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吳小寶、lily
撰文:lily
前言:
寫在前面的話:為了更深入了解轉型中的營銷廣告業,數英于2019年在原創內容板塊著重發力,全新上線「探店」專欄,該欄目將會從尋訪各家代理商開始(陸續延伸),盡可能展現行業生態全貌。在分享各家所長與之共勉的同時,亦可促進業內對其公司的了解,從而為行業創新合作,挖掘更多可能。
探店 第二十一期
文末高質量互動,等你來哦~
這是數英·探店專欄采訪的成立時間最久的公司——博采傳媒(后簡稱博采),1993年成立, 28年來,一路從傳統廣告走到數字整合時代,見證了國際4A大行其道到沒落,也參與了本土廣告的崛起。
它做了很多,從CG包裝到品牌服務,從技術研發到自主影視內容,和農夫山泉合作25年(1996年到現在),推出了多系列獲獎無數的廣告,還將最先進的虛擬制片技術做到了世界第一。
但它又很低調,很少在媒體前曝光自己,甚至少有人知道其農夫山泉各大案例推手身份,更不知道它幫助小罐茶、拼多多等品牌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感覺你們很少宣傳自己?”在采訪時,我們一見面就提出疑問,而后與創始人李煉默契地相視一笑。不僅如此,我們好奇的點還有很多:
為什么能和農夫山泉保持合作20多年?
作為一家廣告公司,為何培養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
自主IP、影視制作、品牌服務......28年來如何讓公司葆有生命力?
......
路要一步一步走,疑惑要一個一個解答,我們有一下午的時間,和博采創始人李煉、廣告部負責人梅小慶、創意群總監余霞東拉西扯。
一、
不會做廣告的影視機構
不是好內容公司
博采傳媒總部位于浙江杭州,走進其7000多平的“大豪斯”,需要做好心理和體力雙重準備。
這棟辦公大樓以潛艇樣式徐徐展開,5000平辦公區域、2400平影棚,涵蓋了廣告、影視、虛擬制作、動畫、虛偶、移動互聯等多個業態,我們提前2個小時到達,一口氣逛了個夠癮。
羨煞旁人的辦公環境
在博采傳媒的自我介紹里,廣告和影視是主要的業務板塊。我們發現,這一點也直接體現在了整棟大樓的布局上,身處其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富于創意和激情的廣告,與精于執行和效果的影視在同一個空間里交織碰撞。
入口處醒目的標識,不露聲色地顯露著博采28年的底蘊:博采、激情、承擔、理想。再往里走幾步,就是博采兩大職能中心,廣告部和影視部,里面隨處可見古老的制片設備和經典廣告caseboard;每層必備自主動漫電影IP《昆塔》系列巨型手辦和demo手稿;隨便一處不起眼的門里可能就藏著一座小型的電影院或剪輯室;角落里隨意擺放的稀奇玩意,也可能是特制的重要道具......
隨處可見的農夫山泉廣告,從左至右依次是:東方樹葉、水溶C100
頂樓亂中有序的特殊道具房外開滿了花
一樓的餐廳咖啡盒子,環境溫馨,東西也好吃到爆炸
在“潛艇倉”遇到的百萬剪輯師們
藏在2.5樓的電影院
來這里打過卡的明星們
1、廣告線和影視線的交織
博采傳媒成立之初以CG包裝廣告起家,后來擴展為內容廣告,目前已有集品牌定位策劃、創意執行落地、全渠道傳播為一體的全流程服務。
2008年,創始人李煉決定推出自己的影視內容。從那以后,除了廣告制片,影視線也推出電影、電視劇、三維動畫等,例如前面提及的自主動漫電影IP《昆塔》系列。
博采擁有一整套制片流程,我們一路經過創意部、制片組、后期組、器材室、服化室、來到攝影棚時,正好遇上虛擬拍攝,見證了演員在電腦里變成了動物、攝影棚秒變“刺激戰場”的全過程。
博采有全球唯一可以動捕每秒1000格的動捕棚,快到能捕捉子彈,還有全球分辨率最高的LED屏,任意角度都可以拍。
全球分辨率最高的LED屏
這塊環屏直徑24米,高6米,彎曲成270度與頂屏相接。它們由2388塊LED屏幕組成,像素間距2.0mm,亮度達到1000nit,可實現拍攝每秒120幀的高速鏡頭,背景細節保持8K,不用擔心出現摩爾紋②。 置身其中,沉浸與逼真到仿佛身臨其境,這就是博采最新研發出的、當下最先進的虛擬制片技術①。
