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客?林」第十六面 | 一拖二面
作者:Angle,首發:不孤獨的老爺 引言:「面客李林」是我與面癡李征共同開發的。但是李面癡作為資深廣告創意人,每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我是天驥星,總是東西南北飛,我與李征同時在上海,又同時在某天中午可以一起吃面的日子,比月圓月缺還稀少。再者,各地面癡也不斷投訴,我倆只點評魔都面食,對其他城市,是厚此薄彼。所以,我和李面癡達成共識,我不在上海,或者他出差到其他城市,他可以找另一個面癡吃面,并寫沒有我參與的文章,稱為「面客李?」, vice versa,我可以有「面客?林」。滿足面客的粉絲。 因為要一周三次在公眾號發新內客,加上為自己打造 IP 的另一個工程,也快將出爐,月前在眾多應聘的同學里,挑了兩個實習生,寄養在老戰友的熱店馬馬也。其中一枚實習生妹子叫Hayley ,是在念廣告的大三生。高挑的瘦瘦的,文釆很好,熟悉社會媒體,酷愛拍攝和剪輯視頻,是個難得的多功能實實習生。只是她學校在杭州,而且課程在這一段日子排得滿滿的,一周只能上班一天,其余時間,就通過線上和手機工作,十分配合我7-11年中無休的工作模式。 那天,我整天都在忙,便微信她,下班后可有空吃飯,聊聊怎樣把我的 IP, 在社會媒體各平臺上擴散。Hayley回復:“好呀好呀!”看得出是很雀躍。 坐在 Hayley旁邊的,是枚笑口常開的實習生,是馬馬也的 AE實習生,叫 April 。我與 Hayley準備離開馬馬也之前, 見到 April 跟 Hayley有點兒像閨蜜般聊,便對她說:“如果你不用加班,一起來吃飯,我希望多聽聽00后,對社會媒體的使用習慣。” 于是,一拖二去了我在古北的日料食堂,一家家庭料理式居酒屋。這小店只有日文名稱,中文意思是手拖手!既然稱得上是我的飯堂,除了日本老板娘我只有一面之緣外,店長和店員部很熟了。她們都叫我“林總”,我也不好意思,跟她們說:“'總'什么,叫我老爺吧。” 來手拖手居酒屋,真的有點像回家吃飯的感覺。店長和店員都知道我必點的小菜——零膽固醇的馬肉刺身和炸魷魚須。 我總有一瓶存酒,用紫蘇葉蒸漏的燒酎- 段高譚。今天還點了健康美味的芝麻拌菠菜。并且第一次遇見的,令 April很有幸福感的煮海螺。 兩枚實習生是第一次吃馬肉刺身。看著她倆都能欣賞,這不是每家居酒屋都有的菜式,所以老懷安慰。看到妹子 April吃煮海螺的美味反應,也是我的滿足!這枚海龜妹子的文筆,十分生動,也很有畫面感,已建議莫老康孫讓她多寫文案。 我從來都相信,Boring person makes boring AD。喜歡吃的人,更多會是很好的創作材料。還有,酒,是 cataylist of lateral thinking 。喜歡喝小酒的人,會是天馬行空的創意人! 最后,回到主題了。手拖手的明太子紫菜意大利面是我的至愛,就由妹子 Hayley寫她吃面的經驗吧。 綠茶喬麥面,非一般日料店可以吃得到,由妹子 April分享她的吃面經驗吧。至于我點的日本義燒(其實是入口溶化的五花肉)拉面?是那種邊吃邊內疚的美味呢! 至于討論怎樣把我的 IP 擴散到各社會媒體平臺,00后的社會媒體刁慣?下次和她們再吃時再聊吧。 祖母從小喜歡用那一口流利的上海話說“儂啊能噶歡喜想策劃策”(意思大概是:沒事整那么多餿主意),大抵原因是破壞力太強。倒并非潛意識里故意表現“破壞力強”,只是忍不住對所有看得到、摸得著的,保持人類原始的好奇心吧。然后——“嘭” ,大多被我碰過的東西也難逃五馬分尸的厄運。 她的“無心之失”正促成我對未來的“理性”思考——既然坐不住、愛折騰,何苦為難自己。長成 B612的外表下有一顆文靜的心,作為被火鍋毀掉的中國年輕人還是遵循“生命在于折騰”的理論,開家旋(ma)轉(la)燙(tang)撈(網紅版)。看來來往往的客人酒足飯飽揚長而去,嘖嘖稱道“老板娘你真好看,下次我們再來吃”,豈不美哉! 這倒是意外成為老爺的 IP intern的契機之一。我至今記得第一次和老爺見面,老爺問我有什么想做的。當不成大CD,我就想當個最美旋轉燙撈老板娘還不行嗎!“我想開旋轉麻辣燙”——之后的故事就是,潛在的最美老板娘做起了remote,在這位極富創造力、擁有極大肚子的吃貨創意人手下。 April在馬馬也做Account,今年從美國 gap year。