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000到估值數億:畢業后最關鍵的5年,她只做好了這一件事
作者:kikis,來源: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
編者按:
院院是饅頭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新媒體老師,6年時間,從月薪4000成長為估值數億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院院曾因策劃活動流量太大,搞垮過16次服務器,做過三次成功的冷啟動,把饅頭商學院媒體矩陣,從0做到100萬。
現在,她還是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教培中心新媒體證書班老師,為首都機場、廣電總局、上汽集團等知名企事業單位提供企業內訓。
她身上沒有屌絲逆襲的雞湯故事,她能走到今天,用她的話說,是因為每一步都積極主動,從不被自己設限。以下是她的成長自白。
?01
?我是2010年進的金山,作為一個實習生,在剛進去的第三個月,我就把金山的服務器搞垮了。
當時是金山詞霸在做一個新的BBS,需要從PC端持續導流量。于是我便主動請纓,接手了一個彈窗廣告的任務。
這是我第一次策劃活動,我熬了個通宵,一口氣寫了3個活動方案,沒想到第二天就通過了!
活動結果也相當讓人驚喜,吸引了幾十萬人同時點擊,比平時整整超出了7倍!最意外的是,由于流量過大,金山服務器承載不住,崩潰了!
那天,我們的CEO就認識了我,一個剛來3個月就搞垮服務器的實習生!
別人都羨慕我一戰成名,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被罵哭之后憋著一口氣。
我剛來金山的第一個月,因為發郵件沒署名,就被隔壁部門總監大罵一頓。和每個職場新人一樣,我當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受不了被罵而哭紅了眼。
我哭,是因為我很難容忍自己犯這種低級錯誤。于是我默默攥緊拳頭,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讓所有人對我刮目相看。
大概就是憋著這股勁,本來是做小編的我,開始不再滿足每天轉載文章,而是積極主動尋找機會做出成績,那個彈窗廣告,其實就是我看到別的部門做得很嗨,主動申請而來的。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有個詞叫逆商,考驗的是人在逆境時的觸底反彈能力。你越能扛得住壓力,你就越有機會跳的更高。
我想,當時我被罵哭憋著的那股勁,就是逆商。
02
2011年,微博剛剛起勢,用戶數從6000萬漲到近2億。很多企業剛剛開始重視微博營銷,但做得好的并沒有幾個。
而當時的金山詞霸,很多人都去了小米,公司里幾乎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老板當時也懷孕了,經常開玩笑說我們是“老弱病殘孕”組合。
而我當時在金山剛轉正,就負責微博運營。不僅沒有人帶我,就連懂微博的人也沒有幾個。我就自己研究怎么寫文案、發微博,抱著一本《廣告文案》,每天研究,拿筆手抄過好多遍。我還給學著別人做人格化,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小詞。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別好。
為了給自己漲粉,我開始盯上了我們公司那幾個大佬的微博,包括雷軍、黎萬強、王欣,他們的粉絲加起來有幾百萬。
別的新人都是怕老板躲著老板走,但我偏偏就是讓老板幫我干活。每次詞霸有大活動,我都會挨著給他們發私信,請他們幫忙轉發。
雷軍雷總通常答應的很爽快,一句好的,就馬上轉,黎萬強黎總會更感性一些,通常還會回復我一些表揚的話。欣姐作為詞霸CEO,則經常被我在微博里調侃,叫她王阿姨。
黎萬強黎總不僅感性,還會額外給我加獎品。
這樣發過幾次后,幾乎公司所有人都知道金山詞霸有個人叫小詞,我運營的微博粉絲數也蹭蹭的漲。
有朋友說我膽子挺大的,一個剛去公司沒多久的小員工,就敢直接讓大老板幫忙“干活”。
可是,在我心里,讓用戶滿意和把眼前的事做到100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老板怎么想我,同事怎么看我,別人做得怎么樣,都很難干擾到我。
抱著這樣的做事信念, 我在金山只做了兩年,就從實習小編升到了市場品牌部主管,年終的時候,還被領導破格點名,參加了由雷總主持的名額不多的金山中高管大會。
后來,經常有新入職的小朋友問我,如何像我一樣,初入職場就能做出成績?遺憾的是,根本沒有捷徑。如果說存在這樣一種技巧,我覺得那就是腳踏實地、專心致志的能力。
你必須堅信,任何問題都有一個解決辦法。而你的任務就是找出解決辦法,無論這一概率是十分之九,還是千分之一,你的任務始終不變。
03
離開金山的時候,金山詞霸微博+微信已經快100萬用戶了。然而,新的挑戰又來了。
2014年,王欣創辦饅頭商學院,我跟著她從金山出來,從新媒體小編做起。開始做饅頭的時候,我們什么都沒有。和BBS以及微博的時代不同,微信時代來了,而我們連自己的公眾號都沒有,怎么去找用戶呢?
