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需求羅盤,破解營銷困局
當下的市場環境正經歷深刻變化:廣告信息過載、用戶信任度持續下滑、品牌忠誠度岌岌可危。究其根源,過度依賴“情懷式營銷”與泛濫的“種草式營銷”難辭其咎,它們消耗了用戶的注意力與信任。
面對日益理性的消費者,品牌該如何破局?是追逐短期現象級流量后套現離場?還是尋求短期增長與長期價值的平衡?答案不言而喻——長期發展才是品牌真正的護城河。
而實現長期發展的核心基石,必然是用戶。企業與用戶的關系本質是價值交換:企業提供的并非僅僅是產品,而是解決用戶需求的方案;產品的價值也僅存在于用戶所需或所能感知的利益之中——用戶購買的不是鉆頭,而是墻上的孔洞。
因此,精準把握并滿足“用戶需求”,成為品牌破局的關鍵。為此,病號特別整理了“用戶需求羅盤”方法論,涵蓋用戶與品牌互動的四大核心環節——想、找、得、用,為品牌實現可持續增長提供系統性指引。
一、想:需求產生的原點——洞察與激發
用戶需求產生的過程可歸納為兩類:
主動需求:用戶基于明確目標與內在動機產生的需求(對應成熟的紅海市場);
潛在需求:用戶尚未明確意識,但可被外部因素觸發的需求(對應待開拓的藍海市場)。
在產能過剩的時代,紅海市場往往陷入價格戰泥潭。品牌長期發展的關鍵,在于激發并滿足用戶的潛在需求,開辟藍海。
如何有效激發潛在需求?關鍵在于理解“補缺價值”。
需求的本質源于“缺”——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用戶始終尋求填補某種“空缺”。人類共有的深層動機是:在有限的預算內,最大化滿足無限的需求。以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崛起為例,其核心驅動力正是精準滿足了用戶對高性價比出行的“補缺價值”。
因此,企業提供的解決方案必須:
源于真實需求:避免“自嗨型”偽需求;
精準解決問題:確保“藥到病除”;
超越用戶期待:創造額外價值。
而激發潛在需求的核心策略在于“產品屬性創新”。這需要品牌建立“全產品概念”認知——產品是一個能滿足用戶多重價值需求的綜合體,是一個變量。全產品價值屬性包含:
1、功能價值:基礎效用;
2、期望價值:購買、獲取體驗;
3、擴充價值:附加功能或服務;
4、創新價值:情感連接、長遠利益等。
將“產品屬性創新”與用戶所需的“補缺價值”緊密鏈接,是激發需求、創造藍海的核心。
二、找:價值比較的樞紐——精準觸達與有效溝通
當用戶明確需求后,便進入搜索最佳解決方案的階段:
主動式搜索:用戶自發通過信任渠道比較產品價值;
被動式獲取:用戶依賴外部推送或公開渠道接收信息。
對企業而言,這是價值導入的關鍵環節——如何讓目標受眾有效感知并認可產品之“好”?“廣告”仍是核心手段之一。在數字化時代,提升廣告效果、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徑為:
精準定位目標受眾→精選適配平臺→策劃共鳴創意→合理規劃預算與渠道→持續數據監測與優化→測試多樣化廣告形式→迭代優化
可簡化為三步走:
1、精準觸達:渠道適配,找到“對”的人;
2、激發興趣:創意共鳴,抓住注意力;
3、贏得認可:內容切中痛點,傳遞核心價值。
然而,當下廣告信息泛濫、內容同質、營銷浮夸,導致用戶產生“廣告免疫”甚至“廣告反感”。那么,到底該如何贏得理性用戶的認可?
“廣告”變“窄告”:基于用戶行為、興趣、偏好進行精細畫像,實現感性定義與精準投放;
“真誠”替“炫技”:摒棄華而不實的噱頭和虛假迎合,回歸以用戶為中心的真實價值傳遞。
“適度”代“過度”:基于清晰營銷目標與數據洞察制定策略,避免騷擾式營銷。
把握“適度營銷”的尺度,是品牌操盤手的必修課。
三、得:購買決策的過程——簡化路徑與放大價值
此環節的核心策略是:讓用戶以更短的決策路徑,獲得更大的價值。
用戶比價、跨平臺跳轉的環節越多,流失風險越大。因此,品牌需做到線上線下全渠道協同布局,規劃清晰,各有側重。且優化交易動線,促銷策略、商品部署、價格體系需具備區隔性與聯動性,力求“即時成單”。渠道側重點:
線下渠道:強化體驗式營銷,沉浸式傳遞品牌調性與質感。
線上渠道:聚焦場景式營銷,高效導入并展示“全產品價值”。
而提到“更大的價值”,還是需要回歸到“全產品”的整體概念,它是用戶價值感知的核心。
四、用:長期關系的起點——創造驚喜與深化連接
產品交付并非終點,而是用戶關系深化的起點。除了基礎的使用支持和售后服務,營銷層面需著力于“提供一個超出用戶期待的產品驚喜”,也可以說是1+1>2的使用驚喜。
這種驚喜絕非簡單贈品,而是:
功能延伸:發掘“一物多用”的巧思,提升產品實用性;
可持續設計:如包裝的循環再利用,傳遞品牌責任;
情緒共鳴:提供符合品牌調性的情感價值與歸屬感。
在此環節,品牌需調整心態:避免急功近利地追求“復購”,而應聚焦于真誠解決用戶“當下”的問題,建立信任基礎,忠誠度自然水到渠成。
結語:以羅盤為舵,錨定長期價值
用戶是品牌發展的根基。“用戶需求羅盤” 通過想(需求洞察)→ 找(價值觸達)→ 得(決策轉化)→ 用(關系深化) 四大環節,全景覆蓋用戶旅程全周期,希望能夠為品牌破局提供系統性導航。
實現品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路徑在于:
溯源于“想”:深度挖掘用戶欲求,以“補缺價值”激活潛在需求;
貫穿于“找”與“得”:踐行“適度營銷”準則,借“全產品價值”打通認知-決策閉環;
決勝于“用”:持續創造超預期體驗,將單次交易轉化為終身連接。
當品牌以羅盤為舵,讓每一次用戶接觸都成為價值沉淀的契機,便能在信息過載、信任稀缺的環境中,構筑不可替代的品牌護城河——這既是用戶忠誠的終極歸宿,更是品牌長期價值的本質詮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