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跨界美妝簡史:愛馬仕、香奈兒、YSL…誰在鄙視鏈的底端?
首發:刀姐doris
事情是這樣的,那個花錢都不見得能買到包的頂級大牌愛馬仕(Hermès)最近放出了一記實錘:“我們2020年出彩妝,之后護膚也跟上呢。”
Tom Ford一直被稱為彩妝界的愛馬仕。可這一回,真·彩妝界愛馬仕本尊登場了……于是三群人的腎上腺素飆升了一下:時尚界、美妝界和女人。
近來盯上彩妝市場的時尚品牌可不止愛馬仕一個:快時尚巨頭Zara的首個唇膏系列已開售;貝嫂也官宣將在年內推出個人美妝品牌Victoria Beckham Beauty(VVB)……競爭這么激烈,愛馬仕等大牌跨界美妝,到底能在這個千億市場里搶得多少蛋糕?
大牌做美妝,其實已經有一整個世紀。今天手涂Chanel指甲油、嘴抹YSL口紅、臉擦Dior粉底液的你,可知道這背后藏著多少恩怨情仇?
為了探案,本文分成四趴:
1、貴圈真亂:大牌美妝的恩怨情仇
2、美妝黑馬:YSL和TF不按套路出牌
3、 預測未來:大牌跨界美妝的挑戰
4、 全民美妝:女性和美妝經濟
下面請收起小桌板,和我一起起飛~
1
貴圈真亂
大牌美妝的恩怨情仇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好奇過,YSL、Chanel、Givenchy這些設計師辛辛苦苦創下的公司,最后誰繼承了呢?
其實,一個品牌成功并不是只關設計師個人的事,還有合伙人、投資人。
設計師憑借自己的才華打下江山,但如果經營不善,品牌隨時就會被并購,賣身大型集團,借助集團專業的管理謀求發展。
此處可以腦補電視劇《都挺好》里,蒙太太奪權的策略之一,就是打算從外部引進職業經理人接手管理眾誠。
比如Givenchy1988年轉讓給了LVMH集團,Yves Saint Laurent1999年賣給了Gucci集團。
有家族繼承的,也分成兩種,如果子孫后代爭氣,就還能至今保持家族的大股東地位,比如Prada和愛馬仕。
但如果后代不善經營,不出三代就會難逃被出售的命運,比如Gucci,現已被開云集團收購。
商場如戰場,集團與集團之間也明爭暗斗。
這背后的恩怨情仇堪比《都挺好》里的集團利益斗爭、分分合合堪比《緋聞女孩》里的排列組合……
限于篇幅,我們今天只講集團與品牌之間涉及到彩妝業務的愛恨情仇。
這就不得不說說頂級大牌和5大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集團、LVMH美妝部門、Chanel美妝、科蒂集團)之間的微妙關系。
各大奢侈品牌美妝業務線所屬集團一覽
時尚品牌跨界美妝,要讓消費者相信服飾包袋的專家也是護膚彩妝的好手,這背后所需要克服的難題不少。
所以,為了降低風險,很多奢侈品牌決定和著名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雅詩蘭黛、寶潔、科蒂)合作,依靠他們成熟的研發、供應鏈和渠道能力。
逛商場和機場免稅店,我常常發現YSL和阿瑪尼的店鋪往往緊挨一起,原來他們都隸屬于歐萊雅集團,據說歐萊雅接下來還要和Valentino一起上美妝。
而Tom Ford則會和Bobbi Brown、祖瑪瓏等品牌店鋪一起出現,也是因為他們都屬于雅詩蘭黛集團。
而Dior呢,則和LVMH集團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1947年,授權科蒂集團推出香水,1987 年 Dior 香水業務被整合到了 LVMH集團。
本來Dior集團全資持有Dior時裝公司,并持有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 42.4%的股份。結果2017年,LVMH集團收購Dior時裝公司……有種兒子變爸爸的感覺。
