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熟女av人妻一区二区三四区,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在线av,美脚パンスト女教师在线观看

對話秦田田李志廣:礦業老板交5000萬學費做茶飲

原創 收藏1 評論
舉報 2025-06-19

首發:梁將軍
原標題:對話臉紅秦田田李志廣:礦業老板跨界做茶飲,憑什么讓品牌火出秦皇島?

“秦田田是一種文化。我們的產品一年賣100萬杯,那就是100萬人在了解板栗、在了解咱們的文化。”

——臉紅秦田田創始人李志廣

前段時間,我深度對話了“臉紅秦田田”品牌創始人、乾廣集團董事長李志廣。李總是從資源型礦產行業跨界到茶飲行業來的,只用三年,就把秦田田做成了秦皇島當地的“地標茶飲品牌”。

跟我刻板印象里粗獷的北方老板不同,我從他身上窺見了很多細膩的商業洞見。

比如,他認為秦田田是一種文化;
他希望秦田田成為北方的一面旗幟;
他在產研上從不盲目追求新鮮感,因為他認為這是對客戶不負責任的利用。

今天這段訪談,揭秘了秦田田這個非典型茶飲品牌,從零到爆火的“奇遇”和底層邏輯,也會把李總這段充滿反差、情懷與商業智慧的創業旅程呈現到你眼前。


一、礦業老板扎根茶飲:
找婚慶做設計,IP靈感來自網絡小說

梁將軍:

今天挺開心請到了茶飲品牌「臉紅秦田田」的老板李志廣李總來做客。我跟李總的結識,源于他找我給他的品牌做升級,在一起聊合作時,就想著拉他做期播客。李總先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吧。


李志廣:

大家好。我的公司其實是秦皇島的一個集團性公司,叫乾廣集團。
業務板塊主要有四個,第一塊是礦業、第二塊是新興建材、第三塊屬于文旅地產,
在做文旅地產的過程當中,延伸出了臉紅秦田田這個項目。


梁將軍:

我剛認識你的時候挺詫異的。因為我也是北方人,我接觸的北方老板更習慣做資源性生意。比如石油、建材、煤炭等等,一票投下去很快就能回血。像茶飲這樣精細化的生意,很多北方老板覺得太累了,反而不想做。你是怎么想起來做一個茶飲品牌的?


李志廣:

礦業從2013年開始進入了低谷期,也需要精細化管理了。那段時間我就在想,除了做礦業,還能做點什么?機緣巧合之下,以一個純投資者的心態做了茶飲。

最開始,我只是想做一個自己的品牌出來,沒有想過聚焦茶飲。我試過做火鍋店、快餐店、日化類品牌等等。2017年看到喜茶在上海很火,才萌生了做茶飲的想法。


梁將軍:

那你真正開店是什么時候?


李志廣:

2019年做的茶飲店叫「茶勢力」。我最開始的想法就是把南方的好產品搬到北方來,其實就是復制南方的品牌和產品,人家茶飲品牌名字里都帶著一個“茶”,那我們也帶一個茶,人家的IP形象胖墩墩的帶點古風感,那我們也學。你說它好喝嗎?都挺好喝的,但是產品沒有自己的特色。后來,我的一個朋友建議我拿出一個城市做試點,摸透茶飲生意背后的邏輯再說。聽了他的建議,我決定在秦皇島好好試試。


梁將軍:

我知道你是河北人,回秦皇島試點,就是因為這里是你的老家嗎?畢竟一二線城市的人才結構更好,茶飲行業基礎也更好,更適合做試點才對。


李志廣:

一方面因為我的老家在秦皇島。
另一方面因為,這里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夏天的流量不差。
不過,確實這里人才結構不如一二線城市,招人很難,我當時組建的茶飲團隊用了一幫外行人。


梁將軍:

這挺有意思。那你什么時候意識到要做品牌的?


李志廣:

最開始那個奶茶品牌,我們靠搬運模式在秦皇島開了10家店。越開越感覺,產品和調性不吻合,覺得它缺少靈魂,這才準備做自己的品牌。

當時有人建議我做國潮風,我說國潮風不行,你不能追逐流量,你要創造流量。這個過程中,我突然想起來我還有一個小設計團隊,可以幫我重新做下品牌設計。但是,他們不是做茶飲出身的設計團隊。


梁將軍:

那他們是做什么的?


