽到她說的愿景,了解了她的性格,真的覺得很激動。想想在美國支付寶整天為了做商戶補貼和談判商戶煩惱,而在衣二三能將時尚真真切切帶給用戶,我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勁。

2016年杭州出差第一次嘗試衣二三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激情澎湃后 CEO 夢媛留下了一句話給我:“如果明天睡醒后,發現激情猶在,那就不要猶豫加入我們吧”。

CEO 夢媛本尊
充滿了親和力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第二天睡醒以后激情還在,但多了一些理智。

當時還是2015年,我在 App Store 搜了下衣二三,竟然沒搜到,只能從網站里才找得到。我突然有些謹慎了起來。想起我在美國這么多年待下來了,而在阿里也已經開始申請了綠卡,為了這么一個 App Store 都搜不到的 APP 回國嗎?這公司早期也許更需要的是產品體驗,我市場發力還早不如觀察一段時間。

于是就婉拒了。夢媛說,好可惜,那你可以為衣二三寫一篇微信推廣嗎?我心里一邊感嘆著 CEO 的商務情商一邊答應并寫下了軟廣《中美碧池對比報告》

后來我才得知,我這篇文章也打開了衣二三大號推廣的開端。

當時邀請我的朋友Lucia
@當下頻道,做的視頻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約過一年的時間,機緣巧合,夢媛來美國時又來找我,說起我的那篇文章她說了一句“覺得你是那種能往高拔的時候又能往下撈一把的人”。我當時暗暗叫絕,此人不僅能再短時間觀察到我的特長,并用極高的方式表達得我聽的極其舒服,這情商無人能及,手下之人必為她賣命。

當時碰巧也是我做支付寶美國市場頗感乏力之時,早就想要回歸中國市場做點有趣的。當時觀察了衣二三有一年,看到他們從 A 輪走向B輪,看到從自己壓貨到開始分成,從租衣加上了可以買下手上的衣盒,的確一步步有實現他們直接跟我說的展望,也覺得衣二三市場發力的火候到了,于是一拍腦袋,決定回國,也有了當時的那篇《我為什么放棄美國綠卡回北京吸霧霾?》

2017年再次嘗試衣二三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所以,加入衣二三因為我的公眾號。在這個個人媒體自由的時代,只要你肯寫,就會有人看到,好的內容自然會被各種轉載和轉發,并沒有什么“金子不會發光”的事。

這里要再次鼓勵大家,要懂得自己做自己的“內容營銷”,把自己的干貨說出來必然會吸引到對你感興趣的人。特別是在美國想要回國的人才,完全可以在知乎、微信公眾號、或者我的中美營銷圈里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吸引到國內正在苦苦尋找人才的老板們。所謂內容營銷,就是讓別人找到你。

回頭看,我選擇衣二三的原因也主要是因為夢媛和 Michael :去哪個公司都肯定會有很多問題和困難,但是要選擇一個和你理念想通,有胸懷愿意聆聽,而且懂得欣賞你的才華的 CEO ,所有事情都會半事功倍,而再難再煩,能和CEO保持透明的溝通就好,這和選人生伴侶并無不同。



美國中年互聯網到北京青年時尚互聯網

之前在美國阿里總部辦公的時候,美國人和中國人的比例對半開,年齡大多在30-40歲,而在支付寶主要則都在35歲以上,許多人都是在美國支付行業的大佬, PayPal 、亞馬遜、 FirstData 等出來的產品技術精英。而經常出差回杭州的支付寶總部也都年齡偏高,多為淘系或者老阿里人。中美的文化是有差別的,杭州更多的是一股濃烈的阿里氣息,運營思維導向很強,美國則是有一種PayPal人的感覺,非常懂談判,舉手投足每天都有一種高手過招的感覺。

進衣二三的第一天,就撲面而來的是一種 LGBT 的氣息。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公司整體非常的年輕,多為90后,連我都算是一個老菜皮了。公司一半是時尚、零售公司來的,一半是互聯網北京來的,所以是互聯網+時尚的結合體。這不經讓我想起 Farfetch CEO 在2015年曾說過他對公司的構想:公司需要一半時尚創意人才,一半科技互聯網人才。

Barnard 回來的@ Fencoco

留美10年回國,從支付寶跳到衣二三做市場總監,我賭對了嗎?