研發虛擬制片的想法源于博采推出的第一部動畫長片,費時費力的傳統渲染技術、7000余臺機器同時渲染才達到好萊塢標準、大體量的時間成本以及處處受限的創作空間,讓博采果斷摒棄了好萊塢成熟的制片流程,將目光投向未來的一種可能——實時引擎,歷時4年,自主開發出了每一步都能實時檢驗、修改,實拍效果最大程度接近最終成片的虛擬制片技術。
與傳統模式比,博采的虛擬制片技術能提供足夠逼真的場景光影,同時還避免了傳統制作的不確定和后期返修。所見即所得的拍攝方式避免了綠幕拍攝“溢色”問題,而且無需后期摳圖,不僅節約了外景和場務等大量人力,也大幅縮短拍攝周期。對于現實中無法實現和復刻的場景,也可以隨心所欲想拍多久拍多久。目前,博采已經采用此技術推出了農夫山泉金鼠水動畫廣告、農夫山泉金牛水動畫廣告。
廣告線與影視線是如何配合的?
從接待的同事處我們了解到,廣告和影視雖然是兩個部分,但實際上是矩陣式架構,部門之下的眾多項目團隊穿插作業,共同為品牌服務。
用大腦和手腳來形容或許更好理解:廣告團隊擔當大腦,擅長從品牌定位出發,運用創意的戰術打法,幫助品牌解決問題;影視團隊則更像手和腳,擅長用技術和畫面語言將千奇百怪的創意想法完整呈現。沒有手腳,做不了事;沒有頭腦,不可成事,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好內容。
2、創始故事和四個發展階段
扎根廣告,具備全套影視服務能力,又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能力,博采很難被定義。
在一面大墻,我們發現了其多面多能的原因,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博采創始以來的所有優秀作品,它們不僅見證著博采廣告線與影視線的發展融合,其背后也講述著博采從無到有的故事。
博采的創始故事里沒有風花雪月,甚至帶著點現實和冷冽的味道。
1993年,從事多年影視創作的李煉決定創業,他拉上兩位好友成立一家廣告公司。采訪中,李煉坦誠地告訴我們,當時選擇進入廣告行業并非單純源于對廣告喜愛,而是想遵循自己的內心做作品。然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就像一組賣家秀和買家秀對比圖,猝不及防地攤開在李煉面前,他幾乎餓了半年肚子。
說來也巧,李煉創業沒多久就遇上國際4A大舉進入中國,所有本土廣告都被其無情碾壓。有上頓不知下頓的日子雖然難熬,但更讓他難受的是意識到本土廣告的技不如人。“憑什么本土廣告不可以?”李煉的倔脾氣被激了起來,他轉過身,決定走一條和國際4A不同的路子。
李煉選擇的路是推出全流程服務,一方面是為揚長避短,甚至彎道超車;另一方面是他堅信,高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需要更快的響應機制。
博采從第一天開始就是全流程,我們希望給客戶帶來沒有衰減的創意。——李煉
現在的廣告人推崇“雜家”,什么都得懂什么都得會,但那時候,行業更認同的還是“專家”,一心一意,術業專攻。像博采這樣什么都做,什么都會的全流程服務公司,在那時其實被認為是不專業的象征。但是李煉并不理會,專注打造自己的殺手锏并以實際行動證明“能博也能專”。我們也發現,正是這樣的意識,促成了博采28年不斷蛻變:
1993年~2007年:推出內容廣告,拓展全流程服務邊界。
在成立的第一年,博采主營的CG包裝廣告業務拿下了大部分華東市場。但視覺玩得越多了,博采越意識到深度溝通的重要,于是在次年推出內容廣告,憑借多元的創意和審美在廣告行業嶄露頭角。
2008年~2015年:打造自有內容產品,對品牌營銷的理解更透徹。
因為做自己的影視產品,去撬動整個營銷鏈,博采更加理解了客戶的想法和策略。用李煉的話來形容就是,直到那時才知道以前做廣告其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廣告只是營銷鏈路末端的一小環,并不能直接決定品牌成功,只有當客戶的產品底層邏輯和戰略正確時,廣告才能發揮助其成功的能量,所以博采更愿意藏在作品背后。
廣告公司出名與否,跟客戶有直接關系,客戶的廣告就是我們的廣告。——博采
2016年~至今:研究虛擬制片技術,并將其做到世界領先,很多技術世界第一。