李志廣:

干婚慶的哈哈哈。當時,我帶他們去看乾廣集團投資的長城文化文旅景區。這里面有一個農家的博物館,有石磨、栗子的歷史。

順著長城往上走是河北青龍縣,那里長著漫山遍野的栗子樹,一共有3000多畝,已經被我們全部發展成園林了。我就是青龍縣人,我從小吃著板栗長大的,知道這里的板栗品質很好。

但是,板栗是個小眾的產品,除了糖炒栗子,好像沒有別的特點。那時候我在想,我把它磨成粉做成板栗茶行不行?我就問團隊里的小孩,我們的茶飲品牌能不能用上這個產品?


梁將軍:

你們最早的品牌轉型,就在一念之間啊。


李志廣:

是的,我跟那小孩說把板栗融到茶飲里之后,小孩回去醞釀了十來天,出了個PPT。他跟我說“老板,我們都做板栗品牌了,那得改個品牌名啊。你想,鄉村振興就是振興田地,咱們的家鄉是秦皇島,就叫‘秦田田’吧!”

但是,秦田田跟別人重名,注冊不了。后來,我們一起想,這個品牌的形象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我聯想到的就是勤勞的農家女,當年農村很多女孩子都在山上干活,臉頰都紅紅的。再加上我當時看網絡小說上寫的一句話,叫“100句情話,不如女孩子微微臉紅一次”,我覺得挺有情調的。

于是,我就提議,品牌叫“臉紅秦田田”吧!沒想到這一次注冊商標,一下就注冊上了。后來,我們設計團隊的小孩,圍繞著品牌名畫了一個農家女形象的IP。


二、把品牌打造成“城市地標”,
迎來了“潑天”的流量

梁將軍:

我看你們還給秦田田這個IP做了很大的地標性建筑雕塑,小紅書上有很多游客過去拍照打卡。當時是怎么想到做雕塑的?


李志廣:

我以前在上海工作過幾年,接觸到好多日本過來的IP,當時也投過一兩個。像小黃鴨啦、羅曼英雄啦,都很受年輕人歡迎。我一直覺得品牌做IP是個不錯的想法。

所以,一開始做秦田田,我就想能不能做IP雕塑,既凸顯中國文化,又能直指人心。有了這個想法后,我就開始找設計師,前前后后磨了將近一年,真就把這個雕塑做出來了。


梁將軍:

你們不止做了雕塑,店鋪的置景跟秦田田的IP風格也是吻合的。


李志廣:

世紀港灣是我們第一家店,它剛好有一個二樓,墻體之前都是玻璃幕墻,我覺得沒有特點。在我之前,也有幾個老板在這個位置陸陸續續開店,但做的時間都不長。而我覺得,我做一家店不能光是做一個堂食區,得有文化底蘊,所以把店鋪改成了粗獷的茅草屋風格。


梁將軍:

為啥要做成這種風格?


李志廣:

這種茅草屋其實就是為了體現農耕文明。因為我做茶飲的同時,在青龍縣做了兩個景區,其中有一個就是專做農耕文明的,那邊有很多千年的板栗樹,為了防止老百姓砍了,我就把它們都認領了。這些年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它們產品化,直到茶飲給了我啟發。后來,我們就做了這個體現農耕文明的店態。

當時,我們跟商場協調,把原來普普通通的玻璃幕墻改成了紅磚風格,在二樓放了一個石磨,做了一個紅與黑的藝術展,等于我們沒做傳統的堂食區。

但當我們這樣做之后,大家好像不再關心是不是能真正坐在這里喝奶茶了,喝奶茶變成了一種文化體驗。很多游客和秦皇島當地的小女孩,都自發地來這里買奶茶、拍照。

秦田田,李志廣


梁將軍:

是改成這種風格后立馬就火了嗎?
中間有沒有什么契機,引發了你們在秦皇島的火爆?


李志廣:

我們店里最開始只有7款產品,一開業并沒有火爆,只是二樓的藝術展火了。試營業的過程中,我們當地一個夜生活街區,秦皇小巷的人找我招商引資。他們答應給我兩個檔口,但我沒有答應。

因為我和他們大老板很熟,我見了他之后,找他要游客中心的位置。這里的游客中心主要是用來招租的,前面有個廣場,我跟這個老板說,我想把游客中心扒倒重建,在廣場上做一個雕塑。


梁將軍:

這老板同意了?