我們公司應該是互聯網圈最 LGBT 友好的公司了,也是對女性最友好的互聯網公司,比如我們這層直男基本就一個。

有一次在新人介紹會上還有個設計說:大家好,我的性別女,愛好女。大家都被她的直接欽佩的五體投地。

買手團隊

9.jpg

衣二三的業務非常的復雜。在平時的電商基礎上又帶了會員體系,在平時電商物流的基礎上又需要運營逆向物流,在后端供貨的基礎上還要增加洗護消毒環節,同時需要強大的客服團隊去做會員服務,所以整一條鏈路非常考驗公司的運營能力。

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公司就像是一個接力賽,市場是第一棒,運營第二棒,產品技術第三棒,然后后面還有貨品、物流、清洗、逆向物流、客服等等,沒有一環是能夠放松的。

衣二三的公司文化有點像接地氣版的 MK+ 支付寶,像MK一樣大家都熱愛創意、時尚,但又不像古典時尚行業那么的浮躁虛榮。像阿里支付寶那樣的踏踏實實,互聯網運營,但又骨子里有一種對生活方式的熱愛和情懷。最可貴的是這個公司非常純粹,純粹到撕逼都是直接指著鼻子罵的。

公司基本沒有階層,我手下的95年小妹還會舉起手對著 COO (我們的Micheal Wang先生)說:你先等下,讓我把話說完......而 COO 會對我笑著說,這姑娘好,敢于撕逼,我欣賞。我們公司畢業的職員有時候會說衣二三就像一個象牙塔,有時候都讓我忘了職場是可以陰暗的。

我們公司也有很多奇葩,有文案能力比我更強的天馬行空的產品老大,也有看起來像95后其實為85后酷似從小喂紅牛長大的運營 lead ,還有很多戲精奇葩都在我團隊……

前方高能

10.jpg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加入衣二三后發現市場團隊基本沒人了,需要重新搭建團隊。然而 KPI 在腦袋上掛著。CEO 笑著跟我說,你看,前期增長緩慢,后面要爆發式增長了哦,每個月都是有拉新指標的哦~

怎么我一進來就要爆發式增長了呢......

11.jpg

說實話其實我之前也沒有帶過一整個公司市場團隊,背全公司的拉新業務指標。面對面前如山高的目標我的心情是很糾結,焦慮的同時也充滿了興奮,我一直記得我的支付寶的總監曾對我說過:你年紀小,就應該放手一搏。

那,就放手一搏吧!

當時夢媛和 Michael 對我說,最重要的就是招人,招好的人。搭建團隊的確是最難的一關,我在《面試指南 | 中美面試百人后的總結》提到過,人才真心難找。

費勁千辛萬苦,我招到了一群牛逼的妖魔鬼怪:


12.jpg

我的確發現,招好了人,就成功了60%,接下來20%給他們足夠的空間,20%帶對方向。

我們背后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 M 戲精本精(右5的有戲的小姐姐)。M原本夢想是做導演,是一個一分鐘都沒法安穩坐在位置上還動不動會暴走的小姐姐,2年前為衣二三做了一個《總是不斷嘗試》的視頻,第一次想加入甲方做點事。

