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講故事,講笑話有什么技巧嗎?
幽默就是“文字”與“邏輯”的游戲 擇字新奇 邏輯古怪 是構成幽默的重要元素。
“巾幗不讓須眉”
“巾幗不讓須眉抱”
一字之別 相差萬里 玩的就是“文字游戲”
“不想當裁縫的廚子不是好司機”
上古老梗之所以依然活躍在各大社交賬號的簽名欄上 這就是“邏輯游戲”的魅力
而能把兩方面都玩的得心應手的集大成者 自然是.....
星爺的臺詞“你下流賤格,露出半個龜頭” 乍一看 俗不可耐 為什么能讓男女老少都開懷一笑 靠的并非嘩眾取寵 句中 “半個”的細節修飾 讓這句話一下子從黃段子升華到經典臺詞
從“文字游戲”的角度分析
“半個”的選詞必然是經過推敲的 為什么用“半個” 當我們琢磨這個問題的時候 注意力便從龜頭轉移過來 句子的腥味已消去大半
為什么不用“一個” 正常都是“一個”啊 就是因為常人都會聯想到“一個” 如果此時從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進行推敲 “一個”改成“半個” 卻能產生出奇的效果
“一個龜頭什么樣子?”
“都一樣嘛 想都不用想”
“半個龜頭是什么樣子?”
“臥槽 有點特別 我得想想 ”
強迫觀眾腦補滑稽的畫面 開懷大笑
可見越是細微的修飾 畫面感越強烈 聽生動的語言有如看電影 影音俱全 平淡的語言則像黑白默片 兩者區別不就是畫面感嗎
從“邏輯游戲”的角度分析
用“半個”是幾個意思啊?
跟上下文又有什么邏輯關系?
當你又用正常人思維思考的時候 你已經被邏輯牽著鼻子走
“邏輯游戲” 顧名思義 就是玩弄邏輯的游戲
習慣于正向思維的人類已經不滿足于正常邏輯的笑點 逆其道而行反倒能產生微妙的新鮮感
“我頭像牛逼嗎?”
“牛”
正常邏輯回答 毫無新意
“我頭像牛逼嗎?”
“像”
反轉邏輯 不按常理出牌 往往更能有效擊中笑點 靠的就是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綜上 我悟出了一個講笑話的技巧 ,從非重點入手添加細節修飾
為了證明我的觀點 特地編了幾個接地氣的例子 大家感受一下
1、原文:
“他們打架的時候 我還在玩手機呢”
改成:
“他們打架的時候 我還在給我的小米4刷flyme呢”
2、原文:
“我也怕呀 可全身可以自衛的武器就只有一支筆”
改成:
“我也怕呀 可全身可以自衛的武器就只有一支紅筆 筆帽還TM是藍色的”
3、原文:
“大哥終于等到你了 我看大媽跳廣場舞都看了半個小時了”
改成:
“大哥終于等到你了 我看大媽跳廣場舞都看到第17小節了”
4、原文:
“我靠 你真惡心 我差一點就忍不住吐出來了”
改成:
“我靠 你真惡心 要不是舍不得30塊的漢堡王 我當場就吐出來了”
5、原文:
“哥 要不你先還我兩百吧 這幾天生活費都有點不夠吃飯了”
改成:
“哥 要不你先還我兩百吧 這幾天沙縣的老板都開始問我最近為什么不加鹵蛋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