李志廣:

這老板當時勸我別這么做。他說“李總,這里的租金一年好幾十萬吶,你把游客中心扒倒重建又是好幾百萬,這么大的投入能行嗎?”我堅持了我的想法,并且要搶在來年五一開業。

我們是2022年7月18號談的合作,冬天施的工。2023年五一的時候,七八米高的雕塑剛弄完,就開業了。2023年是疫情放開第一年,秦皇島五一期間人流量爆了,一下子就把秦田田推出來了。

秦田田,李志廣


梁將軍:

秦皇小巷是當地挺有名的街區,茶飲品牌到處都是,你們復盤過為啥能火嗎?


李志廣:

除了產品來自當地,能代表秦皇島,有一定的打卡屬性,價格也算是一幫外行的“無心插柳”吧。我們最開始做產品,說實在的真沒考慮賺錢。所以,即便在景區里,我們的定價也就10塊錢左右。再就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


梁將軍:

你指的是營銷活動嗎?
可以詳細講講嗎?


李志廣:

不單單是營銷。比如,我們會做教小孩寫毛筆字的沙龍。

現在小孩都會沉浸式玩手機、看iPad,我一直在想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剛好我有幾個員工毛筆字寫得特別好,我們門店又多,可以騰出一些空間搞毛筆字沙龍,讓他們寫一寫小書法,宣泄一下無處安放的情緒呀。


梁將軍:

這個靈感又是怎么來的?


李志廣:

我的門店位置并不都是很好的,但是有一些離學校很近,所以想到了這些。


梁將軍:

除了沙龍,你們是不是還做過杯貼活動?


李志廣:

是啊。做杯貼是為了讓年輕人記住918。我覺得現在年輕人不是不愛自己的祖國,只是有些事大家忘記了。所以我們做了這樣的貼紙,宣傳我們的文化。我們其實就是通過秦田田和年輕人對話,讓年輕人以更新的方式重新喜歡傳統文化。

秦田田,李志廣

現在很多人都在講,中國要文化自信,那文化自信來源于什么?其實來源于你的衣食住行。


梁將軍:

我覺得文化傳遞本質上是文化的表達問題。用書本表達文化,年輕人就不認。但如果通過消費一杯奶茶來表達,年輕人就很喜歡。而且,文化不能虛。如果你背后的文化是空的,這事立不住。你做的這些事,主觀目的不是給自己帶來流量,但是無意間都踩對了啊。


李志廣:

是的,其實我從來沒想過做網紅產品,我就想找一條自己能堅持下去的路。一個是性價比,一個是把板栗、山楂產品化。我們的生產基地已經獲批了,會先把產業鏈做起來。根基打好之后,我們會考慮規模化。


三、交5000萬學費,
一幫“純草根”邊學邊創造

梁將軍:

你覺得生意規模化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什么?


李志廣:

我覺得是秦皇島不像一二線城市人才那么聚集。但是,這個問題我正在解決。我一直說,我們是外行人創造了這個品牌的奇遇。我舉個例子,我們在秦皇島有一個半島店,一年的營業額能做到300萬。

很多網友說我們,操作看著也不規范、員工穿著也很簡單,不像別的茶飲品牌那樣“訓練有素”。但事實呢?我們只要在別的品牌旁邊開店,它們的流量全部都在往下降。

但大家的吐槽我也看見了,我就跟團隊說,你們得出去學習了。于是,我們開始去南方考察學習,看茶顏悅色、霸王茶姬怎么做品牌、怎么做周邊。


梁將軍:

你這個思路跟別人不太一樣。很多老板是篩選人的邏輯,而你是培養人。


李志廣:

是的,我對員工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只要你有創作力,我的獎金是沒有上限的。而且,你只要有創作力,我就會給你組團隊,你自己完全可以做出成品來,拿著產品到市場上做實驗。

我們的研發師招的都是剛畢業的小孩,自身就喜歡喝茶飲,我問他們你愿意學習嗎?他們說愿意。我就找了幾個會做研發的廠家,讓他們跟著去學一學,現在做得也非常好。


梁將軍:

這個做法,你的團隊投入肯定是非常高的。集團公司會有人質疑你的做法嗎?