她來我們辦公室的時候她的奇裝異服和滿口江湖套路,讓我仿佛想起了我在美國大學時的同學。

她每日的著裝大概是這樣的

14.jpg

當時我心中就打鼓,這么一個女生我該錄還是不錄呢,我降不降的住她呢?用得好就是一個孫悟空,用不好就大鬧天宮啊。但是最后我把她錄了,我相信要能成事就必須用奇才,也是對我自己的管理的一個考驗。后來,我和她的故事也可以寫成一篇射雕英雄傳了(她就是那只雕)。她也從剛開始的“乙方思維”慢慢轉變成一個甲方管理層。

或者左四的貴婦 K ,我還沒回國的時候, K 就已經得知消息并在中美營銷圈里告訴我她想加入衣二三了:

1521430200522991.jpg

回國后她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我們辦公室,給我做了三版市場規劃,讓我感動得不招她都不太好意思了。K 放棄了本來要去美國交換的機會,也同樣拋棄了去美國讀研究生的老公,決定留在北京加入衣二三。K 原本并不熟悉互聯網,在快消行業經常使用 Retainer Agency ,用她的話來說,來了互聯網公司,什么都要自己做,反而學會了更多。

還有我們的好姐妹明星經紀人S,剛畢業的95后達人投放天才少女,滴滴來的捷哥等等。我們一起闖過了許多難關,做了我的職場秘密武器,用舊衣做了貓窩,開辟衣二三的新增長天地。

我們這個業務做好不簡單:品牌認知度低,市場教育難,預算也不多。要想做好品牌,同時又能快速增長,面臨重重挑戰。

我把市場拉新分成了兩個團隊:拉新團隊和品牌團隊。品牌團隊一心想能引爆的創意和好玩的活動。拉新團隊思考流量紅利渠道和轉化優化的方式。一邊是創意一邊是科學。這是我在看了前兩家公司得出的結論,讓創意的人想拉新只會變成行貨,讓運營的人想創意會變成不倫不類,必須兩者分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雖然我經常會在兩者之間精神分裂。

20.jpg

我一直忘不掉當初我在MK的時候Farryn的團隊的感覺:有激情、對市場快速反應、敢于去爭取,就像我在《在紐約MK做新媒體經理教會我的事》提到的那樣。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團隊能夠像我們當初一樣,有覺得自己的創意不會被磨滅而去推動的勇氣,有覺得自己就是公司CEO的擔當,真心喜歡學習最新玩法并去行動。

21.jpg

管理團隊我的理念是作為領導者,是能夠幫助下屬鋪路,而不是自己把事都做了。我們要制造一個好的氣氛和空間,給予讓新的 idea 萌發的空間,不應該扼殺在搖籃里,把每個人的最好的一面帶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盡可能的鼓勵團隊去敢于想新的創意,并鼓勵她們去嘗試,去擔任更多的責任。如果市場團隊被壓抑或獨裁,是絕對做不出動人的創意的。

歡迎關注我的抖音
看我們的戲精日常

22.jpg

我也不喜歡拿出領導的樣子,我們每月一次團建,有時候還會來我家一起腦爆如何拉新到深夜,也會一起去汗蒸互相踩背,或是唱K跳舞到發瘋。

被搶了 C 位的我……

23.jpg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好了兵互相信任的話,再難的仗也不再難打。我們在一起,做了行業不敢做的爭議廣告,我們發起了新的環保革命,我們快速推出租衣小程序,我們是早起迅速上抖音的品牌等等等等。

同時,進了衣二三以后,我的思維也從原來的品牌導向增加了增長導向(雖然經常我會在兩種思維中進入精分)。

感受最深的是,在增長這件事情上,也和許多公司做增長的聊過,和范冰聊過,很明顯的看到中美增長理念的差距:美國往往會把增長分成幾大部分: Acquisition (獲客),  on-boarding (注冊/激活到付費轉化),  retention (留存),  referral (老帶新)等等,每個版塊甚至都會有相應的產品、技術和UX設計,而中國的增長往往就指的是運營裂變,分銷,病毒式轉發等等。其它的都歸為一個大產品下面,相對非常混亂,很多公司與其說是會增長,不如說是踩對了風口。