為了不輸美妝競爭力,LVMH集團還收購了美妝孵化器Kendo。這個Kendo可不得了,又是和Rihanna合作做了爆火的美妝品牌Fenty Beauty、又孵化了Marc Jacobs的美妝線和知名紋身美妝師品牌Kat Von D。
而奢侈品做美妝的鼻祖Chanel最牛逼,完全的品牌單干,肥水不流外人田。
香奈兒本人是一個不涂口紅不出門星人,她有一句名言叫做“If you're sad, add more lipstick and attack”(沒有什么難過是一支口紅不能解決的)。1924年,Chanel就推出了第一個化妝品系列。
Chanel至今都由威泰默(Wertheimer)家族私人控股,并不上市,悶聲發大財,十分神秘。不過,威泰默家族和香奈兒并無親屬關系,而是香奈兒最早的投資合伙人。
Chanel為何有能力可以單干美妝至今呢?中間有一段曲折的八卦。
香奈兒當初要在巴黎老佛爺百貨賣自制Chanel 5號香水,結果供不應求。在老佛爺百貨老板的撮合下,認識了猶太大財閥威泰默(Pierre Wertheimer),他不僅有錢,還有工廠,于是共同成立了Chanel香水公司。
當初,她不想威泰默干涉她的時裝線,也沒料想到香水會這么好賣,所以忍讓了只占10%的香水股份。連介紹他們認識的老佛爺百貨老板都占有20%的香水股份,剩下70%的大頭全都屬于威泰默家族……
但是香奈兒失算了,之后半生都和威泰默家族相愛相殺。
Chanel 5號香水一炮而紅,紅到今天還在紅,據說是世界上銷售最好的香水,香奈兒腸子都要悔青了,公司掛著她的名字,她卻只有10%的營收……
她想要更多利潤,但威泰默家族一步也不讓,還重組公司擠掉香奈兒的總裁位置。中間他們各種撕逼,包括利用納粹對猶太人的壓迫政策撕逼。
二戰結束后,70歲的香奈兒想要東山再起。威泰默答應繼續做香奈兒背后的大佬,并承擔她余生所有的開支,相當于承包了香奈兒所有花唄賬單,但因此取得了香奈兒名下的時裝所有權。
等到1971年,香奈兒去世,威泰默家族獲得其香水的特許使用權,全盤接管了Chanel品牌。威泰默家族也是十分爭氣了,之后在人才選拔上選對了“老佛爺”來盤活Chanel。
據咨詢公司Telsey Advisory Group的奢侈品分析師稱,其實香水和化妝品一直是Chanel最掙錢的業務,占公司營收的55%左右。
看起來時尚跨界美妝,怎么都是穩贏,但仍然也有很多慘案。
比如Burberry美妝,已經幾次改姓換爸爸了。
Burberry在2010年和國際香水集團Interparfums開展合作推出美妝業務,又在2013年把美妝收回了。不過自營后,Burberry美妝每年收入少一大半……
看著美容自營不好賺,2017年Burberry又向Coty科蒂集團出售代理權。最近聽聞2019年Burberry可能又要把美妝業務收回來自己干了。
Gucci的美妝也幾經挫折,現在沒有貨賣了,倒是開了一個ins賬號,養精蓄銳,圈了一波粉。
因為Gucci曾在2014年授權寶潔集團,與彩妝師Pat McGrath一起推出超級美貌的全套彩妝產品,請摩納哥公主夏洛特·卡西拉吉拍攝廣告大片。
市場呼聲挺高的,結果2015年科蒂集團并購寶潔集團的部分業務,其中就有Gucci的美妝。之后消費品集團業務整合階段,就暫時關閉了Gucci美妝業務,據說要到2019年中期可能才會重新上線。
Gucci表示“我能怎么辦呢,我也很無奈啊”。
最最默默無聞的是Prada,早在2000年推出了護膚系列產品,但現在你聽說過嗎?我沒有。
2
美妝黑馬
YSL和TF不按套路出牌
相比Chanel和Dior早已占據市場的老大哥,有兩個“年輕”的奢侈品牌,玩美妝玩得風生水起:YSL和Tom Ford。
他們是怎么放下自己奢侈品的偶像包袱,和年輕人玩在一起的呢?