李志廣:

整個集團公司都不理解。他們總問:“老板,你這么做是什么目的呢?”大家覺得是不是我之前做的行業來錢太快了,所以在這里邊燒著錢感覺不到。其次就是,集團的財務總監管大錢習慣了,對這些小孩們花的零塊八毛的錢很不理解,兩邊團隊會產出沖突。

有一天,團隊小孩跟我說“老板我們不干了”。那次,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說“你們去看看哪里的辦公樓舒服,我給你們買一個秦皇島最好的辦公樓。但我有一個要求,今年要在秦皇島開到20家店,再去天津試一試,你們自己定一下業績能完成多少,別的工作不用跟我匯報了。”


梁將軍:

你這個管理的方法,也跟傳統行業老板不太一樣啊。


李志廣:

對。但這樣做之后,他們真就靠著這股拼勁把店做起來了。10塊錢一杯的飲料高峰時一天賣六七萬塊錢,那時候連小程序都沒有。而且,團隊的凝聚力很好。等于說我們是一幫純草根,一直在邊學邊創造。


梁將軍:

你很多時候是放養式管理。但等門店開到500家,1000家的時候,一定需要系統化管理。而且系統化管理之后,你可能沒辦法沿用之前的產品創新模式,因為試錯成本太高了。那你未來的管理模式要怎么調整呢?


李志廣:

其實很簡單。創業初期是粗放式管理,盡量以挖掘人才為主。等門店達到100家規模的時候,我會上專業化管理。這就像劉邦打江山一樣,一開始可以粗獷,一定規模后一定會精細化。

比方說,我會在北京上海組建團隊,聯合推進生意的布局。再就是,我更希望打造出來自己的企業文化。放養不等于不管,我只是讓團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我的放養一共分幾部分:創意人員、研發人員、營銷人員、設計人員,因為他們需要不斷想新點子。但我的管理,比如日常運營,要向最好的企業學習,做到標準化。因為畢竟我們做的是吃的喝的,還是要走完全正規化的途徑。總的來看就是,創新是不計成本的,管理是嚴無細縫的。


梁將軍:

你們雖然說自己是“純草根”,但我認為這是很謙虛的說法。我看過你們的產品和營銷,很多思路其實都是對的,只是規模如果繼續擴大,需要更加體系化的梳理。那你算過干成這事之前交了多少學費嗎?


李志廣:

交了5000萬的學費。


梁將軍:

哎呦,你當時沒想過,這事要不暫停一下?


李志廣:

沒想過,我一直在想的是,沒有做不成的事。研究板栗的隊伍,到現在已經換了10波了。但我這人有一個特點,做任何事情從來沒有過半途而廢,但不是鉆牛角尖的那種啊。只是我決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出來。

好多老板都笑話我,說“搞不明白你干這個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有的人覺得北方老板很粗獷,人傻錢多。不是的,我做茶飲是真正要琢磨這個賽道的。


梁將軍:

不斷擴大規模這一路上,還遇到了別的挑戰嗎?


李志廣:

最大的挑戰還是選址。因為茶飲散落在各個城市角落里,在管理上是一種挑戰。它不像礦山,都聚焦在一個區域空間內,能看得到。另外一個挑戰是產品的深度研發,怎么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怎么讓更多人接受我們的產品。


梁將軍:

餐飲是特別考驗管理精細化程度的行業。而且,你從集約式的產業,到精細化運營的產業跨度確實很大。再加上我們是北方派的老板,就有更多人質疑了。對于你遇到的痛苦和挑戰我特別能感同身受。因為我是北方人,北方還是大央企、大國企居多,所以,我特別期待你做一個ToC端、年輕消費者認同的品牌。


四、產品研發盲目追求新鮮感,
是對客戶不負責任的利用

梁將軍:

茶飲核心的競爭點就是產研,因為茶飲的產品研發是以周為單位在運轉的。你們內部的研發節奏和思路是什么樣子的?我知道你們內部有一種思路是根據供應鏈的產品做反向研發,比如你們有板栗、有山楂,那就圍繞這兩種食材研發產品線。那你下一步還是按照這個思路走嗎?


李志廣:

產品研發現在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保持我原有的產品越做越精。比如,板栗不可能就是單一的產品,可以不斷延伸。第二,我之前說過要做“山果茶”的首創者,所以我們會研究中國最好的山果。過段時間我會去內蒙,專門去挑各種好山果。但是,即便是最好的山果,我們依然會做性價比。

能被挑出來的山果需要符合一個標準:一定是大眾能接受的。有些溢價很高的山果,比如品質很好的藍莓,普通老百姓喝不起,我們就不做。因為只有大眾接受的產品,抗擊打能力才會很強。我不會為了營銷而去營銷,大家都能接受的產品,扛的時間才會更久一點。


梁將軍:

這樣做不會擔心產品上新的節奏太慢或者沒有話題度嗎?