李煉認為,16年之前博采的技術只能算制作技術。16年之后,博采對技術的定義是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技術的能力,讓創意與技術結合到一起。
從招聘技術研發人員寫代碼,到構建自己的虛擬制片團隊,博采斥資數億,開發從數字資產,擬真預覽、數據重構,到實時虛實結合的拍攝,開發了完整的影視虛擬制作全流程。2020年,當行業都在縮減預算時,博采加大投入打了一波時間差,將自己提前帶入了虛擬制片元年,讓“make every production step real time”成為了現實。
博采傳媒虛擬制片demo
28年,三個階段,博采一直在做各種轉變、打造各類殺手锏。40多年本土廣告史,行業少見走得如此遠的公司,他們大多因為找不到路或走錯路而倒下,博采能一路走來,憑借的正是對“博”和“專”的極致要求。
在近4個小時的深聊中,我們也發現了博采對“博”和“專”已不局限于業務層面的理解,還融入了作品之中、公司的精氣神中,成為博采經營、做事的準則,或許那才是博采不僅走得遠,而且越走越順的根本所在。
二、
敬畏真實:
與農夫山泉的合作史
博采相信真實的力量,認為真實是溝通和創意的基礎。事實上,博采也一直是這樣做的,在和農夫山泉合作的25年里,一直平實地幫其講述品牌故事,將“真實”融入每一個作品之中。
1、超過7個字不是好slogan?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句slogan是如何創作出來的?李煉為我們徐徐道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農夫山泉“水源地建廠、水源地灌裝,不使用城市自來水”的廣告詞,某種意義上,博采的靈感就來自于此。在為這句話構思內容時,博采意識到,從天然水到飲用水,農夫山泉其實一直是搬運工的角色。
雖然大家都說是水廠,其實農夫山泉是把水處理后搬過來,中間沒有添加物,那這就不是一個生產的過程而是搬運的過程。——李煉
出于簡單易記的標準,當時業內看待廣告語有一條不成文的邏輯:超過七個字的都不是好廣告語。很明顯,這句廣告語不僅超了還超了好幾倍,甚至李煉自己也覺得很長,“一個15秒的廣告視頻,廣告語可能就占一半時長”。幾番糾結和思索后,李煉還是決定不做修改,因為“精準詮釋定位才是廣告語第一要義”。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由此誕生,但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
2、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敬畏真實,我們希望將自己知道的,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讓更多消費者知道。——博采
博采是最早、也是最會拍攝紀實廣告的公司之一,這是其為農夫山泉拍攝的《農夫山泉飲水思源系列公益廣告》,播出后看哭了無數人。
“從一分錢陽光工程開始,每一次拍攝,我們都堅持真人實景。這一次,我們走訪各個水源地,采用無腳本拍攝,挖掘孩子們的真實故事。”
2001年農夫山泉推出“一瓶水一分錢”陽光工程,博采配合品牌動作,走訪各水源地挖掘了七支貧困兒童的故事。在提案前,博采向農夫山泉提出了一特別的請求,希望可以無腳本拍攝,以紀實訪談的方式呈現。
萌發這樣的念頭源于博采對突破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博采想還原一個沒有被腳本框住,更原生態、更動人的小孩形象,“因為我們相信真實的力量”。
但沒有腳本就意味著拍攝不可控,能挖掘出怎樣的故事也未知,執行中該如何抓到品牌需要的東西?廣告部負責人梅小慶分享了博采的經驗,她說:“就像剝洋蔥,從散點到聚焦地去發現故事點。”
在具體的操作中,博采會提前了解采訪對象的背景資料,確定是否符合廣告主題;緊接著會與受訪者進行淺層溝通,預設可以挖掘的故事點。這個過程需要很小心地拿捏尺度,既要了解被采訪的信息,又不能讓對方戴上面具;最后是最關鍵的,拍攝時導演和創意人員需要保持高度敏感,并有技巧的激發采訪者的情緒并挖掘的他們的故事,總之反對“演”。
細心的伙伴可能發現了一個矛盾點,我們也提出了這個疑惑:為什么博采相信真實的創意,還要不斷研究影視技術?