她是一個失敗的天蝎座,究其原本,嗚嗚嗚當然是她太太太可愛了。 本來萬圣節約好去她家開趴,堪稱鴿子屆的扛把子的我連鴿她三天,她倒是回復“沒關系,下次還有進步的空間” 。總之她是我認識最最最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天蝎座。 這天,老爺說去他的深夜食堂,一家名叫 Tetote的居酒屋。上周才因為音樂劇《深夜食堂》完美錯過牛肉丸香氣彌漫馬馬也的火鍋趴。秉持“珍愛肚子,跟著吃貨吃才能吃到好吃的”人生信條,我高興極了。于是快快樂樂搖頭晃腦和 April踏上手拖手之路(店名Tetote中譯名為手拖手)。 芝麻拌菠菜 居酒屋放著上個世紀的Blues,就餐絕大部分是日本local。把外套脫了,看鍋物火光融融,嘮個小嗑,喝口紫蘇酒,一杯敬馬肉刺身,一杯敬煮海螺、明太子意面、炸魷魚、山藥豆腐、芝麻拌菠菜…… 前菜后的第一道菜是木魚松苦瓜雞蛋炒五花肉。對于一個愛吃甜食、點一點點時喜好十二分糖的絕癥患者實在太不友好了。苦瓜的澀味一如既往,但配料中木魚松、五花肉意外清香,嘗了兩三口,雖沒延年益壽,但卻偏好起三種食材的融合。 April一口一個暴風吸入整只海螺,眨眼的功夫一臉滿足。在外吃肉,本對于肉質的期待值并不高。Tetote的汁煮螺肉肉口倒是十分Q彈飽滿,海螺的汁水也十分鮮甜,不由得好奇汁水是怎樣煉成的? 老爺問:“敢不敢吃馬肉刺身?”“吃!” 我和April兩個勇字當頭的吃貨女漢子暗搓搓地期待了很久的馬肉刺身終于上桌了,第一次吃馬肉,印象里不像牛羊肉的肉味濃郁地咄咄逼人——入口是滿口濃郁的油脂香,和剛吃的螺肉的清甜遙相呼應;牙口廝磨的肉質十分有嚼勁,隨著咀嚼清甜的肉香味漸漸釋放,很(也)是(太)美(好)味(吃)呢(了)! 芝麻拌菠菜的濃香可口、炸魷魚酥的外酥里嫩、山藥的綿柔細膩,炸豆腐的酥皮因在清甜的醬汁里浸泡而去掉的油膩感卻留下的豆腐本香,那么多佐酒好菜讓本不喝酒的我小酌一杯紫蘇(1:10),米釀的醇香中和熱水,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本是吃面。老爺問我喜歡吃什么面?我偏好意面,卻從未點過明太子意面。在不知何種風味之下,十分鐘的等待后,面條上桌啦!在老爺的一頓科普下,得知明太子意面是“洋和食“,明太子則是用辣椒和香料腌制過的明太魚的籽,和大多意面一樣,奶香味濃郁得使相信“芝士就是力量”的我一頓狼吞虎咽,面條偏硬、略有嚼勁,雖然奶油醬汁的還不夠 cream到 hold住面條,但明太子和海苔調味恰到好處,不過五分鐘,本來滿溢奶香味的盆子空空如也! 美食是治愈人心的,每一次難過的時候都安慰自己:人間不值得,但小龍蝦豬肘子火鍋烤串酸菜魚值得。 一頓和愛吃的伙伴酒足飯飽,被不孤獨的美食家科普漲知識,和靈氣逼人的 April終于約上飯,在古北的街頭看城市離合的光,都是這個夜晚關于深夜食堂的記憶。但明天還要上課的噩耗,讓我潸然淚下,多謝老爺送我去車站,我一定好好吃飯,好好吃胖,胖了才有力氣做最美老板娘。 最后,對于連鴿三天的April再次抱歉。我們又有新的約定:做上海灘的豬肘子博主。 以及再鴿她我就是大豬蹄子,吃啥啥胖的那種。 從美國大學gap year的我在馬馬也實習已經三個月了,同桌 Hayley是一個很有趣的女生,大長腿和除了熒光橙的書包一身全都是黑色,令人印象深刻。 她的直系老板就是老爺,這天在聊拿汀里的時候,也跟馬來西亞老板嘮過嗑的我跟著聊了幾句,便和老爺結了緣。 過了一會,老爺說:“妹子,你要不要一起吃晚飯?”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和晚餐也是老爺說的,很喜歡吃東西又喜歡交朋友的我也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聽老爺說在那家店,中國人來吃點的東西都不地道服務員會投來嫌棄的眼神,心想拔草還是要老司機帶,這次很走運啊。 跟剛熟絡的人吃飯最怕沒話題,一路上惦記著還在奔二的我談笑風生的功力還不夠吧,可沒想到老爺一入座就給我們科普日本人要吃飯前用濕紙巾擦手,喝酒加熱水是 awamori,目魚干是曬干的魚像擦 cheese一樣擦出來的薄片...... 年輕人對社交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可這次跟老爺吃飯像是一場culture experience,老爺就是舌尖上的日本的導游,只要有著虔誠的態度就沒有焦慮了。 