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和《夏洛特煩惱》之間,差了一個洞察
十一長假,哪也沒去,就看了兩部電影《港囧》和《夏洛特煩惱》。
港囧是被它30張倒計時海報吸引去看的。夏洛特煩惱,多少人和我一樣,是被這歐美大片的名字給騙的。
大部分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都覺得夏洛特好看多了,甚至認為兩者不是同一個級別的。關于好在哪里,網絡上各種觀點很多。
為什么大家都把這兩部電影進行對比,是因為這兩部電影“撞車”也撞得太像了吧。不僅上映檔期一樣,題材一樣都是網絡段子體喜劇。連故事梗概都幾乎一樣?!耙鸦槟凶幽钅畈煌鼔糁星槿?,最終卻為結發妻子感動,夫妻大團圓。
從一個廣告人的角度來看。要我說,這兩部電影的好壞主要差在“洞察”上。
“洞察”二字對于廣告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與客戶的對話,或是在進行策略或創意方面的內部討論,時不時就把“洞察”二字掛在嘴邊。“這創意沒有消費者洞察”,“這個不是消費者洞察”……三句不提到洞察,都不意思說自己是廣告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洞察?
引用一有位廣告大咖的詮釋:“洞察不只是發現事實,洞察是看透事實背后的真理“。
舉個例子:
“愛彈琴的小孩,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有助于他興趣的培養和個性的養成?!边@只是發現事實,這不是洞察。
“愛彈琴的小孩,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干一些不該干的事情,即使他當不成一名偉大的鋼琴家,但至少孩子不容易變壞,解除您的“當下之憂”這就是洞察。
現在我們再從洞察的角度看《港囧》和《夏洛特煩惱》這兩部電影。就好比老師布置了一道關于初戀和現任有關的命題作文。
港囧給出的思路是:男主人翁婚后過得并不太如意,初戀則正好相反,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次巧合的機會,男主人翁上演了一番波折赴會的囧事,最終發現還是現任好。
這就是典型的60分作文,講述了一個事實,相信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大多數人的實際生活中。但這是大家心里幻想和愿意看到的故事情節嗎?不是,而且恰恰相反。
每個人心中的真實想法應該是,當有機會再次碰到初戀,不管當初是甩人方還是被甩方,都希望自己過得比TA好,最好還能拿出一把錢甩在她身上,略帶遺憾的說讓你當初不好好珍惜我。也許這么說比較惡俗,但沒有人會喜歡自己過得比對方差吧,幻想在TA面前囧事連連,顏面掃地的吧。
所以不管這部電影請誰來演,再有笑點,都無法引發大眾的共鳴,這就是沒有洞察的結果。
夏洛特煩惱給出的思路是:男主人翁婚后過得并不太如意,“通過一個夢”,時光倒流,于是改變歷史,成為有錢有名之人,初戀投懷送抱。然后夢醒時分發現還是現任好。
這樣劇情就完全把大眾經常意淫的那些橋段原封不動的搬到銀屏上了啊。它巧還巧在,包裝了一個前提,這是一個夢,讓看似不可能成立的劇情成立了。這種感同身受太強烈了,多少人看電影的時候,把自己和初戀自動對號入座成夏洛和秋雅??吹角镅艑ο穆逋稇阉捅?、百依百順時,心里那一個“爽”啊。也許這么說比較惡俗,但你敢說對于初戀或者前任,重來沒有這樣幻想過?你說沒有,我都不信。
所以即便沒有“夢”的這個前提,是現實中發生的,劇情再荒謬、惡俗,情感上還是能引發大眾的共鳴,這就是有洞察的結果。
最后放一條最近看到的一條避孕套的廣告。我相信男的都看得懂,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洞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