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學文案,應該看什么書?
來源:越讀(微信號:yueduyueaidu)
文:米茶(嗜書癮君子)
圖:等云到,互聯網
數英網DIGITALING 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有志做一個既博學又專精的人。
胡適在一篇談“讀書”的文章里,有這樣幾段話:
專工一技一藝的人,只知一樣,除此之外,一無所知。這一類的人,影響于社會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竿,只是一根孤拐,孤單可憐。
又有些人廣泛博覽,而一無所專長,雖可以到處受一班人的歡迎,其實也是一種可悲。這一類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張很大的薄紙,禁不起風吹雨打。
在社會上,這兩種人都是沒有什么大影響,為個人計,也很少樂趣。
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專門學問。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覽。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惟他獨尊,無人能及。
他用他的專門學問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間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不很相關的各種學問,以次及毫不相關的各種泛覽。
這樣的學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邊各邊長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專門學問;從此點以次遞減,代表那旁搜博覽的各種相關或不相關的學問。塔底的面積代表博大的范圍,精深的造詣,博大的同情心。這樣的人,對社會是極有用的人才,對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宋儒程顥說得好:
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為九層之臺,須大做腳始得。
博學正所以“大其心使開闊”,我曾把這番意思編成兩句粗淺的口號,現在拿出來貢獻給諸位朋友,作為讀書的目標: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只有一技一藝的人,一無所長的人,胡適對社會上的這兩種人都頗有微詞,前者像一根孤拐,后者如一張薄紙,于社會沒什么大的影響,于自己也很少樂趣。
多讀讀無關的書
上面的話,雖談的是讀書治學,但對我們做自品牌、學習文案,也很有警醒作用。做自品牌,要磨煉出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專門手藝,但又不能一天到晚只盯著這手藝,除此之外的東西漠不關心,沒有博采眾長的學習興趣和視野。學文案也是,不能只讀跟文案有關的書,“無關”的書也要多讀一讀。
建一座自己的文案圖書館
下面,給初學文案的同學,推薦一些書目。這個推薦法,借鑒了胡適的治學方法,也結合了我自己的讀書心得,學習文案寫作,我們不妨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些,用做學問的心來研讀這些書籍,甚至可以構建一座自己的文案圖書館。
這座文案圖書館,應該有些什么基本書籍?可從這幾個方面去找書積累書:
1、自己關心的核心問題
2、直接相關的書
3、間接相關的書
4、不很相關的書
5、毫不相關的書
一.與文案直接相關的書
1 《誠品副作用》(李欣頻 著)
2 《廣告拜物教》(李欣頻 著)
3《怎樣寫作》(葉圣陶 著)
4《語文隨筆》(葉圣陶 著)
5《文心》(夏丏尊、葉圣陶 著)
6《談文學》(朱光潛 著)
7《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納塔莉 著)
……
文案,文章,文學,文字,語文,作文,寫作,這些都是文案初學者需要了解和辨識的基本概念與背景,不能只曉得文案。
經過二十五年的用心經營,誠品現在已是一個華人文創品牌,不只是臺灣書店品牌。早在開業之初,誠品就意識到文案之于品牌的加持力量。《誠品副作用》和《廣告拜物教》,是誠品文案作品的多年結集,可以說,李欣頻與誠品,成就了彼此。
好的文案是什么樣的,可以借此二書窺得。但并不是說好文案只有這一個樣。
《語文隨筆》、《怎樣寫作》、《文心》、《談文學》,是民國時候的先生們,寫給中學生和社會青年的小書,圍繞國文教育談了許多既細小又深切的問題,十分親切好讀。
這些先生們,既是文學創作者與研究者,也是教學者,既關心現實,又專注學問,可謂真正的大家。他們寫的這些書,像望遠鏡又像放大鏡,幫助我們澄清過去對寫作的誤解,看到寫作之美何所在,尋到寫作的入口處,摸索出合于自己走的寫作路。
《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站在身心靈成長的角度,鼓勵我們重拾寫作的信心,借寫作深掘自己,發現平日生活常忽視的點滴。此書也值一讀。
二.與文案間接相關的書
1 《讀書與治學》(胡適 著)
2 《讀書的藝術》(《博覽群書》雜志 選編)
3 《閱讀的風貌》(《網絡與書》編)
4 《閱讀的狩獵》(《網絡與書》編)
5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松浦彌太郎 著)
……
閱讀,治學,編輯,是文案的再延伸,也需要學習學習。
《讀書與治學》與《讀書的藝術》,談讀什么書,怎樣讀書,如何做學問。千萬別以為會認字就叫會讀書,萬事有其法,不妨問問自己讀書得其法了嗎?讀完這些書,你可能會訝異:天哪,上了幾十年學,讀了那么多書,我現在才知道什么叫讀書!