首先是這兩個品牌創始人的基因本身就很……出格。
首先說說YSL,伊夫·圣·羅蘭(YSL大叔)其實涉足美妝很早,他在1962年自立門戶,兩年后就推出一款以他名字縮寫Y為命名的香水。
YSL大叔以前就是出了名的我行我素,揮手就能做出轟動社會的事情,例如他在T臺上很早就用了黑人模特,后來又鼓勵女性舍棄胸罩、推出女性的“吸煙裝”、做了透視裝等等。
同樣的個性被他帶到了美妝的殿堂。
1977年,他又推出一款“很黃很暴力”的香水,叫 “鴉片”,讓模特Sophie Dahl全裸出鏡,在法國引起巨大爭議,同時也驚艷了整個時代。
你想想,那可是40年前啊。YSL大叔竟然讓模特已經全裸出鏡了,就連法國人都要噴鼻血。
YSL大叔沒有停滯于香水。1978年,YSL 推出第一支口紅標志著首個彩妝系列的正式上市,緊接著又推出了品牌的其他經典之作:圣羅蘭明彩筆、圣羅蘭絨密睫毛膏、圣羅蘭純口紅……
標志性的金色外盒和專驚艷色彩……至今YSL金管仍然保留了當年YSL大叔的魂。
但是盡管如此,有趣的靈魂是一回事,能在社交網絡爆火是另一回事。
1999年,YSL的所有業務(時裝+美妝)被賣到了PPR集團(后改名開云Kering集團)。
2008年,YSL美妝(YSL Beaute)改嫁到了歐萊雅,被歐萊雅以11.5億歐元收入囊中,而時裝部分依然由開云集團所有。為了避開對時裝業務的影響,彩妝業務叫YSL,時裝業務則改名Saint Laurent。
但是,YSL美妝2008年嫁入歐萊雅門下,卻在2013年才在中國問世,中間有長達5年空窗期……你猜為什么?
這是歐萊雅苦心等候和經營的一盤棋:2008年歐萊雅只是收購成功,先前全球代理商合同都沒有到期,就像中國內地市場在2011年時貨品的中文標簽都是代理商的名字。
YSL的定位是高端、年輕、前衛。但代理的經營很難體現品牌價值,更無法建立品牌形象。與其急著去賺這些錢,錯亂市場,不如暫時關停YSL在中國的業務。
直到2011年,歐萊雅才在中國市場收回了該品牌,開始全面換血準備兵馬和計劃籌備,2013年重新上線。
而這個時間點正是中國彩妝的紅利期的開始。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的數據,自2013年以來,中國彩妝市場穩定在化妝品市場份額的8%左右 ,2016年彩妝市場規模達到了278億元。
歐萊雅除了切準了彩妝紅利之外,運營的出挑之處還在于將YSL的一些經典元素,用新媒體的手段,發揮到了極致。
首先就是對韓流的投入。如果你還記得, YSL口紅突然在中國爆紅, 就是源于2014年的《來自星星的你》。
歐萊雅在埋下千頌伊用YSL的梗的同時,在各大時尚媒體和社交媒體放出了”千頌伊的YSL口紅”信號……
一支金色包裝的閃耀口紅+迷倒外星人的全智賢的帶貨,把YSL口紅炒火到當即賣爆。
而水紅色的鏡面唇釉12號,也在2014年底的韓劇《美女的誕生》中初露鋒芒,憑借“斬男”的口碑在美容圈里悄然走紅。
在這里不得不提提YSL的“直男營銷大法”:明明是打的她經濟(即女性用戶),而YSL卻來了一次曲線救國,針對直男送禮來了一次事件營銷。
2016年10月 ,YSL推出當年圣誕限量星辰口紅,10月18日左右,公眾號“女神匯”發布了一篇名為《叫男朋友送YSL星辰,他是什么反應?》的10萬+文章,在朋友圈瘋傳 。
一時間,所有男性都記住了一支叫YSL的口紅,并戲稱為楊樹林,其它不重要。送女友要送YSL口紅就對了。
自此之后,據研究,95后男生最了解的口紅品牌就是YSL。
YSL瞄準了幾大重要的情侶送禮節日:情人節、七夕節、520,和最近總是流行的“女友吐槽直男男友不解風情”,占領奢侈品口紅送禮的山頭。
最近YSL全球玩起了美妝快閃酒店,線下尊貴體驗感,搭配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玩出了奢侈品牌接軌新媒體的新玩法。
YSL美妝運營到今天的路人皆知,其實還要靠今天背后的操盤手歐萊雅集團。而TF美妝背后則是雅詩蘭黛集團。
