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廣告主如何評判廣告的價值?
John Wanamaker曾提出一句堪稱廣告營銷界“哥德巴赫猜想”的至理名言——“我知道在廣告上的花費有一半是浪費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如今,在互聯網時代,隨著大數據的發展、精準投放技術的提升,以及動態創意的運用等等,業界對于廣告價值的評判有了更多的衡量標準,諸如廣告覆蓋率和到達率、媒體的環境特性……。這些也讓廣告主對于自己的花費及回報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
11月17日,由Campaign主辦的China Innovation在北京舉行,海爾數據戰略發展總監孫鯤鵬與互動通控股集團資深副總裁袁玨明(Tony Yuan)圍繞創新開展對話討論。
從人們廣為熟知的親切可愛的“海爾兄弟”,發展至今,海爾在互聯網時代實現了哪些創新?孫鯤鵬將其精辟地歸納為三點:一、從制造產品轉變為制造創客;二、員工從雇傭者轉身為創業者;三、消費者從以前的購買者變成海爾方案的參與者。創新屬于每個人。員工與用戶的體驗也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孫鯤鵬發表精彩言論
身為廣告主,在不斷創新變化的互聯網時代,該如何來評判廣告的價值?面對袁玨明提出的問題,孫鯤鵬希望品牌廣告主與媒體方、廣告技術平臺方、第三方等相關各方一起設定共同的目標:一、以用戶體驗為目標,例如,消費者在接觸到產品、品牌時的體驗是否舒服;二、以轉化成果為目標,將消費者觸達廣告后進而實現銷售業績轉化作為目標。
互動通控股集團資深副總裁袁玨明(Tony Yuan)
盡管精準投放的優勢顯而易見,但是廣告投放的絕對精準對廣告主是不利的,因為這會減少廣告對人群的覆蓋度。在廣告營銷與數據挖掘時,要有全局觀,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樹林。運用大數據,通過多維度分析消費者與產品的聯系,從而促進銷售轉化與購買。圍繞“營銷中的技術和創新:數據、程序化和內部技術能力”,在隨后的小組討論環節中,互動通控股集團副總裁方博文(Malcolm Thorp)與嘉賓們如此表述。
互動通控股集團副總裁方博文(Malcolm Thorp)
Malcolm(左二)與眾嘉賓探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