雖我們不一定要到大學里當教授做學問,但了解了解治學是怎么回事兒,一個學者治的什么學,如何治學,對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相信會大有益處。做自品牌,寫文案,怎能沒有對事物的研究能力呢?
《閱讀的風貌》和《閱讀的狩獵》,是很有趣的兩本書,將閱讀這件事講得那么有意思,有圖有文有表,有故事有知識,郝明義寫的那篇《有關閱讀飲食的十二事》,可以先讀為快。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是我非常喜歡,讀了很多遍的書。這是松浦彌太郎策劃的那套書系“只工作不上班”中的第一本,是他自己寫的,其他六本是另外六個人寫的。
松浦高中沒畢業就入了社會,從打零工做起,由喜歡讀書到做起擺攤賣書的生意,因偶然接到雜志邀稿開始寫作,后來又學習翻譯、編輯,現在成了日本最懂生活美學的大叔,出了好些書,后來還受邀當上日本老牌雜志《生活手帖》的總編輯,開的奶牛書店也有十多年了。我跟他早期的經歷很像,雖然還沒有取得他現在這樣的成績,但心里很踏實,因為一直走在自己喜歡走的小路上,沿途領略了不少奇異風景呢。
細讀此書,你可以學到開店,寫作,編輯,創意,美學,自品牌,如何不上班也能掙錢過日子。
三.與文案不很相關的書
1 《我不是一本型錄》(許舜英 著)
2 《觀念水位》(劉瑜 著)
3 《誰偷走海報》(原研哉 著)
4 《你的早晨是什么》(王春子 著)
5 《心的視界》(柯錫杰 著)
……
雖然這幾本書跟文案不直接也不間接相關,讀一讀也會有啟發。
《我不是一本型錄》,談的全是生活中瑣碎得不能再瑣碎的事,像怎樣買面包,怎樣挑洗潔精,怎樣選藥妝店,怎樣編一本好看的雜志……因為是許舜英在談,總能談出哲學意味,談出你看不到的細度與深度。想學習看事物的犀利度,該讀讀這本書。什么?不知道許舜英是誰?(延伸閱讀:《許舜英經典文案之臺灣中興百貨 —— 廣告界的哈佛案例》)
《觀念水位》的作者劉瑜,現在是清華大學教政治學的年青教授(76年生),以前也寫小說。她的文風幽默不失深刻,讀來很有快感。想學幽默(不是搞笑),想寫得有趣,推薦讀此書。
即使你不是專門的文字創作者,也可以嘗試將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事寫成書,像設計師原研哉的《誰偷走海報》,插畫師王春子的《你的早晨是什么》,攝影師柯錫杰的《心的視界》。要知道,寫書出書是深刻塑造與傳播自品牌的好方法呢。
四. 與文案毫不相關的書
《51種物戀》(德瓦 著)
……
《51種物戀》書中有一篇談鑰匙的文章,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一對相愛的人就是彼此的鑰匙,關鍵在于輪廓的完美契合,絕對精準。事實上,這與互補無關。鑰匙并不能讓鑰匙孔變完整,而是開啟它,啟動它,給予它固有的力量。每個戀人都能讓另一半回歸自我,讓他(她)達到巔峰,憑藉的便是愛情如迷一般的堅韌特質。
作者德瓦是法國當代哲學家,看看他怎樣以哲學之眼解讀平凡之物。讀后,你會收獲一雙哲學家的思考之眼。
很高興有這樣子的機會,推薦我讀過的、深深影響了我的這些“跟文案相關或無關的好書”。希望它們對初學文案的朋友有所幫助。也想聽聽大家讀這些書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心得,我們可以一起切磋切磋哈。
關于作者:米茶
自品牌小學堂-創辦人,自品牌漣漪-發起人。平日有早起的習慣,愛東讀西撿,嗜好集書、集雜志、集碟,十幾年下來,客廳書房長出一片小森林。之前在書業與非書業打滾多年,做過的工作不下七八種,近兩年幸遇自己的“一事”(人生為一事來)——透過喜愛的教書寫作,傳播自品牌理念與美學。如有“自品牌”相關課程、講座、邀稿、咨詢的需要,歡迎來信聊聊 michabook@126.com。
公眾號:越讀(ID:yueduyueaidu)自品牌(zpp192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