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點就到家》推廣MV:做有價值的那條“咸魚”
Sayings:
明天就放假了,想給你安利一首歌,特別適合今天聽!
你可以聽著它,看完這篇文章。
唱這首歌的人,是最近唱了《逃避之歌》,而一夜爆紅的“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
現在,他又為年輕人帶來第二首新歌:《咸魚》。
為什么說它特別適合今天聽呢?
因為一放假,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當條咸魚了——
從今天開始,我不想努力了。
我們和電影《一點就到家》一起拍攝了這個 MV 。里邊每一句歌詞,都唱到了社畜年輕人心里:
“什么時候才可以不努力?” 聽起來很喪,其實只是一種對抗——
我們不想循規蹈矩,在格子間里瘋狂 996、007,千篇一律,只是因為“不敢不忙”。
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拼命。
財務自由?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太難了。
就像歌里唱的:大海太遠,不如挖個魚塘,去自己想去的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算是條咸魚,也要做最有價值的那一條。
今天要講的,就是一群“咸魚青年”的故事。
@千喜 | 26 歲,紋身師,西安
我是一名紋身師。
很多人無法理解:“你怎么會做這樣的工作?”家人也不同意我干這行。
甚至說過很多難聽的話:沒天賦、畫畫不好、沒錢耗不起時間。
在他們看來,我就是那種不會有什么大出息的咸魚。
但就算最艱難的時刻,我也沒想過放棄。堅持干這行是因為,我不愛社交。
做紋身師不用跟領導、同事打交道,人際關系沒那么復雜。
只跟客人簡單交流,專注畫稿,設計紋身就可以。
紋身師沒有穩定作息,沒客人的話晚上 10 點下班,有客人就一直做到下班。
之前很想學多一門手藝,去養我的愛好。后來,我去學了沖咖啡。
現在一邊兼職咖啡師,一邊當紋身師。
朋友說,我是造夢師。我對自己的定義是:白日夢想家。
做過的夢要靠自己追,從凌晨到天黑。
@Emily | 29 歲,創業,江蘇宜興
沒回老家之前,我在上海呆了 15 年。
一線城市的節奏很快,每個人像上了發條的機器,不停地往前跑。
而且,我媽是女強人,對我要求特別嚴格,我一直很想逃離原生家庭。
所以,我決定婚后跟老公回家創業。
剛結婚時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經常晚睡晚起。
老公說,你就是一條懶得翻身的咸魚。真的要一直這樣下去嗎?我不想。
哪怕做咸魚,也要做最有夢想的那條。
老公在鎮上做紫砂壺,我就幫他賣壺,其他時間做自己喜歡的手工和烘焙。
曲奇、桃花糕、蛋黃酥賣相不錯,每次曬圖都有很多人看。 說喜歡看我發的東西,羨慕我過的日子。我挺開心的。
手工、拍照、作圖一把抓,這樣努力的咸魚可不多見了。 換作以前的我,可能會很焦慮,停下來也不知道能干嘛。
現在呢?生活不緊不慢,即使賺的錢勉強付房貸,但不會那么煩躁了。
除了還欠著的債,我對生活很滿意。因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怎樣才能不焦慮?別渴望“進步”就行。
@珂珂 | 30 歲,公司老板,河南鶴壁
像我這種留在老家的人,早就被認定是“咸魚”。
我不甘心,折騰了好幾年,才有了自己的婚慶公司。
小縣城的婚禮,都是親戚朋友端著攝像機錄,不懂技術手還抖,出來的片子不好看。
發現了這一點,我就去報班學攝影。
買了燈光道具,司儀是我跟員工輪班來當,專門聘了化妝師,還出租伴娘。
懷孕七八個月時,我挺著大肚子,和老公去給人家裝彩虹門。
結果中途下雨,我淋著雨,挺著肚子,死死拽著彩虹門的繩子。
那時候我就在想,總有一天我要發財。
一場活動做下來就是兩三萬。
品牌也越做越大,隔壁市的人都找過來,國慶春節的婚禮也已經訂滿了。
我們也在縣城的碧桂園,買了一套房。
手邊有工作,身邊有家人,當一個不敢去北上廣的咸魚也不遺憾。
有時候,家鄉的同學都比城市的你,賺得多。
@志鴻 | 32 歲,酒館老板,廈門
大學畢業后,我就去北京打拼。
白天背著老家產的茶葉去茶葉店賣,夜晚就借住在同是北漂的表叔家里。
北京很冷,出租屋經常沒熱水,我天天冷水洗臉,一洗就流鼻血。
3 個禮拜后,不僅沒賺錢還生病。瞬間覺得,我不適合北京。
回到廈門后,每天只干幾個小時的活兒,剩下時間到處玩:
坐條船過海就到漳州,魚骨沙洲美到哭。開車一個半小時就到泉州,古城也不錯。再去福州,那真是海鮮小吃遍地走。
我愛釀酒愛買酒愛喝酒,干脆在蓮前公社開了家酒館。
傍晚開門,凌晨打烊,只賣自己覺得好喝的啤酒和少量的威士忌。
也用存酒升值轉手賣掉,再買新酒的方式喝了不少想喝的酒。
