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汽車生活節這組廣告洞察太準了:有貓,才夠騷!
作者:小甜甜,首發:廣告線人
一日養貓,終生貓奴。近日,天貓發布了一支廣告貓片,講述了一支不想上班、只想開車的貓。除了萌以外,你還能在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問同事,這支片子好在哪,為什么我看了之后一點都不想買車?我想買貓!
同事說,“哈,這你就不懂了吧。天貓之所以是天貓,是進化而來的。她的初級形態,是騷貓;她的究極形態,是妖貓;她的終極形態,才是天貓。”
被他這么一說我就更不懂了,還是看看他的解釋吧:
為了生計每天朝九晚十二的上班,不想起床擠公交,好想開車上下班:
每天電話多的像公司老板,接到的卻都是汽車銷售,不想被他們騷擾,想買個車氣死他們:
每天晚上聽到樓下王老五關車的門聲音就想砸了他的車!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一想到自己還沒車就默默垂下了頭:
從起床摁下鬧鐘開始,這支廣告就說——
生活中有很多萌新,他們活得像一只貓;
即使每天搭公交,心中也有跑車夢;
到了公司,又是一天朝九晚五;
算了算了,不如回家借奶消愁......
這一組廣告,洞察實在是太準了。天貓這次針對的是還沒擁有車的年輕人,他們買車并不是圖個氣派,什么渦輪增壓、超大排量、真皮座椅,對他們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
相反地,他們是上班族,是把車的效用發揮到極致的人,這時候在他們面前放上這支廣告,無異于在貓面前放上一盆魚干。
只有年輕上班族,才能被這支廣告的場景所切中,也只有年輕上班族,才能對吸貓這么感冒。
不管黑貓白貓,洞察精準就是好貓!天貓的這個洞察,就是進化的第一重狀態。
那么第二重狀態,也就是妖貓,有什么特征呢?
在于其視角。這支廣告片采用了貓的視角,透過貓看人,原來人和貓也沒有什么區別嘛!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拖一會兒再起:
拖延癥就是要所有消息都99+: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鍵盤上胡亂敲一通:
這個視角能夠直接反映年輕上班族的真實生活狀態,有了這樣的代入感,雖然只有短短60秒,這支廣告也足以將整個故事通過蒙太奇講清楚、把感情起承轉合抒發完。
有了貓的視角,大家就已經被萌化了,誰還管邏輯嚴不嚴謹、故事出不出彩呢?
在去年的雙11,天貓還用貓的視角做過一集廣告:
以貓眼看人,可以感同身受。這就是“妖貓”的奧義。
下面就是第三重進化——天貓。如果你沒仔細看上面的兩重進化,沒有關系,因為下面的部分才是我真正想說這個廣告的地方。
不想早起擠公交?被汽車銷售的電話騷擾?羨慕有車一族?so......what?
如果你往下再想一層,你會發現,這些需求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好,貓大佬看上去還是 too naive 了:
不擠公交開車上班,你會被堵在路上,眼睜睜看著上班遲到;
不被汽車銷售騷擾,你面臨的就是被汽車保險騷擾,而且后者你會被綁架的更厲害;
當你自己有了車,蹭了劃了可都是心頭肉,擔心的滋味可一點都不比羨慕來得輕松。
所以買車或是不買車,難道這支廣告探討的是一道選擇題嗎?不,它是一道應用題。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天貓傳遞了一個“汽車能大幅度提高生活質量”的概念。
大家都很焦慮,大家都想頹廢,天貓抓住了這種感情,然后將它無限放大,向你灌輸一個又一個概念。
真正的廣告,賣的是認知。天貓的這支廣告,給你灌輸了“要想過得好就得先有車”的認知。這是消費主義遇上現代焦慮的大招——就像你不知道你是主人還是貓是主人,你是主人還是車是主人,你是主人還是錢是主人。
天貓的進化需要三次,而廣告只需要一個。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廣告線人(ID: informer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