這一年很幸運,試了許多渠道、很多方式,做了小程序,很多個 AB test ,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渠道,包括我的老東家支付寶,達到了幾十倍的增長,也陪伴公司從B輪到了C輪,讓我深深感到人生就是一個故事線,現在的生活就像是把我支付寶、 MK 、聯合利華的人生串聯了起來,發出了新的動力。

24.jpg


但是公司還有許多要改善的地方,無論從增長還是從體驗,我們都希望盡力能做到更好。所有渠道都會越用越爛,流量越來越貴。如何獲取有價值的流量,和盡量大的增加轉化是所有公司面對的命題。市場上知名的增長手段就擺在那,如何 adapt 和快速切換成衣二三的方式,就是我們要做的事。從體驗方面,如何能突破共享衣櫥的門檻,讓大家用的舒心放心,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方向。

關于做營銷、增長的經驗和感想,我會以后在我的公眾號還有中美營銷圈慢慢說。現在能總結的幾點感受是:

1.不要畏懼招牛人,奇人,但是關鍵是要用對人。但牛人不是仙人,不可能一個人赤手空拳完成所有的任務。牛人也是普通人,給牛人他需要的裝備和配置去打仗,但不要把牛人當仙人使用,他不是無所不能的。

2.團隊最重要的是向心力。如果軍心喪失,再厲害的人也別想發揮作用。但如果軍心團結和穩定,就算是無經驗的小白依然可以打出漂亮的仗。

3.作為一個負責人,就是一個戰隊的率領,必須做到任務拆解,并讓團隊的每個人的目標盡可能的細節和明確化。并且連接起來就是最后任務的完成,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都明確方向和戰略。

4.不要斥責失敗,不要斥責勇氣和創意,鼓勵創意,鼓勵嘗試,鼓勵透明溝通,但是要復盤失敗點總結出改善的原則和并主動去帶頭執行,避免 passive  aggressiveness ,避免恐懼失敗而不敢嘗試。

5.管理層放權,盡可能的想辦法做到自己不做事,去“偷懶”,留下時間來想管理,想每個人的權利分配和目標是否明確,想戰略,和外界高手切磋,知道最新紅利和玩法。

6.科學的去迭代,不要嘗試了一步就放棄,心里有一個迭代的 end goal (最終目標)和時間點,并清除劃出在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迭代,以及何時選擇放棄。

7.優化和改善用戶體驗是永遠不能放下的目標。(求不在我的公眾號后臺把我當客服用)


回國后的一些挫折和挑戰

感謝阿里巴巴,讓我在從 MK 去支付寶的時候,已經受到過了足夠的文化沖擊,以至于我早就已經本土化了。我并沒有像一些海歸不接地氣,我甚至還練了一口北京腔。

但還是不免遇到了許多的沮喪和沖擊。

但在這順利的故事背后,還有無數的艱辛和不適是說不出口的,剛開始回來前3個月,滿心歡喜。但是3個月后,就是一種緩慢的郁悶感。在這種郁悶感籠罩的時候,自己是很難說出來的。我甚至有段時間覺得自己是抑郁了。

25.jpg

現在回頭看,痛苦來源主要有幾點:

1. 工作永遠大于個人和家庭的社會文化:工作是996,甚至007,回到家已經是深夜。周末休息一天又是新的一周。忙不停蹄的我沒有時間停下來,整日更多的是在一種焦慮里。再看看我的老公(我的老公后來也回國了),比我的時間更少,而最悲慘的就是我大周的時候他小周,簡直就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從之前加州周末一起玩山玩水一起烹飪的日子,變成了現在日夜不見的生活,一度讓我開始懷疑回國到底是為什么。有一段時間,我甚至開始對婚姻產生了恐懼。這個故事以后再說……

