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U 團伙記:七月不靜好,我們無法停止思考
注:七月,大事不斷。作為一個視野廣闊的團伙,我們自然無法停止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和討論,并且持續尋找機會,希望用我們的專長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因此本期增加了一個pop-up欄目,用來記錄我們的所見所思。
相較于WORK HARD和PLAY HARD,我們認為THINK HARD更加重要。
WORK HARD
團 伙 作 案
/ 天貓彩妝 /
天貓Discovery大新聞繼續。一起潛入森林,尋找傳說中意大利先鋒彩妝的黑魔法。
結果,這是哪位小叮當口袋掉出來的隨意門?
走近才知原來不是隨意門,而是……
/ OPPO /
本月,我們還為OPPO Find X手機制作了一些3D動畫片段,用來詮釋外觀以及核心功能的原理。
以下五張經過劇烈壓縮的動圖,看完大約需要85秒。
/ CHINA VISAP'18 /
月末,2018中國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大會在上海舉行。我們的設計新生態項目榮幸成為藝術展覽的參展作品之一,[Levi]還進行了現場演說。
和新老朋友的交流令人愉快,也讓我們備受鼓舞。
/ HAI MOTION /
與此同時,上海動態影像設計師聚會也在進行著,[BigF]代表LxU與Motion Graphics領域的同仁分享了我們的經驗和體會。現場人頭濟濟,據說很多人都是專程從外地趕來,抱拳了!
PLAY HARD
團 伙 作 樂
/ 分享會 /
記得上期我們提到為砂之盒沉浸影像節設計的主視覺以及一支開場動畫嗎?最近項目組團伙給大家分享了關于項目和VR的更多故事。
無法來現場一聽的,他們都剪到這支showcase視頻里了。
另外,推薦這支由法國Fable Studio出品的VR電影《墻壁里的狼(Wolves in the Walls)》,多樣化的交互體驗形式與情節環環相扣,畫面制作和音樂音效水準也都非常高,值得一看。
另一天,團伙們跟著好朋友王鑫(HomyHands)學做羊毛氈。歷經四個小時的戳戳戳,終于戳出一批畫風完全失控的貓貓頭。
(仔細看成品,好像混進了什么奇怪的東西)
字體設計師、紋身師Mr.Angelo和Samo也來工作室作客,講了講嘻哈文化的故事。Mr.Angelo說:“嘻哈是多好的一種文化啊!不要陷入它酷的表象和各種誤解,其實它宣揚的是和平與愛,是自由的生活態度。”
/ 入伙自白 /
本月自白的兩名成員都來自copy團隊。
首先是[丹],一名熱愛搖滾與科幻的東北姑娘。她安利了很多好聽的好看的好玩的,和她愛好一致的各位,歡迎找她一塊兒擼串!
另一位是[東洋],一切隨緣的真·佛系青年。連自白環節也被他聊成了一堂政治課,而關于他自己,則只有以下只言片語。
/ 還有一些圖 /
午餐少年,被太陽烤化之前的背影。
新來的設計師貓仔試圖向大家展示剛剛完成的設計稿,但由于太可愛讓人無法將視線從它身上挪開。
“剛剛我走進會議室,還以為新裝了一面鏡子”第二季。
[Mabel]給團伙們畫的小像,絕大部分都能立刻認出是誰,而那只無處安放的小胖腿,則有可能是任何人……
自從[Una]迷上花體英文,整面墻就成了一張巨大的草稿紙。
[Una]還設計了一個好玩的正反字。正好,借此送走七月,迎來八月。
THINK HARD
團 伙 思 議
/ 為誰而設計 /
本月,部分成員溜到北大校園營造工作坊學習,聽了何志森、李迪華、徐騰等老師的講座(如果不熟悉這些名字,Google一下就有答案)。雖然專業領域有所差異,但他們共同體現出來對于城市與藝術的思考,卻具有真正的人文關懷和恒久價值。
何志森老師觀察了草根居民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源去生活,他發現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因而提出這樣的思考:
李迪華老師呼吁大家關注“人的基本事實(basic facts)”,他認為真正的設計理念來源于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和真正應該面對的問題。
所長徐騰的演講主題是《意外重慶》,從他獨特的視角觀察到各種有趣的現象,并探究它們存在的意義與對城市的影響。
不難發現,老師們所倡導的價值都是將目光回歸身邊的生活,真正達到與人溝通,讓人們共同生活的環境更好。
回到設計領域,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設計的結果是更好地與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溝通,傳遞溫暖與意義。因此,在公共議題如火如荼的今天,即使我們有太多想要表達和改變,但每當我們想做什么的時候,唯一確定的是:必須首先放下預設,關注事實,發現矛盾,進行“不合時宜的思考”。
這是設計的第一步。
/ 推薦兩本書 /
《紐約:一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
[美] 凱特·阿歇爾
腰封上有一句話:紐約的每一天,都是現代文明的奇跡。運輸、能源、清潔,這些龐大而致密的系統遍布在城市之中,又被如此輕易地被人們忽視。這本書講述了紐約這座超級城市背后的奧秘,也為每個人觀察和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打開了一扇窗口,讀過之后,你將從一棵普通的行道樹和地鐵信號燈中發現巨大的智慧與樂趣。
本書在信息設計層面也非常優秀,可以作為參考。
《邏輯研究》
[德] 埃德蒙德·胡塞爾
來自團伙成員[東洋]的推薦。本書作為當代哲學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現象學創立的標志。胡塞爾在書中探秘了思維的先天規律,解讀了“他”為什么被表達為“他”,且被認識為“他”。一本比高數還難讀的書,但讀懂了自有大收獲。
* 圖片來自LxU團伙成員:丹、Levi、Una、Liz、小霞、Mabel、笑嘯生,以及HomyHands與網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