李志廣:

我們肯定會不斷地去做產品研發和上新,但不會追求一周一上新的速度,因為我們還要兼顧品牌調性。可口可樂是我很尊重的企業,他們這些年做了很多飲料,客戶都買單,因為品牌和客戶之間是有粘性的。但如果我們盲目追求新鮮感,這本質上對客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利用。


梁將軍:

我發現你做產品的邏輯有點像「茶飲界的優衣庫」,那就是做的是基本款、高性價比路線。產品服務全人群,而不是特定人群;產品抗周期,而不是跟隨季節變化。這個思維其實很領先。


李志廣:

對,我覺得要有空杯心態。進入一個新行業的時候要當個小學生。人最好的年齡在8歲,這是我們掌握新奇特的年紀,這時候做出的東西會很有新鮮感。我一直覺得把傳統思維灌輸給團隊,是不負責任的。


梁將軍:

我有點好奇你這種商業意識是怎么養成的?我們回到北方老板的問題,我也是北方人,這里沒有任何鄙視的意思啊。一些北方老板做慣了資源型的生意,就會陷在路徑依賴里,去賺一些確定性的快錢。很多人在新商業領域的直覺是非常欠缺的,在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適應周期非常長。我發現你適應的還挺快的。


李志廣:

真正賺到錢的礦業老板,其實也是做精細化管理的,只是大家方式不一樣。改革開放初期那個年代,不管南方北方其實都粗獷,你像廣東的很多老板,都穿著大褲衩子、戴著大勞力士啊。

而我對商業比較敏感,可能跟我從小出來打工有關系。當年我供我姐姐上學,就是在深圳打工。打工的時候接觸的全是服務行業,我很喜歡這種細膩性的東西。

但我覺得能不能適應,關鍵在于你熱愛不熱愛這個行業,適不適合做這個行業。有的人不喜歡,就做不好,也有的人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曾經就有人不理解,我一個開礦的老板,怎么突然干了幾個奶茶店。

但反過來講,現在很多人看我干的比較好,可能又有人會在想,你比較有先見之明。但你教他是教不了的,因為他們知道好,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做。


梁將軍:

那你認為你做茶飲,為啥能做好?


李志廣:

好的品牌成長起來,一定是要周期的。所以要有耐心,沒有耐心早就不行了。我認為我有。

其次就是,我不像別的創業型餐飲公司,需要融上資才能規模化。需要融資的情況下,一旦資本介入,就會要求生意增速,你可能就會偏離初心,而我可以走的慢一點。因為秦田田背后有我別的產業在支撐,我不需要受資本的左右,也不需要開放加盟快速地回錢。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開店慢一點,但是要走得穩一些。


五、用產業融合思路做茶飲,
希望秦田田成為北方的一面旗幟

梁將軍:

你之前提過“助農”,提到過家鄉青龍縣的板栗。家鄉對你來說是有什么特別的意味嗎?


李志廣:

青龍縣過往是一個很貧窮的縣,早年我們村只有10戶人家,我們賴以生存的只有家里的兩棵板栗樹、還有山上的野山杏、山楂。但是,我發自內心的熱愛我的老家。

我帶好多員工回到過我的老家,來到這里他們會明白老板為什么有這樣的初心。

那時候,農民一年的板栗只能賣1000多塊錢。但當年我和我姐都在上學,我姐考上了天津醫科大學,我在初中升高中的當口,家里的存款加上村里人集資,湊到的錢只夠一個孩子上學的。

我學習不怎么好,但因為家里人的思想比較傳統,認為男孩還是要出去讀書。所以,他們就把錢交給我了。我呢,偷偷拿著這錢,把我姐送到天津上大學了。我姐很不理解我的做法,但我跟她說:“你放心,你弟弟肯定錯不了的。”

當年我姐出去上學,一共拿了8000塊錢,其中5000塊錢都是借的。這5000塊錢屬于拉了饑荒,明年得還啊。

靠什么還?山果、栗子。但是,農民種栗子是靠天在吃飯,那年遇到大旱,栗子長得特別少。我們吃的糖炒栗子二三十塊錢一份,從老百姓手里收上來,貴的時候才三四塊錢一斤。后來,很多老百姓就把栗子樹砍了。