博采給出的理由是:技術與創意并不矛盾,還能擴大創意的外延。
底層的技術構建一定程度上定義了未來內容的呈現和表達。今天的技術,更多的是用流量來做支撐,而非創作本身。未來的廣告會出現怎樣的形態?我們希望能把它探索出來。——博采
我們在下面這支廣告上看到了更多內容表達正在發生。
這是博采為農夫山泉推出的牛年生肖水動畫。翻騰的云海、巍峨的大船,當其他品牌齊刷刷以回家展開CNY時,博采選擇用一個耕散陰霾的故事傳達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樣的差異化打法不僅來源于不同的創意視角,還因為虛擬制片技術給創意提供的廣闊空間,博采有底氣讓其落地。
三、
如何從0到1?
先做正確,再做精彩!
博采做很多品牌項的營銷,但李煉告訴我們,那并不是在幫助品牌制定品牌戰略,“有機會成功的品牌,一定有它的價值理念和定位”,博采做的是讓其更加清晰化、更可視化,同時能落實在戰術打法上。
聽上去容易,實則需要很高的營銷功底和戰略解讀能力,博采的方法是“先做正確,再做精彩”,并以此幫助很多品牌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例如合作5年之久的小罐茶。
2015年底,小罐茶找到博采。雙方深入溝通后,博采了解到小罐茶想在中國,茶葉大國、茶文化的發源地,打造世界級茶品牌的初心。但同時,博采也注意到,小罐茶花三年時間找到的八位制茶大師這一優質資源并沒有為品牌賦能。
博采給到的打法是推出“小罐茶,大師作”,并找到八位制茶大師拍攝紀實廣告。
新品牌想要迅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贏得受眾信任是第一要務,采用大師做背書的確是可取之道。創意群總監余霞認為不止如此,更重要的還在于給到受眾價值判斷標準,打破了茶行業透明度低導致的信息不對稱,而這也是小罐茶一直以來致力在做、并能給出的承諾。“因為品牌有強大的價值理念,將其明晰化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量把真實的東西還原出來,畢竟沒有什么比真誠更能打動人”,余霞說。
從小罐茶的案例不難理解為什么“正確”與“精彩”有先后之分,因為品牌建設是長線工作,只有在清晰的品牌戰略之下才能知道當下的營銷動作是否在為品牌服務。拼多多是對這一理念又一個很好的證明。
2016年,博采為拼多多推出廣告語“拼多多,拼著買,更便宜”將“拼”的利益點準確傳遞給受眾,和這句slogan一起發布的還有一支洗腦的廣告,即使現在也會看著看著就忍不住唱出來。
博采認為,創意不僅僅是靈光乍現,還是對品牌戰略的解讀,好的創意不一定天花亂墜、也不一定斬獲大獎,但一定對彼時的品牌具有唯一性,“把它抽離,廣告必然不能成立”。改編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拼多多這支廣告雖然創意簡單,但就達成了這樣的效果,讓拼多多在網購平臺混戰中,短時間內被迅速記住。
從戰略方向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好創意很可能就是幫助品牌戰略埋下了一顆非常重要的種子。——余霞
作為一個長期主義者,我們也問及了博采對于病毒廣告和熱點廣告的看法。三人一致認為,熱點廣告也好,病毒視頻也罷,都應該基于品牌價值出發而不是純粹的抖機靈。如果正確,就堅持做下去,就好比東方樹葉無糖茶飲,雖然一開始不被市場看好,但隨著受眾健康觀念的改變,也收獲了無數粉絲。
東方樹葉無糖茶飲十周年宣傳片
四、
什么是靠譜?