TF(Tom Ford)和YSL做美妝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區別就是YSL大叔是前輩,2008年就去世了,而TF大哥至今還活的好好的。
雖說YSL生前也是一個非常前衛有性格的設計師,但我猜如果YSL大叔活到2013年,看到自己的品牌竟然會被用來玩各種直男營銷,說不定會氣暈過去。
但是TF就不一樣了,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社交網絡的“下流”性格。
TF之前也因為Gucci集團收購了YSL,也為YSL工作過。
TF是出了名的毫無禁忌之感,也不忌諱公然談論“性”,做出來的廣告大片往往充滿爭議,例如他在Gucci的時候還讓模特把私處的毛剃成了G型。
當時這支廣告一出,時尚圈地震了。這些顛覆性的照片有別于以往的性別角色:一位年輕男子跪于女模特面前,女性主義躍然紙上。
2004年,TF自立門戶,將他自己的獨特理念注入了自己的同名品牌Tom Ford。
期間爭議事件也是不斷,例如 2007年的男士古龍水廣告,廣告近距離拍攝了一名裸身模特的雙腿之間,她的私密部位只用一支古龍水遮住。
如果說YSL的成功多半歸功于歐萊雅,TF的成功一半歸功于雅詩蘭黛一半歸功于TF本人的……放蕩不羈。
比起YSL的斬男色,TF說,直接買男色不好嗎?
的確,1996年,日本化妝品公司佳麗寶讓24歲的木村拓哉來拍攝口紅廣告,立即轟動全日本,口紅賣出了當時行業平均銷量6倍之多。
TF把男色經濟學發揮到了極致。 2014年,Tom Ford出了一種名為 “Lips&Boys” 的限量系列唇膏,一套50支,都是迷你的小支,每一支都是單獨的男色,哦不,色號。創作靈感全部來源于出現在TF生命里的男人們。
仿佛可以擁有偶像練習生的整套男色……全球各個角落的女孩們都瘋了,她們紛紛跑去爭搶自己的“男朋友” 。
“當你能同時擁有好幾個時,誰還只滿足于一個呢?” Tom Ford說著,一上就上50個。每年還會保留25個最受歡迎的色號,換上25個新男人……
盡管線上業務蓬勃發展,對千禧一代來說實體門店消費仍然是重要的購物體驗,TF的高科技獨立門店也是一大特色。
除了常規的彩妝、香水產品陳列區,Tom Ford獨立門店設有專門的數字化產品體驗區,例如數字香薰教程、虛擬試妝、數字化化妝間和VIP活動空間等。
作為高端彩妝領域的最大黑馬,預測Tom Ford將在2020年前成為下一個進入10億俱樂部的美妝品牌。
既有大膽出格、尊重女性的優秀品牌基因,又恰逢互聯網,敢玩會玩。在這點上,傳統的品牌Chanel、Dior、阿瑪尼就望塵莫及了。
3
預測未來
大牌跨界美妝的挑戰
那么愛馬仕等奢侈品牌進軍美妝,會遇到哪些難題呢?首先考驗的就是奢侈品牌背后,貨真價實的美妝專業能力。
偶爾聯個名、出個口紅,不難。但對于從未涉足過彩妝的奢侈品,要想開發全新的彩妝產品線,還要變著法子出點新花樣,是另一番天地。
現在的90后、95后會細究產品的任何細節問題,他們要求產品在不放棄品質的同時能符合他們的創新欲,并堅持高水平的服務質量。
另外,國際品牌的本地化速度也是一大問題。設計師品牌的中國隊能做的,只是把總部的創意素材加個中文文案,能改的東西少之又少。
就算要研發新產品,提完需求還得總部去開發產品,來來回回的,開發一個新產品不要2年也要18個月。好不容易整完了,可能早就錯過時機了。
最后,在國外的高端美妝定位中,也已經出現類似Charlotte Tilbury、Pat McGrath這樣的專業美妝設計師轉奢華自有品牌,玩得比奢侈品牌更野,專業背書又更高,就差沒全面進入中國了。
前者Charlotte Tilbury,原本是 Tom Ford 的御用彩妝師,入行 20 多年,也和許多明星超模如 Miranda Kerr、Kylie Jenner 等保持著良好關系。
她很早就玩起了社交媒體,找KOL代言聲量遠遠超過那幾個端著的奢侈品牌。