以前老百姓不務農了可以去工廠打工、上工地掙錢,但那是基建狂魔時代的紅利。這些年高科技崛起,很多人又回到農村了,回到農村還能干什么呢?還是種地。所以,農村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從這個使命上來講,我覺得我做這件事有意義。只不過我做一件事不是盲目去做,而是先了解根本性的東西。


梁將軍:

聽你說完,我能感受到你對家鄉的特殊情感了。當年板栗一年收成1000塊錢的時候,鄉親們還愿意集資送孩子出去上學,這是彌足珍貴的。因為有這份情感,所以你決定做一個助農品牌,帶動板栗產業的發展嗎?


李志廣:

是的。我們家鄉挨著承德,承德露露是個很大的企業,這件事對我的刺激很大。我一直在想,我們這么大的板栗種植面積,為什么就不能出來一個品牌,把板栗產業帶動起來?

而且,我打心眼里認為農村遍地都是寶,山上的好產品太多了,不光有板栗、還有山楂。我很看好用山果做茶飲。

茶飲現在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原葉奶茶,一類是鮮果茶。但我認為,未來茶飲市場一定是健康趨向。勾兌品的市場會被擠壓,而鮮果茶雖然健康但品控不穩定,鮮奶茶又對乳糖不耐的人群不友好且容易導致咖啡因攝入過量。相對來說,山果品控穩定而且對身體很健康,我們是很有優勢的。

除了想把山果帶起來,我自己內心還有一個不甘心的地方:那就是好茶飲品牌為啥都是南方的,北方就不能出一個精細化管理的品牌,代表北派茶飲嗎?

我自己一直覺得,南方的茶飲其實不太適合北方的口感。中國是一個以飲食文化為主的國家,南北差異是很大的,大家就連喜歡的甜度都是不一樣的。在這種想法的促使下,我決定做山果茶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秦田田能開到全國,不一定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做一個全鏈的生產園區、做我們特色文旅,把整個產業帶動起來。


梁將軍:

這是用產業融合的思路做秦田田這個品牌,這種模式跟其他茶飲品牌有很大的區隔。怎么想到這么做的?


李志廣:

這些年政府其實也在推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但是工作遇到了很大阻力。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在生產端,沒有人去做C端,沒有人去做營銷,沒有人去做市場。我覺得我要扎根產業鏈,才能真正把這事做起來。

產品從山上下來,我們加工后,把它搬到餐桌上、搬到消費者的手中,把它們留在最頂流的商場,生意才能閉環。


梁將軍:

那你們的茶飲具體要怎么跟文旅融合呢?


李志廣:

秦皇島本身就是一個旅游城市,我們的基地就在著名旅游景區祖山腳下,人們來到這里可以看我們的非遺工藝、周邊,爬山回來之后,可以體驗板栗采收,感受板栗成長的過程,喝一杯山果茶。


梁將軍:

為什么覺得這事能做?


李志廣:

我覺得當下人們的旅游觀念已經變了。我們那個年代旅游是看名川大山,但我天天跟家里的孩子接觸,他們真的可能為了一個潮玩飛一趟上海。那我覺得,人們未來也有可能為了一杯奶茶來我這里。

所以,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局限在秦田田本身考慮未來的生意,而是基于我們整個乾廣集團思考商業版圖。未來的乾廣要做新零售、新消費業。而且,我會在秦皇島創造更大的IP。

我們已經開始做秦田田的藝術館。表面上看形成的是打卡現象,實際上我們是希望人們來這里了解農耕文明時期的文化。我還投了一個4萬平米的水世界,也是以秦田田為主題。

未來我們還會有以秦田田命名新景區。所以,我對秦田田的期待不是開個單一的茶飲店,而是打造新文旅、新農業業態。

那天我和當地領導聊天,我說:我們的產品一年賣100萬杯,那就是100萬人在了解板栗、在了解咱們的文化。


梁將軍:

茶飲融入文旅產業,增加文旅的內容體驗,文旅帶動茶飲銷售,是個很好的思路。那你想過未來嗎?要怎么布局你的商業版圖?