2.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中國策略:我阿里巴巴 HR 同事 Jerry Hu 在 Linkedin 上提到,許多硅谷海歸被中國公司寄于很大希望來領導從零到一的項目,然后知名的FLAG公司所有的項目都是提前計劃,并有一個嚴謹的規劃,而到了國內的海歸面對毫無建議、規劃和策略的中國領導層,感到非常不習慣,并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適應。然而很多海歸不明白的是,中國的策略就是人海戰術,先上車再補票,哪有紅利直接沖,試對一個方向滿盤就可以贏。這個對原本在美國所有系統都很成熟完善,分工明確的海歸來說,內心是崩潰的。這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沖擊,很多時候覺得沒有體系。

3. 回國后沒有朋友,只有資源整合:沒有朋友,見面遇到朋友就問是哪家公司的,接下來就開始要資源整合了。年紀越大越難交心,在商場上更難,最難的就是經常還要被銷售追。

4. 金錢和名利為上的價值觀:一次在上海見老友,原本想一起訴苦討論展望下人生,對方卻三句不離自己投資的企業,買的房子和辦婚禮花的錢,想想五年前對方還是個喜歡討論詩和遠方的才子,今日卻變得如此田地,只能嘆息。

27.jpg

前兩天有一篇《為什么回國后我這么害怕變成“社會底層”》火了,很多海歸默默地轉發了,這種郁悶的感覺很多海歸都會有,經常有種孤寂的感覺和價值觀被打破的沖擊,有一種身不由己的悲痛感。

我們該如何選?斥責和逃避這些社會規則讓我們看起來像個逃避現實不接地氣的弱者,適者又會被扣“回國就變了,不敢相信這人是在美國待過”的帽子,哈哈。

我?我抑郁過,但最后我選擇做一個任性的接地氣的適者。回國就該接受國內的玩法,但在關鍵的時刻有自己心里的堅持。

回到我的標題問題:回國,放棄了安穩的馬爸爸的美國懷抱,我賭對了嗎?后悔嗎?

我的回答是:后悔,但又不后悔。后悔因為我沒有預料到失去了很多本來有的生活上的平衡和追求(例如和家人的時間、自己興趣愛好的時間、給自己的時間),不后悔因為回國我得到了我想在年輕時得到的體驗和挑戰,如果我繼續待在美國養老我會更后悔。

很多在中國的人覺得 Life is elsewhere  (生活在別處)。但是沒有哪處的生活是最好的,美國有歧視、有天花板,好山好水好寂寞,美國的政治更加復雜。我們選擇了回國,不該只是選擇了充滿機會的大地,也應該明白選擇的是接受回國的痛苦:入鄉隨俗,適者能生存,在這好臟好亂好快活的大地上快速上車。我們用這種痛苦,交換在中國這個大地上突破自己在泥濘中前行的體驗。

每一天都會有坑出現,但也會有奇跡發生。

再說了,在這個越來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都應該是全球公民,行走自由,在哪里生活都不是一個定量,而完全可以是全球居住,又何必在意那么多呢?該冒險的時候就回國來探險,想享受文化氣息的時候再出去罷。有面前的茍且,也可以擁有詩和遠方,更況且在中國面前的茍且還有處處生機。

未來的事,誰知道呢?享受今天的每一步旅程,讓每一天都過得值得。Make it count.


微信公眾號:doriskeke(ID:doriskerundong)
keke.pn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澜沧| 申扎县| 绥宁县| 岐山县| 澎湖县| 陈巴尔虎旗| 奎屯市| 洪江市| 思茅市| 永清县| 甘孜县| 漠河县| 罗平县| 富裕县| 内乡县| 康马县| 股票| 诸暨市| 陆川县| 翼城县| 泗阳县| 柳林县| 武定县| 中江县| 茶陵县| 霍州市| 拜城县| 江川县| 龙胜| 九寨沟县| 宁德市| 雷波县| 商南县| 革吉县| 广河县| 汾西县| 县级市| 黎平县| 博湖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