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如是說
編者語:現在O2O這個詞幾乎人人都在說起,但是如果真的把O2O理解為大家所說的“把人從線上帶到線下”,那只能說是名為O2O,而非O2O。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對于O2O的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與Challenge。
O2O可以怎么去理解?如果站在一個尋常人的立場上,其實也就這么回事,說個玩笑話,上班的時候突然看到QQ消息欄女朋友的頭像跳了出來,說:“突然很想吃蛋糕。”那此時男朋友就會心領神會在Mcake上定了一個乳酪芝士蛋糕,當天下午送到了女朋友的辦公室。女朋友很開心的吃了蛋糕,自然還在朋友圈中秀了甜蜜。
沒錯,這個在情侶之間經常會發生的橋段其實也能夠基本展示了整個O2O的體驗過程。如果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視作這幾個環節的轉化: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這也是電商乃至互聯網行業的基本要素)。從最一開始,女朋友作為需求方傳達了“想吃蛋糕”這個信息,男朋友進行了信息解碼和重新編碼,通過網絡找到了蛋糕,并完成了支付,此時資金流也就變化了,確認成功下單后,蛋糕網站的物流相應開啟,將蛋糕送到了女朋友嘴邊,完成了消費體驗,之后信息流又通過朋友圈得到了進一步傳遞,從而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
基于這個簡單的列舉,如果我們去觀察更多的O2O行業案例,那得到的結論也就大同小異了。但是呢,這三個環節如果放在實際應用中,并非需要同時出現。比如我在微博中看到了一家新的日料店開張,看起來不錯,晚上就沖過去吃了。這個過程中,其實物流和資金流并非在一個閉環中出現,起到作用的還是以信息流為主。所以呢,回到最一開始提到的,如何理解O2O是取決于我們怎么定義O2O的界限。如果我們將O2O定義在營銷傳播策略上,那么把O2O理解為把人“從線上帶到線下”也未嘗不可。
當然這只是O2O的一種表現,較為簡單且方便實施。如果是更高級點的,那就非得把“三流”串起來發生天雷地火碰撞產生火花了,也就是將O2O應用到更高層次的商業服務模式上。那此時要實現三流匯聚,不僅僅是發發微博,打打促銷那么簡單了,還需要對整個服務鏈進行規劃和整合,方能打通任督二脈。基于這個層面的O2O,小編提的觀點是:O2O發揮到極致境界,是需要將后端的CRM系統、支付系統、ERP系統、物流系統與前端的網站或移動體驗端進行完全整合,形成一個大的服務鏈體系平臺。說起來就是這么一句話,但是真的要實現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是一個傳統行業的企業需要協調內部各個部門資源,背后還得有人去推動;如果是一個互聯網企業或者有良好電商基因的企業,那就相對容易多了。其實最近在這一方面,也有不少相對成功的項目,先不論最終能產生多少的銷售額,至少在形式上是做到了,比如銀泰百貨、上品折扣微信體驗店,這方面的案例網上有很多,大家不妨去搜一搜,這里就先不多做介紹了。
以上兩種是比較常見O2O表現形式,當然還有不少其他的應用領域,比如最近比較火的以友寶為代表的零售終端O2O模式,相信也將成為未來幾年移動支付及O2O發展趨勢之一。小編也希望在今后與大家探討更多的O2O發展模式。
說了那么多O2O的“用”,那O2O的“體”究竟是什么呢?那還得追溯到一些互聯網商業的本質,但萬變不離其宗,擺脫不了這三流匯聚,只是在O2O上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究竟是怎樣一個具象概念,小編自己也沒有想好,想好了一定和大家分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