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危機公關,這年頭,不好干!
首發: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
原標題:這年頭,公關不好干
一、公關危機大事件
人們正在懷疑所有事。你或許有所察覺,近年來的公關危機事件比以前要頻繁得多。在社交媒體的傳播環境下,任何小事都可能在無意中引爆大眾情緒,造成一場刷屏事件。刷屏變得越來越失控。
杜嘉班納“辱華”事件
在刷屏事件中,對事件的評價很容易被推向某個極端,最終成為一種大眾參與的群體狂歡。好事捧上天、壞事萬人踩,大眾被情緒裹挾操控,在社交傳播中尤其典型,無需狡辯,我們都是一群“烏合之眾”。
對于品牌而言,這并不意味著擁有了一個天然的口碑篩選機制:讓好產品被更多人知道、讓壞產品被更多人拒絕,事實上,大眾輿論更對負面信息感興趣,“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品牌卷進的,是一個危機公關的時代。
現在的PR不好做,已經成為一個行業事實。
二、我們為什么要重視“公關危機”?
危機公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大眾輿論會在傳播過程中不斷發酵,不難發現,眾多重大危機公關的導火索,往往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娛樂圈的稅務風波,不就是因為馮褲子等人惹小崔不高興,而小崔準備死磕到底么?一小撮態度堅定的頑固分子,會讓大眾評價卷入“沉默的螺旋”,最終如滾雪球般產生巨大的影響。
圖片來源自網絡
對品牌而言,引發公關危機的要素,并不在于事件最初影響范圍多大,而在于當事人是否態度堅決。如果品牌碰上了一個打算“死磕到底”的受氣用戶,就算是涉及幾個人的小事,最終也可能演變成大型負面事件。
在事件發酵過程中,議題往往會偏離最初事件,而被大眾挖出更多“黑歷史”造成更大范圍的影響。事實上,整個傳播過程中,理性并不值一提,也就是說你無法根據任何框架模型進行預測和控制。這也是讓品牌最頭疼的地方,在非理性的狂熱面前,任何高科技的輿情監控用處都不大,公關危機處理也變得更加復雜。
也正是因此,品牌可能將會變得“過分重視”細節瑣碎,讓整個內部體系變得異常龐雜及效率低下,系統性的成本將會增加。
公關危機對于品牌而言,是一種“毀滅性打擊”,一件公關危機的發生,可能讓品牌曾經做過的99件好事努力白費。巴菲特曾說過“樹立好聲譽需要二十年,毀掉它只需要5分鐘”。若想要避免公關危機的出現,品牌的傳播行為可能會變得更保守。
在社會化媒體的傳播中,想要做到驚艷出挑,必然要承受更多“受非議”的風險,然而在內容風險必須被重視的今天,要不品牌早晚在社會化內容傳播上“翻車”,要不讓內容更加保守,消減品牌的個性與鋒芒。
圖片來源自網絡
其實我們也可以發現,今年許多品牌在內容上變得更“平”更“主旋律”,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來調整“雙微一抖”的內容策略。
杜蕾斯換了代理商后,海報內容不見了頑皮的性暗示與擦邊球,甚至變得像杰士邦一樣“紳士”了起來;前兩年備受關注的網紅品牌江小白,也沒了太多動靜……仔細回想可以發現,今年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大多都是媒體評論,品牌案例的比例少之又少。
危機公關的多發環境,讓品牌內容策略保守化,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品牌個性,讓品牌變得千篇一律。
三、展望公關時代的未來
圖片來源自網絡
公關危機時代的來臨,意味著品牌風險的指數級增加,品牌在營銷、傳播行為上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適配,至少會呈現下面三個特征:
(一)快閃式推廣
品牌可能將不在進行長期單一主題的傳播,而采用快閃式的脈沖傳播模式,例如近兩年流行的跨界國潮營銷,短周期讓品牌推廣更具靈活性,好在各類風險出現時快速調整。
(二)臨時代言人
代言人本身的公關風險變大,柯震東、薛之謙、陳赫、吳秀波……明星人設崩塌的事件更加頻繁,這會導致品牌在于明星合作時會更加謹慎,從長期合作轉變為臨時性合作。
(三)全天候應答
企業對外賬號、公關負責人賬號需要全天候待命,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公關危機做出及時的反應,通常在事件發生2小時內就需要正式發出應答公告。
此外,品牌會通過各種手段降低外部風險的發生,將作業流程、營銷傳播中心化改造,比如組建自己的新媒體內容團隊,取消代理商代運營;比如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實現對傳播的控制力。
盡管危機公關擁有一些“5S”之類的處理原則,教你真誠快速之類的應答技巧,但這么多年來,市場上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其實少之又少,這也說明理論與實際的差距。
現實中不少情況是,公關部門可能才是企業里最后一個知道負面事件信息的部門,甚至一些外部媒體比企業公關部門消息還靈通,不得不說在多數公司中,公關有時候是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并不能擅自決定什么。
因此許多危機公關方法理論上無懈可擊,執行上手忙腳亂,危機公關的應對,考驗的不只是公關部門,而是整個企業的內部溝通協作機制,這也是讓不少公關人有苦難言的地方。
不管怎樣,危機公關的時代已經到來,但好消息是,并沒有明顯數據表明社會化媒體環境會導致品牌忠誠度、品牌信任度的下降。事實上,優秀的危機公關還能讓用戶“黑轉粉”,畢竟在社會化媒體環境中,一切皆有可能。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