大人的事永遠學不完,從喝酒開始。大一 frat party的猛喝,鍛煉了還行卻吹不得的酒量。和老爺喝酒,一開始有點慌。貧窮的大學生品酒水平仍保留在小時候筷子沾老爹酒的狀態,第一口下肚,咦!說好的紫蘇葉 distilled出來的酒為何沒有紫蘇葉的味道?尷尬!不知如何作出評價,一點 underwhelmed,大人的事果真永遠學不完。 結果第二杯,紫蘇味卻濃郁的充盈在口中。我猜,這種 flavor要喝多一些,達到一定的 threshold才能有影響。老爺說:“味道是 accumulative的,一喝就能喝出來的,是 artificial。” 我想,這和性情的養成是一個道理吧。為了不成為 basic Chinese bitch的我,gap year的開始做了很多自以為不 basic的事兒。墨西哥Cantina的端茶倒水、上酒上菜,在反智公眾號上寫 elite的文章,當助教教小朋友,跟著老外拍喜劇,電視臺里剪視頻,現在的公司待了三個多月其實是已經破了紀錄......這兩杯紫蘇酒告訴我,想要成人,從一而終。 大人的事永遠學不完,第二步,吃苦瓜。我很不喜歡苦的東西,啤酒什么的也一直很拒絕。苦瓜炒蛋上來,愛吃的我掩飾不住內心的抗拒。老爺教我把五花肉、目魚干、雞蛋加上苦瓜一起吃下去。稀釋過了苦味,我強迫自己 appreciate苦瓜,仿佛自己成了大人。 接下來吃的面和小菜都非常驚艷。這家榮華東道上的居酒屋,深深地把我迷住。海螺真的好好吃!用尖頭的筷子戳著頭,手腕畫出一個優雅的弧度,螺肉脫殼了。右手用筷子捧起一坨蘿卜泥鋪在肉上 ,左手托著殼把里面剩下的汁水全部倒出一淋,迅速送入口中。Damn,so juicy,so umami。好大一塊螺肉,Q彈無比,在嘴里和舌頭打架。牙齒咬下去,舌頭彈回來,滿到鼓起了腮幫子,一臉幸福。 老爺說這個炸魷魚怎么會這么好吃,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新鮮吧,該硬的地方硬,該軟滑的地方軟滑。寫文章的時候才想起來魷魚的腦子是長在腳上的,真是越長大越發現其實自己什么都不懂。 重頭戲來了,三個人三碗面。老爺點了紅燒肉,我點了冷蕎麥,Hayley小姐姐點了明太子意大利面。之所以之前講了那么多紫蘇酒,因為這頓面離開了紫蘇酒就不是一個整體了。穿著毛衣喝了熱酒的我,冷蕎麥簡直拯救了我漸漸發紅的面子。冷面雖冷卻很有溫度。Slurp的一口面吸下去,無語凝噎,因為鼻腔的霧氣遇冷凝結了。 面的口感,糯而不粘,可吸可咬斷,可吞可細嚼。半碗面吸下去,肋骨的肌肉還有點酸,看來我這個北方人這輩子面吃的還不夠多。 配料有 wasabi還有姜泥,這姜泥加在蕎麥面上就和馬肉上很不一樣,沒有脂肪的包裹,姜的辛和濃肆意游走,冷酷而霸道。突然盤子上出現了一塊兒肉,油光閃閃的五花肉。老爺沖我笑笑,我才意識到我這綠油油的抹茶蕎麥面除了湯里面 infuse的海鮮 base之外沒有別的葷的元素。五花肉要趁熱吃,我喝了一口紫蘇酒,暖了胸腔,這五花肉,從嘴到胃,化了一路。 學大人學了一個晚上,有個導游&導師,收獲頗豐。路口和老爺擁抱道別,上了車覺得好飽。周四晚上歡樂得以為是周五,周五早上起床一看表九點鐘以為自己趕不上了周六八點半要打的工,說明 what a good night。 很高興認識老爺,也和鴿我好幾次的好學生 Hayley約了飯,這次吃面下次吃火鍋吧!老爺,您看我這作業寫的還成么?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面客 - 林老爺】
實習生Hayley與年中無休的老爺
馬馬也的開心果實習生April
馬肉刺身
炸魷魚須
山藥泥蓋炸豆腐
手寫菜單
煮海螺
燒酎- 段高譚
日本義燒拉面
綠茶蕎麥面、日本義燒拉面、明太子紫菜意大利面【面客 - Hayley】
回環聲全日語對白
左:Hayley 右:林老爺
April
店里的特色菜
山藥泥蓋炸豆腐
木魚松苦瓜雞蛋炒五花肉
典型的居酒屋裝飾
馬肉刺身
老爺至愛明太子紫菜意大利面
三份面食【面客 - April】
Hayley
老爺一拖二去吃面
老爺只喜歡坐吧臺
老爺的存酒
手繪草單 超可愛
幸福臉
抹茶蕎麥面
日本家庭料理菜式
一拖二鏡里合照
作者公眾號:不孤獨的老爺(ID:foodieclub2018)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