李志廣:

初期想法是把秦田田的全國門店開到500家到1000家。但我不會盲目地去開店,而是一個一個做精,店的穩定性還是很重要的。店鋪模型打好之后,會慢慢開放加盟。

再就是,真正把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秦田田所有產品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接下來,我們會擴充產品線,比如一些烘焙產品。生產基地今年就建成了,差不多10月份就能投產。

最終,我希望秦田田成為北方的一面旗幟。


梁將軍:

你之前提到了”靈魂”這個詞,能不能總結一下,在做秦田田的過程中,你認同的“靈魂”指的是什么呢?


李志廣:

我所說的靈魂就是,大家心里所思所想能達到的農耕文明。

一說農耕文明,很多人就覺得這個概念太大了。其實,農耕文明就是和你息息相關的生物。秦田田現在能開一家店火一家店,就是因為里面有農耕文明的文化,而不是我主動打造出來的助農形象。這種感覺用語言是形容不出來的。


梁將軍:

你指的是這個生意連接的是這片土地上生我、養我的人,我們得熱愛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嗎?


李志廣:

對。秦田田之所以叫田地的田,就是因為人離不開土。我們要長久地回到本質做自己的生意。

你看星巴克為啥能存續幾十年,但中國很多茶飲品牌十年就消失了。因為我們有很多茶飲品牌一直在迎合消費者,草莓季大家全上草莓、芭樂季全上芭樂。

但我覺得,品牌如果想生命力更強一些,得不斷地堅持做自己的經典產品。這種堅持是很難受的,因為你得架得住各種誘惑。所以,我想做的品牌靈魂的根本一定是產品經得起打磨,5歲的小孩喜歡,50歲的人喝著也可以。


梁將軍:

我理解了一下你剛剛說的農耕文明,本質上就是土地是怎么養作物,我們就應該怎么做生意。不能違抗春夏秋冬的節律,也不能透支自己、不能拔苗助長。你的生意本質上就是你的文化,如果你想了一個很好的生意模式,但你的文化跟它是相悖的,這個生意模式是堅持不下去的。


李志廣:

是的,這算是一種內心的堅持吧。好多人都說這老板太任性了。其實不是任性,是他們不理解我的文化。

前兩天,有一個特別火爆的景區找我入駐。我看他們這景區挺好的,有一個800平米的地方可以給我,我就把設計方案給他了,他跟我說他其實就是想掙點租金,因為他認為現在的秦田田已經很火了。

但我給他看了我們現在的產品,包括里面引用的東京的一些技術,因為小商業方面東京玩的是Number 1。

他說:“你這一個小小的奶茶店,還用找這么大的設計師?!”我就跟他講:“秦田田是一種文化。如果咱倆不能共鳴,這地方白給我,我都不用了。”

秦田田本質上是在給文旅做嫁衣。但文旅是什么?其實就是文化和旅游。你是來這里體驗文化,只是順手帶走了一杯奶茶而已。


梁將軍:

如果讓你給秦田田說一句寄語,你會說什么?


李志廣:

希望秦田田走出河北吧。好多品牌其實在一個區域成為品牌很容易,往外面一走壓力很大。就像秦田田在天津可以,到北京就不一定可以。秦田田現在還是一個剛剛3歲的“孩子”,我對他的要求沒有那么高,不會讓他3歲干8歲的活。我希望他3歲的時候不要跑得太快,能真正地扎下根。


將軍總結

優秀企業的敘事從來不是捏造出來的,往往是從創始人過往的人生經歷和性格基因里流淌出來的。可以說,秦田田生意敘事的起點,就是李總年少時期的情懷和感念。因為他看見了農民的不易,又有向下扎根的底氣和能力,才能想到以產業融合思路做一個茶飲品牌。

當前端的ToC產品有足夠知名度的時候,后端的產業鏈就會產生復利效應,茶飲和文旅相互帶動,規模就會越滾越大。


作者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02)
1750298626410811.pn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泰顺县| 溧水县| 迭部县| 宁河县| 仁化县| 临夏县| 延长县| 武邑县| 溧阳市| 安平县| 桂阳县| 资兴市| 灯塔市| 阿坝县| 高淳县| 罗江县| 尚志市| 隆安县| 白朗县| 通榆县| 华宁县| 禄丰县| 邢台市| 栾城县| 平谷区| 安达市| 广汉市| 蓬莱市| 灵山县| 安达市| 大同市| 象州县| 梅州市| 延寿县| 射洪县| 阿克陶县| 滦平县| 自治县| 巧家县|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