而后者Pat McGrath,以前就是寶潔奢華美妝線的創意操刀人,設計了Gucci和D&G的好幾條美妝線。
還有例如Natasha Denona這樣的品牌,無論從專業度還是設計感上都在國外秒殺這些奢侈品品牌。
Natasha Denona的$129美刀(人民幣近900)眼盤在絲芙蘭賣空。
在中國,雖然有冉冉升起的美妝國貨互聯網品牌,但都仍然在平價彩妝里止步不前,未來是否會有奢侈品牌幕后的專業美妝師進軍高端美妝線呢?我們拭目以待。
高端美妝的戰役才剛剛拉開序幕。
4
全民美妝
女性和美妝經濟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營銷,她的老公因為想要繼續進修,所以選擇去美國讀碩士。她為了養家,留在中國。
每個月工資留下來一半付房租,還有一部分寄給美國的老公交學費,還有剩下的留給自己。
工作996(早上九點、晚上九點、一周六天),還會經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和同事吵架。
但她從來沒有灰頭土臉的樣子,她每天都會早上涂抹一個精致的妝容,擦著艷麗的口紅盛裝出席。
她告訴我,彩妝對她而言,是她生活中唯一幾樣能自己決定和控制的事情:
“每天工作、感情都有很多不受我控制的事在發生,那至少,今天我化什么樣的妝,是我在這偌大北京城里,且喪且勇敢的小確幸和小寵愛。
像做實驗一樣,試一下這個顏色、這個造型,至少自己能決定的一點小驚喜。盡管每次回家的時候已經狼狽不堪,精疲力盡。而第二天,它又成了我的盔甲。”
也因此,2019央視春晚登上微博熱搜的不是因為吐槽,而是#主持人李思思的熒光口紅色號#……
新晉網紅李佳琦在直播間大呼“OMG”,網友看了紛紛剁手的是口紅;“求色號”取代“求鏈接”,一躍成為檢驗“破產姐妹”友誼的新標準;根據中信證券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2514 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為 2013 年以來新高,高于服裝、金銀珠寶……
而在美妝這塊盤子里,增速更快的是彩妝和高端線。奢華品牌在彩妝界,就像是擁有一個金剛鉆的兵器。
買不起鉑金包,買一只口紅也還是可以的。2007-2016 年,高端化妝品復合增長率有10.6%,對比大眾化妝品才5.8%。預計未來 5 年, 高端化妝品增速仍將高于大眾化妝品增速。
歐萊雅集團近幾年來的強勁增長,也都主要來源于得益于奢華產品部門(占約整個集團銷售額的35%)。旗下四大高端品牌均實現兩位數增長,YSL美妝、Armani美妝躋身10億俱樂部。
為什么偏偏是彩妝?有人說是因為口紅經濟: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
但我認為,還和她經濟緊密相關:女性越來越追求自我愉悅和美力:變美麗和擁有力量。
引用我一個每天盛裝打扮的朋友的名言:每一個早晨起來都是黑白的,都是線稿。每一筆彩妝都是在給今天增加顏色,每一筆都是我給今天定的tone調。
正如YSL曾經說過:“對一個女人而言,最美的妝容是她的激情,但化妝品更容易買到。(The most beautiful makeup on a woman is passion,but cosmetics are easer to buy)。”
彩妝,在現代且喪且勇敢的都市女性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最低成本的抗戰無聊生活的秘密武器。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刀姐doris(ID:doriskerundo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