當然,生活不是沒有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今年生意不好,還要交房租。
舍不得吃一份 18 塊的豬雜套餐,寧愿走進隔壁便利店買兩包泡面。
雖然看起來很凄涼,但我不想放棄,明年還會去嘗試做酒廠呢。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大城市。
@阿夢 | 27歲,自由撰稿人,寧波
朋友列舉了新媒體人的三大特征:
吃飯永遠背電腦,素材先從朋友找,熬夜通宵頭發掉。
圣誕節,我半夜下班,一個人走在回家路上,突然覺得生活出現了問題。
生活只剩下工作,朋友越走越遠。那時候開始,我想要離開北京。
回家后,爺爺種了不同的植物,春天的茄子南瓜,夏天的李子,秋天的菜芽。
每天我會抽 2 小時,坐在李子樹旁看書。
我把這些時刻,都寫進自己的小說。我還有一張專門寫作的桌子,對著窗。
深夜寫作時,看著月亮和桌上的月季花,突然意識到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完成一本小說,是我 30 歲的愿望。
身邊也會聽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你都 30 了,又失業又不結婚,有什么出息?
但我沒被這些聲音干擾過。
每個人存在的意義,不是完成世俗的成功,而是明白自己真正為什么而活。
寫在最后
大多數時候,生活并不稱心如意。哪里摔倒就想在哪里躺平。想放棄,做一條什么都不管的咸魚。
但你知道,很多人往往下一秒又爬起身來,鉚足一股勁地撐下去。
這群“咸魚青年”們,不是真的喪。而是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內心深處,依然對生活保有一份永久的熱愛。
以前常說:“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但我更喜歡《奇葩說》里的一句話:
如果把咸魚當夢想,就能活成一條鮮活的魚。
電影《一點就到家》里,就有這樣一群“咸魚青年”。
離開奮斗多年的北京,回到云南老家。你以為,他們安心做條咸魚?
其實,他們是想回家創業。
曾懷疑過:“我是不是個 loser ?”“是不是回到格子間當社畜算了?”
當然不。雖然沒有很大的志向,卻能憑著熱愛生活的勁兒,將日子過得很有意思。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咸魚,我很推薦你去看這部電影。
10 月 4 日正式上映,并將于 10 月1- 3日開始,全國 24 城點映。
你可以從劉昊然、彭昱暢、尹昉身上,窺見自己的未來。
對于“咸魚青年”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生活不大,我的野心剛剛好。
撰稿:劉茂品、夢倩
實習生:Antonia
責編:丸子醬
感謝上海WeWork、笑果文化、開心麻花、特贊對本項目的支持。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新世相,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10月1日,2020年國慶檔正式開啟,由陳可辛監制、張冀任劇本監制、許宏宇執導的熱血青春勵志電影《一點就到家》需要提前預熱宣傳,新世相攜手電影《一點就到家》拍攝并制作先導話題視頻短片《咸魚》。
《一點就到家》由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講述了三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從大城市回到云南千年古寨,機緣巧合下合伙干電商,與古寨“格格不入”的他們用真誠改變了所有人,開啟了一段純真且荒誕的創業旅程。
【洞察與策略】
電影《一點就到家》講述的年輕人逃離大城市,到云南古寨創業的故事。
城市跟白領、年輕人、夢想聯系在一起,同時,也跟年輕人的繁忙、焦慮、惶惑密不可分。每個年輕人都有過逃離的沖動,他們在都市里在寫字樓里,加班、壓力歲時相伴。
如何紓解壓力,我們選擇用MV的形式,對都市年輕的自我自嘲的方式,對接電影里逃離都市去古寨創業的內容和場景。
【創意闡述】
新世相原創歌曲《咸魚》,用時下流行的曲風形式、直擊痛點的填詞表現出當代職場人的無奈與現狀。以自嘲方式來表達,即使在當下高壓的社會職場環境中,也要心懷夢想、努力奮斗的,堅信總有一片【魚塘】屬于你的信心。
邀請2020年脫口秀大會大王王勉獻唱新世相原創歌曲《咸魚》,唱出當代職場人的心聲。
【結果與影響】
主話題#節前最后一天劃水的你# 1.8億閱讀量;
#王勉,那我就做條咸魚# 閱讀量 1.2億閱讀量;
短片微博播放量 134萬。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