靠譜=博采+激情+承擔+理想
博采和很多品牌都能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并將其歸結于“靠譜”氣質的相互吸引。什么是靠譜?在博采辦公區域的多處墻面上,我們找到了答案。
Conscientious:你能讓人放心把一件事完全交給你,凡事都有反饋;
Aspirational:你能給人確定性,合作界面友好而不是處處給人挖坑;
Passionate:你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能力邊界內最好,甚至超出預期。
博采沒有公關和商務部門,也很少和客戶social,但一直不缺客戶,甚至客戶還會向博采推薦客戶,除了前面提及的,目前博采還服務了快手、丸美、立白、百雀羚、珀萊雅、御泥坊、五菱汽車、海天、民生藥業,淘寶等品牌。
凡事都有反饋、盡己所能做到極致,品牌們選擇博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博采” “激情”“承擔” “理想”這八個字。
博采挑選客戶也大多憑借靠譜者間的氣味相投,更喜歡對創意足夠尊重、有共同價值追求的品牌,因為廣告的社會文化屬性需要對真善美的認同,還因為博采“做這個品牌,就得愛這個客戶”的自我要求。“大部分客戶我們都是投入情感去做的。”梅小慶說,“例如農夫山泉、小罐茶只要推出新東西,我們都會自發第一時間去轉發、去購買。”
和品牌一起成長也是博采維護客戶的重要方式,從CG包裝廣告到內容廣告乃至虛擬制片,博采一直在不斷刷新自己的上限,和品牌在戰略思考上達成一致。
也許我們不能滿足品牌所有的需求,但是總有只能交給我們去做的事。——博采
如果說博采靠譜的特質對外是忠于事,那么對內就是忠于人。
每一個熱愛創意、做實事的人都能在這里發現自己的價值。無論是半路出家還是新人,博采都一視同仁的給到機會。公司內部沒有論資排輩的現象,常有年紀輕的組長和年紀大的組員的團隊。聽上去似乎對老員工很殘酷,但是還有什么比以實力說話更公平?在博采內部,大家也適應甚至喜歡這樣的機制,老員工不覺得自己的精力和激情不敵年輕人,新員工也因為有奮斗的目標而更主動積極。
最后:
“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
沒有標簽就沒有不可能
行業總有標簽之說,我們以同樣的問題問及博采,他們說:
沒有標簽就是最好的標簽,我們不給自己設限。
類似的回答我們聽到了很多,博采格外讓人信服,就像“博采”這個名字——versatile,寓意多面多能,不止一種可能。回看其28年風雨歷程,博采也的的確確是這么走來的:一面打破行業規則,左突右撞地探索更廣闊的邊界;一面專注于精品內容,打造更好的創意,始終以靠譜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客戶和員工。
可以說博采的“博”與“專”,“博”的是業務的創新,是打破重組、推陳出新,“專”的是內心的堅守,是做事態度、經營準則。
從矛盾到統一,需要時間、需要勇氣,更需要堅定初心和使命,就像博采,不一定因為熱愛而來,但必定是因為熱愛而堅持。在當下碎片、混沌又百態的廣告環境中,我們很高興看到像其一般始終心懷熱血、不斷尋找混沌之下的新規則、新內容的公司。
二十多年前,李煉餓著肚子不忿地問:“憑什么本土廣告不可以?”
未來,相信沒有人再會經歷這樣的不對稱,因為中國廣告可以!
從左至右依次是:lily、吳小寶、李煉、梅小慶、余霞
注:
①虛擬制片技術:利用數字技術將場景數字化,在數字環境里進行影片制作的方式。
②摩爾紋:一種在數碼照相機或者掃描儀等設備上,感光元件出現的高頻干擾的條紋,會使圖片出現彩色的高頻率不規則的條紋。
--互 動 福 利--
你理解的技術與創意是怎樣的?
或者你還有關于公司經營、廣告營銷、影視內容、甚至虛擬制片等方面的疑惑,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隨機邀請博采的幾位創意leader 進行前來真誠交流,被pick的小伙伴還有機會獲得博采定制文化T恤一份哦。還等什么,快沖鴨!
活動截止時間:2021年7月9日19:0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