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已死?4A永生!
這個時代永遠不過時
說到廣告圈,最近好多人抓著“4A”不放,比如有篇文章叫《再見了,4A》好像挺火。“去乙方化”這陣風從美帝吹到帝都,大家口口相傳,似乎每個人一下子變身局外人叉著腰微笑著看4A們,看你們什么時候關門。說回來,跳出廣告圈有多少人能說清楚4A是啥?4A的核心價值是什么?而現(xiàn)實是沒多少個客戶說得清楚廣告到底是什么?更別說什么是4A了。那么由媒體環(huán)境的改變導致傳統(tǒng)廣告光芒失色以外,4A所代表的是什么?創(chuàng)意?策略?模式?還是稀缺人才?說到底,4A到底該做什么這是老板該去思考的問題,而4A的稀缺人才永遠是市場的“尖貨”。
1、市場上的風,都是從西向東吹的
行業(yè)上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大家都會本能的去看美國是怎么做的。當上世紀90年代末,4A從歐美移民到大陸的時候,管理層基本都是老外,要不就是港臺人士,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非常的不接地氣。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個來自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廣告生產模式培養(yǎng)了無數(shù)的精英尖貨,同時也在漸漸實現(xiàn)自身的本土化,也就是近些年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4A的管理層很多來自本土人士。本土尖貨優(yōu)勢更為顯著。
2、4A的門檻有點高
在4A呆過的朋友一般都知道,特別是早些年,這樣的公司是很難進去的,要考試又要有人推薦,面試就要好幾輪,最后談個很低的工資,但結果總算是headcount批下來算是正式員工了。這是無比高興和榮耀的事情。說到創(chuàng)意人就更不容易了,踏遍了各大4A的大門,打遍了各大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電話,帶著自己的作品集與人談創(chuàng)意談點子,目的就是找到自己心儀的老板,費盡心思找到最佳的求職idea,這種故事我聽到很多也特別感動,特別是目前行業(yè)一線的大人物。雖說工資不算高,但也算是個讓小伙伴羨慕嫉妒恨的職業(yè),360度每個角度看都是洋氣!洋氣!洋氣!什么海外培訓啊、海外旅游啊,這樣的福利每年至少一次。每天午餐談論的話題都不會涉及國產電視劇一類。后來即便你離開了某家公司,常常會聽說原來的某某同事去國外定居了,不回來了。或者某某某去國外讀研去了。以前4A圈里找工作憑的是作品,和服務過的客戶(基本都是國際知名企業(yè)),而如今呢?就不得而知了。
3、肆意追求速度而導致一拍兩散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國家的人做什么事情都特別著急。這件事在美國電影中都體現(xiàn)出來了《up in the air》中就有一幕,乘飛機過安檢的時候為了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要排在中國人的后面。生活中這樣,工作更是這樣。比如即使把創(chuàng)意的過程縮短為24小時,甲方也會抱怨指責。比如但凡有個大事小情都要做個熱點,人家美國大選追熱點也就追了,還有清明節(jié)也追的,真為接了這個活的乙方捏把汗。追完熱點就問為什么KPI這么低?為什么沒人轉發(fā)?所以現(xiàn)在沒人愿意為時間買單,而由無數(shù)次通過廣告和消費者溝通的精細活,最終達到的品牌資產積累,這必然是個長線工作,而現(xiàn)狀是你出個想法,我要火遍互聯(lián)網?!爸刭p之下必有勇夫”,真的就有這樣的乙方連服務費都不要(別忘了廣告業(yè)可是個典型的服務性行業(yè)),愿意將自己的收入和甲方的銷售分成進行捆綁。在我認為真正在做廣告的人只能含淚賣爆米花去了。
4、前輩說,特別能說的一般都沒什么料
自打互聯(lián)網普及之后,廣告人就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因為大家的眼球已經被自媒體啊、UGC啊,互聯(lián)網大咖之類的新新人類強奸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樣一件事,其實可能算是一種病——“孤傲癌”。這些完全不屑于走紅于主流市場,單純又可愛,大都行事低調,奇裝異服,愛好奇特,寧愿和明星做朋友也不愿和他們合影曬朋友圈的。因為在他們的世界里“我是你們隨便可以評論的么?”普遍的情況,話少的拿獎多,都在做大案子的。而互聯(lián)網圈里那么多話多的喜歡自我炒作的,反而拿得出手的作品甚少。其實當你遇到一位4A人溝通傳播戰(zhàn)略和思路的時候,他們通常一定會問一句話:“你這么做對品牌有什么幫助?”
5、日常工作堪比FBI
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廣告代理公司管理模式,說起來這是個公司還不如說是個工廠。有爾康、有planner、有創(chuàng)意、有制作、還有等等。這段主要說說爾康,這個看似可有可無的工作,貢獻基本都是默默無聞的,做得好的頂多被人夸是個好Sales。因為創(chuàng)意不是他想的也不是他做的,策略也不是他想的也不是他做的。所以看似最大的貢獻就是極力的賣稿子。但是呢,這里話風要轉了。對于大多數(shù)甲方來說需求基本都是空洞無趣的,沒有半點可提煉的重要信息,而現(xiàn)在的甲方就更加不費力的將新工作通過微信發(fā)給乙方有時甚至是語音,爾康可慘了,從苦瓜臉立馬變成空姐臉微笑迎上,通過聊天一步一步套出重要線索,再將有價值的信息點梳理清楚轉交給有關同事。即便遇到講外語的甲方更是迎難而上,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一問原來是海歸。你說,這工作容易么?考情商考智商有時智商不夠還要顏值補,這跟做個特工有啥區(qū)別。這樣的人才只有4A有!如果你是甲方,有幸遇到了這樣背景的人才,千萬不要放過,一個頂十個使,絕對不是吹牛。
至于4A的未來何去何從,這需要時代的洗禮和驗證,但是事實上4A的存在造就了那么多高能又可愛的人,聽說大家很多都懷著失望轉行了,但還有很多在堅持著?到底是為什么?有人說,現(xiàn)在早就過了龍之媒書店門庭若市的景象了,愛廣告的人沒有那么多了,說到這就想起來自己剛入行的時候,每天最愛的工作是找國外的好看廣告,然后中午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去討論。后來整理電腦的時候每個片子都不舍得刪掉,而導致硬盤不夠用。先現(xiàn)在呢,各大行業(yè)網站都是推廣案例,真正好看的越來越少見了,直到發(fā)現(xiàn)了這股清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