和當時做金山詞霸的微博一樣,我覺得我必須要跟上時代開始做微信。我就注冊了一個公眾號,把周圍的互聯網朋友全部掃一遍,才有了500個粉絲。
起初,我并不知道怎么做微信。內容也只會發一些公司動態,發完了在朋友圈各種求轉發,一陣激動,覺得這篇肯定10w+,結果閱讀量只有30。
我很郁悶,到底要怎么才能引來粉絲?于是,我又想起了當年我在金山用的那招大佬效應。
我看到朋友圈搞英語培訓的朋友,正在用微信群上課,效果不錯。于是我也照搬過來,請了一些互聯網行業的大牛做分享,那時候BAT大牛分享在圈里仍是稀有資源,靠著他們的流量,一晚上就漲粉四五千。
那是饅頭第一次漲這么多粉,欣姐很興奮,馬上開會改KPI,當月目標一下從1萬改到10萬。我真的很崩潰,心里狂翻白眼,感覺一個KPI完成了還沒來得及吃火鍋慶祝,馬上更重的KPI就來了。
順著之前成功的思路,只要我能找到更多的KOL,就能起更大的量。但因為當時課程免費,很多導師都不愿意來。
我就去找了之前趕集網的社會化營銷總監關克,雖然他和饅頭關系很好,但是他也一直拒絕我,我就每天都去求他,“關叔你要是不幫我,我就要被開除了”。整整求了一個星期,關叔被我纏得沒法了,終于松口答應。
結果那次課程,我們一共吸引了8000人參加報名。
關叔現在朋友圈的封面還是在饅頭線下課時的學員合照。
沒粉絲的時候,我發愁,粉絲突然太多我也發愁。因為當時饅頭連在線上課系統都沒有,老師只能在群里發語音+PPT,但是8000人,20個群,導師沒法同步分享。
我就和另一個同事想了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同時拿著好幾個手機轉錄,經常蹲在公司的角落里,忙到凌晨一兩點。
就這樣,饅頭的微信群分享越做越大,相應的,微信粉絲不到一個月漲了七八萬,我們的技術也跟著開發了在線直播系統,每次講課平均都有四五千人同時在線。
在一次活動中,我和李叫獸一起分享文案干貨。那時,他寫了月薪3000和月薪3w的文案人的區別,剛剛開始走紅,并且人也非常nice。我又嗅到了大佬效應的前兆,馬上發微信邀請他來饅頭分享。
也是因為那次分享,我正式給微信群分享的形式起了個名字叫“饅頭微課”,結果那次報名一下就報了5萬人,我再次搞掛了我們的服務器,微課這個形式也開始風靡全網。
一直到現在,我都經常給我們的團隊定目標,那就是搞垮服務器。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市場人或者新媒體人最牛x閃閃的表現。
04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做一個老師,因為我不是一個耐心很足的人。但現在我教過的學員已經有1萬多個,其中不乏來自騰訊、鳳凰、網易這樣的大公司的同學。還有很多同學因為上了我的課,從原來的幾十閱讀漲到幾萬閱讀。
看著那些被10w+、漲粉逼得團團轉的同學,我太能了解他們的心情了。因為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不管是在課里還是在課外,我一直都告訴大家,新媒體這個崗位很有前途。只要你做的好,未來你也能當上CEO。
我記得在我還是小編的時候,欣姐就拉著我做過一次職業規劃,她告訴我,一個不懂營銷和技術的新媒體運營不是一個好內容,而我的發展方向就是“雜”。
這個字對應的,就是綜合能力強。
后來欣姐在內部推行輪值CEO制度,我第一個報名,當了一把老板癮。當我從一個新媒體主管跳出來的時候,我再也不局限在閱讀、漲粉,我開始關注整個公司的經營,開始思考,我做的公眾號,除了流量,還可以給公司帶來什么?
帶著這個問題,我做了一篇課程推廣的文章,結果不到半天,沒有任何推廣,僅憑文案就賣了1000份課,整整36.5萬銷售額。
搞垮兩次服務器,開創了風靡全網的饅頭微課,一篇文章搞定近一個月KPI,每一次我發光發熱,都被欣姐都看在眼里,并且每一次她都會用期權來激勵我。
我和她相差11歲,以前她總把我當小孩,那幾次大事情之后,她開始慢慢覺得我能獨當一面。2016年,饅頭拿到了第一筆融資,估值數億。我累計得到的期權也得到兌現,我在公司的身份,也就從小編,變成了市場副總裁,聯合創始人。
到現在,我還成為了國家人社部教培中心新媒體專業課老師,這一切都是我六年前不敢想的。
上個月,我去參加了「一刻」的活動分享,站在講臺上,我一邊講我的成長過程,一邊百感交集。結束后,我立馬發微信給欣姐,告訴她“此時此刻,我真的很想感謝你。因為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
正在在一刻演講的院院,這個講臺曾經還站過李開復、俞敏洪、周鴻祎
我一直記得她說的那句話,“三十歲前入對行,三十歲后跟對人”。我很慶幸,我在三十歲之前我就入對了行,跟對了人。
我至今仍然記得,饅頭剛創立那會兒,有個導師問我,你最想幫欣姐做什么,我說我最想幫欣姐站臺。
到今天,我的答案還是沒變過。雖然創業天天都在考驗逆商,天天都有搞砸的事兒,但我卻必須繃住了,和對手賽跑,和時間賽跑,斗智斗勇,斗心理,斗策略。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創業維艱》,其中有一句話,讓我特別有共鳴,那是曾經投資facebook、twitter的明星投資人本·霍茲維奇所說:“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然后我就想,哈哈哈哈,原來大家都一樣慘!
所以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鼓勵自己,今天是我們創業的第一天,哇,我們還有100萬用戶。然后就大笑三聲走出門,熱血滿滿,和我的伙伴們一起,繼續往前沖去。
- 完 -
數英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轉自公眾號“饅頭商學院”,匯集來自騰訊、網易、阿里等公司大牛分享的產品、、營銷以及職場成長干貨。關注饅頭商學院,與100W互聯網人一起學習、成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